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铁血宋徽宗 > 第204章

铁血宋徽宗 第204章

作者:文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8:22 来源:免费小说

  童贯心中暗恼,心说我要哄的是官家,不是在这儿陪你玩!一招手:“来!”

  刚刚有了一番短暂的了解,现在施展拳脚时更得心应手。但要赢了他,打伤他还真有点难,只好施加心理战术:“你一个二十多岁的举子,此生仕途无望,连回归故里都难,你图什么?”

  单凭刚刚这几手功夫,官家都要爱重他,祖上的事惨了点,可但凡会说话的人都不会惹怒官家。

  李进发现现在这事儿解释不清楚,无奈的叹了口气:“不图什么。我看见了就要说。天下的事,不禀报官家,还能对谁说?”

  童贯痛心疾首的一拳挥过去:“你真是个大傻子。”

  林玄礼在二楼看了半天,发现这人动手时有些急躁和多余的躲闪,但即便有这些问题,还能在童贯手下坚持了将近十分钟,没被彻底ko,这是何等的人才。薄薄的中衣被汗水浸透,贴在身上,不是肌肉男但真有些板肋球筋的视觉效果。

  看的手痒:“我还是把他发配充军吧,我看他在边关准能有所作为。”

  章惇举着老花镜看,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他忽然觉得李进说得对,倘若现在只有一个县令的职务,而自己和李进是同科进士,那么官家肯定会把县令的位置给他,觉得他能‘应对突发问题’。实际上自己不练武,也曾应对了许多突发问题,招降叛乱的山民,反而处理的优于常人。

  这问题很好解决,回去就写一份奏本,得尽快,别让别人抢在我前面。

  华梅:“咦?官家,您看城门口。庆国的使者来了”

  庆国国使终于到了,船队换做车队,插着朝贡的旗帜,汉人模样的国使骑着高头大马,带着几个金发碧眼的胡姬进了京城,胡姬很漂亮,粉面桃腮,胖胖乎乎。

  林玄礼瞄了两眼,回头又看童贯,一直看到他把李进一拳打昏为止。心满意足的把吃剩下的化身扔回盘子里,拍拍手:“好极了。去告诉童贯,给他请大夫瞧瞧,别打残了,这人以后还有用。章相公,你回政事堂吧,我心情好多了。”

  章惇笑道:“您息怒,臣就放心了。官家是因为看他挨了打,还是为了他有真材实料呢?”

  林玄礼一手扶着马鞍:“当然是因为他挨了打。我就这么小心眼!”

  回宫的路上,童贯擦着汗跟上来:“官家,那小子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我估计他平日里没少打架,他就这么练武打架,怎么还有时间读书学习呢?别是科考舞弊吧。您看他那策论写的井井有条,说起话来倒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说不准您看重的那篇策论背后,另有才子?”

  如果是这样,那到时候把李进一杀,皆大欢喜。

  林玄礼突然阴谋论了一番,这可能是一个定制身份的富家子弟,因为智商不足突然临场发挥,想要搞个大事件,结果坑了他自己。沉下脸来:“有道理,让刑部和大理寺共同,审理此事。”

  科场舞弊随时可能出现,而今年是自己口头一松,提前两天透了题目。要是他妈的敢舞弊,就全部重考!!

  谢宝悚然一惊:“遵旨!臣这就去传旨。”

  狄谏:“官家,朝中官员谈论的事,早就不是李进提出来的那件事了。从他说完话开始,就被人不断曲解,借题发挥。此人虽然没头脑,但”但是他首先坑他自己啊。别人捞不着好处,他还肯定吃亏!

  林玄礼打断他:“我把他列入一甲候选,他怎么能没有头脑?问题就在这儿!”

  狄谏一窒,也明白过来:“是,臣没有读过他的策论,不该妄加猜测。”

  策马在旁警戒时,低声对童贯说:“公公,我看李进只是有点愣。”

  童贯小声说:“我看你有点愣。得等调查出来,官家消气再说。”

  在刑部把挨了一顿揍的李进带走关进大牢时。

  庆国的国使刚刚递交了国书、礼单、国王陈庆的亲笔信,被鸿胪寺带去接待。有两个金发尤物是送给官家的礼物,但还要在鸿胪寺观察一段时间,等候官家召见。

  国书上都是些大白话,试图引经据典失败。

  但礼单真是个好东西,除了大量以麻袋计算的**、没药、龙涎香、安息香、桂枝、薰衣草干花之外。往下看,有金币一万枚,银币十万枚!!

