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187,可爱的阿公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187,可爱的阿公

作者:明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4:12 来源:免费小说

  农场有阿公在,延续以前的管理就可以了。

  工作还是那些工作,工人也还是那些工人。

  该修剪枝叶就修剪,该下肥就下,该促花就促,井然有序,不会因为换了一个老板就出现混乱。

  阿爸回来已经十多天了,也要上东莞了。陈白羽和小舅还有小舅母从宝阳镇做坐客车,而阿爸则去市里开摩托车。

  阿爸又一次后悔了,就不应该开摩托车回来的。

  一点都不方便。

  这两年,宝阳镇已经有客车去广州东莞了。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坐广西路过的车,因为和司机还有售票员熟悉了。

  陈白羽和小舅还有小舅母坐的也是广西车,熟悉习惯是一个很可怕得词,一般不会轻易去改变。

  但陈白羽更多是因为对司机的信任。

  这么多年,这个司机从来没有出过任何事,让人心安。

  陈白羽到东莞没多久,高考的成绩就出来了。

  “阿爸,我的分数不够?呜呜。”陈白羽要哭了,她这个分数肯定不够上京都大学。

  呜呜。她还以为只要正常发挥,她应该能有机会的......

  啊。

  不对,她有加分。

  “啊啊。我忘记了,我有加分。”陈白羽满脸泪水的蹦跳起来,“算上加分,足够了。哈哈。”

  差点吓死她了。

  幸好有加分,否则,她真的要哭了。

  “怎么样?”阿爸也有些担心的看着又哭又笑陈小五,前一秒还好像被全世界抛弃了,后一秒就破涕为笑好像也拥有了全世界。

  “没有考上?没有关系。再考一次就是了。”

  “被难过。你还小呢。”

  “下次好好考。”

  阿爸刮脑的想要说一些安慰的话,让陈白羽不要太难过,也不要灰心。一次没考好没有关系,下次还有机会。

  “考上了。哈哈哈。”真的太高兴了。

  好悬。

  幸好有加分。

  “哈哈。阿爸,我考上了。”

  阿爸愣了一下,“那就好。”

  “那就好。”阿爸奇怪的看了陈白羽一眼,再问一句,“真的考上了?”确定一下。

  千万不要搞错了。

  陈白羽擦擦眼角的泪,“我考试的分数不够,但我有30分的加分。妥妥的够够的了。”陈白羽拍拍小心口,“欧耶。幸好。”

  加分万岁。

  加分么么哒。

  “哈哈,那就好。”阿爸也高兴,“今天加菜。小五想吃什么?”

  “虾。还有牛肉。”

  “好。给你大堂哥还有喜堂叔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吃饭,大家一起高兴高兴。我们家第五个大学生。哈哈。好样的。”

  阿爸高高兴兴的买菜去。

  别人问为什么这么高兴,笑得见牙不见眼的?

  阿爸乐呵呵的和人家分享自己的快乐和骄傲,“我女儿考上京都大学了。”

  “呵呵。她自己的努力。我五个孩子统统都考上大学了。”

  “她自己的努力。她读书好。”

  憨厚的阿爸,说来说去都是‘她读书好,她努力学习。’没有办法,阿爸也说不出其他的花样来。

  没多久,附近的人家都知道陈白羽考上了京都大学。附近住着多数是老乡,平时大家也常来陈白羽家吃早餐,或者买一些生活用品。

  很快,小小杂货铺前面的空地上就来了不少人,凳子不够,站着。大家都在和阿妈说话,问她是怎么教育女儿的?

  也有人问她是不是有什么窍门?否则,怎么五个孩子都能考上大学?

  别人家里一个都培养不出来,她家却培养出五个大学生,而且三个京都大学的学生,肯定有什么窍门。

  总不能是因为她家的基因好吧?

  再说,大家都是从宝阳镇出来的,很多都是附近村的人,都知道黄华茹家有两个孩子是捡来的。

  捡来的孩子,谁知道什么基因?

