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铁血宋徽宗 > 第235章

铁血宋徽宗 第235章

作者:文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8:22 来源:免费小说

  官员们试图挣扎一下,如果只是奔丧迟迟未归,哪怕在老家被人砍死了,都不算是他们的错处,倘若真的逃奔到外国去了,他们难辞其咎,都可以去南方和那几位名士团聚了。“说不定再等一会他们就会回来。”

  西门虎冷酷无情:“派人快马去他们老家一探便知。除了工匠之外,还有什么人跑丢了?瞧我做什么,工匠们不与外人联系,谁能天长日久的劝说诱拐他们?又不是拍花婆子给块糖就能哄走的三岁小孩。”

  花名册上当然记录这这些工匠的老家地址,派出去人去同时,立刻进宫向官家报告。

  官家正在听经筵。

  学识渊博的老先生们喋喋不休的讲:“长星、异星、奇星、蓬星、景星、妖星、瑞星、天冲、旬始、格泽、蚩尤、天狗、白光、白气……刀次。”

  “《春秋》记,鲁文公十四年,有星孛入于北斗…周顷王姬壬臣卒,齐昭公姜潘卒。”

  “…锋炎再贯紫宫中。……南游度犯大角、摄提。至天市而按节徐行,炎入市中,旬而后西去;五十六日与苍龙俱伏。”

  “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

  林玄礼耐心静听,本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精神,先复习一下这些星象有关的东西,看看将来百官会拿什么借口来拦着自己打算做的事。虽然不知道他们会拦着什么,反正今年全年都得用彗星当借口!

  听的云里雾里,关于星象的专业名称太多,二十年前学过,现在除了太白、长庚、荧惑、太阳、太阴、天玑等写诗常用的星星之外,不记得谁了。对面老先生们讲的摇头晃脑,激情澎湃,林玄礼心说:[六哥!我找回童年了。]

  [六哥:这话从何说来?]

  [我听课听的好困,还想逃课。]

  “哈欠~~西门虎,你有什么事?”

  西门虎神采奕奕,浓眉紧皱:“启禀官家,臣可能已经破解了彗星预兆的事。位于南方,与火有关,又与军事有关。”

  林玄礼顿时精神起来,搁下草莓馅儿的雪媚娘:“是哪里?”

  “火器营有三名工匠,以回家奔丧的名义离开营中,至今未归。”

  林玄礼神色大变,立刻惊醒:“这三名工匠……做什么的?”

  “两人负责锻造大炮炮身,还有一个负责火球填料。”

  林玄礼微微松了口气,如果火器营如实的执行命令,那么锻造炮身的工匠只是按照固定的尺寸来制作,别的什么工序都不知道。而给火球填料的人,啊哈哈,火球可不是炮-弹,是用来搁在投石机上用的,这二者之间有尺寸和工艺上的差异。填料的人也不知道添的是什么料,备料的禁止和拌料的、填料的沟通交流。

  火器营里拌匀火药配方的都单独有一个班组的人负责,这个人必须以特殊的手法来搅拌,同时念诵《御炎玄妙真经》,据说这样做才能保证成功。

  其实是编的,就是为了营造神秘气氛。

  “倘若探子有心,煽动他们潜心打听其他工匠的技艺,朕的秘方就全都泄露了。你继续追查,能查出什么来都好,最好能知道他们跑到哪一个国家去了,如果……算了。”林玄礼郁闷的嘀咕:“我就知道,杀鸡给猴看一点用都没有,猴还想吃鸡呢…你去吧。”

  西门虎施礼退下。

  “华梅,你都听清楚了,去复述给皇后听。”

  政事堂和枢密院都被召进宫议事。探讨这次‘不知道是哪国该天杀的奸细诱拐了火器营工匠事件’的后续防御,如何加强管制避免这个问题,如果外国也加快了火器研究大宋该如何应对。

  章楶还在做枢密使,深感惭愧:“是臣失职之过,年老力衰,精力不济,不能照看各营。”

  林玄礼叹了口气:“这件事哪能怪你呢。枢密院要管天下的兵马、军官、粮草、营造……一大堆繁杂琐事,京城这些事,有点灯下黑。”

