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铁血宋徽宗 > 第146章

铁血宋徽宗 第146章

作者:文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8:22 来源:免费小说

  阿骨打哈哈一笑:“那有什么关系,宋兵实力强横,西夏人都不是对手。咱们本就只想逼退契丹人,把这篇水土丰茂的土地,彻底归女真人所有。宋朝距离我们太远了,即便他想要收服燕云十六州,也挨不到咱们这儿。”

  他虽然有野心,想要彻底不给辽国交纳重税,抢下辽国的东北部地区,做一方诸侯。到那时候,辽朝因为皇帝和重臣都散漫懒惰,没有能力攻打自己,宋朝因为距离远没必要攻打自己,非常稳固啊。他非常务实,没敢想一举吞并辽送两国那种离谱的大美梦。

  点起兵马,带上自己的儿子们和骁勇的部属。

  在新年前出去打仗,战胜后所得的物资更能过好年,顺势打草谷,除了金银粮草之外,还可以添一些女人和强壮的男奴隶,获得很多牛羊马匹,这何乐而不为。

  在乌古人的城下对战时,还没到攻城的时候,箭矢从身边如流星飞过,手中锐利闪亮的弯刀如镰刀。

  有些弓箭手策马驰骋冲锋在前,似乎要射对面的乌古人,箭却却擦着阿骨打眼前划过,射中了斜对面的乌古人。

  阿骨打对此视若无睹,完全不放在心上,继续砍杀,冲散乌古人的整形。

  冲散他们的队列,然后来回绞杀,就是战术。

  发箭的弓箭手在三十步外,一箭落空有些紧张,策马时不小心冲的太靠前,在手里扣着的两只箭射中对手时,自己也被乌古人射落马下,还没等爬起来,就被后面驰骋的战马一脚踩死。

  后面的八名弓箭手两眼都盯着阿骨打,浑然不觉同伴被踏死。

  弓箭手们以射击对面的敌人作为掩护,一阵箭雨之中,突然又有两箭冲着冲杀在前的阿骨打袭去。

  在马战的奔驰起伏之中还很准。

  一箭命中了肩膀,一箭命中脖颈。肩甲厚重的可以挡住砍刀,脖子也被铁甲保护的很好,这两箭没能穿透铠甲,只是打的阿骨打身子一歪,眼前一黑,耳中嗡嗡作响,几乎听不见身后部众的呼喊声。

  阿骨打顺势倒了下去,一个镫里藏身,颈甲中箭的感觉如同被重击,全凭本能和多年来的技艺,生根似得挂在马鞍上,贴紧马身以防不测。

  “爹??”

  “阿骨打!!”

  “酋长!!”

  “爹!?”

  亲兵们没注意到发生了什么事的,还在继续朝前突进。有人注意到他似乎中箭或受伤,但身上没有箭。

  阿骨打的马习惯于主人表演各种奇异的马术技巧,任凭他把重量完全歪在一边,马不停蹄。

  两呼吸之后眼前恢复正常视物,腰上一使劲又从新回到马鞍上坐着,随手砍翻一个扑倒自己眼前的乌古人,举刀防备的看着方才弓箭飞来的方向。

  弓箭手们在他倒下之后继续疯狂向前放箭,都是选出来的最佳弓箭手,箭无虚发,这九人配合默契,顷刻间清空了一小片敌人,真打算上前追击。

  阿骨打高声命令道:“继续打!追,咬紧了追,别让他们关城门。全歼于城下!”