  所以,肯定是家长教育好,会培养。

  大妈在和大家聊天,小舅母在准备晚饭,陈白羽则在洗菜。这些菜都是明天早餐做卷粉要用的。

  现在洗干净,晾干水,明天直接切来用。

  还有萝卜干,也是要切丁炒好方便明天使用。萝卜干是用来配粥的,一碗粥一小碟萝卜干。

  这些萝卜干是家里阿婆晒的,被陈白羽带了上来。

  洗了菜,然后切萝卜干,把明天早上早餐的材料备用。平时,这些都是阿妈做的,但陈白羽来东莞后,就尽可能的把工作揽下,让阿妈能轻松些。

  现在有了小舅母和陈白羽,阿妈的工作轻松了很多,也多些时间和别人聊天。

  阿妈一边剥蒜,一边和大家聊天。

  “话如,你是怎么教育的?小五读书好,又勤快。不像我家大妹,成绩不好,又懒又馋......”

  陈白羽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家长都喜欢贬低自己家的孩子?就算要夸赞别人家的孩子,也没有必要贬低自己家的呀?

  即使自己家的孩子真有这么不堪,不是应该藏着掖着吗?这样大大咧咧的说出来,就不怕影响孩子的声誉?

  不过,好像这不是个例。

  农村的父母都习惯了谦虚,喜欢贬低自己的孩子,抬高别人家的孩子。至于会不会让孩子更自卑?

  他们想不到。

  甚至还会问‘什么是自卑?’

  他们常对自己的孩子说‘别骄傲’,但从来不会说‘别自卑’。

  陈白羽听着这些家长贬低自己的孩子来衬托她的聪明,有些讪讪,也有些不好意思。

  “还长得好看。小五的皮肤好,就是矮了些。”

  “17还是18了?”

  正在切萝卜干的陈白羽手顿了一下,小心肝又中箭了。

  不少人听说她已经17岁后,纷纷表示不相信,不信,不信,就是不信。因为陈白羽看起来最多13岁。

  谁让她身高不足?

  陈白羽也很郁闷,营养不缺,运动也不缺,怎么就是长不高?她这么努力,不仅没有比上辈子高,还比上辈子矮了1厘米,扎心。

  记得上辈子高考体检她身高有153的,但这辈子只有152,肯定是她那天选择的鞋不对。

  体检前就应该阿婆做一双内增高的布鞋的。

  可惜,复习复傻了,忘记了。

  哎。

  身高不足是硬伤。

  大家每次夸赞她的时候,都会加上一句‘......但是,就是矮了些。’

  不管前面夸得多么的风山水起,总会有一个‘但是’转折。

  矮了些。

  “再高些就能当明星了,这张小脸就是好看。白里透红,看起来好像一朵花儿。像鸡冠花,艳红艳红的。”

  陈白羽嘴角抽抽,这个比喻......

  “读书这么好,当什么明星?要去当科学家。小五,以后毕业了是要当领导的吧?”

  “肯定是要当领导。”

  “话如以后要享福了。孩子一个比一个出息。”

  大家说着说着,已经从陈白羽说到了其他人,从他们村里说到了本地人。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

  三个女人一条街,不是没有道理的。

  很多八卦就是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然后所有人都知道了。

  陈白羽认真的切着萝卜干,竖着耳朵听阿妈和别人的谈话。听到一些熟悉的名字,有些当初和她一起读小学的同学已经出来打工了。

  烤鸭档的老板娘提着一只烤鸭,风风火火的走过来,身上系着的围裙满是油迹。

  “话如,听说你家小五考上京都大学了?好犀利。”卖烤鸭的阿姨宝鸡镇的人,是老乡。

  平时和阿妈的关系也好。

  直接塞给阿妈一只烤鸭,“给你加菜,可要好好的庆祝庆祝。哎。如果是我儿子就不是读书的料。别说京都大学,就是考上一个普通的大学,我都要回家摆酒庆祝,还要去东莞大酒店大吃一顿。”

  “你家小五一看就是个聪明会读书的。”

  “长得好,还会读书,以后肯定也会嫁得好。”

  陈白羽抿抿嘴,真不明白读书和嫁得好有什么区别?再说,什么是嫁得好?

