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带着好友穿五零 > 带着好友穿五零 第21节

带着好友穿五零 带着好友穿五零 第21节

作者:秧漾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17:39 来源:免费小说

  那老会计看了一眼,不由得赞赏,这城里娃脑袋瓜子就是聪明,连算盘都不用打就算清了,还有这表格,他是从没想过,听她解释后更是觉得方便,一目了然,真是有办法啊。

  其他人见张思乐这样子也是很惊讶,一开始大家只知道是城里娃,没想到这书念的这么好,那算账算的可真快,没一会队伍就减少了一大半,了不得啊了不得,女娃子都这么厉害了,那男娃子岂不是更厉害?

  当下喜欢顾一辉的小姑娘就更喜欢了。

  顾一辉:???关我啥事,我成绩是最差的。

  张思乐:明明出力的是我,却给自己增加了新情敌?

  不过说实话五个人虽然都上了好大学,但是这里头算数最好的要数纪燕珊,她这人学习厉害,尤其是数学,当初那就是称霸整个年纪的,高考的时候分数更是碾压全省(那卷子不是全国卷,是省卷),要让纪燕珊上去,简单的加减乘除不用笔算,心算都能给算出来。

  邹茜玲没让她上去算而是让张思乐上去的原因也很简单,纪燕珊有在卫生站的轻松活了,不必抢这个。

  那个村会计年纪大了,退休估计就是马上的事,她暗地里拐弯抹角打听过了,这会计本来去年就打算退休的,奈何他儿子孙子都不开窍,算账算的一塌糊涂,没法子顶上去,跟人竞争妥妥竞争不过,所以他就在这位置上多待了,想着多教一年,不说他儿子那完全不开窍的,就是孙子,年轻人总该学的快一些吧?

  村里的干部都是村民选出来的,要是老干部退休想把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孩子也成,前提是得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不会算账的会计,谁认可?他们可不想自己的粮食工分被算错。

  邹茜玲可不管那老会计是不是还想着要把位置留给他儿子孙子,反正她是不会给他这个机会的,算账嘛,谁比得过他们五个从小就是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人?既然这位置需要知识性人才,那就让他们来占领好了,让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人种啥地?咱还是术业有专攻吧。

  之前她得到这个消息还寻摸着要弄个啥法子让大家知道会计该换人当了,不成想这老会计自己忙乱之下送上机会来,真是再贴心不过了。

  现在看看,大家可不都佩服张思乐的算账本事了?多好,邹茜玲表示很满意,晚些时候就让顾一辉拎点东西去几个干部家坐坐聊聊天吹吹水联络联络感情。

  当然那老会计也不能得罪的,给点儿好东西哄哄。

  用了跟老会计算前头一小部分人的功夫,张思乐就把账目全都算好了,粮食该领的都领了,不多,村民们看着手上分到的粮都发愁,那真是要省着点吃,再去挖挖野菜来补贴补贴了,好歹得熬过秋收去。

  顾一辉也扛着他们分到的那小一百斤粮食,没脱壳的稻子和番薯玉米土豆,蔬菜另外有小五十斤,地里头种的基本都□□分了,这些菜也没法子一下子吃掉,这时候也不像后世有电冰箱可用,地窖也存不住太久,大多数人估计会晒干或者腌了保存。

  邹茜玲他们有空间保鲜,但是收进空间怕外头人发觉不对劲,想了想还是做成腌菜,他们这村子做腌菜的手艺不错,有看病的大娘专门给梁晓雪送了一小坛子,挺下饭的。

  于是拿着青菜回家去后,就拜托交好的周红婶子过来教他们腌菜。

  周红婶子这些日子跟他们相处得还是不错的,所以这一请,也乐意过来教他们,或者可以说是帮他们腌了。

  他们家人口多,劳动力也多,这分得的蔬菜也是不少的,一小部分放进了地窖,大部分还是拿来腌。她见他们没有粗盐,腌菜的坛子也没有,就从自己家里拿了个大坛子和些粗盐过来,上手给他们腌了,同时指点指点步骤。

  当然这也不是多难的活,青菜也不多,很快就弄完了,就跟他们说话,谈的不是其他,而是早上那说他们五个是外人不应该分粮食的那个柱子家婆娘。

  要是一开始周红不会轻易跟他们说这些话,现在不一样,相处好了,也知道他们不是个会传话学舌的娃子,就把这事告诉他们了。

  “其实那柱子婆娘针对你们也是有原因了,早先时候你们还没来,柱子婆娘就有意思要这个屋子。他们家人口多,房子小,转圜不动,这就想着要换间大的房子住。他们就看上了这栋没人住的房子,也不止有他们一家,别的也有意思要这间房子,可是你知道这是公中的,属于村子里的,那没有白给的道理,白给给谁都不好。

