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 第94章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第94章

作者:弦歌雅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5:13:50 来源:免费小说

  第74章 买个文具厂

  这顿饭, 没有梁启恒担心的难堪或者剑拔弩张的局面, 反而是苏采青和他的父母相谈甚欢。

  餐桌上, 杨雪一直问两个人在上海的情况如何,苏采青比梁启恒答得还仔细, 还到位,逗得杨雪十分开心。

  “这孩子, 除了读大学的时候, 没离开家那么久, 那么远, 我心里就一直记挂着。幸好有你在那边还能帮着照顾点, 我也就放心了。”杨雪满腔真心地说。

  苏采青谦逊地答道:“也不全是我在照顾他, 他也帮了我许多忙, 我们两算是互相帮助了。”

  吃完晚餐,苏采青以家里刚搬完家, 还有些乱为由,没有多留, 就离开了梁家, 梁学超还说:“启恒, 以后多带她来家里坐坐。”

  梁启恒喜滋滋地答应了。

  出了门,梁启恒也是长舒了一口气:“没想到这么顺利。”

  “你爸那里好理解,你妈就不好说了。”苏采青说。

  梁启恒有些不解:“怎么了?我妈不是挺喜欢你的吗?”

  苏采青反问:“那我问问你,你和你妈说了咱们的事儿吗?”

  梁启恒愣了一下,转过头说:“我没有啊。我爸难道不会和她说吗?要是我去说,我妈肯定又要唠叨我, 要哭,我想想都头皮发麻。”

  苏采青语气平淡地说:“是啊,你自己不说,你爸为什么帮你说?他一只都希望你自己独立,不仅是经济上独立,更是心理上和人格上独立,所以这个事情,他肯定希望你自己去解决。所以,他不会告诉你妈这个事情,而是希望你自己去面对。”

  梁启恒顿时有些垂头丧气了:“你可真了解我爸。”

  “是了解到他那拳拳父爱之心,就能想明白他的做法了。”

  “可是我妈对你还那么热情,不是瞎起哄嘛?”梁启恒被泼了一盆冷水,情绪十分低落。

  苏采青也看得明白:“她以为我在上海,对你照顾很多,所以要感激我呗,估计你爸也是用这个理由说服她,让她请我吃饭的。说不定还说,你们家在上海没什么人脉,我在上海生意做的不错,你在上海还要好几年,时间还长的很,需要好好表示一下。”

  “你怎么猜的那么准!”梁启恒都失声惊叫起来。

  苏采青笑眯眯地说:“因为我知道你妈是什么样的人,你爸也知道,所以知道用什么话来说服她,最有效。”

  梁启恒说:“难怪我爸和你聊天那么开心,可能在他眼里,我是个傻子。”

  苏采青说:“你爸是年纪上去了,而且经历过风波动荡,凡事都喜欢多想想,才会那样的。你要是到了那个年纪,你也能那么聪明的。”

  “那你呢?为什么你也那么聪明?”

  苏采青活过的年头,可是比这世界上所有人都要多许多了,那点经验,她当然有。

  “我就是天生的!你气不气?”苏采青故意说。

  梁启恒表情微微一变,用力一把搂住她,说:“我气什么?你聪明也是我的对象!将来还是我媳妇!有你这么聪明的媳妇,我偷笑都来不及呢!气什么?”

  这小子倒是想的清楚明白得很。

  搬家确实是有些繁琐的事情要处理,苏采青不能马上去上海,而梁启恒还要去上课,所以他只好自己先独自回去了。

  临走之前,真是颇为舍不得苏采青,但也没办法,他如今还是要先把学业放在第一位。

  苏采青主要是要把活动场地的事儿,确定下来,规划好不同的区域,哪里是篮球场,哪里是乒乓球台,哪里是秋千跷跷板滑索之类的器材。

  除此之外,还在空地上弄了一个亭子,亭子里面就砌了烧烤桌,天气好的时候,一家人还可以在这外面弄烤肉吃,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儿。

  刘力强见苏采青想法一个接着一个的,由衷地说:“采青姐,你要是去学建筑,或者是学园林设计,都会很合适啊!”

