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启 > 第五十五章故事开始

重启 第五十五章故事开始

作者:青铜人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8-22 17:07:10 来源:免费小说

  1937年冬天,当他和妻子一起从美国回到父辈口中的故乡时,已经是初冬,下了第一场雪。他没有想到,江南的冬天也会这么冷,那种无孔不入的寒气顺着裤管往上延伸,直到将你冻僵。

  同样的雪他在纽约法拉盛看过,在伊利诺依看过,在盐湖城看过。但他无法想像,雪也可以下得如此凄苦。坐在江轮上,放眼过去,天地之间只有黑白两色。除了风声和江流声,天地之间一片静默。

  沉重地推开工厂的大门,雪开始下得密集。看不到一个人。工厂已经停工将近半年,连连大战,空前灾荒,让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限于停滞。

  若不是低廉得让人无法想像的价格,他根本不会想到在有生之年会回到传说中的故乡。

  他叫黄昏,一个华乐街的有识中产阶级。带着几辈人在异国他乡奋斗而来的财产,怀着一个发财梦,他带着新婚的妻子来到南京,开始新的人生。

  新的开始并不一定会有圆满的结局。

  他们都没有预料到,1937年的冬天是如此的冷,如此的长。

  “摄影师,推一个广角镜头出来。对,大画面,要弄出航拍效果。”黄昏大叫,指挥着摄影师:“扫个半圆,全景式地拍出那种灰暗的效果。”

  “啊欠!”黄昏鼻孔发痒。天气很热。为了弄出下雪的效果,鼓风机开到最大,将无数的白色绒毛吹上天空制造着雪景。

  “热死了。脸上的化妆都被汗水冲掉了。”王茹穿着一件上世纪初期的西式礼服,又大又厚,热得浑身是汗。

  新片在秋天正式开机,秋老虎厉害,热得让人发狂。站在报影车吊臂上地摄影师更是脱得只剩下一条三角裤。

  上午的时候还好,黄昏和王茹拍了一组在江轮上的镜头。长江上风很大吹得人十分舒服。到下午回到工厂拍摄地时候就让人无法忍受了。只觉得浑身都像是安装了水龙头。汗水不停地往外喷。

  拍了夫妻二人进厂的场景之后,黄昏立即以不逊色于消防队员的速度开始扒下自己身上的礼服。索性也和所有男性剧组成员一样,赤条条只剩下一块遮羞布。

  可以骄傲地说,黄昏的身材不错,浑身肌肉。脂肪含量百分之十以下。简直可以媲美美术馆作品里的人体模特。

  开机时,红光电子厂的家属们都来观战。见到黄昏地身体都议论起来“这孩子长得真是结实。”

  “是啊,是啊,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的。”

  “你这不是废话吗?”

  “你看那腿,田鸡似地,好粗,踢足球的吧?”

  “”剧组人员面面相觑,都嘴角含笑。

  黄昏干脆让摄影师现场给自己拍了一组写真,如果这部片子红了,自己出本写真集,不定很赚的。

  “王茹。来来来,一起拍。”黄昏去拉王茹。

  王茹“啊!”的一声,连忙跑开,又弄出一身臭汗。对今天地毒日头,她是烦透了。

  用黑白胶片拍摄电影,那是五十多年前的手段。现在拍电影的唯恐自己拍摄的画面不够绚烂不够华丽,唯恐色彩不够丰富。黄昏也曾经看过不少所谓的大片,感觉有些导演地思路出了问题,仅仅满足于用画面糊弄观众,而不是想办法去弄好故事。舍本逐末,过尤不级。按照黄昏的说法“这种大片就是在强*奸观众的眼睛。”观众一进电影院,就完全被那种铺天盖地的色彩给淹没掉,完全没有自主思考的余地。

  其实,这种电影只要钱足够多,任何人都能弄出来。反倒是黄昏现在所拍摄的南京,1937很是考量剧本和导演以及演员的功力。摄影师的能力大小反倒不是那么重本。

  “放心地搞,听我地指挥。”黄昏这么对摄影师说:“不要怕弄不好,大不了拍成纪录片的风格。你不用考虑技巧上的东西,那些东西没用。对这部电影也不起什么作用。我的设想是,静态画面要多过动态画面。”

  “镜头不要集中在演员身上,演员不重要,在大历史背景下,个人是可以忽略的。”

  “打开摄像机,将它摆放在那里就可以了。剩下的工作我们会做好。”

  “将人物往后推,推到看不见的程度。”

  “将背景和氛围拉到观众面前,让那种沉重排山倒海而来。压迫他们,窒息他们。”

  “不不不,不需要感动观众。不需要的。对于看不懂我电影的观众,我鄙视。”

  “好了,我累了时间停止。”

  如此种种,简直可以编辑一本黄氏语录大全。不过,黄昏不想这么做。历史是不能亵渎的。

  他们开始招收工人。

  电影画面上,白色开始增加,天空开始变得明亮。新的人生开始了。

  低廉的人工,巨大的市场让华侨黄昏惊喜莫名。

  “会发财的。”看着排队前来应聘的工人,隔着玻璃窗户,他手中拿着一只粗大的雪茄,用打火机打着火。

  特写镜头:拿打火机的手微微颤抖,夹雪茄的左手无名指上,一只硕大的钻石戒子不停晃动,逐渐占据整个画面。

  王茹走进办公室,从后面抱住黄昏,用非常非常土气的美国英语喃喃自语:“亲爱的,我很不安。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啊?”

  “会的,一定会。”黄昏回头吻了吻自己的妻子,轻轻说:“看看外面,这么多人眼睛里的渴望。是一个伟大的,热爱生活的民族。上帝说,都要幸福,所有的人都要进入天堂。”

  二次大战开始前的那一面段时期正是美国经济大腾飞的时代,仿佛只要一弯腰,地上就会有黄金在闪光。

  自信满满的中产阶级一直都在乐观地信奉一个朴素的真理“只要你努力,生活就会回报你甘美的果实。”

  1937年初冬还是有着一丝温暖的。

  他们都相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