  想要也成,出点儿钱就能拿下。那钱也不多,就二十块,那哪些想要白占房子的就不要了,有这二十块他们宁愿在原有房子的基础上再建上两间,又新又宽敞。那柱子家不肯出这个钱啊,他们没分家,钱都在婆婆手里把控着。柱子婆娘想当家,就想分出去,可手头上没钱,就想白占房子,这当然就是不可以的,就给拒了。然后没多久你们来了,这房子就给了你们。

  那柱子婆娘就是因这个才怨上你们。”

  邹茜玲他们倒不知道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还以为柱子婆娘纯粹是觉得他们是外姓人不肯分粮食给他们呢,原来还有这一层原因在啊。

  难怪有时候路上走着会觉得有不怀好意的目光呢,还以为是感觉错了,没成想还真是有啊。

  不过这人也是奇葩了,自己不出钱就想占房子,那谁会纵容着?

  而且这房子现在可是他们的,付过钱过了明道的,那可没有交出去的道理。

  因此邹茜玲听了一耳朵也不在意,反正他们可没有抢人的房子,没什么好愧疚的,该咋地还是咋地。

  不过他们却没想到那柱子婆娘对这房子会这么执着。

  --------------------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才码完字,更新晚了,抱歉啊(我手速真是个渣)

  晚安啦各位小天使么么哒~

  第二十九章

  大食堂解散之后,村里挖野菜的小孩子就多了起来,去上工的未成年也多了起来,毕竟现在多一个人上工秋收分得的粮食就更多。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梁晓雪那边的挖草药小分队情况,因为解散大食堂之后这些人也算上了工分,不多,就是按半个大人的工分计算,但是这活比下地要来得轻松,因此之前那些不想要白做工的人再次找上门来,想要分配挖草药的工作,这样家里的小孩子也能够轻松赚的工分。

  可惜周大平没有那么好说话,当初不肯过来,这次见着有好处就凑上来?没门!

  这个时候的村长还是很有威严的,因此那些人见他态度坚硬,就不好继续说什么,但是又不想放弃那些个工分,于是便把注意打到了梁晓雪身上,想要让梁晓雪说服村长,扩大挖草药小队的人数,这样他们就能够往里面塞自家的孩子进去。

  梁晓雪的挖草药小分队需要扩大人数吗?说实话并不需要。虽然这边的山峰很多,草药品种数量也不少,但是珍贵的药材并不多,而十三个孩子平时很是勤快,哪怕之前并没有工分可得,也十分尽心地干活,几乎对梁晓雪的安排没有任何异议,每天挖草药的数量很客观,卫生站前后面的空地都被收拾出来晒了一大片药材。

  那些药材足够村里的消耗了,多余的她也收了起来,准备过段时间拿到镇上收购站去。

  如果再往卫生站添人手,且不说他们能采来多少药材,就是这管理不方便。就如之前说的,现在这十三个挖草药的孩子当初在没有工分的情况下都肯来帮忙,品性是绝对不错的,相处这些时日也证明了这一点。

  而那些之前不想干白工的,不能说品性不好,也许有些个是因为家庭原因才不来,但是到底在梁晓雪心中还是比不过之前那十三个的。

  想了想,梁晓雪到底是拒绝了,村卫生站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太多人了转圜不过来,她也不想给自己添麻烦,现在跟这十三个孩子相处就挺好的,有几个在中药学上确实有些悟性,好好教导一番,做个乡下的赤脚医生没有问题。

  “这事不是我能作主的,卫生站收多少村干部那边是有数的,不好意思啊婶子,哪天村干部那边说要收人,你再把人送过来好了。”梁晓雪温温婉婉,拒绝人脸上都是带着温和笑容,着实让人没法对着她发脾气。

