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369,手握火种前行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369,手握火种前行

作者:明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4:12 来源:免费小说

  “小五,你说的是真的?我们全村一起建小洋楼?而且,都是三层的小洋楼?”

  “活动室是什么?”

  “为什么要建公厕?不是有粪坑吗?公厕和粪坑是一样的吧?为什么不能把垃圾倒在竹林里去?我们以前都是在这样倒的啊。”

  “下水道是什么?是把洗澡的水流到粪坑里去吗?洗澡不是有香皂吗?香皂水流到粪坑会不会影响肥料......”

  陈白羽听着大家叽叽喳喳的讨论,认真回到大家的问题。

  说得太多,喉咙有些冒火了。

  陈白羽喝一口水,然后继续给大家解析什么是农场住宅区,什么是经济区。

  “住宅区,就是我们自己住的地方。经济区是用来出租给别人的。就好像顾设计师和孟设计师来我们农场游玩,然后我们把房子租给他们,然后收钱......”

  陈白羽:“大家都还有一部分承包款没有领。”

  “小五,是你还没有给。”

  陈白羽,“是。我还没有给。那我就不打算给了,就用这一笔钱来建小洋楼,然后多还少补,大家看好不好?大家一起集中买钢筋水泥、火砖等建筑材料,应该能便宜两成多。”

  “至于地基的问题,村长说也和大家说过,每家人根据人口划分多少地基。虽然我很想说男女平等,但村长叔和村里的老人都一致认为,要根据家里男丁的数量来分配地基,我只能赞同。如果想把房子建大些,多要一些地基也可以,就用你们家元原有的地基换,100平换100平不多不少。大房子建设的费用更高,那就在建好后,根据使用多还少补......”

  陈白羽吞吞口水,感觉喉咙在冒火。

  “我们农场最不缺的就是地,所以我建议如果大家手里不缺钱就多要些地基,把房子建得更大更好。以后有人来旅游了,我们还可以把家里多余的房间出租。当然,我和村长叔商量过了,我们也会以大唐农场集体的名义建设两栋或者三栋五层的公寓式出租楼,类似于我们在外面看到的宾馆、酒店,方便以后的游客住宿......出租公寓的收入在年终的时候会分红给各家。”

  “小五,你不是说有钱人喜欢住稻草房吗?”

  陈白羽喝一口水,润润喉,“是。有钱人喜欢住稻草房,忆苦思甜。但有钱人也分三六九等的。富豪、土豪、暴发户、有钱人等等,不一样的层次,需要不一样是不是?就好像我们吃炒河粉,有人吃素的,有人吃加鸡蛋的,有人吃肉炒......”

  坐在下面的顾海楼和孟三德同时笑了笑,比喻得很接地气。

  “很厉害。”顾海楼由衷的赞同一句。他真的很佩服陈白羽,带着全村人一起发财致富不能,难的是让全村人都觉得生活幸福。

  “当然了。小五最厉害了。”前面的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转过头笑呵呵的说一句,“我们小五最聪明,最能干。”

  顾海楼点点头,“是。”

  周围的人听到顾海楼夸赞陈白羽都骄傲的挺挺胸,好像夸赞的是自己家孩子。

  顾海楼和孟三德同时笑了笑,他们真的很喜欢大唐农场的风气。

  世外桃源,应该也是这样吧。

  最美的风景,最美的人。

  “以后我们住小洋楼,就把稻草房租出去。只要我们做得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我们农场旅游,摘水果。”

  全村人一起大喊,“好。小五,好样的。”

  “......我负责修水泥路,建路灯柱,拉电话线、网线......下水道,化粪池,绿化,垃圾池,这些都是我负责出钱建设。还有给村里孩子玩耍的球场,兵兵球台......给老人活动的活动室、阅览室等等,也都由我出钱建设。”

  陈白羽从初中起就开始收集大唐农场的历史资料,从不同的老人那里听说了不少关于农场历史的故事。

  也让陈明帮忙收集了很多关于农场人的故事,例如公路守护人曾爷爷,曾经的老兵。

  又例如木雕手艺人师傅关爷爷,他是李建国介绍给陈白羽的。现在关爷爷给农场的木雕带出了不少的徒弟。

  农场杂货越来越好,就有关爷爷的一份功劳。

  炳堂叔和雁堂婶都已经说过了,以后他们就给关爷爷养老送终。只要关爷爷一天不离开农场,他们就照顾关爷爷一天。

  当初在发展农场手工艺的时候,李建国给陈白羽介绍了不少手艺师傅。这些师傅在那个年代都受到了这样那样的伤害,家人没有了,身体也不太好。只身一人,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