  林玄礼捂着心口感觉自己血压飙升,不知道一枚金币多少克,怎么说这总重量也能有一千两以上。其他臣属国的贺礼可没给这么多:“去请英英和小宝过来看!”

  有又往下看,金币银币竟然不是最好的,更好的是‘苏麻离青’一百桶,可制瓷器与绘画。甜菜五十袋、甜菜种子一斤,可制糖。

  [啊啊啊啊甜菜啊!!大红萝卜一样的甜菜!健身人士吃了可以消炎止痛的天然氮泵!]

  [公元1500年才传入中国的甜菜!年份太整所以我记住了!]

  [制糖时比甘蔗还好用!单吃又甜又脆又硬!!我滴天呐,虽然说糖对人的身体没什么用处,但这是钱!民国时的首富就是卖糖的!]

  [我再也不骂陈庆了!这厮还蛮不错的,能把甜菜头给我,而不是带着载满糖的船过来倾销……其实是运费太贵吧?]

  最后还有两个教派的经书各一本。以及红宝石、蓝宝石和紫水晶,宝石都是不规则的原石,未经切割。

  ‘…礼物虽厚,不及陈庆崇敬之心,请官家笑纳。陈庆有几个不情之请,请官家拨冗思量。’

  第一,他想要大宋承诺不把火器通过丝绸之路卖给波斯地区的人。

  第二,要厚土生春糕点铺的大师傅,甜点能卖出天价。

  第三,要大宋承认海外的庆国,是大宋的臣属国,并永远不变,等将来大宋的疆域扩充到两国相遇时,两国不动干戈。

  第四,他要接父母家眷去海外团圆。

  ……

  陈庆虽然完成了自己穿越前的梦想,奋力一搏,在海外称王称霸,被教廷封为公爵,(即将)被宋朝封王,只有个宋朝的老婆,还养了二十多个世界各国的情妇。

  但他始终担心两件事,第一是他不知道怎么制作火器,买到的那些让工匠拆开破解,也没能制作出来。第二则是宋朝官家占据更多的便利资源,更多臣服与他的温顺臣子,更多的矿石、熟练的工匠、成熟工业设备、宽广而忠诚的国家,赵官家只要像模像样的做个皇帝,就能让百官感激涕零。他能驱使的资源是自己的数百倍,坐拥百万忠诚的军队,宋朝扩张的速度也理所当然的,应该是自己的数十倍。有生之年或许能看到赵官家扩充到欧洲,自己得提前做好准备、表示臣服。

  有火器和对历史的熟知在手,想必吞并辽国、向肥沃的黑土地和矿产石油丰富的地区扩张,这些事一点都不难。后续的名臣名将太多了。

  一个穿越者,必然和成吉思汗一样,想要成为世界的征服者,想要震慑欧洲、发现现在还没人找到的美洲大陆。缺乏橡胶树无法开启电力时代这件事不是阻碍。

  …以上是幻想中的官家…

  林玄礼美滋滋的等着甜菜拿过来、切开、让人试毒之后再端上来。翻看奏本时连着开了两个好消息。先等到了皇后和太子,俩人说说笑笑的走进来:“…你叔叔准是得着海外进贡的宝贝了。官家万福。”

  “拜见官家。”

  “陈庆的使者来了,带了不少好东西,能让我大赚一笔。”林玄礼得意洋洋的拍了拍手边的奏本:“种师道要回京述职,可以陪我聊几天~长沙又发现了嘉禾!又能见到种师道了,可真好啊。再过一个月李纲也要回京述职啦。”

  他忽然笑到停不下来:“这次是我收到的最差的一届进士。”

  王繁英跨越了空间和宇宙,精准的懂了笑点:“哈哈哈哈你不会每一届都这么说吧?”

  太子·没有学长学弟·赵森:(⊙_⊙)?