  而且梁晓雪还是卫生站唯一一个能看病的医生,也不敢太得罪她,来找她只是以为她好说话,没成想好说话是挺好说话的,可该拒绝人的时候也不含糊。

  “那成,那小梁大夫我就先走了啊,有空婶子再找你唠叨。”也不撕破脸,笑着就走了。

  一出门就跟相熟的妇女传播这个消息,那些想要从梁晓雪这边下手的听到后也惋惜,有些后悔当初没把自家的孩子叫过去,不然现在就能白得这工分了。

  在他们看来这上山挖个草药晒干草药绝不是什么难活,别说十岁的小孩,七八岁的小孩都会干了。这年头乡下小孩子都早熟,早早就会干些挖野菜捡柴火这些活计,但是下地却是不允许的。

  村里肯十五岁的孩子下地,偶尔通融十三四岁的也成(但一般人没这么做,毕竟十三四岁还算小孩子,下地上工那真是有些看不过去了。村里敢这么干的也就两户两家,一户人家是家里没了男人,小娃子又多,没办法只能多挣点,而另一户则是重男轻女偏心的因素了,前者村里人还会谅解同情,后者那是偷偷骂甚至当面讽刺的,可人家不在乎,你也没办法。)

  大多数人家里都有九到十四岁没下地挣工分的娃,要是能去挖草药,才可不是白得工分?偏偏没法子,不收人了,只好叫他们去挖挖野菜捡捡柴火了。

  现在大食堂解散了,自家开伙,那柴火也得捡起来,不然没柴火煮饭了。

  说起煮饭,就不得不提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调味品,村里自打去年吃大锅饭,那各家各户基本没怎么再开伙,厨房里的调味料就没怎么补充,突然间要自己做饭了,那缺的东西还是不少的。

  好比如大铁锅。从前大家还有些铁厨具,可自去年大炼钢,那铁具连同铁锅都收上去了,若不是家里还有瓦罐,大食堂解散第一天就没法子做饭。

  没有铁锅做饭也是极为不方便的,但是现在买一口锅不容易,得有工业券,农村哪有工业券这东西,就算托人换来几张,那一口大铁锅的价格也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因而想要再去买一口大铁锅的家庭并不多。

  但还是要买点盐买点油什么的,日子已经很艰难了,总不能连盐都没得吃。

  于是找了个天气好的日子,村子里那头大黄牛套上了牛车,载下坎山的村民们上镇子去了。

  邹茜玲梁晓雪和顾一辉也去了,虽然邹茜玲很抗拒坐牛车,可踏马空间在她身上,不出去就没有正当理由把大铁锅油盐这些东西从空间里拿出来,所以她只好出门了。

  而顾一辉和梁晓雪纯粹是周村长带上的。除了要卖那几大包草药之外,还得谈公社支援下头卫生站的事。

  简单粗暴点说就是要从上头要一批便宜的西药针水。

  周村长经历过去年两次‘落后村’的事情心里有些抗拒跟上头打交道,他又不能表现出来,便想着拉顾一辉顶上。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周村长挺信服顾一辉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城里娃,将他当作同辈那样交往了。让他去跟那些人打交道,他觉得是稳妥的。

  至于带上梁晓雪那是以防万一,要是上头要看看梁晓雪的真实水平,也好当场给证明一下,省的下次还跑来。

  要知道从下坎山来一趟镇里不容易啊。

  颠簸了四五个小时,牛车总算是到了公社那边了。邹茜玲这次有梁晓雪提前配好的晕车药吃下去,倒是没有再吐了,但是脸色依旧没那么好看罢了。

  下了牛车邹茜玲就跟顾一辉他们分道扬镳,各自处理各自的事情去。

  邹茜玲婉拒掉跟周红婶子他们同行的邀请,她根本不需要去供销社买什么东西,空间里基本都齐全了,就没必要再去浪费钱。而且她一个人行动比较方便。

  首先先到邮局那边寄了信件,唐朗要求写信这回事她可没忘记,既然来到了镇上也就顺手把信寄了。那信件是顾一辉写的,写完后就装进了信封她也没看,反正唐朗要的只是他们不离开村子,那谁写信都一样。顾一辉感觉生活那么无趣,就给他添个笔友好了,多体贴。(顾一辉:呵,自己偷懒就直说。)

  寄完信件后有些无所事事,也不是很想吃东西,便四处走走逛逛,等时间差不多了再跟他们汇合去吧。

  而一边顾一辉他们的进展却不大顺利,那公社的领导今个儿根本没在,办事员小哥让他们把申请报告放下之后就请他们离开了。

  周大平心里有些失望,他以为最起码能够像顾一辉之前说的那样,让上级表扬一下他们为上头分忧的态度,为人民办实事的态度,没成想这面都没见着。

  顾一辉和梁晓雪倒是没什么失望的,就从上次那领导鼓励他们水稻‘放卫星’这件事就可以看出这领导是好大喜功之人,肯脚踏实干实事,替老百姓着想?这有点悬。而且邹茜玲也说过这个时候还不到上头领导要推广医疗卫生到农村去,公社这边应该不会答应这件事。

