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 124,怂和善

重生八零:娇俏农场主 124,怂和善

作者:明景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8 20:14:12 来源:免费小说

  快要回校了,阿婆给陈白羽和姐姐们蒸艾团,让她们拿到学校去给同学们尝尝。

  嫩嫩的艾草昨晚就被摘回来了,洗干净,晾干水,今天一早就能动手开始做。邻居听说家里做艾团纷纷过来帮忙。

  阿婆把桌子搬到院子里的杨桃树下,大家围在一起,一边做艾团,一边说说笑笑。

  “听说丽花昨晚回来了?”十三婆一边往团子里包糖和脆花生一边问。她昨晚也是迷迷糊糊的听到声音。

  半夜的听到有人哭,然后好像听说是丽花回来了。

  昨天累了一天,也就懒得起来问怎么回事了。

  丽花那孩子也不懂事,大晚上的哭,晦气得很。

  阿婆叹口气,“回来了。”

  满满的无奈。

  真不知道丽花那死丫头怎么就把日子过成了这样?好好的日子偏要折腾。

  也不知道她在折腾什么?

  折腾别人,折腾自己。

  把婆家搞得家无宁日,就没有一天安生。

  昨晚更是半夜三更的跑回娘家,哭哭啼啼的,看着就气人。

  “半夜回来的?我昨晚睡得太死了。”

  “半夜回来。还带着孩子。你说,要是路上出什么事,怎么办?到时候有她哭的。也不知道这孩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小时候看着乖巧懂事听话。”

  “都是外面闹的。好好的孩子去外面打工就都学坏了。别说丽花,就我家那个,上次回来还和我说什么,婆婆打骂媳妇是犯法的,要被抓去坐牢。呸。我当了一辈子的媳妇,还要她教?”

  “丽花也大胆,敢一个人走夜路。”

  “瞎大胆。幸好没有出事。”

  “丽花又吵架了?这次是和婆婆还是和小姑吵?”

  “丽花那孩子不懂事......”阿婆摇摇头,语气里满是无奈和恨铁不成钢,幸好丽花不是她的孙女,否则真的要被气死。

  也幸好她的几个孙女都听话。

  “丽花以前吵架也没有大晚上回来的,昨晚怎么....是不是家婆说了难听的话?还是和小姑打架打输了?”

  “她男人回来了。”阿婆真不想说。

  昨天晚上,三更半夜,丽花堂姐背着儿子回娘家。还没有进门口就大哭,吓了大堂伯和堂伯娘一跳,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急急忙忙的爬起来,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跑出来开门。

  背着孩子的丽花堂姐抱着大堂伯娘哇哇大哭。

  大人哭,孩子跟着哭。

  哭得凄惨。

  邻居还以为谁去世了,慌忙从床上爬起来。

  因为家有老人,最忌讳的就是大晚上突然传出哭声。阿公和大叔公直接破口大骂,不仅骂丽花堂姐,还骂大堂伯,说他不会教女儿,教出了个蠢货。

  邻居看到丽花堂姐背着儿子坐在娘家门口哭得好像死了亲人,都忍不住的嘴角抽抽,暗骂蠢货。

  在农场,外嫁的女儿回家哭灵就是必须在大门口停下,等待亲人接才能进去的。

  现在丽花堂姐闹这一出,是什么意思?诅咒谁?

  大堂伯气得直接打人。

  “打吧。你打死我,我不活了。我带着儿子一起死。”丽花堂姐梗着脖子看大堂伯,“你不打就是不是我爸。”

  “打死我算了。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这么难,我不活了。”

  丽花堂姐一边哭一边闹,儿子也跟着哭。

  然后被吵醒了,闹脾气的小胖子也哭。

  也难怪今天很多人都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从他们家路过,问问昨晚发生了什么事。

  昨晚不少邻居听到哭声,都被吓了一跳,都以为阿祖去了。

  陈白羽也气恼。

  阿祖老了,最忌讳就是这种哭得好像死了全世界一样悲惨的哭声。

  听着就让人不爽。

  “哎。好好的日子不过,天天出幺蛾子。”

  也难怪婆家不高兴。

  十三婆撇撇嘴,“要是我儿媳妇搞事,非要打一顿不可。以为生了儿子就是祖宗。现在买一个女人又不贵,离婚了还能找到更好。”

  农场很多买老婆的男人不也过得好好的。

  “以前丽花就不省心。稍不如意就要跳鱼塘。”

  十三婆推了推阿婆,“你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丽花到底在闹什么?以前虽然也不省心,但也没有现在这样作和蠢。”

  阿婆抿抿嘴,真不想说那些破事。幸好,她家的几个孙女成绩好,读书好,要不肯定会被丽花给拖累,嫁不出去。

  附近村的人,谁不说‘短三两’家的闺女是搞事精?