  主将身先士卒,部众自然奋勇争先。

  弓箭手们的箭枝上刻了乌古人的名字和特殊的标记,但名字不同,标记也不同。

  谁能射中阿骨打,赏黄金二十两。折合下来将近一千贯钱。还能加官进爵。谁要是得到这些钱,算得上发迹变泰,比打十几仗得到的赏钱更多,谁能不为此一搏。

  得到暗示的弓箭手们在抢这笔钱,他们不是配合,而是刚刚被队友挡住了视线。

  在追逐乌古人,来回纵横冲杀时,又有一支冷箭从刁钻的角度冒了出来。

  阿骨打又拨开了这一箭。

  如果不是乌古人的弯刀已经砍到眼前,他几乎要注意到那边的弓箭手脸上浓重的惋惜遗憾之情,错失重金的悲伤。

  两个儿子警惕的挡在阿骨打身边,高声禀报:“有人暗箭伤人。”

  阿骨打厉声道:“我看到了!稳住阵脚,杀了他们。”

  现在还不能立刻调转重逢的方向,前面是乌古人的部队,中军是契丹人,女真部落充当左翼,紧挨着契丹人,一旦调转战争的方向,就会陷入乌古人和契丹人双重包围之中,到那时回天乏术。

  现在不可能和乌古人沟通好,转头攻击契丹人。

  有四名亲兵挡在阿骨打左右,尽量挡住,他们因为乌古人不善射而没有带盾,现在只能凭肉身去为酋长遮挡。

  “还有谁被箭伤?”

  跟在他身边一起冲锋的子侄、勇士互相看了看,说:“没有。”

  “我也没有。”

  阿骨打在眼前的乱局中快速决定,叫二儿子:“斡离不,你带五十人过去卷着那些弓箭手打乌古人。”

  又吩咐侄子:“带着弓箭,在背后跟着他们。”他们能装作流箭误伤我,你也可以在背后射乌古人时误伤他们的马,只要马屁股上中箭腾跃,往前猛冲,就能让他们死。

  战争还未过半,乌古人刚刚显露颓势。

  乌古人的首领忽然做退败状态,阿骨打策马就追,满腔怒火等着发泄。

  对面飞快撤退的敌人中突然有几个人拉弓搭箭,准备好了猛地转身,瞄着五十步外的阿骨打,看服色就知道他是首领,也认得他的脸。

  阿骨打不仅用心追击乌古人,还要同时分心提防两边和身后的暗箭伤人。不知道是谁要暗害自己,一时间想不到原委,可能是索要金银美女不成的契丹贵族,也有可能是暗中不服的其他女真酋长,除了本部之外所有人都很可疑。

  有心停下来整顿部众,再做商榷,但中军战鼓声沉闷,四周喊杀声震天。自己率部冲在最前面,一旦迟疑后退,非但折损威名,还会把马上就要打下来的城池拱手让人。

  谁进城,谁劫掠。

  这比身陷重围还紧张,被敌人包围时还知道谁是敌人,而现在不知道四面八方哪边会突然有暗箭袭来。肩甲和护颈被打出凹陷,如果再被箭射中可能会开裂。

  混战中谁也不知道箭究竟来自何方,正前方和侧前方都有箭矢嚣张的攻过来。

  只知道在一番混战之后。

  十名从各部抽调的精英弓箭手被箭射死了八个,另外两个被斡离不带人乱刀砍死。

  完颜阿骨打和第三子讹里朵(完颜宗尧)都是胸腹中箭。讹里朵昏迷着跌下马,阿骨打还勉强能坐在马上,大声指挥他们进城做该做的事,用布带扎紧伤口,

  二子完颜宗望(斡离不)砍死了那两个弓箭手,在父亲和弟弟的病榻前,抓着剪下来的滴血箭枝,对着混同江立誓一定为他们复仇。

  北风萧萧,白雪飘飘,战胜的部落带着重伤昏迷的酋长收兵回老家。

  不敢逼问这次战争的主帅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事,知道他们口中绝无真话。

  斡离不跟着阿骨打征战多年,战功卓越,压过了大哥的名望,被推举为新的酋长。

  以上是全过程。

  萧奉先对辽主说:“我暗中为主上剪除心腹大患,如今天命已除,主上可以高枕无忧。”

