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带着好友穿五零 > 带着好友穿五零 第74节

带着好友穿五零 带着好友穿五零 第74节

作者:秧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17:39 来源:免费小说

  有了萧建国的力挺,邹茜玲在y市工作起来就没那么多阻碍了。

  邹茜玲来之前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工作方向,现在是六三年,华国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在京市政府经济部门的时候邹茜玲就接触到了非常多的经济政策和法子,知道现在国家对经济建设的界限在哪,有哪些可操纵空间。

  农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经济调整重要负责人之一曾说过‘农业好转了,工业和其他方面才能好转’,并认为只有农业发展起来了,才能保证市场上粮食、食用植物油、棉布、猪肉等各种基本商品的供应,才能保证国家用足够的产品回笼多余的货币。1因此此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是很大的,邹茜玲想要搞经济,第一步也是放到农村里来。

  在她看来现在华国的农村发展还太过于单调,基本上都是种植粮食作物,在地里头忙活一整年,也没什么别的收入,这样的话农村除了给城市供应粮食等初始农产品,基本没有别的创收和贡献。

  然而全国农村十分多,如果这些农村在保证基础的原产品供应时,又能够有别的创收,汇聚起来该会是多大的能量。

  她觉得这完全有操作空间,农村现在虽说成年劳动力都去上工了,但是都知道田地那些活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去忙活,除了春耕秋收双抢真忙活,其他时间并没有那么忙,磨洋工经常发生。要是把这些劳动力合理利用起来,那会有焕然一新的场面。

  就拿下坎山村来举例,自从村里建了肥皂厂,村里十多来岁的青少年,中老年这类劳动力不强的人都有了更好发挥的岗位,把一个肥皂厂弄得有声有色,虽不算红火,但是确实是给村里带来收入,往年公家账上都没多少钱,现在都可以建个小学,还请来一位老师了。

  而且还完全没有耽误国家的公粮任务,并且周大平他们这些村干部还制定了规章制度,每家都有名额能进厂子的,但是要跟家里下地的壮劳力的勤快程度挂钩。为了得到这轻省又有利可图的活,上工偷懒的还真的少了。而他们越是勤快,越是精心仔细伺候庄稼,庄稼就长得越好,这是良性循环。

  邹茜玲来的时候想过周详的计划了,先到农村试点,因地制宜,适合种水果的地区就种水果,适合养蚕的就养蚕,适合种茶叶的就种茶叶,实在什么都没的,也可以搞个简单的肥皂厂,烧砖厂等等。并且要跟城镇上这些相关的厂子联系好,销路要保证,一环环下来,经济就能慢慢起来。

  她制定了详细的计划交上去,并且记得在计划中凸显这是国民经济调整,走的是社会主义经济道路,没有资本主义苗头,本身就是个会弄笔杆的,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曾经去京市的政府经济部门锻炼过,写出来的计划书绝对让人挑不出半点思想上的错误,还很有鼓动性,因而这个计划被通过了,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先进行试点,试点成功再推广,运用到全省,甚至全国去。

  当然目前这些领导们没想那么远,他们看到了这份经济计划的价值,不过还在观望态度,最终的成果才能改变他们的态度。

  邹茜玲毫不在意,她也不是爱说空话的,没有成功的把握一般不轻易动手。

  这一次她打算玩个漂亮的,要被视作教科书般的典型案例,然后发表论文,全国报告,全国推广实施才行。她很清楚整个华国靠她一个人是玩转不动经济的,现在时间又紧,当然得靠大众的力量,所以她要完美地完成这次计划。

  计划一批复下来,邹茜玲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了,是真的很拼,让那些看她脸蛋以为是花瓶的人都完全改变想法,她基本不呆在办公室,一直出差,上山下乡实地考察,哪怕路再难走,脚疼都忍着,半点不说娇气,俨然一个女强人。

  跟着她共同做这项目的都完全不敢相信,她一个看着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娇女会这么能吃苦,有时候比男人还要能扛,这年头有人喜欢娇娇女,但是潮流还是喜欢吃苦能干的,妇女能顶半边天麽,有时候一群人没办法骑车必须走路进山,明明她都累得不行了,也没抱怨,还能反过来鼓励他们,让队伍中一些看她不顺眼的女人都心生好感。比起需要人呵护的花瓶,他们还是更乐意不抱怨能吃苦的能干同事。