  原来,丽花堂姐一直不同意小姑子去上学,想留小姑子在家里做家务和带孩子,但家婆不同意。

  在9月1日的时候,丽花家婆坚决送女儿上学,并教了几十元的学费。

  丽花知道后就大闹,一边哭一边骂,说什么家里穷还要送赔钱货女儿去上学,说什么她在家里没有地位,被小姑子给压一头,被小姑子欺负等等。

  家婆当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被叫‘赔钱货’,和丽花吵了起来。

  最后,丽花抱着儿子要去死,去跳水库。如果不是村里人拉着,丽花真的抱着儿子给跳下去了。

  丽花是大人而且会游水,跳就跳了,但孩子怎么受得了?所以,大家就都劝丽花家婆,为了孙子就不要吵得太过了。要是真的逼死了儿媳妇和孙子,怎么向在外打工的儿子交代?

  家婆委屈得当着村长的面说要跳水库,说丽花逼死家婆。

  丽花不甘示弱,“你要跳就赶紧。你跳完了,我还要跳。”

  什么老虔婆,老不死,破烂货等等,什么词难听,丽花就用什么词骂家婆。

  家婆被吵得头痛,骂得心痛,但一口咬定,宁愿跳水库,也不同意让女儿回来带孩子。要么就一起死,一了百了。

  丽花家婆也看透了丽花的本质,知道丽花不会跳,更不会死。所以她好不让步,“你要死就死吧。你想带着儿子就带着。你死了,我给阿春买一个越南婆,生好几个儿子。”

  丽花吵、闹都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天天哭,天天闹,天天抱着儿子去水库边要跳水。

  大人这样闹也受不住,更不要说孩子。

  没两天,孩子就被吓得发烧,说胡话。

  一开始是一点点低烧,丽花堂姐没注意,继续抱着孩子去水库边哭闹着要跳水,让大家不要拉着她,给她自由,让她解脱。

  这样一挠,孩子烧得更严重了。

  丽花不是一个细心的妈妈。

  孩子大晚上哭得哼哼哧哧的,就睡在他旁边的丽花堂姐竟然都没有听到,没有发现。幸好,家婆半夜起来去粪坑,路过丽花房听到孩子有气没力的哭声才发现。

  气得想要打人。

  孩子已经烧了好一会,当妈的却睡得死死的,丝毫没发现。

  家婆拍门,丽花还矫情的不愿意开门让家婆进来。

  没有照顾好孩子,这本来就是丽花堂姐的错,而她却怪家婆,是家婆不同意小姑子回家照顾孩子,否则,孩子怎么会发烧而不知?

  一切都是家婆的错。

  这简直就是倒打一耙,胡搅蛮缠。

  丽花堂姐和家婆又吵了起来,吵着吵着扭打在一起。很少劳动的丽花堂姐当然不是身强力壮的家婆的对手。

  丽花堂姐哭着回娘家,但大堂伯和堂伯娘两人都不管她,让她哪来的哪凉快去。以后没事不要常回娘家,影响不好。

  丽花堂姐觉得自己吃亏了,委屈了,于是给堂姐夫发了电报:你妈病危,速归家。

  寥寥几个字差点没把堂姐夫给吓死。

  收到电报后,堂姐夫立刻请假回家。

  然后看到的是媳妇和妈的二人恨不得对方死的人肉大战。

  看到儿子回来的妈,奥陶大哭。

  娶了这样一个搅家精儿媳妇,真的太委屈,太气愤了。

  看到丈夫的丽花堂姐也委屈的眼泪直流,直说自己被家婆和小姑欺负了。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你有你的委屈,我有我的道理。

  虽然说婆婆和媳妇是天敌,但别人家也没有这样你死我活。

  堂姐夫夹在两人之间,为难得想要去撞墙。

  不过,知道儿子差点被烧傻后,堂姐夫直接和丽花堂姐吵了起来,然后才有了昨晚丽花堂姐半夜三更回娘家的事。

  丽花一直都觉得丈夫应该站在自己这边,和自己一起对抗家婆的。怎么想到,怎么说要对她好一辈子的丈夫竟然和家婆一起骂她。

  怎么忍受得了?

  这日子还怎么过?

  不过了,回娘家去。

  丽花堂姐一路抹黑的回娘家,一路上什么都不敢像,什么都不敢看,就只盯着手电筒的光小跑回来。

  回到娘家门口,心才能放松,然后大哭出来。

  “我们都不好意思路过荔枝根。没脸。”阿婆啧啧的摇摇头,“现在荔枝根的人那个不说丽花太搅事?”

  荔枝根是堂姐夫家所在的村,荔枝根的村长每次看到大唐村的村长都要问两句:你们怎么就教出这样一个搞事精?