  卖烤鸭的老板娘是个大声门,在手足舞蹈的和阿妈说话。

  她老公看她送个烤鸭就忘记了回家,在大喊,‘卖烤鸭咧。卖烤鸭。’

  附近的很多卖菜佬,猪肉佬,还有工厂的厂妹都是宝鸡镇或者宝阳镇出来的,都市熟人,老乡。

  看到烤鸭佬的样子笑了笑。

  “赶紧去做生意吧。一会过来喝杯酒,吃口热菜。”

  因为都是附近村的人,大家都熟悉。

  出门在外,老乡是一个很亲切的词语。

  晚上,大堂哥和喜堂叔还有其他村里的人都过来吃饭,庆祝陈白羽考上大学。饭桌就摆放在杂货铺边上,外面就是大路,人来人往的还有车经过。

  大家也不在意,反正习惯了。

  大家一起说说笑笑,聊聊孩子的学习,然后说说那些工作赚钱。从村里出来打拼的人,一般都没有多少的文化知识,最多就是认识几个字而已。

  有些人,连字都不认识。

  有人卖菜,有人卖烤鸭,也有人开早餐店。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做大,而是多赚一元几角。

  这些人,有人会卖一辈子的菜,也有人会开一辈子的早餐店。

  即使忙得心口发疼,他们也没有想过要请人,一直自己干。好像请人后,就能亏一大笔工资一样。

  能看到的多是眼前的利益。

  他们的见识还有阅历,局限了他们的目光眼界。

  就好像爸妈,即使忙也舍不得请人,想到的是请人要花费工资,却不会想请人之后会增赚多少。

  用人也喜欢熟悉,对外人有着天然的不信任。

  外省的人越来越多,阿妈一再的告诫他们姐妹,千万不要嫁到外省去。其实,这是很多本地人的一个想法,一个思想的隔阂。

  不过会随着时间和发展而慢慢的打消。

  “小五很厉害。”喜堂叔给陈白羽一个红包,“好好读书。以后不要像我们这么辛苦。”

  喜堂叔在东莞种菜已经很多年了。

  因为当初没有及时赶回去参加三叔公的葬礼,和炳堂叔的兄弟关系恶化。现在,炳堂叔已经闯出了名堂,但喜堂叔却还要还了几亩地的菜田而苦苦劳作。

  或许是喜堂叔很少在家的原因,相对于喜堂叔,陈白羽和炳堂叔的关系更好。

  喜堂叔上辈子就在东莞种了一辈子菜,虽然没有太大的出息,但也养活了几个孩子。

  “谢谢喜堂叔。”陈白羽接过红包。

  她还是一个宝宝,有红包就要高高兴兴的领。

  “喜堂叔,你有没有想过改变?”陈白羽觉得这样在城市郊区种几亩菜真的没有赚头。

  种得都是大家常吃,市面上常有的蔬菜。

  每天早上一大早就起来收割,然后整理干净,再送到批发市场。这样不仅累,赚得也少。

  “喜堂叔,你可以专种一样啊。例如胡萝卜,种上十几亩地......”

  “小五,这......会不会卖不出去啊?胡萝卜,好像不好吃.”

  “喜堂叔,是我们本地人少吃。其实,胡萝卜的营养价值很高......”陈白羽耐心的给喜堂叔科普胡萝卜的营养价值,然后然后大面积种植胡萝卜的好处。

  “你现在本来就是把菜送到批发市场的。你可以不和菜贩子单独交易,你可以直接卖给批发市场......”