  当初李建国介绍他们过来农场养老,一方面是因为农场的确需要这种手艺师傅,一方面是因为陈白羽‘人美心善’,另一方面是因为农场人长寿。

  这些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陈白羽让人把这些故事整理下来,给农场的孩子们看。

  让农场的未来主力军们更了解农场,了解农场的人和事。

  感情是在点点滴滴中积累下来的。

  陈白羽不希望因为发展而淡化了人和农场之间的感情。只有对农场的感情身后,才会爱护,才会珍惜。

  这些年,陈白羽已经收集了打量的资料,差不多装满了一个木箱子。这个红木箱子是阿祖留给她的,阿祖的嫁妆。

  曾经这个红木箱子装着很多很多的零食,例如芝麻糖、花生糖、冰糖块等等。阿祖去世了,再也没有人给她留花生糖和芝麻糖了。

  这个木箱子现在也不用来装零食了,改装各种资料、文件、报纸、杂志。

  陈白羽通过整理这些故事然后发表了不少的文章,现在这些都被陈白羽收藏保管了起来。

  这些资料,属于大唐农场文化,陈白羽希望大家都能看看。陈白羽希望大家通过这些资料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我们的先祖在迁徙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这些肯定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的。

  靠着口头相传留下来的先祖故事,很多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陈白羽和陈明问了村里的很多老人,在慢慢的完善大唐农场的过去,形成大唐文明。

  现在的很多孩子都知道,我们的家乡叫大唐农场。却不知道,在1930年之前,大唐农场是地主唐家的农场,叫唐家农场;在1949年之前,唐家农场改名大唐农场,以村名为名;在1949年之后,大唐农场改名胜利农场,庆祝翻身做主的新生活;1967年之后,胜利农场改名红卫农场;1978年初,红卫农场再次改名大唐农场......

  其实,这些都不过是文件上的名字。在大唐农场人的心里,它一直就是大唐农场,属于他们自己的农场。

  不管经历了什么,农场人都齐心合力的努力保留下它。就好像在分田到户的时候,农场人合力把整个果园都保留了下来,坚决不分割。

  这是团结的精神,陈白羽希望农场人永远记住。

  陈白羽更希望在发家致富的时候,大家不要忘记曾经的同甘共苦,曾经的团结一致,曾经的齐心合力。

  陈白羽希望大家在赚钱的时候,不要忘记农场人最初心的精神。陈白羽希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环境文明同时发展,共同进步。

  思想觉悟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陈白羽希望点燃一个火种,让大家朝着也一个方向奔走。

  为了更好的农场,她愿意手握火种前行。

  “阅览室里有电视机、报纸、杂志、收音机,大家在休息的时候可以看看电视,听听广播。我会把关于农场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录下来,然后播给大家听......家里孩子在报纸上发表了什么文章,也会被收录在阅览室给大家看,播给大家听......”

  说到这里,下面的人又有话说了。

  “小五,我们村除了你,就没有其他人发表文章在报纸了。”

  “我家小青青也发表了文章在《校园报》。”五婆大声喊道。

  “我家小虎说了,小青青那叫作文,不叫文章。”

  “谁说?小五都说了,作文就是文章。我家小青青聪明着呢。明天就能发表文章。”旁边的小青青不好意思的拉了拉五婆的衣摆。

  当初,小青青的一篇《我的家乡》被发表在市《校园报》上,五婆拿着这份报纸挨家挨户的炫耀,给大家看她家小青青有多聪明多能干。

  小青青不好意思的红着一张脸,有些无奈。

  “小五,为什么要有公厕?我们自己家就有粪坑啊。谁家的粪便愿意便宜别人?”

  陈白羽扶额,“公厕主要是为了游客准备的。”

  “小五,为什么要建垃圾池?这不是浪费吗?”