  转头又在给宋主的书信上简单写了过程:承蒙宋主厚赐,赠我金玉玩器。在女真部参与平乱的混战之中,阿骨打及其子被暗箭重伤,不治身亡。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王繁英:“厚土生春系列店铺只在辽五京中的三个有开设,东京店铺虽然距离战场较近,也有八百多里地,音信不通,什么消息都没有回报。距离太远了,非要打听远方的战争,惹人生疑。”

  林玄礼抛下弟弟们跟着她走到小楼的屋外栏杆处,转身关上门,将信将疑看完这封信,烤肉已经快要凉了,为了提神换了一间屋子开窗透气,屋外的白雪混着梅花香气,在一阵北风的吹拂下扑面而来,猛的让人精神一振。他紧握着这封信,声音有些干涩飘忽,感觉自己耳中听得见擂鼓般的心跳:“英英,你说这封信是真是假?”

  这是我自从穿越以来,干的第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守住了金明寨,第二件事是推动战争获得了整个宁夏平原,抓个太后不算大事,但搅动风云,杀了阿骨打是大事!

  王繁英沉吟了一会:“我认为应该是真的。官家,你别掉以轻心。大凡一个部落能做到骁勇善战,是因为求生不易。大凡穷山恶水多刁民,都是因为没有吃饱了喝茶闲聊的条件。”

  只要辽国继续压迫女真部,只要他们还得应付苛捐杂税,在黑山白水中艰难求生,就还会出现像你说的完颜阿骨打那样勇猛有野心的王。

  林玄礼深呼吸了两次,被灌了满嘴的西北风呛得咳嗽了两声。“咳咳咳咳,你说得对。我不能掉以轻心。战争不可避免。我需要加强科技,修缮水利,加强教育。宣德三年,虽然不能出宫,要做的事还是很多啊!粘罕有可能来找我,这次我还得装作不知道。真糟糕,面对他,对演技的要求太高了,我达不到。”

  王繁英笑了起来:“那我不管。萧奉先这个人是真有趣。”

  “哦对,对,还有他。还像过去一样,把所有时新的首饰、绸缎在上市出售之前,先给辽主和他各送一份。”他们可能以为我在交一种另类的岁供,其实我这是一种营销。辽国贵族只要看到宋风新品时装,就知道该去厚土生春铺里购买。我是什么神奇的经商奇才??

  林玄礼沉默了一会,握着栏杆,已经下定决心:“英英,你有没有听说过,政治是妥协的艺术?”以前我不懂,现在我懂了。好烦啊。

  王繁英似乎也被这白雪皑皑、银装素裹的宫城、如血一样殷红的梅花勾起一点心事。微微皱着眉:“我经历过。当率领部众和国家,吃苦受累,历尽艰辛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把屠杀异种和异教平民的恶棍全部消灭之后,会有人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不是抹黑那些英烈的名誉,而是在人们的记忆中抹掉这件事。”

  你知道你放弃了什么吗?皇帝不需要养匪自重,但是也需要赫赫战功,把一切危机都消灭于无形中,没有人知道你做了什么。后人如果知道你给萧奉先行贿,要他杀一个小酋长,你的名声可不太好。

  林玄礼看着她懒洋洋的神态,觉得其中有些更深邃的悲哀。就像不学宋史的人没多少知道六哥在历史上的赫赫战功,这是文人出于重文轻武的目的,所进行的一次大型阴谋,对话语权的绝对垄断,威胁后来的皇帝,如果你不听话,我们黑你一千年。

  那有什么关系呢,黑我六哥的文人都是傻逼,傻逼活不好,死不好,只会叽叽歪歪。伸手抱住老婆:“但我们有无穷无尽的生命。可能没有后悔药,但是永远都有机会。”大概是无穷的生命吧?谁知道呢。

  王繁英吻了吻这个傻白甜:“我饿了。”

