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女官的自我修养 > 第75章

女官的自我修养 第75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6:37:44 来源:免费小说

  “下午到的。”成总管说着,将信递到了他手中。

  桓羿拆开信封,打开来迅速浏览了一遍,然后又细细看了第二遍,脸上的表情渐渐变得凝重,看得一边的成总管提心吊胆,“殿下,可是出了什么事?”

  “没什么。”桓羿回过神来,扬了扬手里的信纸,“是好事。阿凉已经找到了她的家人。”

  那您这个反应,怎么好像并不是很开心?

  成总管心里嘀咕了一句,但也不由欣慰道,“这就好。甄姑娘那样的人物,偏偏命途多舛,如今与家人相见,就都好了。”

  甄凉出宫之后,不再是女官,她原本的身世也就没必要保密了,所以桓羿身边几个亲近信任的人,都知道了这事。成总管如今想起来,还觉得很稀奇,毕竟甄凉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实在看不出破绽。

  于是他也就顺口问了出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家,才能生出她这样的女儿?”

  听到这个问题,桓羿脸上的凝重更甚,“银州城的镇西将军府。”

  成总管闻言,也吓了一大跳,“甄姑娘是穆家人?”

  “确切地说,她的母亲是穆家人。”桓羿道,“不过,她的父亲家庭情况复杂,当年她会走失,就是继夫人有意为之,已经不是亲人,而是仇人了。所以如今她也只认穆家人。”

  成总管听到桓羿这么说,竟然也不觉得奇怪。那样的人家,竟然能走失女儿,本来就很叫人犯嘀咕,里面没点儿内情谁信?

  “幸好甄姑娘运道好……”他忍不住感慨,“这样的亲人,的确不如没有。”

  桓羿微微一顿,轻轻垂下了眼睫,掩去眸底的波动。这世上只有他知道,甄凉的运道并不好,上一世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这个仇,自然是不能不报的。

  这才真是机缘巧合,明明甄凉远在银州,两人之间相隔何止千里,可是她真正的家人,却竟然就在江南,就在维州。

  甚至还是熟人。

  桓羿怎能不为对方准备一份大礼?

  另外,甄凉心中透露出来的信息,也确实很出乎预料。这段家远在江南,竟还想借助姻亲的关系,插手西北的战事。而这件事,背后又多半是桓衍的谋划。

  也只在这些阴谋诡计上,他才表现得像是一个城府颇深的君王。可惜,这些终究是小道,而桓衍永远不会明白这一点。

  穆家世代镇守西北,太-祖没有动他,先帝也没有动他,桓衍凭什么觉得自己比那两位有开国之功的君王还要厉害,可以轻轻松松将穆家剪除,而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按照甄凉的说法,上一世,他之所以能够抓住机会积蓄力量,就是从穆家倒台开始的。所以这一次,就也从这里开始吧,看看他是否能够为自己、为甄凉、为穆家博出一个不同的未来!

  这么想着,桓羿将甄凉的信放在油灯上,火花猛地向上一窜,转瞬间就将信纸烧成了灰烬。

  不知桓羿不想保存甄凉的书信,只是这些信里写了太多重要的情报,虽然经过加密,但也未必不会被人察觉,还是毁掉更令人放心。

  成总管在一旁看着他烧了信,就伸手将运送文书的盒子搬出来,眼看就要继续忙碌,连忙劝道,“我的祖宗,您看看什么时辰了?这会儿不睡,明日哪有精神处理事务?就是看在甄姑娘的份上,您也该爱惜身子,否则她回来了,我们可没法交代。”

  “罢了。”桓羿想了想,还是将手里的文书放了回去,盖好盒子,有些意兴阑珊地道,“那就安置吧。”

  其实刚才他想说:你们甄姑娘未必还会回来呢。

  甄凉现在有了家,有了真正关心爱护她的家人,处境自然就不比从前了,根本没必要继续待在他身边,穆家人恐怕也不会同意。

  可是这话说出来,先受不了的只怕是他自己。

  不过,这个结果,其实也早就在桓羿的预料之中了。让甄凉去探寻她的身世时,桓羿就已经想到了几种可能的结局。要么她的家人已经全都不在了,要么就是都对她怀抱恶意,不值得亲近,要么就是现在这一种。

  前面两种自然不必多说,到时候,甄凉无处可去,还是会回到他身边。可是如果让桓羿来选,他还是宁可是现在这样。

  甄凉的人生已经太苦太苦,他想给她很多很多的甜,可是桓羿更知道,自己一个人是无法做到这件事的。

  他很清楚,因为上一世的经历,甄凉在心里将他看得很重,甚至几乎是支柱一样的存在。但正因为如此,他就更不能因为私心,就让自己成为甄凉唯一的选择。

  一个普通人应该有的一切,她自然都应该有,桓羿也愿意给她。

  哪怕这意味着自己在她心里的重要程度会不断下降,两人必须要像现在这样分别,可是她会得到更多的、更好的。

  而且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甄凉如今这样的身份,其实反倒省了许多的事。如果他真的成功了,最终登上了那个位置,那么到时候,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向穆家求娶,让她名正言顺地站在自己身边,任何人都不能置喙。

