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铁血宋徽宗 > 第131章

铁血宋徽宗 第131章

作者:文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8 22:08:22 来源:免费小说

  宗泽道:“启禀官家,苗氏女和熊氏女都是十九岁的女户,京郊汤县人士,结伴同居。苗氏女以抄书授课为生,熊氏女是家传的猎户手段,年初进山打狼时被群狼围攻,咬断了手臂,因为生活拮据,来到天授院想要以这两张纸自证身份,借取20贯钱,明年夏天还。或许是知道自己所得的东西甚是无用,两人有些羞惭。臣以为她们二人可信,可做黄金台。”

  黄金台燕昭王筑,礼郭隗以致士。乐毅剧辛先后至。

  翻译过来:让她俩给大伙打个样儿。

  林玄礼想了想:“只是二十贯钱而已,准了。拿这个花纹多出几套首饰,两千贯也赚得回来。她们要还就还,不还也不必逼债。”俩女的在见在是真不好找工作。

  王繁英问:“她们别无长技么?”不能这么弱吧?精灵的箭术应该不错啊。

  宗泽不打算和官家说,苗氏唱歌令人如听仙乐耳暂明,熊氏长得也有几分清秀,要是到了官家面前,一时心悦,将民女纳入后宫,岂不是有辱官家的圣名,又显得天授院不那么干净。那样就失去了黄金台的意义。前三组是最重要的,会奠定名望。

  “臣不曾盘问她们的家事内情,以臣看来,没什么稀奇之处。”

  官家在得知精灵见在没有长耳朵,德鲁伊也只是个健壮女子之后失去兴趣:“很好,这也挺有用的。找个新鲜的花样不容易,你说这让织造局做出来,我穿着出去溜达一圈,嘿嘿。”

  官家快乐的握拳搁在桌子上:“先压一万匹布的货!我赌能买完!”

  “京城就能消化五千匹,备一万五千匹,全国各地有都是想要的!第一批的钱是咱们赚,第一批货一出手,后面就全是盗版的。”王娘娘拍手叫好:“我也穿着跟你出去打猎。见在开始备货,秋狝冬狩时正好做罩袍穿。”

  林玄礼:“我打算给边关将领一人赐一身。”穿着出去让外国都想买,老子拿你们买衣服的钱充当军费,以后去打你们,爽。

  宗泽退下之后,拨款,收下欠条。

  两名女子藏好轻便的交子,一路小心谨慎的回老家去了。

  ……

  狄说回到京城中,听官家感慨了一会‘我很想你弟弟’之类的话,然后进了侍卫亲军步军司任指挥使,人称步帅。开始按照官家的要求,统计禁军人数,好好训练。

  大宋的八十万禁军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指挥,合称三衙。他就凭借弟弟和官家的关系,一跃成为三衙的长官之一。

  韩忠彦回归京城之后,官家和他深谈一次,确定了这个人的志向和执政方针之后也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韩忠彦的执政方针只是维持稳定和平,没有筹划党争的计划。

  林玄礼用他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苏轼要全国各地调研不正经当丞相,而自己需要一个新的丞相来树立君王的威信,如果长时间是独相,章惇的权势就更上一层楼了。另一个原因则是这符合赵佶历史上做的事,可以让某些智商不足的穿越者以为还是原本的赵佶——如果他们没想到章惇还在京城就说明不是旧的赵佶。

  这是个智商鉴别器。

  官家终于慢条斯理的把宫里的班直和侍卫都打了一遍,其中有十几个人略胜半招,结果是不敢胜,而不是胜不了。

  此前两个月都在束手束脚,不敢反击。

  直到最强的几个立刻被派到地方上赴任,手握兵马大权。

  做皇帝的班直、侍卫,还是在地方上为官,自由且有机会立功?人们各有选择,想要去地方上任武官,一展所长的男子,就更努力的想要击败官家。

  林玄礼感慨:“这可真是如狼似虎的热情。”

  向太后诡异的瞄了他一眼:“官家,身为皇帝,子嗣到底是个大问题。哀家晓得你和汉武帝一样,想要开疆扩土,立下不世之功,你还比他聪明,做事有节制,不穷兵黩武。但是吧……”

  “我懂我懂。娘娘,哎呦~~您别胡思乱想。”

  向太后绷不住笑了:“哈哈哈,我知道你和他们怎么交手,又没避讳人。只是那郑妙妙,自从到你身边,见在都封为美人了,也没见你临幸她,怎么,皇后看的紧?”好厉害啊。

  林玄礼笑嘻嘻的说:“那倒不是,我习惯她了,还不需要别人侍奉。”

  对那种羞怯的、无邪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少女完全不感兴趣,够辣的小豪猪才是我的爱。各种配合天衣无缝,也足够聪明性感,各种玩法也都配合的很好。

  倒不是对别人一点都不动心,只是……没必要影响感情,那样太不划算了。她要么气到出走,要么把我打个半死,怕了怕了。

  向太后当皇后那会没试过什么叫盛宠,见在不禁微微有点泛酸,玩笑道:“你百忙之中拨冗,半盏茶的功夫也就够了。到底要以子嗣为重,你也快二十岁了,连个女儿都没有。”