  “哇。小五,好聪明。多读书就是不一样。”

  喜堂叔虽然有些心动,但也有担心,“我回去和你堂婶商量商量。”

  “好。”陈白羽不过是不想喜堂叔和炳堂叔拉开太远。虽然,她和喜堂叔的关系没有炳堂叔好,但看在三叔公的面子上,她也应该指点喜堂叔赚钱的方式。

  “还是读书好。”

  陈白羽真不觉得这和读书有关系。其实,喜堂叔不是不知道他种菜赚得不多,只是不想也不敢去改变而已。

  现在陈白羽给他画了一个大饼,喜堂叔当然会心动了。

  阿爸也觉得陈白羽说得有道理,像阿喜这样每样菜都种一些,真得太辛苦了。而且,赚得也没有菜贩子多。

  不划算。

  只是,阿喜已经在东莞种菜十几年了,他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虽然说得好像是那么回事。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喜堂叔的孩子正在东莞读书,花费太多,所以他不敢轻易尝试,就怕十几年的积蓄被打了水漂。

  负担越重,顾虑就越多。

  “你好好想想吧。你也种了十几年菜了。”再种下去,也种不出花样来。

  阿爸也不太干涉喜堂叔的选择。

  “对了。梅娟上了吗?”阿爸突然问起大姑

  大姑租的菜地刚好在喜堂叔附近。

  “还没有。她家的菜地都已经荒废了。”喜堂叔无奈的摇摇头,“我已经帮他们交了一个月的租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上来?”

  大姑和大姑丈一家扔下种满菜的菜地不管不顾就回家去,一两个月不上来。在回去之前,也没有和喜堂叔打招呼。

  喜堂叔根本就不知道大姑一家回去了。

  也是到了交地租的时间,找不到人,喜堂叔才知道大姑一家竟然回乡下去了。

  都是些什么事?

  既然大姑没有让喜堂叔帮忙打理菜地,喜堂叔也不管。再说,他自己也忙,根本就顾不过来。

  而且,他也不敢随便动大姑和大姑丈的菜,就怕他们会找自己要钱。

  这样的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也不知道回去干什么?”喜堂叔真的不能理解。

  大姑丈的父母已经去世,和唯一的大哥关系也不好,在村里的人缘就更不好了。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能在家里一待就是两个月的?

  “那些菜都晒死了。”看着就可惜。

  “不用管他们。”阿爸撇撇嘴,“以后你不用再帮她交地租了,她可能不打算种菜了。”

  在家的时候,大姑就找阿爸借钱,说是想要做饮食生意。

  “不是。不种菜了,她不回来拿押金?”喜堂叔惊讶了,他们的押金并不少啊。

  陈白羽抿抿嘴,“因为她打算用押金抵消这个月的租金。”而喜堂叔竟然傻傻的帮他们交了租金。

  这些租金,应该是拿不回来了。

  “啊?什么意思?”喜堂叔有些不明白,“她两个月不上来,也不打招呼,是故意的?故意让菜地荒废两个月?”

  “十有**是这样。”

  “她这样做......我帮她交地租的时候,她还说谢谢我。她没有告诉他,她不打算上来啊?”

  喜堂叔郁闷了。

  感觉自己被坑了。

  “他们一家到底想要干什么?”喜堂叔呵呵。

  “谁知道呢。”阿爸地大姑一家没有好感,根本就不在意。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和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想要借钱?

  没有。

  阿爸对大姑已经死心了。

  陈白羽很快就成了会读书的名人,附近一些本地人想请陈白羽给他们家的孩子补课,但陈白羽拒绝了。

  她真不是学霸,她的成绩不错,靠的绝对不是脑子,而是题海。很多题,她知道是那个答案,但却不知道为什么。她的选择题命中率高,真的是因为她是浸泡在题海里的。

  如果让她说为什么?