  章楶道:“官家,臣早生退意,去年就上奏请辞。官家如今每隔十天就要去检查作院和火器营,是老臣无能所致,火器营中竟被奸细渗透,这更是臣的罪过。”

  丞相们到不觉得是他的错,张商英:“人家千日做贼,章楶千日防贼,何其不易。”

  徐绩:“当前不知何人能接替章枢密。还请举荐。”

  魏季礼道:“臣说一句不当的话,官家去检查兵器,那分明是爱好。”

  林玄礼不恰当的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还是你了解我。”不只是担心质量,兵器可是男人的浪漫!

  仔仔细细商量了半日,对于截获这几个人不抱多大希望,火器营更换官员,即便其他国家借用了这些残片加快了研究速度,大宋还是比他们强,比他们运用的好、配合默契。

  探讨国际形势谈了一个时辰,火器营的官员赶来请罪:“……臣死罪。除了三名匠人之外,还少了三名杂役,朱福,朱瑞,铁胜金。依臣等的猜测,这三个人应该是奸细。西门虎从他们房中搜出草鞋草垫,说那是关外的乌拉草,坐实了他们的身份。大宋河北东路的人也摸不到此物。”

  “人参貂皮靰鞡草么,东北三宝。”林玄礼惆怅的分神好奇:“那草药有什么用?”

  章楶:“官家,那不是草药,是一种适合做草鞋、鞋垫的细软干草,冬季保温,还能治脚气。枢密院从金国购置了一些,确实很有用,只可惜是金国特产,换了地方栽种就差了效力,长得也细软不堪用。对民间来说,靰鞡草的用处胜过人参貂皮。”进口靰鞡草有点得不偿失,一个月一换的东西,造价算下来不如穿皮靴、棉靴。

  官家垂涎三尺:“让各地都试试嘛,各地气候不同,万一有合适的地方呢。这有利于百姓。”

  魏季礼拉回话题:“官家,咱们还是谈一谈此事的应对之策吧。”

  林玄礼问:“你们愿意让朕亲自率兵,直捣黄龙,杀了这三个奸细,三个贼子么?”

  丞相们纷纷惊恐,显然不支持官家的大计划。

  “别唠叨,朕开玩笑的。”林玄礼成竹在胸的笑了起来:“朕自有妙计。你们只要将汴京城内的事料理好,尽量杜绝这种事,金国境内的事,我另有办法。章楶你先不要辞官,不要将消息传出去。”

  魏季礼:“官家,臣以为为了杀三名叛贼,动用官家埋下的奸细,有些大材小用。那细作最好是在交战时启用。”

  张商英:“官家,臣以为应该从天牢中提六个死刑犯,半个月之后剐了他们,拿到火器营去,叫匠人们安心。第一,叛贼被杀,匠人们不会被牵连在内,第二,叛贼跑了半个月,还是逃不出天罗地网。”

  章楶:“官家,按照路程来算,他们应该已经到辽国境内。官家若打算让辽人认为那三名工匠不值一提,现在就可以动兵。臣知道官家一直都想攻下交趾国,交趾国王有逾礼之处,大宋可以从海路两面夹击。”

  徐绩一直是反战派的,他看重民生而非斗气或是开疆扩土,打仗花费钱财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令人生离死别,咬咬牙支持道:“章相公说得对。这样一来,第一可以夺下交趾,了结官家的一桩心事。”

  官家是个一心一意的人,如果向南边的交趾出兵,就不会向北边的金国出兵,现在百姓好不容易总数过亿,为了他们的耕地不够用烦恼是幸福的烦恼。再攒三年五年的粮草和人口,辽金互相消耗,大宋不断增强,此消彼长,多么美好。

  韩忠彦:“第二,暗中调兵遣将,陈列边境,引蛇出洞。第三,趁机派人散播谣言,让辽国以为他们骗走的逆贼,实际上是大宋派去的奸细。第四,官家攻打交趾,消息传到辽国,必然能迷惑有识之士。”

  章楶:“韩相公说的极是。金相粘罕喜欢研究火器,吴乞买、绳果两位亲王都憎恶汉学,厌烦火器,如果是他们发现了大宋的阴谋,这应该很可信。”