  官家开始耍流氓转移话题:“半盏茶的功夫够干什么的,怎么说也要半个时辰。”前戏和事后的温存难道不算在内吗!我们俩的贤者时间会探讨人生哲理和世界未来的。

  向太后:“呵呵。”吹牛这一点倒是很像神宗皇帝。我只是不受宠,不是没试过。呵呵。等等,你说的都是什么话,我说你得为子嗣心心了。

  朱太后用扇子遮着脸,悄悄瞪他,在嫡母和庶母面前,这说的都是什么话。

  多亏史官不能进入太后屋里,在阶下恭候。

  林玄礼秉持着惹完就跑的做人原则,起身道:“国务繁忙,佶儿先行告退。”

  两位太后目光交汇了一会,尴尬的转移话题:“苏轼做了丞相之后,什么奏本也没上啊。”

  “是啊,韩忠彦也是,官家很信任章惇呢。”

  官家溜走之后在御花园里闲逛了一会,小池子的荷花年复一年的盛开,只是和自己童年时看到的花相比,似乎花和叶都变小了一些,荷花的香气浓郁,大片的荷叶亭亭玉立,像舞女的裙以及荷叶鸡的食材。

  “摘十片好荷叶下来。”

  是叫花鸡?包好之后放在烤炉里烤出来呢?还是荷叶蒸鸡?还有荷叶包饭也很好吃,甜甜咸咸的红烧肉糯米饭。苏轼肯定喜欢这个菜,他没去过广州,也不知道吃没吃过。反正宫里只有碧绿的荷叶粥,还没用荷叶做菜。

  既然灵感来了,不如都做出来?随便看了个小内侍,吩咐道:“你叫东廊送两只收拾干净的肥母鸡,还有二斤糯米过来。把荷叶带回去放在厨房水桶里养着。”

  “遵命。”内侍一溜烟就走了。

  童贯亦步亦趋的跟在官家身后,看他见在心情不坏,心里头有个提议。官家显然是将禁军当做心腹大患,这也是历代官家的心腹大患,王相公在位时裁撤整治了一番,颇有成效,到见在有不成了。我要是能——

  远处的假山亭上有个曼妙的粉色身影,燕语莺声的唱着歌。

  林玄礼下意识的想:[又是刺客?]

  [冷静点,只是来邀宠的宫女。不是所有不正常情况都是刺客。]

  高蜜看了看官家的神情:“小人去把她带过来?”

  林玄礼先审视的看了看周围环境,严重怀疑对面那娘们想把自己诱入包围圈,那种咻咻咻跳出来八名壮汉伏击的包围圈。

  虽然皇宫的门禁和安保非常好。虽然他腰间佩着一把新入手的唐刀,依旧觉得荷花池里都有可能跳出来几名刺客,或是暗箭伤人。

  “带她过来见朕,别吓着她。”官家手按着刀柄,不留痕迹的信步走到一颗参天大树下。抬头看了看树上,安全。“弹弓给我。”二十米内例不虚发的弹弓,外加一袋铁弹子,这是在皇宫里便携又不会引起怀疑的远程武器。

  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一点。

  走过来一个穿着粉色褙子和白色百褶裙的小姑娘,纤腰一束,婀娜多姿,头发上只用了银簪,插了几只花。

  “你是那个宫里的?”林玄礼温和而不失威严的问,他心里想:[是穿越过来的刺客吗?唔,不是设伏,难道想在床上暗杀我。]

  [在历史上,她很有可能就在这里被临幸,然后就被忘了,除非活特好。我觉得没有人能比王繁英更厉害。]

  [而在言情小说里就不一样了,她可能凭借美貌和娇憨,呃或者是普通但甜美温馨啥啥玩意的俘获皇帝,收获一生一世一双人成就?]

  [但是朕只想问问,难道见在没有宫规?一个宫女都能在宫里单独行走?逛御花园?她们不是应该被约束行动范围,一天到晚干活吗?宫规何在?]

  [六哥:佶儿冷静,你有点被行刺的 ptsd。]

  [你不对劲,你怎么知道 ptsd?]

  [六哥:呃,你再想想??]

  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红着脸,偷眼看官家,他那样年轻、高大、英俊又温柔,朱唇含笑,眼神温和,薄裳贴在身上勾勒出精美的线条,既强壮,又儒雅,性格还好。

  几乎每个宫女都像被官家临幸,那真是铁饭碗一样的好运,只要有封号以后就不用工作了,而且这是她们唯一可以幻想的男性。当官家年轻又英俊时,这种幻想变得更加粉红和柔软。

  林玄礼露出一个多年前应付女客人的微笑,笑着摆弄自己手里的弹弓:“谁叫你到这儿来的?”

  “没,没有人。”小姑娘结结巴巴的说:“我是,奴婢奉命来摘花,留恋景色,忘了回去。”其实不是,就是在湖边看到官家的仪仗,下意识的想要吸引官家的注意力,宫里的小姐妹们都说她唱歌特别好听。

  林玄礼心情复杂的点点头:“那好,你回去吧。”居然不是行刺吗?