  她肯定是说不出来的。

  所以,补课小老师什么的,她是绝对不敢接的。即使一些家长已经开到了40元一节课,陈白羽也不敢接。

  黄华伟和李志远听说陈白羽考上了京都大学后,也送来了祝贺礼物。他们两人的生意这几年发展很快,已经从外单加工厂升华出来了。

  现在,很多工厂都依赖于外来订单的加工,但黄华伟和李志远却已经找到了更长远的发展之路,拥有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室,专卖门店。

  现在,他们的工厂主要生产自己设计的服装,外来订单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他们正在慢慢减少对外来订单的依赖。

  所以,在今年7月,金融风暴第一阶段开始的时候,黄华伟和李志远不受半点影响。

  甚至还趁机收购了别人的公司。

  很多人都以这场风暴会在年底的时候结束,但陈白羽知道不会。年底不过是‘暂时歇息’而已。

  在1998年初的时候,会再次袭来。

  以龙卷风的方式,席卷而来。

  一直到1998年底。

  陈白羽本来还想趁乱发横财的,但想想还是算了。虽然,她不是什么好人,但踩着别人的尸体敛财也不是她的作风。

  所以,她在6月份的时候提醒了黄华伟和李志远,让他们准备好。准备什么?当然是钱了。

  趁火打劫,最需要的就是钱。

  其实,想想她真的挺婊的,自己不敢,却让别人干。

  又当又立。

  黄华伟和李志远请陈白羽吃饭,庆祝她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本来,黄华伟提议去吃西餐的,但陈白羽却想吃烧烤。她已经很久没有吃烧烤了。没有办法,她还是会出痘痘的年纪。

  虽然现在痘痘已经不像一年多前疯狂生长了,但也还是会偶尔的冒出一两颗来。每次吃了上火的东西,就会在下巴或者是鼻翼的地方冒出一两颗痘痘来。

  对于一个爱美的人来说,痘痘简直就是罪无可赦。

  “要一份鲜鱿,一条茄子,一个鸡翅膀,还有一串韭菜,一根玉米。”陈白羽看着新鲜的烤鱼,也想吃。

  但是,想想她的小肚子,还是算了。

  下次再吃吧。

  “还要一杯凉茶。”

  一边喝凉茶一边吃烧烤,这就是广东人。

  华伟厂附近的烧烤摊生意特别好,热热闹闹的。

  “一串烧烤,一口冰镇啤酒,简直就是人生一大享受。”黄华伟一脸的满足,“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吃一顿了。今天不醉无归。”

  最近实在太忙,都没能好好吃饭,更不要说吃烧烤了。

  陈白羽直接白了他一眼,“你和我一个小女孩说不醉无归,别人会怀疑你人品的。要知道,我还有几个月才成年呢。”

  黄华伟嘴角抽抽,“不用怀疑。我人品真不好。”要是人品好,能在陈白羽小时候就和她成为朋友?

  有时候,黄华伟也奇怪,他怎么就和小屁孩陈白羽成为朋友了呢?明明他们的年龄相差甚大,他都要怀疑自己是怪蜀黍了。

  最奇怪的是,这几年他们相处很愉快,一点也没有年龄的隔阂。不管是说话,还是处事。

  虽然陈白羽有时候也会在交谈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小女孩的特征来,但更多时候黄华伟会觉得自己是在和同龄人交谈。

  而且还是一个见识广泛,阅历丰富的同龄人。

  这种感觉不止他有,李致远也有。

  虽然会疑惑,但他们并不会多问。

  好奇害死猫。

  而且,这些年,他们靠陈白羽赚了不少钱,可以说是名利双收。

  “不过,陈小五,你果然好犀利。”黄华伟竖起大拇指。陈白羽在6月份的时候提醒他们准备好钱,说7月份的时候有大用。

  果然。

  7月2号的时候,金融风暴来袭。

  他和李志远回到香港,趁机收购一些有发展潜力却没有能力扛过这次危机的小公司。

  最近,他们都在忙着这件事,扩展自己的事业版图,从来都是一件让人激动振奋的事情。

  忙起来,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了。

  因为听说了陈白羽考上了京都大学,所以抽时间出来和陈白羽聊聊天,交流交流感情。

  他们也很久没见了。

  去年暑假,陈白羽因为高三,所以没上东莞。虽然平时有通电话,但肯定不能像见面这样随心所欲的交谈。

  “可惜。我们的资金还是太少了。相对其他的一些资金巨大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大机会,一个扩大经济版图的机会。”

