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我只想搞钱 > 第209章 省试第二名

我只想搞钱 第209章 省试第二名

作者:昨夜大雨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1 06:20:17 来源:88小说

高衙内被一箭穿胸。

庙里的人吓得四散奔逃。

林冲也吓傻了。

惊讶的看着箭矢。

他怎么也想不到,

这个时刻竟然有人射冷箭杀了高衙内,他立刻想到,如果高衙内死了,那自己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高衙内的几个狗腿子,见高衙内胸口鲜血狂喷奄奄一息,几人一起抬着人就跑,准备找地方求医。

来到医馆。

大夫只看了一眼就说道:没救了,已经凉了。

高衙内被射杀,震惊整个汴京,虽然每个人都知道高衙内纨绔,作恶多端,可他毕竟是高太尉的儿子,现在被杀可是通天的大事。

不过很多人也暗地里鼓掌。

那个祸害死的好。

大快人心。

太尉府。

高俅看着躺在板子上,已经凉透了的高衙内,脸上满是气愤怒色。

没有心疼。

他自己不能生育,认这个儿子只是为了自己能有个后,这家伙平日的作为他自然也知道,败坏了自己很多名声,可既然已经认了,他就只能由他去。

虽然他也很看不上这个干儿子,可他也绝对不允许有人杀了他,这是对自己这个太尉的严重挑衅。

拿起旁边的箭矢看了看,看不出任何问题,只是普通的民间箭矢,而且没有任何记号。

汴京府尹来了吗?

来了老爷。

告诉他,彻查此事,一定要给我找出凶手。

还有那个林冲,我儿与他发生冲突时被人射杀,他难逃干系,让汴京衙门严加审问,看是不是他的同伙所为。

还有,派出咱们的人,一起调查这件事究竟是谁做的。

还有后世,你们看着安排吧。

一连下了几个命令。

高俅把箭矢丢下,转身离开,至于汴京府尹高俅没有见,高衙内的丧事他更不会参加,活着的高衙内可以给他传宗接代,死了的高衙内,就是一条没用的死尸。

以后想办法再收一个儿子就好了。

不过林冲就倒了霉,被京兆府衙门拿去审问,林冲感觉很冤,自己娘子被调戏,自己过去也没打那个高衙内,准备息事宁人,谁知到这个时候会有一支箭矢飞过来,把这高衙***死了,把自己也牵连其中。

对于林冲的说辞,京兆府衙门也比较认同,不过还是把林冲关入大牢。

随后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当日一些在大相国寺的游客,可却没有任何发现。

这件事情太过蹊跷。

没人看到有人带任何武器,事后也没人仓惶逃走,那只箭矢就好像凭空出现一般,最后就连调查的人都怀疑,那只箭是不是从别的地方飞过来,恰好射中高衙内这个倒霉蛋的。

调查不出凶手。

这件事就成了悬案。

而林冲,却一直被当做嫌犯同伙被关押在大牢里,坐牢也就罢了,更让林冲难受的是,林家人过来探视,告诉林冲他已经被殿前司衙门开除了,不再是禁军教头。

而且没有高俅发话,京兆府衙门不会轻易放他,他现在想出大牢都遥遥无期。

林冲心若死灰。

林逸杀了高衙内后,和同窗汇合,一起回了客栈,至于高衙内的事情他们也听说了,路上还不停议论,不过却没人怀疑林逸。

或者说,

整个汴京也没人怀疑林逸,因为他和那个高衙内,可以说没有任何交集。

谁知道林

逸这个穿越者,只因为讨厌高衙内就出手杀了他,而且还有藏匿弓箭的本领。

转眼到了二月。

这段时间京城的喧嚣反而少了很多,原本还有很多考生穿来穿去,逛青楼参加诗会什么的,现在临近考试,又全部紧张起来,很多人回到客栈整日看书。

林逸也差不多。

除了隔三差五去一趟崔念奴那边,大多数时间也是在客栈看书,崔念奴还帮林逸弄了一套《历年科举进士答题集》,这份东西很珍贵,很多人有钱都买不到,林逸看过受益匪浅。

在此期间,

夏廷之、赵元璧等人还托关系,找了在京城做官的亲眷,这些人进士出身,参加过科举,花钱请来给他们讲解科举过程和注意事项,众人收获颇多,到时候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二月十二。

省试的日子到了。

这天早上很冷,霜气弥漫,路边的枝条上挂满霜花,赶考的举子们摸黑起来,提着食盒文具出发,早早来到考院外。

贡院外,

密密麻麻全是人。

一个个冻得不住跺脚搓手。

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这次的考题会是什么。

林逸心说好在是大宋,不是明朝,宋朝省事朝进暮出,不会在贡院睡觉,如果是大明朝,会把你锁在小屋里三天,吃喝拉撒都在里面,绝对是一种极大的煎熬。

当当当~~!