  作者有话要说: 【1】‘春天’,扑克游戏术语,指的是仨人斗地主时,一个人疯狂出牌别人都要不起,以压倒性获胜。(我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打牌……所以解释一下。

  第181章 我累了我好了

  关于庆国的礼单和国书上的要求,群臣开始积极探讨。

  火器禁止通过丝绸之路出售、陈庆要接走父母妻儿这两个要求值得探讨。永远的臣属国在群臣们看来理所应当,至于糕点铺的师父这一点——这件事能被写进国书里都让官员们暗暗鄙夷了一下商人的格调真不行。

  林玄礼对于送给他几个糕点师并无不满,找几个家里人口简单的,多给钱,他们会愿意全家或单独一个人远航出海。至于美味糕点有谁发明也不会引起历史争议,毕竟——陈庆的志向是成为龙傲天,而不是成为韩国人,我这边还有具体的纪年和名人诗词作为证据。

  官员们不仅支持丝绸之路方向禁运,还有一部分人支持彻底禁运,有道是国之重器不可示人,他们坚信只要大宋不展露和出售火器,其他国家都研究不出火器,其他国家的人智商不行。证据就是他们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学问,辽国被汉学影响最深,结果有一个昏君,西夏完全摒弃汉学坚持党项人那套玩意,被打败了,金国刚刚兴起,虽然他们的丞相致力于研究火器,但一无所获,其他大理、交趾、吐蕃一类的小国更不用提,日本国依然推崇倆武士轮到互殴来决定胜负,甚至连正规的战争都没有。

  另外一部分聪明且深谋远路的人:……对陆地上禁运就好了!主要是针对西夏禁运!丝绸之路上的交易会被西夏截获,到时候被那群豺狼学会就麻烦了。

  至于陈庆的家人,在经过一番争论后,决定给他。主要是没有理由扣留。

  几个注重仪式感的大臣:“他不能既叫陈庆又国名为庆国。”

  “是啊,封王应该由朝廷册封,他即便在海外,也得遵守王化,哪能自己红口白牙的封自己做王侯。”

  “既然耶律信奴能被赐赵姓,他也应该被赐赵姓。将来在海外称王称霸,也能永世不忘官家的大恩大德。官家意下如何?”

  “对,这样令不明就里的人以为他与大宋关系亲密,更能高看他一眼。”

  那金币一万,银币十万进了国库,却让他们心里都觉得很舒爽。

  林玄礼摆摆手:“我不想赐他国姓。家人就让他们都去团聚,此后的事谁都说不准。”况且姓什么都有可能谋反,一边压制宗室,一边给其他居心叵测的人赐赵姓,这又有什么意义呢。 “陈庆的要求都很合理,全部准许就好了。”

  议政结束,朝臣们依次退下,只有御史中丞和姜御史、刑部尚书何执中三个人留了下来。

  林玄礼本来想回去看小说,刚站起来,看他们仨不离开,只好又坐回去:“你们还有事上奏?”

  在古金温的启发下,现在古怪离奇匪夷所思的小说是越来越多了,神鬼妖狐,还有各种趣闻笑话,更新速度虽然不行,但精彩程度很好!包括肉*文!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天马行空。其中有bg/bl/gl/gb/人外,而且各种元素还可以混搭,包括仙猫传都有不少大尺度同人文,在这个完全没有版权概念的年代,爽翻了。

  御史中丞指了指身边的年轻人:“官家,他有一番话想要劝谏官家。”

  何执中:“官家,对李进的初审有了一些结果,臣要奏明这三天的进程。”

  林玄礼有些左右为难,感觉这两边的事都挺尴尬的,劝谏的没什么好话,但小姜的话听听也不妨,只要不是重要仪式典礼上,劝谏还是可以接受的。至于李进,刑部尚书脸上的神态看起来没查出确凿的证据。“他们都说我偏爱年轻人,那就让小御史先说吧。”

  说是小御史,其实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他上前一步,有点紧张但不害怕:“臣启圣上,官家自从北征大胜,收服燕云十六州之后,功盖大宋历代先王。从那之后,官家耳畔听的尽是歌功颂德,眼前所见的文章繁花似锦,具是赞颂官家英明神武、胸有韬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颂圣文。从那时至今,已有半年之久。臣以为甜言蜜语听多了,影响了官家的情绪。”

  林玄礼沉思了一会,得意洋洋的微笑道:“说的没错,这半年中真没有人挑我的错,也没有人再说我不该御驾亲征。可是,姜御史,这都是朕应得的赞美。我自从登上大宝之前,见过耶律延禧之后,就做好了这个计划。我为此准备了十一年啊。”

  姜御史喉头一哽,心说怕的就是这个:“是,官家目光长远,令人钦佩。那么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后,下一个十一年之中,官家还有新的计划吗?”

