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铁血宋徽宗 > 第223章

铁血宋徽宗 第223章

作者:文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8:22 来源:免费小说

  林玄礼还在凤翔府打包行李,告别知府衙门门口最好吃的豆花店——又吃了两大碗。喝着当地特产的西凤酒,准备带一些苹果回去。衙门里的厨子会做很好吃的臊子面,学了一招。

  此地更有名的是钱儿肉,驴鞭切片,中间有洞,形状如同铜钱。

  官家不介意吃这玩意,但知道这东西劲儿大,地方官也不敢把这种污垢之物端上桌来,只是提过,见官家不置可否,就没端。

  当地还有一些水灵灵的美女,官家虽然不能干什么坏事,却可以微服私访,跑去尽情的听她们唱歌,西北民歌未经删减之前,火辣大胆,什么话都能唱出来。

  林玄礼心满意足:“真是靡靡之音啊。《国风·郑风》大概就是这样的。”

  [这就是昏君的快乐吗?听美女和帅哥对唱小黄歌,真滴快乐。]

  [记了几首歌词,回去逗小豪猪玩~哥哥爱你~]

  [这种歌真是不能带到宫廷里。我现在就是女主播的榜一大哥啊,啧啧,真有点爽。]

  搞黄总能平复人心中的任何问题,如果不能,就加上打架和喝酒,林玄礼带着一个熊猫眼,心中一片安宁,感觉灵魂得到了升华。

  魏季礼就在这时候带着梁章台出现在知府衙门外:“去禀报,魏季礼回来了,带来了西夏使者,一切都正如官家所愿。”

  官家刚听完了上午份的黄歌,正在知府衙门里批阅奏折。朝廷里目前为止没什么大事,也就是某地暴雨遭灾毁掉了要秋收的庄稼,某地爆发泥石流阻碍交通,南方第一季的庄稼已经收了刚刚种下第二季的粮食,京城中的官员任免通知,外加主战派和主和派的官员互相弹劾,有人从政敌的诗句中发现了对朝廷怨望的词句。

  林玄礼把发现怨望诗句的人批了一顿:朕连李进都能忍,这又算什么呢?不要小看了朕的心胸。怨望的也就是抱怨几句,真有怨言的人早就辞官了。

  翻到下一本,就是李进严厉批判官家最近流连勾栏之地,听歌花费了近百贯的事情,说的就好像国将不国一样。林玄礼再批示骂他:没去御驾亲征就知足吧! 朕在治国时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休息时间你还管我玩什么?没耽误正经事就闭嘴,朕是体察民情民风,你心脏。

  王繁英说太子妃的人选正在进一步缩小,40近20,赵森对此没有任何意见,看起来心思都在朝政和学习上,以及他申请单独去火器营视察,希望叔叔不要多心。

  又看到狄谏上的奏本,这次仅在三百亲兵的保护下启程回宫时,问官家行不行,还要调动多少厢军保驾?林玄礼:够用了,大宋海晏河清,三百禁军足够。

  太子的奏本简述了最近三天的朝政,还有:琉球和日本的使者前来,恳请宋主能约束国民——点名说是方腊和李蒜等十几个人,不要总去抢他们的岛屿、码头和银矿。琉球想要购入火器和战船,想求官家恩准。儿臣好奇日本为什么不探听火器的消息,命管驿暗中打探,日本人竟然认为火器不需要修行,粗俗可鄙,是下等人的玩意。

  林玄礼摸摸下巴,对日本历史的记忆来自于电影,似乎在剑戟片里确实充满了对□□的鄙视,正经人谁用枪啊,就要武士那个装逼劲儿才带劲呢。但是要不要卖给琉球呢,那是一个独立岛国,很小,一直很努力,也没什么钱,后来还被日本吞并了。

  童贯冲进门来,欢呼雀跃:“官家!大喜!魏季礼去谈的事儿谈成了!魏相公和西夏使者就在门口。”

  “真哒??”林玄礼欢快的扔掉奏本:“让他进来!快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难道之前是想给我一个惊喜,没说实话?这可不该,我都下令开打了!”