  然后摇摇头,啧啧,“祸害。”

  从大唐农场去宝鸡镇必须要路过荔枝根,抬头不见低头见,村里人多多少少被人八卦一两句。虽然八卦的不是自家孩子,但也丢脸。

  特别是有些刻薄的人直接问“你们大唐村教出来的女孩都这样?”

  呸。

  怎么能承认?

  丽花一个人就坏掉了大唐农村所有女孩子的名声。

  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粥。

  “说怎么办了么?”在老一辈人的眼里,别说争吵,就是天天打架也很少会提‘离婚’这个词。

  吵了,调和。

  打了,调解。

  梅姨现在是三天两头的跑,劝解了丽花堂姐,然后又安慰婆家。

  两头和稀泥。

  就希望丽花和婆家能够相安无事,好好过日子。

  可怜梅姨第一次做媒当‘米婆’,就遇到丽花堂姐这样不讲理胡搅蛮缠的女人。

  用十三婆的话说就是前世不修。

  “阿春过来了吗?”

  阿春是丽花的丈夫,是个老实的男人。他很不明白,当初活泼可爱的丽花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不讲道理的泼妇样?

  “没有。”

  一大早,天没亮,大堂伯就压着丽花堂姐回婆家请罪去了。

  至于结果如何?

  大堂伯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应该是谈得不太顺利。

  “阿梅说做这个媒,鞋都跑烂了两双。”

  有什么办法?

  这是‘米婆’的责任。

  婆家没有怪梅姨就是因为丽花堂姐并不是梅姨介绍的,而是他们自己认识,然后请梅姨做媒。否则......

  如果是梅姨介绍的,可能婆家已经打上了梅姨家了。

  安什么心,有什么仇?

  介绍这样一个事儿货。

  梅姨这时候既庆幸又无奈。

  庆幸,丽花和阿春是自由恋爱,不是她牵线搭桥介绍,撮合。

  无奈,是因为当初她没有好好了解丽花的为人,就轻易的答应了做‘米婆’。

  怪谁?

  不管是堂姐夫还是梅姨都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清。

  因为识人不清,堂姐夫娶了个搅家精,搞得家无宁日。同样因为识人不清,现在以后都没有人再敢请梅姨做媒。

  即使梅姨看好的男女,也不敢让她做‘米婆’。

  不是她的错,但谁都不愿意找晦气。

  说了丽花,又说到阿广,然后聊到别村的八卦。

  陈白羽一边听着,一边跟阿婆学做艾团。明明就觉得不难,但陈白羽做出来的就是没有二姐三姐做的好看。

  二姐三姐做出来的是一样大小,而陈白羽的却是一个大一个小,一个圆一个扁。别人做的圆鼓鼓,只有她的软踏踏,看着就是肚子里没货。

  “小五的聪明劲都用来读书了。”

  “好好读书,好好考试,以后不用做这些。听说外面能请人做家务呢。我娘家的一个姐妹就在广州给人做饭带孩子。”

  “小五做不好没关系。”

  陈白羽抿抿嘴,继续努力。

  “姐。”小胖子在旁边捣乱。

  小胖子手拿着烧火棍,在院子里追着小鸡仔跑,刚孵出来不久的黄茸茸的小鸡仔四处散开,乱跑。

  一只小鸟飞来,站在杨桃树上,‘吱吱’两声然后飞走。

  小胖子看着小鸟飞走的地方,然后小腿蹦跶着跑到大厅,抬头看大厅的鸟巢,疑惑的皱着眉头,小鸟为什么不回家?

  “姐。”小胖子跑过来,双手扯着陈白羽的衣服,胖乎乎的小手指向大厅的鸟巢。

  “它们飞出去玩了。”陈白羽头也不抬。

  大厅的墙壁上有个鸟巢,总有小鸟飞出飞入。有时候会飞到院子的果树上,有些不怕人的小鸟会飞到小胖子的肩膀上。

  当然,小鸟也是有脑子的,是不可能飞到大人的肩膀上,再大胆的小鸟也不敢自投罗网。

  小胖子看陈白羽不理会他,又拿着烧火棍跑了。

  “别把烧火棍给丢了。一会叔公要打屁屁。”阿婆恐吓小胖子。自从小胖子能走会跑后,就特别喜欢烧火棍。

  很多时候,烧火棍拿出去就没有了踪影,连小胖子自己都不知道被扔在哪个角落里去。

  自从小胖子会跑后,家里几乎是隔天就换一根烧火棍。

  有一次,阿婆打扫床底的时候,发现好几根烧火棍。

  有时候小胖子还藏在席子底下,被子里。

  每次阿公要打小胖子的时候,阿祖就出来阻止,“老三以前可没有打过你的孙子孙女。现在他不在了,你要打他孙子?”