  陈白羽:“在城市,街道上都是有垃圾桶的。以后我们农场会越来越多的外来人,我们要以身作则,不乱扔垃圾。你乱人,我也乱认,这样的话,我们漂亮的农场岂不是要成了垃圾场?”

  “小五,外面的有钱人为什么不喜欢住小洋楼,而喜欢稻草房?”

  “因为住腻了啊。吃过了鸡肉,想要吃个野菜。”

  ......

  顾海楼和孟三德坐在下面,听着台上的陈白羽给大家解答,即使喉咙嘶哑了也没有半点不耐烦。

  突然,前面的男人递过来一把花生来。

  顾海楼愣了一下,对方碰碰顾海楼的手臂,“拿着。”然后不容拒绝的塞在顾海楼的手里。

  “我已经给大家请来了设计师顾海楼,是个很出名的设计师,很多有钱人都请他设计房子。”

  顾海楼嘴角抽抽,呵呵。这介绍,真接地气。

  “顾设计师见过的小洋楼比我们见过的有钱人多......”

  正在吃花生的顾海楼差点被噎住。

  孟三德看了顾海楼一眼,忍住笑。

  “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问我,或者问村长叔。”陈白羽看了大家一眼,“我们农杨要全村一起建房子,大家同不同意?”

  大家异口同声,“同意。”

  “你就是设计师?画房子的?”旁边有个大妈推了推顾海楼,差点把他从小木凳上推倒在地上。

  大妈一脸的嫌弃,“你们城里人的身体素质不行。”阿妈的眼神扫过孟三德和顾归来,两人都低下头,假装没有听到。因为他们两人都曾经在众目睽睽之下摔倒。

  顾海楼,“呵呵。”

  “年轻人要多锻炼。听说做什么设计师的,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干活?”

  “不是。”真不是。

  顾海楼看了孟三德一眼,觉得肯定是孟三德给他们设计是抹黑了。

  开完会,大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聚在一句说话。

  说得最多的就是陈白羽说的阅览室还有老人活动室。

  “小五,小五。”有人拉住正准备喝水的陈白羽问,“小五,活动是能不能打骨牌?”

  “当然可以。还有其他的活动,例如帮你们录故事。”

  “录故事?”

  陈白羽:“例如你想到什么好故事,想要讲给小孙孙听,我们就用录音机帮你录下来,不仅给你的小孙孙听,还给村里的其他孩子听,让所有孩子都能听你讲故事。”

  “真的?呵呵。真好。就算以后我不在了,也还能把故事录音放给曾孙听是不是?”

  “文爷爷,你还是想想怎么保养身体抱曾孙吧。”

  “哈哈。好。小五真会说话。”

  陈白羽坐在椅子上,脑袋放空,好累了。

  需要充电。

  “小五?”村长塞给陈白羽一把花生,“刚煮出来的。”

  “谢谢村长叔。”陈白羽吃着花生,想着刚刚说的话。本来,她是做了计划的,先说什么后说什么,等说完后再给大家解答。

  但被大家一打断,一发问,她的发言就全乱了。

  乱了就乱了吧。

  好像该说的都说完了。

  “村长叔,外面的人喜欢看花,我们可以在村里多种些杜绝和紫藤。在村里搭建一些杜鹃花架、紫藤花架......村里大部分都是果树,在开花或者结果的时候,都很漂亮,都是风景,但冬天......”陈白羽揉揉眉头,“冬天的农场除了绿,少了点其他的颜色,还可以在鱼塘边上种几棵菊花。向日葵。”

  “对了,还可以在小溪边上撒一些野菊和向日葵的种子。”

  陈白羽揉揉太阳穴,“还有什么?一时想不起来了。等以后我想到了再说吧。”

  “对了。我还用大唐农场的名义注册了一个博客,从明天起,我会陆续放一些关于农场的照片到互联网上去。”

  村长疑惑,他知道,互联网就是电脑,但博客又是什么?

  陈白羽给村长科普了博客,简单一句话,就是把农场的美丽风景给展示给大家看。

  “真的?大家都能看到?”村长瞬间双眼发亮,“那小五,你可要好好拍。别人看来了,就想来我们农场做客......”

  “好。”陈白羽决定不会告诉村长,她把农场的稻草屋定价在一千五一天。为了不让农场被开发过度,陈白羽只能在价格上屏蔽掉一批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