  计划就这么定了,开始同时往东南东北两方向调兵,研究主将和接替枢密使的人选。

  中书省开始拟旨痛斥交趾王在宫殿、服色、称呼、用器等礼仪上出现了重大政治问题,而且我们有证据。

  金国境内的商行没传来什么消息,看起来这次收买工匠是粘罕自己的绝密行动,不准备泄露给外人知晓。官家的密信和一千两黄金的额外资金一起送往楚东昌处,就指望他了。

  满朝文武不知道为什么打仗,只知道皇城司又在京城内外一顿乱翻,四位丞相集体建议征讨交趾,都懵了,纷纷堵着门去追问原因。丞相们又要保密,又要说服他们不许反对,有些焦头烂额。到这时候又羡慕起章惇当年的说一不二了。

  官家一听说这事儿,立刻和皇后游湖去了。

  林玄礼抹着小胡子,和皇后挤在船头,喝酒垂钓,后面只有撑船的高蜜,记事的史官:“你知道么,人要是能预测一百年一千年之后的事,会被人当做疯子。粘罕看重火器是对的,但他忘了,他不是皇帝。我是。斡鲁补也是。”

  王繁英:“说的都对,但预料到一千年之后的人,可以写小说么。温氏和沈氏最近没有灵感了,回去继续写仙猫传。还打算让仙猫和麒麟爷相遇一次。”

  “太感人了。”官家毫无诚意的埋头在她怀里蹭了蹭:“小宝一听说要打交趾,小国家,人也少,他就想亲自挂帅出征,我没让。”

  …

  赵森激动的揉着手腕:“叔叔说,只要我有了儿子,就可以考虑让我亲自率兵出征。”

  吕妙善把他掀下去:“□□的,不行。你再怎么着急,也要一年时间,又不是孩子生下来,你立刻就能去。区区一个交趾,一年时间还能打不下来吗?人家都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郎君这是临阵求子啊。”

  赵森:“哈哈哈哈哈哈哈”

  …

  那三名匠人的爹妈没死,反而是被儿子‘接去京城’享福。

  高俅:“他们说的准不是大宋京城。”

  李纲抵达京城去吏部述职、正准备进宫面圣。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4-02 04:22:43~2021-04-03 03:31: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好天光、昨夜星辰 10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15章 忧虑和谣言

  镶嵌玉片的革带能系紧两扣,还有两扣就抵达目标。

  林玄礼决定奖励自己吃点好的,亲自挽起袖子,下到皇后宫中的小厨房里,炸了一点嫩地瓜,炸了许多的薯条,可惜现在的土豆很小,不算是正经薯条。

  一个砂锅里熬着番茄酱,薯条二次复炸之后,番茄酱刚好浓稠,加一点糯米粉收汁刚刚好。然后按照先进的风俗,浇汁上去,用筷子夹着吃。

  淀粉勾芡在凉透之后会不那么粘稠,但糯米粉勾芡则不同,凉了之后更黏。

  李纲今年三十三岁,是个异常年轻的知府,而且已经做满了一任。就算在天才辈出的宋代,也算是比较少见。恭恭敬敬的讲起自己在任职期间,对当地做出的改变,倡导官吏们节俭勤恳,爱惜民力,推行的教育书籍和农具,‘敕建书报亭’的新增数目,修造的道路、桥梁、宫观以及其他建筑,当地的人口,粮盐肉蛋的价格,朝廷征税征兵以及减免赋税的额度。而且每一项数据都核实了。

  林玄礼心满意足的听他述职,端详他,年轻,五官端正又气质不凡,还没开始留胡子,双眼诚恳真切又带着崇拜的小星星,不开玩笑的说,李纲说起治理地方出现的成效时,真是双眼闪闪发亮,一看就是准备为国家奉献终身的人。“很好。非常好。”

  李纲暗暗松了口气,看起来官家对此满意,但在陈述时一番反思,发现自己还有两个小细节上可以做得更好。

  林玄礼问:“前些年你还时常上奏,谈论朝廷弊政,最近一年怎么没有了?你看大宋现在,还有什么弊端?”