  好吧。

  一句话就让阿公偃旗息鼓,也只能瞪瞪不知天高地厚乱闯祸的小胖子。每每这时候,小胖子就会很有眼色的跑过去要阿公抱抱。

  一向脾气不太好的阿公对小胖子也是无可奈何。

  陈白羽正在捏着艾团,突然,一朵小小的粉红色的杨桃花落在手边,飘落在已经做好码在簸箕里的深绿色的艾团上。

  粉色的花,深绿色的艾团,相影趣成画,和谐得宜。

  可惜,杨桃花不能吃,否则点缀一些粉色的小花,艾团肯定会更好看。

  突然,陈白羽想到了酸草。

  酸草花有粉色和小黄色,小小的一朵,能吃,但很酸,能酸出眼泪来。自从小时候尝试过后,陈白羽就再也没有尝试。

  酸草就长在路边,随处可见。

  陈白羽带着小胖子摘了不少的酸草花回来,轻轻的洗干净,然后点缀在艾团上,放在锅上蒸。

  “小五,去叫阿公回来吃艾团。”阿婆对着正在洗手的陈白羽说道,“带着小胖子去。别吵着阿祖。”

  陈白羽看了一眼正在摇椅上睡觉的阿祖点点头。可能人老了,阿祖睡眠不太好,晚上睡不好,白天就要多补眠。

  阿祖的摇椅摆在龙眼树下,清风轻轻,正是睡觉的好时候。树上的知了在‘知了知了知了’的吵闹不停,也不影响。

  “阿公在哪里?”现在这个时候,田里应该没有多少活,阿公应该在果园。

  果然。

  “在荔枝园剪枝。”

  陈白羽牵着不太乐意出门的小胖子。

  眼看就能吃艾团了,小胖子不想出门,想要守在火庐,等艾团出锅。

  “姐。”小胖子很委屈。为什么姐姐不认识路,就要他带着?他也不认识路好不好?

  陈白羽没有理会小胖子的怨念,笑呵呵的摘一朵小野花别在他的耳朵上。

  小胖子摸摸耳朵,“丑。”

  “你又看不到。”

  “丑。”小胖子把小花拿下来,扔在地上,用脚踩了踩。

  “小胖,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辣手摧花?”

  “丑。”

  陈白羽哼哼,一个小屁孩懂什么美丑?

  明明就很漂亮。

  绝对是小胖子的品味有问题。

  然后就看到小胖子扯了一拔草放在自己光溜溜的头顶上。

  辣眼睛。

  一颗卤蛋上撒一把青草,这是什么感觉?

  能吃了。

  很美味。

  “小五,去哪?”通叔挑着胶液,从山里出来。

  一桶桶的胶液白白的,好像牛奶。

  胶液是橡胶树上割出来的,用来制造天然乳胶,还有其他的一些胶制品。

  大唐农场有好几个山头都种着橡胶,高高大大的橡胶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树龄,每天都能出不少橡胶液。

  每天早上大概四点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有固定的工人上山割胶,每棵橡胶树上都会用铁丝绑定一个白色的小瓦碗,用来装橡胶液。

  工人背着工具上山,在树上割一个长口字,橡胶液流出来,然后落在小瓦碗上。割完一个山头,然后开始收胶,把每棵橡胶树小瓦碗里的橡胶液倒入水桶。

  背回家,还要制成简单的橡胶片,然后有人来收购。

  相对割胶、收胶,制胶的时间要更长一些。

  从割胶到出售半成品的橡胶片,需要的时间最少十多天,这还是太阳好的时候。太阳不好的时候,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也是冬天不割胶的原因。

  不仅仅因为橡胶树需要休养生息,冬天的阳光也不适合晒胶。

  “通叔,收胶回来了?我家今天做艾团,一会过去尝尝吧。我做的。”

  陈白羽愉快的和通叔还有其他的割胶人打招呼。

  “呵呵。好。”

  “小五在学下被欺负没有?我有个外甥在市的汽车站工作,有事去找他。”

  “好。”

  “我这么可爱,别人怎么会欺负我。”

  说说笑笑的走远。

  陈白羽带着小胖子走在山路上,小胖子还是个好奇宝宝,看到什么都惊奇。陈白羽陪着他,看到漂亮的小花摘一朵,看到成熟的野果摘一个。

  到荔枝园的时候,远远就看到阿公正站在一个自制的木梯上剪枝。木梯靠着荔枝树,时不时的摇晃一下,看着就惊心动魄。

  阿公手里拿着铁剪,在修剪枝叶。

  荔枝园每年都要修剪几次,修剪旁支末叶。

  现在修剪的是旁支,主要是不让果树的枝条太过密集。太密集虽然看起来枝叶繁茂,营养就会被分散,会影响挂果量。

  也会在修剪的时候避免树干过高,会尽可能的让果树如‘伞’般的散着长,而不是竖着长。如果实在修剪不了,就会一边压制主枝干,一边用‘插枝’的方式,增加旁支。

  等到12月份的时候,还要修剪。那时候修剪的是末叶,主要是为了明年春天的促花用。春天来了,修剪过的枝丫末叶就会发芽开花。

  等到荔枝全部被摘后,也要修剪一次,主要是为了蓄养分,等待来年的开花结果。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果农的辛劳。