  不过草药倒是卖出去了,收购站那边将他们的草药都收了,几大包草药处理得很好,虽然不是什么珍贵的,但统笼也换了十四块九毛钱三分。

  真是十分便宜了。这是来自顾一辉和梁晓雪的想法。

  而周村长却觉得这买卖不错,那草药都是山上挖的,除了供给村里人,还能卖出钱,真是无本买卖,心里头挺高兴的,队上账目一直没啥钱,能填充些是不错的。

  不过梁晓雪建议他把这钱拿去买些西药,周大平却摇头了,因为这医院的药要是没有医生开的单子根本不能随意买卖。

  梁晓雪倒是不知道这个,在现代基本的西药都能在药店里买到。这里的药店只有一家中药材的,西药要去医院,她以为有了村里开的证明就能买了。

  现在村子里的卫生站主要靠那些中药材,但是在梁晓雪看来西药还是很重要的,西药有时候比中药要见效快,尤其是紧急情况,西药的作用就能凸显出来了。她身为一个医学生,现在的村大夫,还是挺担忧有天发生紧急情况因为没有药而耽搁了救治最佳时间和失去治疗的机会。

  而且她也是很想看看这个时候国家的医疗水平发展到什么程度了,西药,医疗器材,跟后世她接触的有什么大不同。

  不过既然没办法,那只好先放弃,只是脸上不免有些失望而已。

  “没事,回去让陛下想想办法。”顾一辉趁周大平不注意悄声安慰她。

  梁晓雪闻言点点头,邹茜玲的主意向来比较多,没准她有办法。

  邹茜玲确实有办法,身为资本家的孩子,在她看来百分之九十的事情都能用钱解决,弄一批医疗器材可能有些难,但是弄一批西药和一批医书,那难度确实是不大的。

  不过不能在这镇上解决,哪怕从村里赶一趟牛车得四五个小时,可毕竟在一个公社,要是出了点纰漏容易惹上麻烦。

  她得去外省,弄完就跑,行事小心些,跑路痕迹干净些,基本没大问题,就算是后来出事,那她早不在那个省了,想找也找不到。

  第三十章

  暂且不提那去外省之事,先说眼下,邹茜玲回到牛车停放处跟他们汇合的时候,手上那口大锅又让他们议论了好一阵。

  “这口锅真大真新!”有眼热的婶子目光直直落在大锅上,还上手去摸了摸。

  “是啊!不过这锅得不少钱吧,你们家还真是有钱。”羡慕的同时语气隐约有些泛酸了,她刚刚也有去看了那大锅,问了价钱,那可不是能轻易买得起的。

  邹茜玲就笑,“我们五个人狠了心凑凑钱才买下来的,不买不成,家里头连个做饭的工具都没。以前在家也没学过怎么做饭,以后还得叨扰下婶子们,教我们几手。”

  话说的很轻松,可一听人家就想起来了这几个都是没了爹妈的娃,从前在家指不定怎么娇生惯养,现在没了父母就要自己学着做饭,那点儿泛酸心思顿时没了,不由得同情起来,这没爹没娘的娃就是可怜,也笑着应好,让他们有事尽管来找,教着怎么做饭倒是不难的。

  邹茜玲笑着说谢谢了。

  这个话题就这么揭了过去。

  回去之后邹茜玲又在床上躺了一整天,这牛车真不是她能习惯的,颠得胃不舒服,腰也难受,屁股也疼,浑身就没一处舒坦的。

  邹茜玲有时候都要为自己委屈,这踏马的穿越生活,穿到这艰难岁月,真是要她的命。还要每天下地去,手都磨了好多个细口子,好在梁晓雪有给她配药,不然这双手真是要难看了。

  老实说,如果只有她一个人穿越过来,邹茜玲就不会想要吃这个苦,她从小物质生活很精细的人,一下子要她种田,那真是大挑战了。可没办法,她不是一个人,不可以那样任性放纵,还是得承受着,并积极地去改善他们的处境。比如去黑市倒买倒卖,比如建立村卫生站,比如张思乐弄成村会计,这些都是为了让大家好过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