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铁血宋徽宗 > 第210章

铁血宋徽宗 第210章

作者:文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8:22 来源:免费小说

  王繁英把他的手从自己腿上拿开:“你说什么啊??”

  “赵信奴二十五六岁,那辽国大公主才十四五岁,他俩私定终身算怎么回事儿啊,有点道德败坏,就比耶律余睹和大公主的婚事好了几倍而已,耶律余睹才真是道德败坏。多亏这不是网文,要不然都没法过审。”

  史官无话可说,只能想官家又说奇奇怪怪的话了。

  把记录重点放在帝后凌晨在自己下班之后去夜观天象,可能看了太长时间的星星月亮,或者是穿的太少了。

  王繁英给他掖了掖被子:“你病啦,先睡一会吧。”现在这是什么年代,你说的那是什么年代的话?这是政治联姻,管年龄干什么。

  “官家好好休息,我替你下旨,叫开封府提刑开棺验尸,看看是自杀还是被自杀。信奴在咱们大宋境内没有三亲六故,叫礼部负责操办他的丧仪,唔,再给他追封一阶官职,怎么样?”

  林玄礼点点头,缩进被子里,有点惆怅:“他可能是生无可恋,还有些怨恨我吧。他想娶的公主还……唉我真是食言了。这也没办法,一个普普通通的画师,身份低微,留在辽国也娶不到辽国公主,从辽叛至宋,辽朝更不能同意了。我也不能为了他灭了辽国,抢一个女人。总归是大局为重,他死气白赖非要回到辽国时,我就预见到了。”他心存死志,看来是在这里生无可恋。但派个提刑官很有必要。

  门口的内侍叫了一声:“太子来了。”

  赵森平时进门时不用通禀,可以直接进来,内侍掀开门帘,他从内侍手里接过食盒走进来。看到他的神态困倦不舒服:“叔叔怎么了?很不舒服么?我蒸了蛋羹,还有爽口的肉冻,叔叔尝一尝么?婶婶辛苦。”

  林玄礼立刻起来:“好呀,拿过来。”

  两碟蘸料,一个是香油蒜泥,另一个是调味后的陈醋,都很开胃。

  王繁英看他吃的香喷喷,就知道赵信奴的死没对他造成太大影响,喜欢的人去世时连烤肉都咽不下。多吃点也好,这次生病除了巡视军营太兴奋又太累之外,还有看完星星带着一身寒气就一起修炼房*中*术,以及他这一年减肥太多的原因在内。

  林玄礼感觉自己胃口不太好,一盘子肉皮冻竟然还剩了两片,吃饱了继续躺下睡觉。

  等他一觉睡醒,天色已经暗淡了:“什么时辰?”

  “回官家,已是申时二刻了,下雪了。王娘娘去和朱娘娘研究太子妃的人选,小郎君在外屋看书,方才二公主进宫探望官家,王娘娘说她有孕在身不要靠近。”华梅捧过来一个托盘,一盅姜汤,一盅枇杷露:“三位相公进宫求见。”

  “怎么不叫我起床?什么事,快让他们进来。”

  华梅:“小人问过了,并无朝政大事,是担心官家,进宫探望问安。”

  童贯正在外屋奉承太子,听见屋里有说话声,匆忙进来:“官家您这一病,群臣都觉得这比父母生病更令人揪心。好些人都递了本章,想进宫请安,王娘娘说她一会去打发这些事,选三四十个人进宫来瞧瞧您就行了,人多了太闹。” 人少了他们会怀疑官家出了什么大事,进而做出一些愚蠢的行为。

  现在这三位丞相外加六部尚书,性格一个比一个的低调平和,质朴无华,没有什么脾气也不是风流名士,除了认真工作之外没特点。

  长得五官端正,做事中正平直,不急不躁,在官家病榻前做朝政简报时,也是一样勤勤恳恳的气质。

  时间一转眼就过了五天,这小小的风寒非但没有好转,还严重了。群臣一开始不紧张,想官家身体强壮,正当壮年,最近又没有受伤,肯定很快就好了。现在有不少人忽然想起了当今官家父兄的寿命,就突然有种时候差不多的感觉。犹犹豫豫的想亲近太子,一改往日为了避嫌、避免官家生了亲儿子导致诸多问题而远离太子的作风。

  但赵森深居宫中,不是他们想见就能见到的。

  再深一步想,即便官家又又又英年早逝了,也得是王娘娘和刘娘娘这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其中必然以王娘娘为首,太早讨好官家反倒容易被王娘娘打压排挤。

  韩忠彦有些格外的担忧,进宫问安时在门口遇到了枢密使章楶:“章相公也来问安?”