  一颗荔枝凝聚的是果农无数的心血。

  “阿公,回家吃艾团了。”

  “你们怎么来了?去摘个金瓜,你不是喜欢吃金瓜饼吗?摘了让你阿婆做。”阿公继续剪,“别摘太大的,要留种。”

  金瓜是本地人的说话,其实就是南瓜。因为皮是金黄色,所以被称金瓜。

  荔枝园里种着各种各样的爬地瓜,夏天的时候还有西瓜。但现在也已经10月份了,西瓜全部被摘,剩下金瓜和冬瓜。

  “姐。这个,我要这个。”小胖子趴在一个大金瓜上,双手抱住。

  “小胖子,你这么胖,把瓜给压坏了。”陈白羽翻个白眼,眼光真好,那应该是最大的金瓜吧?

  阿公可不会同意。

  这瓜的肚子里面还装着明年的金瓜种子呢。

  “姐。我要这个。”小胖子扁着嘴看陈白羽,小手抱着金瓜,用力的拍。

  ‘啪啪啪。’

  要死了。

  把瓜拍烂,阿公骂的绝对是她。

  为了不让小胖子捣乱,陈白羽也懒得选了,赶紧摘了一个扁扁的,然后一把抱过小胖子,“走。”

  陈白羽看阿公准备修剪好一颗荔枝树再回家,也找来锄头,给荔枝树除草。

  小胖子坐在扁扁的金瓜上,小手拍打着金瓜,“熟了。”

  陈白羽没有理会,忙着除草。

  虽然有了百枯草这个除草小能手,但农场的人很少用,因为听说用多了对地不好。大家宁愿辛苦些,人工除草,也不用百枯草。

  陈白羽是佩服的。

  现在这个年代,谁会想到环境环保的问题?

  谁愿意为了土地而舍弃收益?一切经济为先,甚至可以牺牲环境是这个年代的特色。但农场的人却觉得土地更重要。

  不管农管所和化肥农药店怎么吹嘘,他们就是愿意相信自己的经验,觉得不能用就是不能用,不会因为别人说‘全国人都在用’就选择用。

  不会。

  他们有他们的坚持。

  宁愿付出多些辛劳,也不愿意让土地受到损坏。

  他们种了一辈子的地,经验丰富,有时候比所谓的农业专家更靠谱。

  上辈子,陈白羽就看到过一个关于禾秆和稻草梗的处理报道,标题没有煽情,却直击人心《听了专家的话,谁赔偿农民损失》。

  曾经有一段时间,环保专家为了保护环境,规定不能焚烧禾秆。那段时间,到处都贴着焚烧禾秆的危险和影响。

  私**烧还会被罚款。

  但是,不焚烧,这么多的禾秆怎么办?

  专家建议,留在田里用水泡软,然后和泥一起被打田拖拉机打碎,能充当化肥用。但是,几年后,农民发现,所谓的专家并不靠谱,那样做会影响禾苗的生活,影响收成。

  怎么办?

  农民的损失谁赔偿?

  学识重要,有时候经验更重要。

  大唐农场的人一致认为百枯草不好,会影响土质。即使别人不认同,他们也会坚持。这是他们的可贵之处,不会盲目信任所谓的专家,所谓的‘全国人民的经验’。

  小胖子无聊了,滚着金瓜玩。

  “圆咕噜。”小胖子把金瓜滚入杂草里去。

  “姐,不见了。”

  “瓜不见了。”

  小胖子爬在杂草丛里扒拉着杂草找金瓜。

  “找到了。”

  陈白羽翻个白眼,好好的金瓜都被玩坏了。

  “回家去。”阿公看了一眼淹没在草丛里的小胖子,恐吓道,“有蛇咬屁股。”

  小胖子抬起头,“虫虫。”

  “这是蚂蚁。”

  阿公抱起小胖子,陈白羽抱着金瓜回家去。

  阿婆做的艾团子特别好吃,陈白羽一次吃了8个,吃得肚子圆滚滚的,走路都觉得麻烦,只想抱着肚子躺下睡。

  小胖子也挺着圆鼓鼓的肚子要阿祖给他揉。

  “金瓜跑到我的肚子里去了。”小胖子摸着自己的圆肚子,“好大的瓜。”