  “我们不过是小打小闹。”黄华伟喝一口啤酒,“陈小五,你猜猜这场风暴大概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98年底。”

  陈白羽看了黄华伟和李志远一眼,“而且,波及的范围会越来越大。你们还是要做好准备。”

  黄华伟点点头,“我和致远也猜测不会这么早结束。不少经济学者专家都说,今年年底会结束。可笑。”

  黄华伟摇摇头,最不靠谱的就是专家学者。

  “就目前的形势分析来看,会也有短暂的喘息机会,但时间不会长。”李致远把一串考好的牛肉放在黄华伟的碟子里。

  陈白羽鼓起腮,继续自给自足,“嗯。”事实就是这样。

  “陈小五,你懂得真多。”黄华伟感叹一句,“我都想要破开你的脑子研究研究,里面是不是金色的?”

  陈白羽满头黑线,难道金色的脑子就特别聪明?这是什么说法?

  “我们的脑都是白色的,所有是豆腐脑。而你的是金色的,所以......”黄华伟看向李志远,“读书少,找不到词来形容了。爱恩斯特的脑袋?好像很多课本,爱恩斯特的脑袋都是金色的。”

  陈白羽两眼望天,“叔叔,醒醒吧。一把年纪了还以为自己很天真蠢萌?这不是极力拉低你自己的智商么?”

  “爱恩斯特的脑袋是金色的?一听就是儿童壳黄。”陈白羽撇撇嘴,“黄叔叔,你现在是中年大叔,不是五年级的小学生。”

  “陈小五,你嘴巴还是一如既往的毒,差点就把我给毒死了。”黄华伟可怜兮兮的看向陈白羽,“我真不是中年大叔。我觉得我还是青年才俊。”

  “四舍五入就是中年大叔了。”

  黄华伟楚楚可怜的看着陈白羽,“陈小五,不要打击我这一颗青年流逝的心。会痛的。你还小,不懂步入中年的痛。”

  陈白羽低头吃烤鱿鱼,“你看错方向了。”

  真是的。

  牛高马大竟然撒娇,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灾难。再说,撒娇什么的,看她干什么?她有不会安慰。

  黄华伟脸僵硬了好几秒,默默喝酒。

  李致远勾起嘴角,明显的心情不错。

  “小五,什么专业?”

  “平面设计。”

  她上辈子选的是税务专业,要记的东西太多,掉了大把的头发。这辈子想要选一个相对来说灵活度高些,更自由的专业。

  李致远有些意外,“以后不打算走政治?”当初看陈白羽玩了一手借力打力,借刀杀人,拉下一片后,李志远就觉得她很适合政治。

  她玩得转。

  轻轻松松的算了人,还深藏身后功与名。

  陈白羽摇摇头,“太累。”

  她已经为名为利累了一辈子了,这辈子准备就清清闲闲的过日子了。

  阴谋算计什么的,她是不想再玩了。

  当然,如果有人想要算计她,她也是不会客气的。

  “你怎么不学服装设计?你没看见,你给我设计的那些款式已经承包了大街小巷?”

  黄华伟几年前就开始和陈白羽合作,可谓是名利双收。虽然,很快就被模仿,被仿制,但还是让他赚了个盆满钵满。

  陈白羽不想说话。

  为什么?