  “有。”

  姜御史:“朝中群臣都看不出来。臣等觉得官家比往日多了几分随心所欲,似乎已经得意自满,准备安享太平。官家对外不准备积蓄力量继续用兵,对国内也没有移山填海的计划,又非垂拱而治,群臣只觉得前程未卜,未免惶惶,想求官家明示将来十年、二十年,官家计划做什么。不论是增加人口,修缮官道,出兵攻伐,或是降低赋税,官家说清楚,群臣才好尽力。现在官员不知道官家想要做什么,就紧张的在找年轻貌美英武少年讨好官家,又担心自己的前程。”

  就像馆陶公主和(删掉)仁宗曹皇后(删掉)。

  林玄礼点了点头:“说的在理。”

  国家就应该五年计划!我忘了。

  嗯?好像十年前章惇就跟我说过这个。

  “李进所说的事,臣多方打探之后,京城的并无不妥,地方官都有些胡作非为。招募押司、司户、司法、提刑官时……经常选择那些相貌更为英俊的,或是武艺更精湛的,至于其人领了差事能不能做好,反而在其次。

  江南和西北地各道都说,一个人要是二十多岁,相貌英武,能以一敌十,那前程自然无忧。各衙门里都备着这么几个人,期待官家巡幸时能讨得官家欢心。在您御驾亲征时,沿途官员就找了当地学文习武少年请官家过目,准备让官家带走几个,人人都知道官家对相貌斯文武艺过人的岳飞赞许有加,赐他刀与书,还赏了当地知县。”

  林玄礼:“……”[妈的智障。我应该知道二三线城市的小领导能有多智障,就是那种想拿马桶搋子给他们疏通一下大脑的程度。]

  [大领导在省会城市开会,他们能把小县城里攒着准备卖废品的啤酒瓶子和铁桶都给清理掉,领导绝对不会来参观的小破初中也得集体做卫生,拔草。]

  [凸(艹皿艹 )等我找到橡胶树,我就做个马桶搋子!]

  御史中丞附和道:“官家,此事千真万确,还有人向臣打探官家喜爱什么样的少年,他们有意…选拔。”

  官家深呼吸了几次,平心静气的说:“朕知道了,还有呢。”

  姜御史没想到官家这么容易接受,就说起更加冒犯的问题:“臣以为,自从苏相公归西之后,官家性情更改,至今心绪不宁。还深陷悲伤之中,未能解脱,臣请官家保重龙体,平心静气,以生人为念。”

  林玄礼气呼呼的叹了口气,心说我差点被气死。想了想,他说的好像没错,苏轼去世之后自己心里总是不太舒服:“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想我幼时的亲人,如今仅有寥寥数人,向太后又在春天时病重了一次。年幼时教诲我的师长,苏轼是最后一个离我而去的。我也知道,他们并非舍我而去,生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可惜我并非草木,岂能无情。”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臣叩请官家整顿愁肠,寄托哀思。臣…的恩师刚刚过世不久,冒昧以为能与官家感同身受。官家心绪不宁,朝会时精力不济,偶有郁郁寡欢,沉默寡言,忽而动雷霆之怒,这也让群臣惶惶不安。”姜御史开玩笑道:“朝臣们都觉得,官家能把李进说的哑口无言,叩头流泪请罪,高声大呼自己目光短浅,官家深谋远虑,您当时没说话,反倒把他们惊着了。” 官家在郡王时期、秦王时期、太弟时期都是能言善辩的人啊!

  官家又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说得很好。宫中新做的什锦酥糖不错,给你一盒。”

  [朝臣们是对我有点个人崇拜吗?在我糊里糊涂之后,他们也六神无主?]

  [我真的很爱那个好玩的胖子啊,但不只是爱他,他之后仅有章惇和两位病病殃殃的太后,是神宗、宣宗时期留给我。]

  [最近状态确实不好,李进前言不搭后语的,竟都没跳起来骂他。]

  御史台领导带着小御史离开了。之后就轮到何执中发言。

  何执中:“三月十六,官家降旨将李进下狱,调查科考舞弊一案。当日他被人打昏,虽不知道是何人所为,但下入天牢之后,李进拒不承认他从他人手中购买试题或答卷,口出狂言称他愿意被任何题目重考。臣兵分两路开始调查。李进独自进京,没有书童,骑了一头毛驴,身边只带了四书五经,其他的书一概没有,携带交子五十贯,两匣人参,抵京卖掉换取二百贯,今年一月初抵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