  章楶如实相告:“韩相公,是官家召老夫入宫议事。”

  “噢噢,原来如此。”

  两人携手进到官家的卧室,太子刚好放学,和姐姐一起侍疾——其实是在旁边闷头写作业。

  赵森本来在算数学题,研究面积和体积并不难,很快都答完了。拿起下一页题目一看,就懵了。

  海船长百丈、高三十丈,请太子计算这艘大船的最大承载量,船上船员/食物/火药的最佳比例。这位数学老师奉官家的命令,出一些切合实际的题供太子计算。

  林玄礼为了逃避辅导作业的可怕项目,坚定的闭着眼睛装睡,连小说都不看。精神的时候算物题都容易做错,何况现在迷迷糊糊,那准得做错,多影响自己的形象。听说重臣来求见,这才装作刚醒,伸了个懒腰爬起来。 “好了,咱们说咱们的,森儿继续做功课。”

  两位国之重臣端详了官家红润有光泽的面色,因为睡的太久脸有点肿,看起来格外有福相,神仙佛祖一样的双下巴:“官家,臣有一事不明,请官家明示。”

  林玄礼欣然点头:“你说吧。”

  韩忠彦咬咬牙,心说我现在是首辅,我不问,还有谁能问呢:“官家制定的十年大计中,有嘉禾,有教化百姓弘文尚德,就连海外受苦的黎民也挂念在心头。不知官家对大宋的百年大计,作何安排。”

  题目太难,赵森焦头烂额的放下笔,提示道:“韩相公,官家仍在病中,你再等两天,叔父病好了,你再问这件大事。”现在问这个,就不太合适。百年大计和百年之后可太像了,虽然叔父从不疑心,但他在病中,病的又不严重,丞相就急着问这个,这多添堵啊。

  章楶也觉得不太合适,但他也要问这个。一旦官家百年之后……现在这庞大的军事部署又该怎么办?王皇后和太子能否继续进行?现在大宋算得上名将的,只有九个人,但这九个人都不够名垂青史的水平,大宋的军威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有一半靠的是官家。一旦官家有什么不测,大宋士气就会恢复原先的样子,而各国局势必然有所改变。

  林玄礼摆了摆手:“没事,我死不了。内侍都退下。说说也不妨,这百年大计出我之口,入你们的耳朵里,不许再有第六个人知道。”

  史官震惊的一算,官家,太子,两位相公,加上我,刚好五个人。官家居然记得我还在墙角做记录。

  俩老头和一个小孩都站起来,恭恭敬敬的聆听教训。

  林玄礼微微皱着眉头,回忆了一下自己的大计划:“向西的丝绸之路,永远不能断绝往来,还得盯紧了西域各国的变化,穆教和祆教的人太好学,再过百年,他们会有两位明君(萨拉丁和狮心王)。西夏狼子野心不死,李乾顺刚刚册立了太子,那太子乃是辽国公主所生,此刻宋强而西夏弱,辽国很有可能扶助西夏。东北方向的金国,金主斡鲁补诛灭辽国的心依旧,他现在不想进攻大宋,只是敌不过,一旦占领了整个辽国,自诩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必然垂涎大宋的沃土和丰厚物产,整个北线,处处紧张,此乃朕的心腹之患。”

  “东南方向新建的船坞,修造战船,宝船,不只为金国和交趾准备。高蜜回来了,虽然折损了一些人手,但不亏,将来还要派遣船队再下西洋。此举或许会耗费国库,引得文人、百姓怨声载道,要徐徐图之,不能着急,遇到灾荒年份可以放一放,但必须得做。

  上古时,以为昆仑山是擎天玉柱,以为山的另一边必然是雪山冰海,荒无人烟,到了汉唐时才知道,那边不仅有人,那些人还有装神弄鬼的能耐。现在也是一样,学士们常劝我不必派人出海,海外全是水,没有陆地和国家,可是远隔千里谁又能说得准呢?要派人去看看,才能知道。”

  林玄礼思绪万千,最终只是信心满满:“朕只想做足准备,然后静观其变。”

  东南西北中,到处都是朕的心腹之患。还蛮爽的。

  韩忠彦跟着他感慨了一会:“官家是梦中预见了什么事么?”

  章楶沉吟道:“林真人在梦中有些点化么?在海外还有大国,他们的国土上有会流出乳汁的树?”

  “咦?你怎么知道?”