  陈白羽躺在竹席上,连眼皮都不想动一下。

  “小五,起来走走,免得消化不良。”李天朗把陈白羽拉起来。

  陈白羽摇摇头,太饱了,不想动。

  小胖子学着陈白羽的样子,躺在竹席上,“我的脚。”想要学陈白羽的样子跷二郎腿,可惜腿太短,只能抬起来,用双手抓住。

  “我记得小胖子小时候很喜欢啃脚丫子。”陈白羽的脚丫子踢了踢小胖子的脚丫子。

  阿祖笑了笑,“你小时候也喜欢啃脚丫子。”

  “才不会。”

  不知道上辈子会不会,反正这辈子她是绝对没有啃过脚丫子。

  李天朗把陈白羽拉起来,让她在龙眼树下绕圈圈。小胖子看陈白羽在绕圈圈,以为她在玩游戏,跟着绕,走着走着,就跑了起来,跑着跑着就撞上陈白羽的背。

  “咦。”陈白羽停下来,看到大堂伯和堂伯娘回来了,身后跟着的还有堂姐夫。

  大堂伯和堂伯娘的脸色并不好。

  堂姐夫脸色也很差,眼底的乌青严重,应该好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应该在接到丽花堂姐的电报后就没有好好的休息过吧。

  有个作天作地的老婆想休息好?那是做梦。

  堂姐夫是来找阿祖的。

  和阿祖谈了一会后,堂姐夫连水都没有喝又匆匆赶回去了。阿婆急急地给他装了几个艾团和金瓜饼。

  “阿祖。”陈白羽很担心的拉着阿祖的手,也气恼丽花堂姐搅事,影响阿祖心情。

  “叫你大叔公还有大堂伯过来,我有话说。”

  陈白羽踢了踢小胖子的小屁股,一点眼色都没有,‘赶紧哄阿祖高兴’。

  小胖子呆呆的看了一眼陈白羽,继续玩他的小木马。

  陈白羽又踢了踢。

  “阿祖,姐踢我,打我。”小胖子一手摸着屁股,一手指着陈白羽。

  陈白羽摸摸鼻子赶紧跑去叫大叔公和大堂伯过来。

  “你们打算怎么办?阿春说,丽花再这样下去,日子没法过了。”阿祖摸摸小胖子的小光头,“孩子不好好教,害人害己。脸都丢到水库去了”

  小胖子笑嘻嘻,“被大鱼吃了。”

  “要不,让丽花跟阿春去东莞打工?”大堂伯觉得丽花就是闲的。

  闲,所以作。

  因为没钱,所以斤斤计较。

  阿祖轻轻的撇了大堂伯一眼,“丽花工作?她没有工作过吗?”

  之前,丽花堂姐说在家里很烦,很无聊,也没有钱,所以就把孩子留给家婆然后去东莞打工。但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浪了半个月又回来了。

  要工作轻松,还要工资高。

  她看得上的,人家不要她,她也没有本事做好。

  工作辛苦,工资低的,丽花堂姐不想干,觉得配不上自己。

  “拈轻怕重,好吃懒做,刁尖恶毒。觉得全世界就她最厉害,全世界都应该让着她。怎么能这样?”阿祖是真的生气了。

  当初是丽花堂姐自己找的男人,现在又嫌弃男人不能赚大钱,养不了她。

  结婚后没有赚过一分钱的人,居然还有脸嫌弃丈夫没用不能赚钱,是窝囊废。如果阿春是窝囊废,她就废渣都不如。

  呸。

  能赚大钱的男人能看上她?会要她?

  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

  家里没有镜子,也有水库,还能不知道自己什么鬼样子?

  把婆家搞得一团乱,还觉得全世界人都在欺负她。

  哪有这样做人的?

  “竟然说羡慕美花。告诉她,要是敢做出美花那样的事情来,我打断她的腿。”

  美花是隔壁村的一个女孩,和丽花堂姐同岁,去开平打工后就跟着一个台湾商人。对方已经六十多岁了,家里孙子都有了。

  美花跟着对方,一个月差不多有一千多的零用钱,她觉得自己很本事,不用干活就能赚大钱。过年的时候,还在丽花面前炫耀,让丽花眼红不已。

  正因为有美花的对比,丽花堂姐觉得自己长得这么好,跟着堂姐夫这个穷光蛋的男人吃亏了,浪费了她的花容月貌。

  “好好的人不做,偏要自己作践自己。”

  “还有,告诉她,不想过就回家来。”

  大堂伯不敢出声,已经很久没有见过阿祖生气了。

  “让丽花回来,问问她想要干什么?要是不想过,就去离婚,不要祸害人家。人家和我们家没仇没怨。”

  “你自己想想,要是你找了个这样的儿媳妇,你怎么做?”