  于是整个队伍风气都好了起来,谁叫邹茜玲是年纪最小又看着最娇气的,要是连她都比不过,那真的很没面子了。

  更何况邹茜玲在后世公司待过,也在京市那个大染缸的政府经济部门待过,把两者糅合串通,便知道如何凝聚团队,树立威信。

  她只要肯投入心思,就能很好处理这一切,情绪管理和心理学没有白花钱请老师,学过的知识和经验也不会背叛她,还有一颗聪明的大脑和在商业上的天分,这一切加持下去就能让她的计划大体上按照轨道走。

  这不是容易的活,但是她势在必得。

  在两个月后,邹茜玲的农村计划步入了正轨,在那之后,她开始去处理加工和销售问题。

  后面这两步更是重中之重,实施起来也更要难,尤其是在如今华国的经济政策和被半封锁的国情之下。

  她和她的团队在寻摸解决办法。

  于是上山下乡又变成了跑厂子和读报进图书馆。只要把世界规则了解透了,总会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1来源于网络。

  第一百一十八章

  邹茜玲无疑是个很有商业头脑的聪明人,在研究透规则后,便能充分利用规则和自己现有的筹码,她能虚心跟人学习,也能把一些先进的理想传输出去,甚至忽悠人的本事也不比玩弄政治的差。因此在短短一年时间,她便把整个y市的经济给盘活了起来。

  当初的农村还是交完公粮只够勉强温饱,一年到头也没什么存款的状态,现在完全变了,有的农村在不耽搁国家征粮的基础上依靠肥皂厂,水泥厂,烧砖厂,毛巾厂有了钱票,有的依靠种植水果售卖给公家厂子而获得利润,哪怕数额还不多,但是比起之前已经非常好了。

  而他们的产品往往是供给到附近的供销社,百货商场以及附近省会。目前来看这些市场还吃的下。至于城镇里的一些厂子,邹茜玲则让一些合适的产品进行出口。

  目前华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并不怎么样,许多国家对经济都是进行封锁半封锁状态,然而还是有机会可寻,商人图利,巨大的利润面前很多事情都很好商量。

  □□年三月份的时候她带着一批产品去参加f国举办的会展,在会展上利用后世学到的推销手段获得注意,并且把握机会把产品推销出去,在让国外这边商人赚到利润的同时,也能保证国内的利润,当然或许这要感谢汇率和此时华国便宜的劳动力。

  随着一笔笔大订单签下去,国内的国企厂子开始新一轮招工,产品源源不断生产出来并运输出去后,再翻看这短时间内赚取下来的利润,没有人再认为邹茜玲之前的计划是异想天开。

  她在华国低出口,出口主要还是初级产品的情况下成功把加工产品销售出去,虽说其中有政府的支持,但是能做到这一点真的让人叹服,更何况她还如此年轻,未来会有无限的潜力。

  于是邹茜玲的价值再一次体现了出来,有这样的战绩,又有萧建国这个□□在,她在j省进行的经济计划更加顺畅,让j省的大多数农村都摆脱了贫困状态,稳步过向温饱线,甚至还出现了很多个富裕得能媲美小城镇的村子。

  正如现在国家经济负责人说的,农村发展了,城市也会跟着发展,j省很快摆脱了落后省的名号,在南方也算是排的上号了。

  而这还是靠农产品和轻工业起来的,j省落后很大原因还是因为重工业不发达,也没有什么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在华国六十年代,这样的省会往往比不上重工业发达的省会。而华国这样的省会数目不少,j省的成功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发展道路。

  若是每个省会都能像j省这样发展起来,那华国的国民经济该能提升多少呢?有点经济头脑的人都可以从中分析出来,只是全国性的改革没那么简单,现在的国情复杂,各派都有自己的想法,还有一定的扯皮。

  而在这扯皮中,为了某些原因而不同意这经济计划的甚至会把攻击目标放在发起人和实践者邹茜玲身上,怀疑她思想不够红不够专,出了国被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给腐蚀了。