  两人进屋去,若无其事的和兄弟们推杯换盏。

  虽然没有辣椒粉和花生,但芝麻、杏仁粉和花椒麻椒混合的蘸料也很美味,又香又麻。

  不论是羊肉、羊腰子、鹿肉、鹿心,切片烤好蘸着吃,无敌了。烫着喝的香醇黄酒,又浓厚又美味。

  新年总是老几样,祭天、祭祖、大宴群臣我,万国来朝的盛况,有人得风寒。

  抱着两个小侄女出去看花灯,看相扑,吃元宵,更幼小的两个宝宝怕冷风,留在宫里。

  “哎呀,再过两年,叔叔就不能抱着你们了。”七岁之后要开始避嫌,最起码不能直接坐在皇帝叔叔的手臂上。

  二宝娇娇气气的说:“叔叔~到时候带我去打猎好不好?”

  宣德三年春,林玄礼在忙完亲耕礼,又把宫里观稼殿前面的地种好,再次下旨重申朕就是要成熟的嘉禾。

  开始大朝会。

  苏轼本着宜早不宜迟,谁知道黄河什么时候泛滥的心态,直接在朝会上,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提出一个五年计划。

  “开山、扩宽河道、制造湖泊蓄水,疏通河道、植树造林、沿河岸设烽火台传递消息。如此施为,可以确保黄河百年内,不会爆发大水患,按理不会改道。而烽火台能让下游及时逃上高地。臣观察了桃花汛、夏秋汛情,水流涛涛不觉,但速度并非极快。与船行的速度相差不大。”

  跑马可能来不及传递消息,那么烽火台呢?要想办法!

  林玄礼坐在陛阶之上的宝座中,几乎要为他鼓掌叫好。太棒了吧!你是天才。

  兵部尚书章楶虽然和苏轼关系不错,还是立刻提出反对意见:“官家,臣以为烽火台不可设立。只能以烽火为号,传递一种消息,容易将战事和汛情弄混,而且在中原腹地修造烽火台,必然导致百姓人心惶惶,畏惧奔逃。”

  兵部的职权不大,本来是被枢密院给架空了,但在他担任兵部尚书之后,枢密使的位置空悬了一年有余,另外两位枢密副使也就很识趣的明白官家的态度。

  徐绩现在已经升任户部侍郎,也出列断然反对:“启禀官家,臣以为修缮河道、开挖河渠、开山扩土这等大事,劳民伤财。倘若能有益于黄河,自当行事。但苏轼所奏方略,都是他的推测,一旦耗费千万贯,动用民力百万,而徒劳无功,黄河再次泛滥,谁能承担?”你得先拿出这套方略可靠的证据,最好能给当地百姓增产增收,还不能影响各地良田。

  幸好在苏轼的计划中准备改湖泊水库的都是低洼地,那些地方不算是良田。

  作者有话要说: 【1】主帅在转包时扣了一些钱。

  【2】阿骨打非常勇猛,而且是有勇有谋,希望我写出来了。斡离不也超勇的……

  第129章 坦率又无保留

  苏轼提出的是一项需要在全国各地动工的巨大工程。其中有不少地方,要求移动扩宽河流转弯处的河道,让水流不急转就不那么加速凶猛、以及不会产生暗流。

  满朝官员分为三派:这得花多少钱啊绝对不行/不能仓促动工必须考虑详细/前人治水方略也没有这么干的需要理论支持才能这么干,不是你在河上吃苦晒黑你说的就算。

  理论考察不由皇帝负责。

  饱学鸿儒引经据典,援引从郑国渠开始的历代治水资料,详细探讨《苏轼治水条陈》中每一条的可行性。水部本来也有治水官员,在政事堂的注视下开始分析解释。

  苏轼则继续和他们争论烽火台的必要性。如果消息传递的够快,下游百姓可以在洪水到来前的一两天就打点行囊背着粮食往山上跑,那能救人无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