  阿祖看了堂伯娘一眼,“多教教。女人嫁人了,就不能有事没事回娘家,更不能句句都是婆家不如娘家。”

  “婆家再怎么不好,现在也是她家。她不能把自己当客人要别人来招待,让家婆小姑来照顾她,然后还嫌弃人家做得不好。即使是客人也没有当面嫌弃主人的道理。”

  “嫁过去,没有收拾过一顿碗筷。吃饱放下碗,然后埋怨别人做得不好吃,自己儿子的尿布也要小姑子洗,早上睡到9点?你们自己看看,我们村有这么的媳妇没有?”

  “养出这样的女儿,脸都丢尽。”

  大堂伯把丽花堂姐接回来,让阿祖教育收拾。最后,丽花堂姐保证不再作,不再闹,安心过日子。

  小姑子想读书那就读吧。反正她不管了。

  丽花堂姐回去了,阿祖心情不好的躺在摇椅上。

  虽然丽花堂姐一再保证会好好过日子,但阿祖不相信。

  “作吧。总会后悔的。”

  哎。

  陈白羽也很无语,丽花堂姐作得比上辈子还要厉害。

  国庆节七天,陈白羽在6日的时候就要回校了。先和二姐三姐一起到县城,然后再从县城坐车到市里。

  三姐妹背着阿婆准备的艾团和金瓜饼,坐上大堂伯的‘三脚鸡’到宝鸡镇。

  从宝鸡镇坐大巴到h县,需要差不多三个小时。这还是在上落客少的情况下。如果上落客多的话,可能要四五个小时也不一定,所以陈白羽三姐妹才会提早一天出发。

  陈白羽出门的时候,小胖子抱着陈白羽的腿不让她走,哭闹着要跟上。

  “哇哇。读书,我读书。”

  小胖子扒拉着陈白羽的腿,眼泪鼻涕全部擦在陈白羽的腿上。

  “姐。哇哇。姐不要我了。”

  “我要读书。”

  小胖子张开喉咙哇哇大哭,“姐。”

  趁着阿婆把小胖子抱起,陈白羽赶紧跳上‘三脚鸡’。

  ‘三脚鸡’开动,小胖子跟在后面跑,一边跑一边哭,伸着手叫的凄惨,‘姐’,好不可怜。

  “姐,糖。”

  呜呜。

  可怜的小胖子,他最想说的话都还没有说出来,姐姐就走远了。

  “小胖子别哭,我下次给你带糖,带玩具马。”陈白羽双手拱个喇叭在嘴边大喊。

  也不知道小胖子听到没有,反正没有再追着‘三脚鸡’哭。

  从宝鸡镇到h县的大巴一天只有两趟,中午,下午各一班。

  陈白羽三姐妹一人买一张坐票,因为没有坐票在别人上车买坐票的时候就要让位。为了不站着去县城,只能多掏钱。

  二姐三姐有些肉疼,陈白羽却安慰她们,“值得。”

  一路上要经过很多个镇,有人下车,也有人上车,陈白羽很庆幸买了三个座位。

  “小妹妹,你一个孩子怎么也能霸占一个座位?”一个面相有些刻薄的老奶奶站在陈白羽面前,伸手就想把陈白羽扯起来。

  陈白羽双手抓住座位,“我买票了。坐票。”不是她不想尊老爱幼,实在是有心无力。再说,眼前的老奶奶比她精神多了。

  老奶奶手上的力气不小,都把她的手臂给扯痛了。

  陈白羽怀疑自己的手臂被抓出青紫来了。

  陈白羽紧紧的把拉着座位就是不松手。

  老奶奶扯了几下,没有把陈白羽给扯起来,没有办法,只能恨恨的瞪着陈白羽。车厢人越来越多,好像在挤酸菜一般,越来越密实。

  售票员站在车头大喊,“往里走,大家往里走。”

  麻蛋的。

  还能往哪里走?

  都已经快人叠着人了。

  不少人眼红陈白羽一个小屁孩霸占一个座位,奈何陈白羽手里捏着坐票,而是小手紧紧的把拉着座位,像头小豹子一样警惕着。

  “小妹妹,你看我老了,站累了,能不能把座位让我坐一会?我保证,就坐一会。”一个老大爷哄着陈白羽。

  “哎。脚痛。年轻的时候受伤,老毛病。”

  “年轻的时候打鬼子落下的伤,不能站太久。”

  陈白羽假装没有听到,看向车窗外。

  二姐三姐有样学样,扒拉着座位。她们难得买一次坐票,可不想被人给抢了位置。

  “现在的孩子。哎。”老大爷摇摇头,一脸的失望。

  陈白羽当没有看到。

  别人是否失望,她管不着。

  为了不让陌生人失望,而委屈自己,这是傻子。

  “检票了。把车票拿出来。”

  因为车上只有一个司机和一个售票员,有时候上车的人多了,售票员顾不过来,会有不买票的漏网之鱼。所以,会在中途设有检票员。

  随时检票。

  “把票拿出来。”

  检票员一张张的检查,看看拿的是否是当天的票,是否已经坐过了站而不补票。

  “你这张票的日期是上个月的。”

  “哦。我忘记了。”然后脸不红心不跳的补票。

  “大爷,你这张票已经过了好几个站了。你是下车,还是补票?”