  [爽死我了!!逼迫西夏割地赔款感觉比出兵占领还爽,不仅有攻城略地的快乐,还有种白占便宜的快乐。诶嘿。]

  [别说什么打老实。没有那个国家会被打老实。唐朝打周边诸国,大宋打西夏,中国打印度越南美国,老实时间不超过五年。]

  [西夏和大宋交战多少年,互有胜负,现在他被我挤兑的割地赔款,这倒是真有什么在天有灵,他们可太爽了。]

  魏季礼进门来拜倒在地:“幸不辱使命,官家威德庇佑,大宋国运昌盛,西夏王愿意割让城池了!”

  “好好,你起来说说之前为什么派人禀报朕,说西夏不同意?朕已经下令开战了。”

  魏季礼如实说:“臣离开西夏行宫时,西夏王确实是不同意,不知何故,臣回到大宋境内的第二天,西夏派遣使者追上来,说情愿割地,以表歉意。”

  林玄礼:“嗯。叫他进来。”

  在旁侍奉的秦御史和中书舍人齐声道:“官家且慢!”

  “官家,叫西夏使者进来见驾,岂不是让他知晓了官家的行踪?”

  林玄礼微微一笑:“这不碍事,把他扣下不就得了。”

  梁章台被人带进来时,以为要见魏相公、这次战争的主帅还有经略安抚使,进门去却只见到一个英俊的三十岁男子坐在书桌后,薄娟袖子挽到手肘处,露出两条雪白但骨肉粗壮、筋槽明显的手臂,三十多岁的男子不算年轻,这位却有一种朝气蓬勃的气质,魏相公坐在旁边下手处。不用人介绍,他也明白了这男子的身份,立刻跪拜:“外臣梁章台叩见宋主万岁。”

  林玄礼戏谑道:“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史官:……不太合适,真的不合适。

  梁章台略有点尴尬。这是唐代才子韩翃寻找在安史之乱中失散的美妾的词,拿来戏谑他的名字,颇有些轻蔑侮辱。奈何身负重任,只好忍了回去。用美妾柳氏所做之词答复:“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宋主派人发问,有怜惜之意,西夏朝廷上下,无不感激涕零。只可惜有小人作祟,我主一时之间乱了方寸,魏相公好话说尽却无功而返。魏相公走后,群臣不在聒噪,我主思量再三 ,觉得魏相公说的是正理。还请官家下令收兵,商议割让城池的事。”

  林玄礼爽的差点抖腿,克制住了:“很好,很好。你说吧。”

  梁章台道:“我主自幼仰慕宋主,上次未及面谈,匆忙离开,这次有了机会,我主愿宋主驾临边关,两国再续百年之好。”

  林玄礼: [区区西夏王,还想让朕亲自去吗?]

  [但是好想去啊]

  [给他脸了。万一他刺杀我怎么办?李乾顺这家伙很阴的。]

  表面上不动声色:“还有呢?”

  梁章台诚恳又谦卑的说,还要慢慢商榷是哪几座城池,以及希望暂时停止交战。

  林玄礼沉思再三:“朝中国事繁杂,朕不能在此久留,很快就要回去。魏季礼全权负责此事。”

  魏季礼心里其实有点懵,感觉西夏有什么不肯明言的阴谋,但是官家对自己委以重任,自己身为丞相,又促成此事,实在是避无可避。只好躬身:“臣领旨。请官家示下。”

  林玄礼摆出一副很流氓的气质:“李乾顺能想明白,这是好事儿。但是嘛,开弓没有回头箭,倘若朕下令出兵一无所获,岂不令将士们寒心?鸦寨和金城已经被攻破了,就这么着吧,这自己打下来的城池可不算是割让的,西夏割让的五座城池么,魏季礼你负责议事,会盟,签订盟约,歃血为盟,都是你去就行了。”

  梁章台大惊:“宋主!这话从何说起,外邦小国礼数不周,官家暂开天恩,饶过一遭。”