  因为那不是她的灵感,而是抄袭,按照前世的时尚潮流风尚来抄袭的。她给黄华伟画的图都是一些大牌的基础款,能收藏的那种简单却经典的款式,当然受欢迎了。

  “对了。你上次让我买的地,已经买了。而且,已经有内部消息传出,那里将会成为华南地区最大,装修最好,配套设施最完善的中高档时装批发中心,东莞市大型的综合商业中心。”

  “嗯。”陈白羽不太在意,“我也是无意中得到的内部消息。”

  “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买?”黄华伟和李致远都买了。不过,因为竞争太大,所以一人只拿下了一块地皮。

  “我没有兴趣。但你们可以好好发展。那的确是个服装业发展的好地方。

  虎门黄河服装城是东莞市最大型的商业中心,

  既是中、高档服装的现货批发、零售中心,也是服装品牌连锁加盟中心。有四十多条连通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福州等省内外大中城市的客运专线,为进出时装城的客商创造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

  1999年11月开业,日均客流量达数万人,服装交易会期间日客流量更是高达十万余人。

  因为知道它的发展,所以陈白羽建议黄华伟和李致远在那附近买地。随着黄河时装城的发展,周边地区肯定也会跟着发展起来的。

  黄华伟和李致远两人刚好是做服装和鞋业的。

  “陈小五,多谢了。”如果不是陈小五建议,他们还真要错过了。

  不少香港过来投资的朋友,因为消息落后,等他们收到所谓的‘内部消息’时,差不多该知道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内部消息也是有时效性的。

  他们也是内部消息迟滞的一批人。他们今年才收到内部消息,但陈白羽却在一年所两年前就已经有了消息。

  可见陈白羽的人脉网络之广。

  如果陈白羽知道黄华伟和李致远的想法,肯定会说,他们想多了。

  她没有内部消息,只是有上辈子的记忆。

  陈白羽和黄华伟还有李致远一直吃到晚上九点,阿爸来接人。

  “陈白羽同学,你有一个好爸爸。”不仅是黄华伟,就是李致远也感叹,陈楼上真是一个好爸爸。

  他们都知道陈白羽是捡来的,但陈楼上对她和其他的孩子却没有任何的区别。

  看着陈白羽和阿爸离开的背影,黄华伟苦笑,“有些羡慕。”

  李致远没有说话,他和黄华伟都有一个不讲道理,强硬自大又自私的父亲。

  看着陈楼上,他们多少会想到自己的父亲。

  因为父亲的关系,他们都抗拒结婚生子,就是怕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成为一个不合格的父亲,成为一个会让孩子埋怨的父亲。

  所以即使家里一催再催,他们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结婚生子的问题。

  因为怕。

  人家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不管是遗传,还是有样学样,总会有一些相似的。

  7月底的时候,阿公打电话过来说陈白羽的录取通知书到了,他还打开让全农场人观看了。

  自从成绩出来,确定陈白羽能考上京都大学后,阿公就天天跑居委会,看有没有陈白羽的通知书。

  就怕错过了。

  他也不放心别人,坚持自己去看。

  一天跑一遍。

  比当初陈一元和陈辉年考上京都大学的时候还要上心。

  阿婆笑话他,他还理直气壮,这不仅是宝阳镇,还是他们县第一个考上京都大学的女学生。

  能不重视?

  是的。

  农村人把大学生分男女。

  而陈白羽的大哥陈一元,则是他们县第一个考上京都大学的男学生。

  当初大哥还是他们省状元,可惜陈白羽不是。

  不过,县领导说了,要来采访阿公,问问他是怎么而教育孩子的,五个孩子都考上大学,有三个是京都大学的学生。

  太值得宣传了。

  听说能上报纸,能上电视,阿公能不积极?

  是恨不得通知书马上来,然后马上被采访。

  为此,阿公还买了好几套衣服,就等着采访的那天穿呢。陈白羽还听阿婆说,阿公这几天抓紧时间打了一个大木柜放在大厅。

  装什么呢?

  装陈白羽几兄妹的奖杯。

  虽然大厅的墙壁上已经贴满了他们兄妹几人的奖状,但阿公觉得还不够,还需要奖杯和奖牌。

  自从陈白羽带回第一个奖杯后,阿公就发现,原来最能炫耀的不是奖状,而是奖杯或者奖牌。

  奖状太常见了,一点也不能突出他家的书香门第来。

  所以阿公就把阿祖房间里收藏起来的那些奖杯和奖牌统统拿了出来,摆放在大厅的木柜上。

  阿婆问他,就不怕爱别人偷了?