  李纲早就在心里打好草稿,如实说道:“臣在三个月前还上奏议论西北战事,但不是弊政。臣以为朝廷现在,没有弊政。”

  实施的政令都非常好,如果有实施的不好的地方,那都是官吏个人问题。

  林玄礼笑的比身后影青花觚里插着的牡丹花还灿烂,差点转头命令史官记下来。但是‘官家因为被年轻轻的知府夸了一句就笑开花’这种事,官家再命令记下来,感觉有点怪怪的。

  童贯有些警惕,靠边站着,眼珠不断在君臣之间来回移动。李纲这话有很多人说过,却没有人能让官家笑成这样,难道说是这个人有什么不凡之处?不能啊,现在和他一样殚精竭虑、一心效忠的知府,足有五个!官家见他们时也喜爱,没这么过分。

  李纲道:“但现在有三件事,令人不可不忧虑。”

  “你说。”

  李纲立刻站起来,这件事过于重要,他不敢坐着说:“先帝刘皇后,素行无状,宣宗皇帝生前,刘氏恃宠而骄,把持后宫,致使先帝生前无子,仅有一名遗腹子。而今于(向太后)丧礼期间,饮酒取乐。又屡出狂悖之言。”

  林玄礼皱眉:“她又说了什么?”

  “刘氏说起仁宗寿享五十四岁,英宗寿享三十六岁,神宗寿享三十八岁,宣宗寿享二十七岁。恐怕官家的寿数不能长久。”

  林玄礼调侃道:“嫂嫂关心我的身体,我会长命百岁的送走她。这些我听说过,包括什么等我死了之后她是太子嫡母的事。别担心,朕身强力壮,二三十年内死不了。”

  李纲严肃道:“刘皇后虽然隐居山中,但她这些言论传播甚广,似乎是身边之人推波助澜,有心传扬所致。就连这次彗星,也被一些人故意说成是与官家的寿命有关。官家宽仁,以礼待之,只恐刘皇后不领情,反而给了其可乘之机。臣等希望官家千秋万岁,也请官家为了将来不测之事做好准备。”

  童贯厉声道:“大胆!官家春秋鼎盛,你竟敢谈及官家身后事!”

  “官家,臣知道这言论难听,但该说。二三十年之后,这也是太子应付不了的隐患。礼法事大。”

  弟弟废掉嫂子和儿子废掉嫡母是天地之差,前者只要理由充分就行,后者么,群臣必须阻拦,不论成与不成都是遗臭万年,尤其是在讲究孝道的大宋。

  林玄礼踟蹰了一会,历史上刘清菁是被赵佶弄死的,谁也不知道她究竟能活多久。历史上朱太后在六哥死后半年就抑郁而终了,现在有孙子这个盼头,活的还挺健康。刘清箐每天喝酒爬山,还挺养生。

  “这件事朕心里有打算,你不要再提了。一个朝臣卷进后宫之事中,对你不利。”

  李纲感动哭了,擦擦眼泪,哽咽道:“这第二件事,是汪贵月。此人虽然已死,但臣根据蛛丝马迹,以及有心人整理的《新州简介》来看,他应该是个骗子。”

  林玄礼大为震惊:“何以见得?”

  李纲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绢帛,展开了托在手上,足有三尺见方,上面是地图和密密麻麻的字迹:“官家请看,这是根据他所说的国家、地区以及特产整理出来的。耐寒的果子和耐热的果子生长在同一个州。苞米收获一季,不超过一百三十天,麦子收获一季,要一百五十天,在这个洞玄州,气候寒冷,玉米只能收获一季,但麦子能收获两季……凡此种种,还有最可疑的一点,臣有一位师兄,官居鸿胪寺主簿,精通契丹话、女真话、党项话、日本话以及阿拉伯话,他在书信中说,汪贵月此人说的那些‘外国话’,不成章法,在他完全复述汪贵月所说的话时,对方大为惊惧,后来屡屡躲避。”

  林玄礼:[大宋福尔摩斯!]

  [这货是真不行。]

  [又是那位语言学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