  林玄礼含笑点头:“只要西夏不再派遣奸细,挑拨我叔侄之情,两国还能再续旧好。”问题是两国没有什么旧好。

  屏退了梁章台之后,知府刚好匆忙赶到这里。

  魏相公和沈知府都劝官家,既不能亲自去见西夏王,也不能在这紧要关头离开。

  林玄礼摆摆手,不采纳建议:“明天上午,按计划启程。你们扣住西夏使者三五天,这几天之内,不许让他们往西夏传递书信,更不许透露朕的行踪。哼哼,朕只是离开凤翔府,你们要故布迷阵,让西夏使者以为朕表面上启程回京,实际上亲赴前线指挥。也要让他们怀疑,朕可能是表面上赶赴前线指挥,实际上回京的。能做到吗?”

  沈知府:“……能。只要将饮食供奉按时送往前线,奏报也送往前线,出西城城门再转道回来,他们就会相信的。”

  “聪明~”

  ……

  五天之后,官家终于回到了熟悉、热闹又平静的京城。

  边关战火对京城的气氛毫无影响,一行人马到达宫门口的时候,平时很聪明的宫门使突然傻乎乎的,盯着官家看了一会,确定是他,迷茫:“官家,您不是去亲征西夏了吗?”

  正准备进宫面见皇后和太子的官员们停住脚步,难以置信的看了过来。

  林玄礼大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借口:“区区一个小国,犯不上亲自指挥战争。把兵马带过去,玩了十几天,安排好战事部属,就回来了。呦~徐绩,你还好吗?眼眶这么黑,愁的么?突然发现,我若是西巡,不知要多少仪仗跟随,一路上繁琐铺张浪费,这借口用的多便宜。”

  作者有话要说:  还差一千字。下午补上……有更新提示时记得来看哦感谢在2021-03-22 17:45:58~2021-03-23 03:48: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云锦 20瓶;桃子、好天光 10瓶;27413874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1章 地府与人间

  大观二年,六月二十九日,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良辰吉日。

  是攻占西夏的鸦寨和金城,又和西夏完成磋商、会盟、收获了西夏割让的五座城池——其中有三个是大宋选定的城池名单上的,但鸦城和金城也是想要的城池。当地百姓撤走了,黄澄澄的粮食还剩不少没能收割,宋军好整以暇的入驻了这座城池。

  消息在昨日送抵京城,官家大喜下令亲自去祭祀太庙,以彰武功。

  这七座城池,比起燕云十六州或宁夏平原不值一提,但这是大宋第一次通过威逼,迫使别的国家割地——上次有类似的状况还是宋太宗去征后蜀,但后蜀的国主是个昏庸的废物,国土兵力也不能与西夏相提并论。

  满朝文武跟在官家身后,纷纷在太庙外下马,徒步走过去,作为尊重。

  韩忠彦和徐绩这两个丞相默不作声,连眼神交流都没有,官员们整齐肃穆的捧着笏版、垂着金鱼银鱼,一种隐约割裂的气质在他们之间环绕。

  官家的选择让主战派和主和派都没能获胜,两派人物僵持住了。

  祭品、鲜花和美酒早已在太庙大殿里摆设整齐,光禄寺操办这些事从不出错。

  林玄礼回头看了看,太子已经十三岁,显出一些英俊气质,脸上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本来板着脸往前走,在叔叔回头时露出一个仰慕的表情。

  官家得意洋洋的走在红毡上,假装没感觉到礼部老臣们反对的目光。脚下的毡垫柔软,太庙中有庄严隆重的乐舞,是周礼中的乐舞,庄重到了极点,以致于一点都不好看。

  [六哥会为我骄傲的。大宋从被西夏这个小兔崽子反复骚扰,终于进化到能把他怼在墙角逼他交钱了!真希望后代皇帝能保持智商,保持这个来之不易的好状态啊。]

  [小宝的大眼睛还是水汪汪的。什么青春期叛逆、挑战权威,完全没有,他还是崇拜我。]

  [接下来几年就是宅着,攒钱,等人长大,安顿朝堂。再出去干他妈的粘罕!小玩意抄袭我的火器整挺好啊!]