  “是吗?我不知道啊。补票吧。从这个站开始补。”

  ......

  “小妹妹,查票了。”

  陈白羽把自己的票递过去,检票员再三确认没有问题后还给陈白羽。

  检票员查完票下车后,不少人都在埋怨。明明是他们出力修的公路,为什么坐车还要给钱?还这么贵?

  早知道,当初修路的时候就不出力了。

  陈白羽晕晕欲睡,打个呵欠,然后看到一只手正探进一个大爷的裤兜里。

  可能是陈白羽的眼光太过惊讶,太过专注,引起了对方的注意和警惕。只见对方不慌不忙的瞪了陈白羽一眼,然后轻轻的动了动,露出别再腰带上的水果刀。

  ‘敢多嘴,弄死你。’

  陈白羽吓了一跳,抿着嘴,果断的转过头,看向车窗外,假装自己什么都没有看到。

  不是她怂,是她也无能为力。

  她只是一个软宝宝。

  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英雄,不是救世主。她没有动一动手指头就能拯救全世界的本事。虽然她重生了,但她从来不觉得自己就是女主,作死千万遍还能活着。

  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孩,会有无奈,会有无能为力,会怂,会害怕,会自私。

  舍己为人,那是女主才有的品质。

  她一个普通人,就活得自私些吧。

  对方很满意陈白羽的识趣,也更肆无忌惮。

  陈白羽眼睛的余光看到扒手把附近人的衣兜裤兜都探一遍,不过,看起来收获并不大。

  现在的人出门,钱一般缝在底裤衩里,除非扒掉裤子抢,否则还真偷不了多少。

  终于到了县城,一路用了三个半小时,但县城这时候已经没有了到市里的车,陈白羽只能到二姐的宿舍过一晚,明天再坐车到市里。

  “啊。作孽啊。”

  “怎么办?我的钱掉了,不见了。我的钱哪去了?”

  一个大爷坐在地上拍着腿哭得一脸的泪水鼻涕,原来,他的小孙子生病了正在县城医院住院,他回家向亲戚邻居借钱。

  好不容易筹够钱,谁知道一下车,钱就没有了。

  怎么办?

  老大爷坐在地上无助大哭。

  二姐三姐抿抿嘴,眼露不忍,最后只能硬着心肠把陈白羽拉走。

  陈白羽看着绝望到想要撞墙的老大爷,微微的叹口气,看了一眼周围,看热闹的人多,但真正伸出援手的人很少。

  老大爷哭了一会,站起来,摇摇晃晃的往医院走去。

  陈白羽趁着二姐三姐不注意,走在老大爷前面,假装自己不小心的掉了三十元,然后飞快跑掉。

  “哎。”老大爷把钱捡起来,想要叫住已经跑远的陈白羽。

  陈白羽躲在路边的商店里,看着老大爷等在路边。

  老大爷不知道在想什么,皱着眉,团团转。

  好像在衡量。

  好像在说服自己。

  最后下定决心,带着钱离开。

  看着老大爷离开的背影,陈白羽松了一口气,想做好事也不容易。

  “小五,你跑哪去了?小心丢了。”

  二姐三姐把陈白羽带回宿舍,然后把带来的艾团和金瓜饼分给舍友。大家吃的高兴,都夸赞阿婆的手艺好。

  “陈原,你妹妹真漂亮。”

  “你妹不读书了吗?怎么到县里来了?”

  二姐给舍友介绍陈白羽,大家听到陈白羽在市一中读初一都表示惊讶。

  第二天,陈白羽一个人坐上回市里的车。

  也不知道捡到的钱是否够老大爷救孙子。

  哎。

  她已经做了自己所能做的。

  希望他孙子能好起来吧。陈白羽很快就抛下这件事,直到十几年后,他遇到一个叫‘行善’的男人,然后从他嘴里听到另一个版本的‘捡钱’故事,才想起这见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在她眼里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让别人的一家记了一辈子,感恩一辈子。甚至把孙子的名字改为‘行善’。

  行善积德。

  老大爷以为是自己平时‘行善积德’,做的好事多了,才会最关键的时候捡到钱,救了孙子一命。

  所以他感谢老天。

  更感谢故意把钱掉在他面前的人,小仙女。

  他在绝望的时候,一个小仙女从天而降,帮了他,救了他的小孙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