  桓羿躺在床上,闭上眼,只觉得自己心里那团火焰燃烧得更加明亮,却温柔而平静。

  自从知道母妃的死因之后,这团火就已经在桓羿心底燃烧着了。

  以前,他心里的火是以仇恨作为燃料,无时无刻不在暴烈地肆虐。但是现在,燃料里添上了一份希望、一份爱,于是原本不驯的火焰渐渐变得稳定了,火光划破长夜与黑暗,始终照亮着桓羿将要走的路。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1822:34:10~2021-01-1922:36: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娅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079章 江南乱象

  桓羿要给段崇文找麻烦,其实很容易。

  整个江南现在都在巨大的混乱当中,但实际上,这混乱并不是因为天灾才引发的,实际上,这一次的水灾,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催化剂,让本来就酝酿着各种矛盾彻底爆发出来。

  赈灾容易,但要将江南的势力重新梳理一遍,就不是那么轻易的事了。

  这也是桓羿到了江南之后,感觉像是深陷泥淖,寸步难行的原因。毕竟他的职责是赈灾,当地的事务是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的,但在百姓们还乱着的时候,又怎么可能会愿意接受他的安抚呢?

  所以直到现在,桓羿也只是将外围那些并不涉及到各种矛盾之中的灾民安顿了下来,真正混乱的区域,他还没有涉足过。

  现在要给段崇文找麻烦,他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这个。

  所以第二天一早,桓羿起身之后,没有忙着处理各种杂务,而是将从到达江南之后,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都取了出来,从头翻阅。派出去收集信息的人,将所有自己觉得有价值的消息都传了回来,但是之前的桓羿只是粗略扫过,对于目前没用的那些,都暂时搁置了。

  现在,他们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殿下这是要找什么?”跟着他前来赈灾的潘会抱着厚厚一摞需要批阅的文书走进来,见桓羿桌上摆满了各种文件,地上还有两个开着的箱子,里面也全都是各种纸页,不由惊奇地问。

  桓羿道,“我们现在也算是取得了一点进展,可是江南一日不安定,赈灾的工作也无法继续推行下去,任重道远哪!我正在查看各处送来的消息,想梳理一下如今的局势。”

  潘会闻言,忍不住皱眉,“江南的事,臣也听说过一些。即便是殿下,只怕想要插手,也是力有未逮。”

  “说说看?”桓羿放下手里的纸张,颇感兴趣地问。

  潘会便振奋起精神,介绍道,“江南水土丰茂,前朝时,全国的粮食至少有三成产自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除此之外,江南临海,也是晒盐的好地方,出产的盐洁白如雪、细如冰霜,也不像其他地方的盐带着苦味,往往能卖出高价。”

  无论盐还是粮食,都是生存所必需,自然也就意味着巨大的利益。而这么大的利益,自然也是人人都想沾一沾。

  前朝末期,朝廷上下贪腐成风,所有人眼睛里都只看得到利益,只要喂饱了朝中的皇帝和官员,地方上的事情,他们是半点都不会管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江南的世族渐渐做大,他们彼此联络,虽然不至于在江南划地为王,但是也相差不远了。

  为了维持这种超然的地位,他们组织商队,将江南各种丰富的物产贩售到别处,又将别处的特产带回来。因为上下都打点过,自然一切顺利。只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行商的利润远比预想中的要大得多。

  尤其是丝绸这种硬通货,价格连年上涨,走一趟能赚到十倍以上的利润。这还不包括进献上去的那一部分。

  自那之后,江南的行商的风气高涨,世家也就开始鼓动百姓改稻为桑。原本的“天下粮仓”,到后来连本地人都养不活了,只能从外地进购食物。但即使如此,种桑养蚕织布,也依旧比种粮食划算得多。

  直到全天下的粮食储备都开始不足,粮价成倍上涨,直接动摇了整个前朝的根基,让大魏趁乱而起。

  然而在各地义军打生打死的时候,江南的世族们却依旧不慌不忙,他们四处下注,卖给义军各种必须的资源和粮食,这样,不管最终是谁胜出,他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事实也的确如此。大魏立国之后,对江南的掌控力度始终很弱。先帝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稍微改善了一些,但桓衍一上位,就又将这里弄得乱七八糟。

  现在,这里确实已经是一片泥沼。

  “江南岌岌可危”,这其实只是对朝廷而言。那些日子过不下去的百姓忍无可忍,掀起叛乱,闹出了不小的声势,甚至已经占据了一部分地盘,有模有样地开始发展。

  朝廷对于怎么处置这些百姓,本身就是有争议的。有人觉得都是乱民,那就绝不能饶恕。但也有人觉得他们都是日子过不下去,无路可走才会叛乱,但凡有一口吃的,谁会豁出命去呢?