  阿公理直气壮,“我就摆十几天而已。”等那些要采访的人拍照后,他就收起来,藏起来。

  这可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

  虽然都不是真金白银,但看着也好看。

  不过,就是太少了,显得木柜有些空荡荡的。阿公想着要不要找几块好看圆滑的石头摆上去,充当装饰品?

  因为凡是代表学校参赛的奖杯和奖牌都是要放在学校展览的,所以拿回来的一般都是陈白羽和两个哥哥以个人名义参加比赛的奖杯。

  所以数量当然就不多了。

  阿公看着空荡荡的木柜有些不是滋味,觉得很有必要给督促一下,让孩子们更努力。

  努力的获得奖杯。

  最后还是阿婆提醒他,让他找几个木雕工艺品摆上去。

  要真是摆石头,还不得笑死人?

  然后阿公就让小胖子找了几个好看又有意义的木雕回来,摆在木柜上。阿公每天都要擦一遍,比洗澡还要勤快。

  小胖子觉得有些眼疼,然后阿公直接怼他,‘有本事,你也拿几个奖杯回来。’

  小胖子笑呵呵的回怼阿公,“我把奖杯拿回来,也是放我家啊。”

  好吧。

  阿公这时候才想起,吃他家饭,住他家,被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小胖子不是他的孙子,而是他三哥的。

  说真的。

  阿公对小胖子真的很好,比当初对亲孙子大哥还要好。

  然后阿公也不管小胖子是谁的孙子,直接追在他后面要揍,逼着他拿奖杯。下胖子哀嚎。

  通知书到了,陈白羽也放下心来。

  没有收到通知书之前,什么意外都有可能会发生。

  终于能安心了。

  阿妈让陈白羽去买肉,“加菜。记得要买后腿肉。”

  “好。”陈白羽拿着钱就跑了,至于后腿肉什么的,她还真不会分。不过,她家买肉一般都是找熟人,也是宝阳镇出来的老乡。

  这是一个很小的菜市场,只有两个猪肉佬,一个是宝阳镇的,还有一个是宝鸡镇的,都算是陈白羽的老乡。

  不过,陈白羽一般都是在宝阳镇的这个猪肉佬处买肉。

  “陈小五要买肉?要什么肉?”

  “我妈说要后腿肉。”陈白羽看了一眼旁边宝鸡镇的猪肉佬,生意也很好。现在正是工厂下班的时候,不少人在买肉。

  其实,旁边宝鸡镇的猪肉佬,陈白羽也不生疏。和大堂伯是一样的人,喜欢短斤缺两。

  当然,他短斤缺两的目标是一些厂妹,即使少了,没有称也不知道。

  曾经有一次,陈白羽来买肉,因为宝阳镇的猪肉佬已经卖完回家了,陈白羽就在旁边宝鸡镇的猪肉佬处买。

  10元的瘦肉。

  陈白羽高高兴兴的回家去。

  阿妈火眼金睛,一看就不对劲了,“最多只有八两。”

  放在称上一称,八两都没有,只有七两。

  少了这么多,阿妈当然不会就这么算了,提着猪肉就找了过去。对方正好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吃午饭。

  阿妈看到对方要走,大喊一声,“买肉。”

  最后,对方赔阿妈五两肉和一块骨头,然后一脸不好意思的道歉,“我不知道是你女儿。还以为是厂妹呢。”

  当时,陈白羽就嗤之以鼻。

  厂妹就可以短斤缺两了?

  “这是后腿肉。听说你要去京都读书了?”

  “是。”

  “好好读书。这些猪杂送给你煮汤,听你阿爸说你喜欢枸杞叶猪杂汤。”

  “不用。”陈白羽真的不太好意思。自从知道她考上了京都大学后,就有不少的老乡给她家送东西。

  陈白羽没有要猪杂,那了后腿肉就跑。

  大家太热情,她都不好意思出来买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