  这样的怀疑和指控若是在十年动荡期间是能致命的,还好现在还没到那种疯狂的时候,而且邹茜玲并不是没有支持者,她的支持者身份不比指控差,更何况她行事很谨慎,在京市政府经济部门实习并没有浑水摸鱼,很清楚哪里是界限,调查下去也不会有问题。

  所以她平稳度过了这一次,但她知道这是一时的安稳,若是十年动荡不能阻止,她不会有第二次安稳,只有逃跑一条路。

  因此邹茜玲更加拼命了,时间很紧,她只有在这有限的时间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有更多把握能煽动蝴蝶的翅膀。

  在她努力的时候纪燕珊等人也没有停滞不前,□□年,在科学院闭关良久的萧念白和纪燕珊升级了计算机,一款为两弹一星工程服务的计算机,超高速的计算水平和稳定性,还有程序模拟爆炸,升空发射等情况。

  很显然,有了这款计算机两弹一星工程进展加快,就在邹茜玲去f国参加商业会展那一年三月份,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比他们原来世界要提前了七个月。虽然主要研究团队不是他们,但是不可否认这款计算机是帮上了忙。

  随后,在一九六五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成功升空,举国欢庆。

  邹茜玲他们高兴的却是,蝴蝶翅膀有很大几率会煽动,这个平行世界的未来轨道果然是可以更改的。

  尤其是在卫星升空后杂交水稻的出现,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张思乐所在的团队竟然真的把杂交水稻给研制出来了,经过试验,这种种子种下去,平均一亩地能比现在多出一百斤到两百斤的产量,要是再用上国内研发的化肥,配合着使用,精心伺候,亩产粮能高出三百斤。

  这个消息才让全国沸腾!

  华国不就是耕地少人口多麽,要是现在产量能提高这么多,那温饱问题绝对能够解决啊。三水大学再次出名,张思乐连同着这个项目的教授一起出名,人民日报等各种报刊都在报道这件事,风头压过了同时段所有新闻。

  当然人们在欢庆的同时还抱有怀疑,毕竟五八年的水稻放卫星的事并没有过去到让人忘记,那次的教训实在太过深刻也太过惨重,没有人想经历第二遍。然而等到第二年试点的地方种植出来后,再没有人怀疑了,报纸广播天天报道不说,国家领导人也出面高度赞扬了张思乐的团队。

  杂交水稻全国推广,凡是水稻种植区都种上了这种水稻,他们精心伺候着,然后收获没有叫他们失望,大丰收的一年,不止是农村,也是城市,更是国家。

  而这个时候j省早已经成为南方数一数二的大省会,邹茜玲也因为这成绩被调任到了中央,那些派系扯皮的最后结果还是认可了邹茜玲的经济计划,并且推广全国。邹茜玲是负责人之一,开始了全国跑的日子。

  这比在y市工作更不容易,别的省会没有萧建国这么好的保驾护航人员,经济本来就跟政治挂钩的,没了萧建国助力要更加费劲,但好在她维系的人脉没有荒废,当初在三水大学可不止跟本专业学生交好,政治系也有很多她的朋友,大一到大五,精心筛选的,毕业后分配到天南地北,这时候就很好联络感情。

  虽然这很势力,但是想要成功就要采取非常手段,她之前的投资没有大出错,哪怕那些人给的政治保障不如萧建国强,但是利用得当总能得到好的结果。

  当然途中会有挫折,然而这点挫折不算什么,谁还没栽过跟头,她心性坚韧超过同龄人,跌倒就爬起来,尤其是时间的压迫感更是让她爆发出更强大的力量,整个人被锻炼得更加彻底,硬是在比j省更短的时间内把经济计划在各个落后省会推广出去,还带了一批人出来。

  没人会再去考虑她的性别和年龄,她已经练出来让人不能忽视的气势。

  而就在国家经济发展起来的时候,国家的道路建设也跟着发展起来,交通很显然是经济发展的问题,政府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愿意拿出钱来修路,全国的交通网发展得格外迅速,顾一辉就更加忙了,他这时候在国内已经有了名气,先进的交通网意识和过硬的专业实力以及实践经验让他在同行中脱颖而出,参与了国家的交通网建设。