  太庙中悬挂着画像和神位。官家在殿内跪下,太子在殿门外跪下,其他人都在殿外。高声宣读祭文。

  太牢的调味看起来一般,凉透了猪头和牛头羊头闻起来不太妙,有种水煮时忘了加入葱姜蒜和八角大料的味道。

  祭文写的不错,把他夸的金花玉树一样,连着祖宗们都一起赞美了一顿。

  官家又从礼服的袖子里掏出厚厚实实一个信封,搁在火盆里烧成灰烬。谁也不知道官家到底给父兄写了什么私房话,这已经是汴京城八大迷案的第九个——人人都好奇,但没人敢打听,都猜测里面焚烧了大量不能人为所知的皇家隐秘。

  林玄礼忍不住在心里嘲笑祭文:[理所应当哈,你们不知道我为了这‘大宋理所应当拥有的强盛局面’,忍受了多少孤单岁月,扼制了多少欢快的想法。]

  [大国尊严绝对不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什么是应当的,是我忍受住了**的挑战,坚持到底应得的。而忍受不了**的人,譬如某些作者,因为沉迷于看小说连更新都会耽误。]

  [等到这七座城池安定下来,我把官员选好,就到了拆分宁夏路的时候了。]

  ……

  【地府】

  又是赏花听琴、对弈品茶、修身养性的一天。

  宋朝的皇帝们发挥了多年来学会的做家务,烧了水,泡上自己炒好的新茶,拒绝购买后周世宗柴荣来卖的茶叶,他看起来无害,但谁都不放心。对弈时准备了自制糕点,还拿着大剪子和砍刀去花丛中弄了许多花枝回来,妆点了好几瓶美丽的清供。烧的香料也是自行采摘、配置、捣碎的,过去那些清雅的爱好到现在还挺有用。

  赵煦懒得去干这些闲杂琐事,端坐着打坐,在菩提树下修身养性。

  这是单身汉该做的事。

  菩提树的树干看起来像是依在一起的藤蔓,又像一大捆放在一起的甘蔗,长到上方时合而为一。

  赵祯下棋输掉了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里他要帮别人收割稻子和酿酒,郁闷的离开棋局,拿了笔墨纸砚,继续绘画玩。给这位文治武功都挺卓越的宋宣宗画一幅画,画上赵煦穿的不是圆领袍,而是罗汉的衣裳,头发也变成一个圆溜溜的光脑袋,看起来既好看又诙谐,叫人看了能会心一笑。

  赵匡胤扛着自己的盘龙棍路过:“画的什么?呵呵。”

  赵祯赶紧解释:“并无戏谑之意,只是他已经静坐修禅三个日夜,一动不动。我看他可能是要成佛。”

  赵匡胤也曾因为无聊和永乐城之战的郁闷一口气睡好几天,直到这些增光添彩的子孙重整旗鼓,在人间继续努力,他才精神起来。“你应该再画几个跳舞的魔女。”

  “乔达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成佛?”

  两个不算特别信佛信道的人,因为无聊,竟然开始闲侃佛理。

  风声萧瑟,树影婆娑。

  飘飘洋洋落下来一篇祭文,落在赵匡胤手里。

  还有一包信笺穿过亭亭如盖的菩提树,精准无误的落在赵煦的脑袋上。

  赵煦矜持又无奈的睁开眼睛,摸了摸头,轻轻砸了一下有点感觉,但不疼:“……这熟悉的感觉,一定是佶儿的信。”他的话可真够多的,尤其是出征打仗时,装作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心里有多少紧张埋怨都写完了烧给哥哥看。

  赵顼在旁边和赵光义鏖战,有道是赌场无父子,赌的是今年秋天谁来酿酒,稻谷脱壳、拌曲、蒸熟、入瓮还要翻拌,工程浩大。就在棋局上厮杀的严肃凝重。

  皇后们都围坐在旁边仔细观战,这场赌局决定她们帮谁干活,或是喝谁酿的新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