  再说,江南几州之地,乱民毕竟只有那么一小撮。可更多的百姓虽然没有参加叛乱,却都在看着朝廷要怎么处置这件事。

  要是朝廷寒了他们的心,说不准立刻就有别处的百姓揭竿而起,呼应之前的乱民。

  所以现在,朝廷只能是围而不打,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不过事实上,还有一个外间不知道,但对朝廷官员而言更尴尬的情况,那就是当地驻军经过世族那么多年的渗透,早就已经跟他们成了一丘之貉,如今早就不是朝廷能指挥得动的了。

  不管下什么命令,他们那边都有办法给撅回来。这也就算了,毕竟这些官员也不是很想打仗。偏偏驻军还借着出兵的借口,要人要钱要粮,还不能不给。

  所以官府内部,也是乌烟瘴气、一盘散沙,很难有什么建树。

  至于当地各大世族,看上去是他们逼反了指责写百姓,处境十分危急。但实际上,他们有建筑精密的城堡,有训练有素的私兵,掌握着江南绝大部分的资源,所谓的慌乱只不过是做出来给人看的,实际上依旧稳坐钓鱼台,半点都不担忧。

  甚至现在这种局面,才是他们乐意看到的。

  朝廷出面来帮他们平定叛乱,不用他们自己花费一兵一卒,就能将乱民给收拢了。但这些乱民,朝廷不可能全都处死,也找不到办法安置,最后终究还是要求助于他们这些本地的世族。

  到时候,他们就可以以接收朝廷俘虏为名,获得一大批的劳力,而且还是不需要发工钱的那种。

  而这些人原本其实都是江南的百姓,那么本来属于他们的土地,自然也就成了无主之物,轻易就被这些世族兼并,壮大自身。

  除此之外,他们甚至还能从朝廷那里拿一份安抚和奖赏。

  可以说,江南乱了这么一场,所有的好处都被他们攥在了手里。任何想要改变这种局势的人,自然也都是他们的敌人。

  所以,这才是江南如今看起来一片乱纷纷,却没个人伸手去管的根本原因。

  桓羿身份敏感,而且他到江南来的职责是赈灾,并没有资格插手当地的政务管理,他要去管这事,名不正言不顺,说不定还要把自己给搭进去,所以潘会才竭力劝阻。

  听他说得这么仔细,桓羿不由惊讶,“听起来,你对江南的局势看得倒是很清楚,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到这里来?”

  以他的身份来说,如果自己不愿意,有的是办法推掉这份差事。

  “殿下千金之躯,不也来了?”潘会反问。

  桓羿摇了摇头,他跟潘会可不一样。潘会有选择,而他没有。不过,到这里来,也确实是他自己的想法。这么想着,他便笑道,“既然如此,你就更不该阻止我了。江南的乱象持续了几十年,以后总不能也这样下去。”

  潘会眼睛一亮,虽然来的时候,爷爷就为他分析过,王爷这是想要趁机收服江南,为自己增加政治资本。按他这段时间的观察来看,也确实是如此,但是听到桓羿这么说,他心下还是不免有些激动。

  他朝桓羿拱手,掷地有声地道,“若殿下决议要做成此事,臣愿附殿下骥尾!”

  “好。”桓羿伸手把他扶了起来,笑着指了指地上的两个大箱子,“第一步,先帮我把资料整理出来吧。”

  潘会点头应了,又有些好奇地问,“殿下打算从哪里入手?”

  “自然是从那批乱民入手。”桓羿道,“依你看,他们能坚持多久?”

  潘会想了想,道,“一群散兵游勇,没有组织和纪律,全凭一腔激愤凑在一起,手里又没有任何资源补给,如今又被朝廷大军包围,只怕坚持不了多久,最迟一个月内,必然溃散。”

  桓羿点头,又问,“如果有资源补给呢?”

  潘会顿时吃惊得瞪大了眼睛,“殿下的意思是……?”

  桓羿朝他微微点头,同时比了个噤声的姿势。不错,他就是打算暗地里支持这群乱民,把江南的局势彻底搅乱!

  再没有比战争更能改天换地的方式了,既然现在已经走到了这一步,又为什么不推一把,让他们继续往前走呢?

  如今的世族,就像是扎根在江南的参天巨树,吸走了绝大部分的营养,这才让其他人活不下去。想要改变这一点,温和的方式是没用的,只有将这株巨树连根拔起,才有机会。

  而这株巨树死去,散逸出的养分,正是培养新势力最好的土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