  至于梁晓雪更不用说,她研发出来的药物在国际上都有了名气,发表的论文从国内期刊转到了国际期刊,医学界超重量级的那种,华国的外交部准备卖出一些赚取外汇,外交部的工作更加忙碌。

  他们六个都在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建设这个国家,成效很明显,在行业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年轻又聪明,想让人不注意都难,尤其是自称表兄妹,要是真的这一家子实在是太过耀眼。

  然而资料显示并不是,或者说不清楚。华国最高层的办公桌上坐着国家最大的几位领导人,上面放着一份资料,若是邹茜玲他们此时看到一定会非常惊讶,因为这是一份关于他们几个人的资料,十分详细,从他们活跃这个世界开始记录。

  是的,他们发现了邹茜玲他们之前对周大平掩盖的秘密,资料显示东晨并没有这五个人,他们的来历不清不楚。

  事实上,从萧念白和纪燕珊研制出计算机开始,国家已经在调查他们的生平,这很重要,华国的国情让他们不能轻易放松,当时调查出来的结果显示萧念白没问题,家世清白,而纪燕珊则在出身那儿有了疑惑,只不过当时国家确实很需要人才,就让他们进了科学院,一边派助理保镖保护他们,也是变相监视他们,一边是继续调查,然后就把纪燕珊身边的邹茜玲等人给调查出来。

  然而也像邹茜玲当时说的,现在国家网络不完善,东晨地震损失了很多资料,要调查起来有难度,等到他们调查出邹茜玲五个根本不是东晨人之后,那时纪燕珊又做出了新的成绩,梁晓雪也是,很显然这些成果对华国是有用的,并不像敌特。

  于是就没有对他们进行审核,只是监视,并且继续调查。

  直到他们五个都做出成果,这份再三调查确认过的资料才正式呈到这办公桌上。

  不可否认他们十分优秀,甚至还是天才,但是,他们来历不明。

  第一百一十九章

  六六年的时候邹茜玲的行程安排到了唐朗部队所在的省会,那是她私心安排的,这几年她一直在外面忙碌,唐朗新的部队刚建也忙得不行,两人大部分是信件来往,几乎没有见面时间。而这一年是格外关键的,原先世界就是这一年的下半年开始了十年动荡,她不敢确认这个平行世界是否会按照原先世界的历史发展。

  虽然这几年他们几个确实都在努力,华国的经济、科技、农业、医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她依旧不敢完全确定真的改变了历史轨道,甚至她隐约觉得最近形势莫名有些紧张。

  这种紧张迫使她想要见唐朗一面,若是不能改变历史,这一次见面,大概就是他们十年内最后一次见面了。邹茜玲说不出心里什么感觉,这几年她已经可以确定自己很喜欢唐朗,要离开肯定舍不得,但是她也很明白如果十年动荡真的来临,她完全躲不过去,这几年给国家赚钱结交了很多了,也得罪了很多人,涉及利益再谨慎再有情商都免不了的,她还涉及外贸生意,妥妥的第一批估计就要进牛棚,邹茜玲是无法忍受那种生活,尤其是长达十年,一生能有几个十年,最为青春有活力那十年在牛棚度过碌碌无为,她绝对无法接受。

  然而刚下了火车往省会的经济部门过去时,在办公室和负责人没说几句话,忽然就来了一群人,说她思想不正,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卖国贼。

  言之凿凿就要抓她,声音吵得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停下来。

  邹茜玲看着来人脸上的愤恨,还有眼里一丝的疯狂心里咯噔,脸上却竭力维持着镇定,质问办公室的负责人,“你们这里的安保工作怎么做的,怎么谁都放进来?!”

  负责人心里也是苦啊,这些日子他有听那么一耳朵说有这群人四处怼人说思想问题,没成想今天会找上门来,还带了这么多人这大阵仗,赶紧叫人来帮忙弄出去。

  然而那领头的却不依,“你这是要包庇□□卖国贼吗?!”帽子一下扣的很大。

  这年头大家对这很敏感,负责人哪里会承认这个,刚否认呢,那领头的又怂恿大家要把邹茜玲给抓了,送到学习班去,好好批判批判,半点不给人说话的机会。

  “对,要把□□抓起来!”

  “卖国贼可耻,抓起来!”