钟鼓之声响起。

贡院大门打开,刚刚或蹲或站或说话或聊天的人全部停下,出来两队禁军,一名官员站在高台上喊了声考生进场,考生们开始陆陆续续进入贡院。

本次考试的主考是礼部尚书,副主考是宣和殿大学士,此外还有其他十几名官员配合。

官员们打头,带领考生们一起祭拜孔圣先师,之后开始搜身正式进入考位,林逸拿到自己的考牌,看了看号位,丙丁六十八号,林逸看着位置找过去。

坐好。

敲云板。

发卷,

拿到卷之后,林逸扫了一眼题目,省试与州试的类型差不多,经义,诗赋,策论,时务策。

今天第一场是经义和诗赋,属于基础题范畴。

其后策论一天,时务策一天。

林逸虽有信心,却依旧认真答题,不敢有一丝一毫懈怠,多日准备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

忽然,

远处传来喧哗声。

引的很多人抬头。

这时巡场过来对众人喊道:都认真答题,刚刚有人作弊被叉出去了,你等不要犯错。

监场再严格,也会有人铤而走险,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不过一旦被抓住,后果可也非常严重,轻则停考几次,重则终身不得科举。

林逸不管这些,低头继续答题。

经义总共有五道题,题量可是很大的,往年考试,总有很多人答不完,最后哀求考官宽限时间然后被叉出去。

五道经义题终于答完,林逸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

他拿出食盒,在里面拿出一盒糕点吃了一口,又拿出竹筒保温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垫垫肚子,考官和巡场过去,看林逸吃东西并没有搭理,这本就是考场允许的。

在考官走后,林逸手里多了一个热乎乎的鸡腿,吭哧啃了一大口,林逸对面一个考生诧异看向林逸,心说这家伙带的还真全,把这里当野炊了。

林逸吃完东西,感觉舒服了不少。

开始答那首诗词。

经过王安石科举变革,现在科举已经不重视诗词,以前

诗词极为重要,现在只是作为考题小项之一。

这难不住林逸,又写了一首拍马屁的诗,这种诗考官绝对不敢给低分。

他的词句韵律都没问题,而且是夸赞皇帝的,考官如果给了低分,万一被人说是心里有对皇帝不敬之心,他哭都没地方哭,所以林逸写的这种诗词,拿分数最稳。

如果说诗词一百分,他这个绝对八十五分以上。

傍晚。

云板敲响。

预示当日考试结束。

开始收卷。

考场再次热闹起来。

有人没答完请求宽限一刻,可考官根本不给机会。

林逸等人走出考场。

往客栈走的时候,遇到同窗几人,路上边走边聊考题如何。

回到客栈吃过晚饭,林逸直接睡了过去,而当晚很多人还拿着,临阵磨枪。

翌日,

考策论。

一共三道。

题量可不小。

而且每一篇都要写好非常困难。

交卷时没有答完的人比前一日多得多。

最后一天。

考时务策。

时务策涉及时政考论,比如水利农田、内政外交、官场吏治、财税国库等等内容。

这写内容很考验学生的时政知识,不是看几四书五经就能回答好的,往年的时务策二三道不等,今年出了三道题,很多考生看到之后哀叹运气不佳。

题量越大对学生的要求也就越高,参题破题,书写论证,每一个论题想要写好,都不会少于七八百字,这些都要在一天时间内完成,很多考生都是在这一项上折戟沉沙。

即便林逸有过目不忘之能,还有书法宗师的技能,完成这三篇时务策都觉得非常紧张,一直到最后才写完。

收卷时。

考场哀声一片。

出去后夏廷之、赵元璧等人见到林逸,东阳兄,时务策答的如何?