  太子惊讶于官家竟然没想到会有人将这些信息联系在一起。官家笃定世上某处有一些闻所未闻的食物,谁都没听说过,没见过,官家已经下令寻找!他又笃定海外有能治疟疾、能流出乳汁的树,那这必然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是官家能预知未来,知道未来两国有交集,才提前派人去找。

  韩相公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还在揣测,那可能是真正的海外仙山,比徐福找到的更远,更仙。但是问题来了,官家会不会和秦始皇一样,也想求仙访道、修造华丽的宫殿、天下巡游、不停的动兵打仗?决定了,回去就写篇文章骂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把求仙访道穷兵黩武做到极致的,莫过于他们仨位。

  林玄礼悻悻的跳过这个话题,既然臣下都是聪明人,能推出来这些事很正常,我搁这儿以外什么啊。简单说了一下重文抑武的国策做轻微改动,不那么抑制,不鄙视,但还是要比文人低一点,吸引他们努力往文官的身份上靠拢。但为国尽忠的将士也不许被未曾建功立业的文人侮辱,重点是都要为官家所用。

  [宋朝对官员真的是pua。看看武将,一个个都那么温顺。再看看文官,虽然皇帝傻逼但不敢骂,皇帝受辱了还厚颜无耻的活着呢,他们成批次的悲愤自尽。]

  [这是异常成功的群体性精神控制……但我还真不能破坏这个,要不然武将文臣谋反不需要原因,只要皇帝年幼他们就敢搞事。]

  [六哥:倒也不必说的这样难听,只要你不生孩子,就坚决杜绝了生出赵桓、赵构的可能性,再加上你自己不傻,北宋三傻直接彻底根除了。]

  [是啊,你知道的,我绝对不敢生。]

  屋里安静了一会,章楶问道:“官家,大宋的西线边境一向紧张,您打算调拨多少军费去训练水军?内陆水军和海上的水军如何区分,新造战船的比例如何确定?臣以为海军训练不必太多,远洋之外何止万里,我大宋国力强盛,也支应不起这海路上的消耗,他们那国家虽然不知强弱,但也没有能力远航来到大宋。”练兵也得有节制啊官家!

  热血沸腾的官家一想到钱的问题,立刻萎靡不振:“别问我,等我病好了再说,哎呀头晕。好不容易减下来的赋税不能增收,受灾的县又免了赋税,燕云路十六州也在免税期间,朕……好穷啊。”可惜英英在批奏折,不在这儿,要不然能给小豪猪表演一个装死。和别人不能玩这个,会吓着他们。

  韩忠彦看官家冷静下来了:“请官家安心养病,早些康复,天下子民无不记挂官家贵体,民间有很多人去庙观中祷告,尤其是林真人的香火,兴盛极了。”

  二人走后,官家若有所思:“我觉得太医现在开的药不行!拿笔墨来,我要亲自撰一个药方。”

  吓得众人慌忙阻拦。

  “朕小时候学过医学!”

  “是啊叔叔,可是您从没学过问诊开药。”

  “谁说的?”林玄礼瞪大眼睛:“光禄寺里那用了十多年的卤肉高汤,就是我当年亲自调配的药方,专治食欲不振。你爹爹当年就很爱吃。” 再来八十多年就是百年高汤了!每天都在一直煮,宫中吃的鸡鸭鹅都在这汤里煮熟,赐宴也用,每隔三四天加料包和葱蒜、肉和盐进去,越煮越好吃。

  赵森:“叔叔要给自己开一副药浴的方子吗?”

  林玄礼一怔:“啊哈哈哈哈哈哈。”

  三宝一点都不放心:“我去请王娘娘过来劝您!”

  王繁英过来实行了**。

  贾岱玉进宫求见:“官家,臣最近在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中提取出水杨酸,应该能合成出阿司匹林。”

  林玄礼清醒的时候化学都学的很不怎么样,何况是现在:“???你确定吗?水杨酸不是刷脸的吗?”别问,他一个英俊男子在起痘痘的时候向经姐姐求助,拿到了半瓶水杨酸,见效太快,就记得很清楚。

  贾岱玉:“是啊,还得合成呢,还需要一样别的。”

  再问多了会露馅,他改口询问:“黑玉断续膏的量产研究的怎么样了?”

  “有甘油就能做乳液,有蜂蜡能做软膏,但是保质期还是不太行,现在能到一年,开封之后也能放一个月。”

  官家已经很满意了:“你会合成维生素吗?将来总有一天会海战,到时候敌国都得败血症,我们有维生素吃,那就完美了。”

  贾岱玉仔细挠头:“臣不会。。”

  “那提炼呢?去柑橘的产地提炼,能不能给我提炼出来?”

  贾岱玉又拿出经典话术:“官家,这是一套完整的科技,从培养人才,到提炼元素用的各种大型机械,现在还不行。”

  林玄礼有点生气:“那你这些年,每年花掉十万贯,都做了什么?”