  “住口!”邹茜玲大喊一声,崩紧了脸,气势全发,“*主席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们有证据吗?空口白牙就给人定罪是吧?还有你们是公安吗?贸贸然就闯进来,这可是公家的地盘,谁让你们撒野的?我看你们这群人才是思想有问题,擅闯公家地盘,诬陷公职人员,欲图破坏国家安全,门卫呢?立刻报警将人抓走!”

  一番话说的那些被怂恿过来的年轻人愣了下,尤其是邹茜玲一身凌厉气势,半点不娇弱,挺唬人的,但领头的就没那么好糊弄,“同志们不要被她妖言惑众了,看看她跟那些洋鬼子来往,到处建厂子,这不就是□□卖国贼吗?我们这是为了国家大义,不能被一个跟洋鬼子来往的女人给蒙蔽了,要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不能相信卖国贼的话,抓起来!”

  真的是半点道理都不讲了。

  邹茜玲皱了眉,很显然这就是冲着她来的,可是知道这是冲着她来也没辙,因为他们人多势众,这办公室其他人又被话影响了,不敢随意上前搭腔,心里头是害怕沾上□□和卖国贼的,毕竟她确实是跟外国人有往来,厂子也是她最先牵头弄的,最近形势又不太好,谁也不清楚会不会出事,更何况又不熟,大部分人都选择袖手旁观。

  领头的人不给反应机会,上前就要抓邹茜玲,她的两个随行助理赶紧挡在身前,但毕竟力量薄弱,拼不过,正当这吵吵嚷嚷时候,身后忽然传来一声浑厚严肃的呵斥声,“住手!”

  声音之大之严肃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停下来转过身看去,就看见身后不知何时站了军人,一身军装腰配手*,站在中间那位明显是个军官,年轻却气势十足,一身肃杀之气让人不敢直视。

  “擅闯政府部门,诬陷公职人员,意图抓走国家干部,情节十分恶劣,有充分理由怀疑是敌特分子,赵杨,把他们全部扭送到公安局去,反抗的一律视作犯罪分子,欲图逃跑而袭击军人的罪加一等!”

  “是,首长!”

  敬礼完毕,身后的持枪军人立马上前一下子抓住了领头人,见他反抗毫不犹豫卸了双臂,这是部队教的特殊手段,干脆利落又不造成严重伤害,领头的惨叫声立马传出来,那些被怂恿过来的腿软想逃,然而看到气势十足的军官站在那里,竟半点不敢动弹。

  情况顿时反转,这些人平时敢抓人去学习班不过仗着背后一点子势力,今天也是被人怂恿过来,对方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不怕,但是对上军人,还是首长人物,哪里敢扛,谁不知道军人不好惹,现在又没真的爆发文*,还没到完全颠倒黑白也不怕的地步,自然是认怂,乖乖跟着去公安局,顶多受个教育不会有大事?

  抱着侥幸的忐忑心理一行人离开了,办公室顿时清净很多。

  负责人松了一口气,谁也不想在自己地盘上出事。赶紧堆起笑脸迎上去,“首长好!刚刚真是感谢首长了。不知道首长过来是有什么指教吗?”按道理说军队跟他们部门应该不沾边才是,怎么会忽然出现。

  唐朗脸色不善地看他一眼,“我来接我媳妇。”

  负责人脸色一僵,媳妇?什么媳妇?刚猜测着,就见这位年轻又有气势的首长抬步往前走来,越过他直直走向了刚刚还在被刁难责问的项目经济负责人?

  “没吓到吧?”唐朗收了身上凌厉的气势,语气带着不易觉察的紧张,甚至还头一次不顾外人在抬手摸了一下她的脑袋,虽然只有短短几秒,却足够展示他们之间的亲昵。

  负责人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心里叫苦,这来走访的项目组组长还是这里首长的媳妇呢!他刚刚不敢对那来找茬的领头多严厉,不过是他背后也有背景,强龙不压地头蛇,哪怕邹茜玲是京市经济部最年轻有为的干部,在这里也没什么势力,而且万一真被搞下去了,他要是太保护着就怕日后有点麻烦,没成想地头蛇的不是那找茬的,而是她呢,看着没什么来历,竟是这里部队首长的媳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