反正都写完了,至于好坏就看考官如何评定了,你们呢?林逸问几人。

夏廷之摊摊手,无奈道:我只答完两道,最后一道题根本没时间写,看来只有三年后再战了。

我考的也不是很好,第三道题只是堪堪写完,可根本没有时间好好过时,只是强写上去的,恐怕很难中了。赵元璧道。

林逸轻轻一笑,既然考完,就不要想那么多了,且等几日后放榜吧。

几人也知道现在多想无用,索性不再想。

这几天却是累的很,

回到客栈几人吃了点东西洗洗就睡了过去。

林逸则没有回客栈,而是跑到崔念奴处,多日不见甚是想念,在这里沐浴更衣美女伺候后,才搂着美女睡了过去。

考试结束。

考官们忙碌起来。

糊名,

初筛。

抄卷。

选出好的交给主考。

这个过程已经删掉了百分之九十的人。

主考副考再优中选优。

最后勘定名册,选出本次中试之人,当然,这些还要交到皇帝那边,尤其是他们选出的前十名考卷,一般都会由皇帝看过,然后钦定省元。

林逸的卷子,就在这十份卷子之中。

不过并不是主考官定的第一名。

林逸这次考试,依旧求一个稳字,不管是策论还是时务策,都回答的中规中矩,绝无偏激之言,且偶有吹捧当今盛世言论,当然,分寸也拿捏的恰到好处。

没有精

才绝艳,

却也花团锦簇。

这样的考卷,选中的几率非常大,比那些剑走偏锋的要更有机会,毕竟考官选那些偏激文章,也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

你选这样的文章,

就表明你的主张就是这样,要不然你会选他。

而偏激文章被皇帝看到,皇帝又会怎么想你,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而林逸的文章,拿捏的恰到好处。

奉给赵佶的这十份考卷,虽然都糊了名,但却都是原卷,给皇帝看就不必用抄录卷子了。

赵佶虽然昏庸,却也重视科举,毕竟三年才一次,而且他是文学皇帝,他的不学无术是在国家治理上,在文采上没人敢说他不行。

一篇篇文章看下去。

赵佶对今年考生的文章感觉还算满意。

而当他看到其中一篇时,眼睛却是一亮。

好漂亮的楷书。

字体俊逸秀美,神采焕发,又法度谨严,不逾规矩,于端庄严正中时见潇洒天真的韵致。

他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些字。

而且他还看出,这些字应该是那个叫林逸的考生写的,虽然林逸给李师师的字大多是行书,可行楷不分家,脉络完全统一,赵佶这个书法大家一眼就能认出。

再看看文章。

端端正正没什么稀奇,不过却也可以看出那林逸是个稳重之人,宋徽宗对林逸的答题很满意。

为什么满意呢?

因为往往有才学的人,最容易恃才傲物,林逸的诗词、书法、绘画都、音律得到他的认可,宋徽宗可是一个眼高于顶的人,能得到他的认可当世少有,林逸就是其中之一,这就是对林逸最大的肯定。

如果林逸写出什么狂浪文章,他一点不稀奇,但写出端正文章,却让他感觉惊喜。

这样的人。

做事稳重,又有才学,琴棋书画又如此精绝,而且林逸他也让人调查过,不与任何他不喜的势力有瓜葛,正是他可用之人。

这个,放在第二名吧。

赵佶对主考官礼部尚书道。

是,官家。

礼部尚书赶紧接过卷子,看了一眼林逸的卷子,这份卷子他印象也非常深刻。

字好,

当时他看到卷子时也被这名考生的字深深吸引。

至于文章吗,

端正平和。

上中是有的。

所以他递交排名时,这份卷子排的是第五,现在官家点名第二,或许是这字对了官家的心思。

不过不管如何。

他肯定乖乖听皇帝的话。

五日后。

贡院放榜。

无数举子挤在这里,还有他们的家丁仆役,贡院广场外足有一两万人好不热闹。

林逸的几个同窗看不到林逸,纷纷议论道:

你们看到东阳兄了吗?

没看到啊,他好像没来。

自从考试结束,东阳兄就搬去了念奴姑娘那里住,好不快活羡煞我等。

他不会就在念奴姑娘那里等消息吧?

还真让他们猜对了,林逸还真就没来,他知道这里有多乱,反正结果已经注定,早一时晚一时又能差的了哪去。

终于开榜。

当巨大的皇榜贴到贡院墙上时,人们更加拥挤上前,要不是有禁军拦着,没准就会发生踩踏事件。

第一名,并州高栋。

第二名,恩州林逸。

啊,林

逸兄考了第二名,真是厉害啊.

崔念奴早已派了仆役在这里盯着,当仆役看到林逸林公子的大名高挂榜单,而且是第二名的时候,高兴的蹦起来,嗷嗷叫着往回跑,因为他知道,今次自己的赏钱肯定少不了了。

这个仆役还在街口,

就大声喊起来。

林逸林老爷,高中今科第二名。

林逸林老爷,高中今科第二名。

就这么一路喊着进了花居雅舍,声音更高了三层,一路喊一路往崔念奴的小院那边跑。

他的喊声吸引了不少人,尤其是院里的姑娘们,听到林逸林公子考中第二名,也都追着过去。

这一下花居雅舍彻底热闹起来。

(本章完)

来源:/txt//前一章第203章:弄死王婆下一章第205章:诗词动京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