  贾岱玉倒吸一口冷气,原来自己的奏本官家没认真看!白写那么认真了。应付老板:“臣在研究,从青霉素里,制作阿莫西林,这土法制的阿莫西林时灵时不灵,还不敢献上。还收了五个学生,他们五个颇有天赋。”

  ……

  出使辽国的使团抵京时,正是此时,正使和副使去政事堂报道,随从各有安排,带回来的礼物送到内库检查封存,使团中的费太监回宫复旨。队列中那辽国产的棺材,则被送到开封府去,交给提刑官,开棺验尸。

  正使田宏进宫见驾,官家生病披散着头发,娘娘身上还有太后的孝,看起来都很素净,让他怀疑自己奉上的礼品可能不太合适。“启禀官家,娘娘,现如今辽国大权由萧太后、耶律余睹一手把持,萧太后励精图治,节俭爱民,在民间的风评甚好,百姓受了恩惠,交口称赞。以臣的双眼看来,辽国各地真可谓百废俱兴,被天祚帝荒废的田地、城池,都是气势一新。就连辽军的气势,都比天祚帝在位时期,充足了许多。虽说是孤儿寡母执政,却没有主少国疑,上至官员乡绅,下到平民百姓,都相信萧太后和小皇帝能治好辽国。”

  林玄礼微微颔首:“有天祚帝做对比。他本来也很好。”

  田宏:“官家说的是。辽主亲自召见臣,询问官家的贵体是否安泰,又问叔叔有何见教,感慨此生不能再见,鸿雁传书也慢的很,似乎对官家颇为思念。毕竟是外国皇帝,真伪不可知,臣只好虚与委蛇,对辽主说官家对他也是牵肠挂肚。臣擅作主张,请官家降罪。”

  “不要紧,我本来就时常想起他。辽国的柴米什么价格?市面上是用铜钱多,还是用交子多?”

  田宏就禀报了最好的无烟木炭和最便宜的树枝柴火这五等价格,以及伴随季节的价格变动,又道:“市面上用铜钱、银币、西域金银币、金叶子的多,大宋的交子也偶有人用。”

  费太监补充了一下油盐酱醋茶的价格,金银和铜钱的兑换汇率,进出城门的城门税、车税、人头税,书籍的价格以及市面上常见的书,田间地头所使用的农具,他们能看到的最好的武器、关于辽国火器的生产进度——无进度。

  问完了正经事,这才有时间询问:“赵信奴真是自杀的?”

  田宏和费内侍立刻跪下,免冠谢罪:“启禀官家,赵信奴之死,臣等也不清楚。只知道他出门去赴会,找人帮忙,被送回来时已是自刎而亡,送他回来的人只说是他听了大公主的回绝和指责,又抱怨起他在大宋境内不受重视,多喝了几杯酒,一时气愤做了蠢事。”

  “小人本该立刻送信禀告官家,但正要写信,就见了向娘娘的讣告。小人以为官家正在悲伤,不应该用一个二姓家奴的死讯扰乱官家。况且此事扑朔迷离,他可能是被辽朝所杀,也有可能真是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林玄礼沉着脸问:“何以见得呢?”

  费太监道:“沿途时他每每喝醉了酒,对宋朝和辽朝多有抱怨,直呼天祚帝为死鬼,又口出狂言,直呼官家的名讳,说了许多不恭敬的话。一副怀才不遇的穷酸脾气,对官家看重他,多安排了许多差事甚是不满,要在小人面前指点天下大势,小人每每命他管好舌头,他更是不逊。”

  田宏:“是,臣也听见了。臣暗自琢磨,官家正是意气风发时,一旦听闻此事,必然发兵要一个说法,有伤两国的和气,又让金国有了可乘之机,与官家此前制定的‘助辽抗金’策略违背。此人满腹牢骚,去路上就说生而无忘、枯燥无趣,使团中人都可以作证。”

  “唉。” [现代社会里赶稿到头秃的巨巨们还能收到正面反馈,看到销量,读者应援,还有各种评价。每天短暂的休息还能玩玩,娱乐一下。他现在是没有娱乐,只有工作,而且是没完没了的工作,还真有点惨。]

  [虽然有我投喂,生活质量也比现代社会差远了,这小子没少抱怨为什么没有自来水和抽水马桶……当然是因为不能污染地下水啊!]

  [到我这儿来之后一直在拼命赶稿,虽然我有投喂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又和其他人格格不入。还要挨骂,连内侍都敢瞧不起他。]

  [我祝福他,回去继续当手工大佬,过他快乐的宅男生活。可怜辽国大公主……我鞭长莫及,管不到她,幸好辽国不禁寡妇改嫁,她不会太难过。]

  两个时辰之后,提刑官完成解刨,给出自己的答案:“尸主确实是刎颈而死。至于是否有外力强迫,或当时是否清醒,因为尸体放了太久,查不出来。”

  燕林用香囊按在鼻子上,躲在上风口点点头:“好,我回去复命。”

  作者有话要说: 提到自**杀就会被删评。昨天的评论被删了好多个,是网站干的……

  【1】秦始皇:要劝谏皇帝又不敢直说的人就要指桑骂槐,朕习惯了。

  【2】贾岱玉:一个人带动生物科技,带不动带不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