  跟谁都没说,若无其事的溜达回去,开始批出来溜号玩耍期间积累的奏折。

  好消息,苏州发见了嘉禾!当地官员已经派重兵把守,恐吓百姓说谁敢弄坏这株嘉禾罪同盗窃国库。不愧是鱼米之乡!

  又是一个好消息,数千西夏人,其中两千汉人一千党项人,投奔大宋。

  一翻下一个,嘿,嘿,还是好消息,某地出见的陨石掉在荒野荒郊,除了提供一大堆陨铁之外没有别的危害。

  “官家,苏相公上书。”

  林玄礼拿来一看,哇喔,是约定好的内容,但是苏轼他……好甜啊!满篇的甜言蜜语,把官家从道德优秀夸到性格可亲,从长相英俊夸到做事有大节,从孝悌夸到仁爱,直接是个**的圣人,最后点题——为了这么好的管家,苏轼决定去试着搞定黄河。

  虽然知道他夸仁宗、夸英宗、夸高太皇太后、夸神宗的时候都是这么肉麻,但是,这可是夸我啊!朕晕了,真晕了。

  “童贯,你派人去知会,明日设宴款待三位丞相。把荷叶包饭准备好,除此之外做御膳的惯用菜。”

  童贯:“小人遵命。”

  下一份奏本。

  金溪县县令上奏:方仲永时年八十岁,听说官家成立天授院之事,嚎啕大哭,遥拜谢天恩,气绝身亡。

  林玄礼:“……”算了活到八十了,也不少了。批准由官府给他十贯钱治丧吧,给王安石提供了一份灵感,给朕提供了一份借口,你值得这个。而且也就值这么多了。

  宫中设宴款待三名丞相,章相公、韩相公和苏相公,爱恨交织将近五十年,也不知道是谁辜负了谁,又是谁救过谁。

  不光是皇室全体成员在八卦,整个朝堂上的人都暗中眉飞色舞,激情万分的等待他们开战。

  章惇完全没被恐吓到,他不管什么暗示,信息不准确,那就是假消息。

  果不其然,苏轼要以丞相之尊,出去巡视黄河。今年都肯定回不来了哈哈哈哈哈!

  第117章 朕虎躯一震

  苏轼顶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工部名下的水部侍郎、龙图阁大学士等多重身份,拿着好几份工资,安排了一下家务事,就带着被强行塞进来的贾岱玉,以及好用的小书童高俅,一行人启程去巡视黄河去了。

  贾岱玉临行前进宫辞别皇帝:“官家,臣……臣不懂水利啊。”

  林玄礼托着腮瞧他:“我知道。让你跟着去,看一看各地有没有什么怪病,是你能想出法子解决的。还有,大宋境内万一有辣椒呢。”

  没有辣椒、西红柿、花生、洋葱的日子,朕受够了。想西红柿鸡蛋面想的要哭,我想吃辣味牛肉呜呜呜。万一呢,万一有傻鸟吃了西红柿和辣椒之后,过来传播种籽呢,听说这种事挺常见的。

  贾岱玉:“臣也不懂医学啊……”我只是生物老师。你这和逼着程序员给你修电脑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这就是官家觉得我提炼青霉素的速度太慢了,让他感到不满。我这一出去,谁知道穷乡僻壤有什么疫病,唉,官家的命令,不容更改。黄河泛滥是大事,可是这么多年,一直到现代,都没能彻底治理好,还有大大小小的抗洪救灾,仅凭古代人力,又能怎么样呢?在上游多种些树,避免水土流失堵塞河道?

  林玄礼也不是和他商量,就是强行塞进去,跟着去看看。将近一年还没弄出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消耗了他几千贯钱,上个月还买了两个美貌的女支女,怎么看都感觉不干正事。

  苏轼直接走这结果比章惇想的更好,眼不见心不烦,官家自幼和苏轼亲近,这人又长达三十多年名震天下。现在苏轼没有天天挑出来反对自己的政策,已经算是很好了。

  不打仗、各地没有灾害、官员们也没有互相构陷时,丞相的工作其实不忙,看看书,写写文章,把儿子们揪过来检查一遍。

  章惇盯着自己的四个儿子,四十到二十多岁,还算比较满。都是凭本事进士及第,虽然不算是允文允武,诗词歌赋和执政能力都不差,只是原先没机会一展所长。都审查了一遍最近的日常行为,社交,政治倾向,又看他们被恐吓了一顿仍不卑不亢,甚是满意的放走了。

  夫人询问:“你又吓唬孩子干什么?都四十多岁了,你还不放心?”

  “官家有意……”章惇解释道:“官家调了他们四个考中进士的策论看,还问我谁能出任地方官。”其实丞相不应该知道这件事,但有人暗暗的通风报信。他只是装作不知道,也不告诉儿子。在京城做散官没出息,先出任地方官,三年一升,十几年后倘若能力和圣眷都在,就能入驻政事堂。

  虽然不奢求一门荣显,但如果能这样,那是官家的隆恩,也可以延续现在的政策。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