  苏采青倒是没学过这些,她只是因为住过的房子多,到过的地方多,才知道怎么样是享受生活而已。

  “这你就太抬举我了,我对这些兴趣不大,种种花弄弄园艺,就是我的极限了,园林设计不太可。”

  刘力强觉得也是,苏采青要是什么都能干,岂不是太吓人了?

  球场什么的施工也快,篮球场铺上水泥地,立上篮球架也就几天的功夫,其他的部分也差不多。

  苏采青另外还采购了不少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之类的器材,全部放在活动场旁边的小屋里,钥匙她就交给了驼背婆婆:“以后孩子们要玩什么,就来跟你要,你给登记一下再借,借了就要还回来。”

  驼背婆婆喜欢孩子,她愿意留在苏采青家里,也是因为她家孩子多,总是呼啦呼啦一群地进进出出。苏采青知道驼背婆婆自尊心重,如果不给她找点事儿做,让她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处,她也不会一直留下来的。

  果然驼背婆婆高高兴兴地接了钥匙:“好,好,这事儿交给我。”

  经过这几个月的观察,苏采青也发现,驼背婆婆是个内秀之人,或许她和梁学超一样,经历过人生起伏动荡的事儿,因此比别人多几分睿智,孩子们和她多接触一些,也没什么坏处的。

  前些天,她还教苏云雪几个用布头缝小娃娃来着,驼背婆婆年少时也被逼着学过针线,她那样的手艺,现在有的人也少了。

  安顿好了这个老人,孙细娥和苏二柱又有些待不住了,跟苏采青说想回乡下去。

  苏采青说:“家里的田地,大哥都会找人收拾的,你们急着回去做什么呀?”

  “就是有点待不住,每天没什么事儿干,闲得慌。”孙细娥说。

  这儿确实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是两个人觉得坐不住,不找些活儿干,不舒服。

  “要找事儿干?这还不简单,后边有块空地,可以种菜。这不正好是冬菜下苗的时候嘛?把那一块种上萝卜白菜什么的,再重点芫荽、小葱,咱们过年就可以烫火锅吃了。”

  这话可是让苏幺妹和苏根妹赞同不已。

  往年,苏采青也弄过火锅,可是现在她越来越忙了,估计吃火锅的机会也会少了。但是爹娘在的话,苏采青应该会多弄几次吧?

  孙细娥和苏二柱想了想,还是有些犹豫,在家也是干农活,在这儿也是种地,为什么一定要住在这儿呢?

  苏采青见两个人还犹豫,也猜到了他们的心思,继续说:“孩子们现在都上着学,没那么多时间回去了。特别是几个大的,以后上初中了,怕是更难见着。你们二老还不趁现在,多和他们处处?”

  一提起孙子孙女,两个人就心动了。往常可没有这样的好时候啊,以往苏采青回娘家都难,这孙子和外孙都聚不到一块儿,现在在苏采青这儿,倒是都住在一起了,还都养的又好又壮实。

  见二老心动,苏采青也趁热打铁:“平日里孩子们想你们,回去也麻烦得很,住在一起就合适的很嘛!大哥大嫂二哥他们也隔三差五就来,有什么事儿也可以直接和他们说。”

  看了苏幺妹和苏根妹一眼,苏采青又说:“而且幺妹和根妹的好事儿也近了,你们二老总要想着给她们置办嫁妆之类的吧?回去了哪有这儿方便?”

  苏小壮是悄悄地竖拇指,论说话,他还没见过比自家五姐还能说得。

  孙细娥觉得这确实是个事儿,立马说:“那是应该留下来。过年也只有两三个月了,这冬月里也没多少活儿要干。”

  苏二柱显得颇为沉稳,倒也是应了。

  说服了二老留下来,苏采青也松了口气。

  这样天伦之乐的时光啊,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背着人的时候,苏幺妹找到苏采青,说:“姐,我跟你商量个事儿……”

  苏采青问:“咋了?还跟姐扭扭捏捏地?”

  苏幺妹说:“你说起我出嫁的事儿,我就想问问,我的房间,能不能给我留着啊?这儿也是我娘家是不是?”

  原来这丫头是舍不得自己的房间了。

  想想也是,从小到大就和姐妹挤一个房间,没有一点小秘密,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个自己的空间,感觉自在又舒服,舍不得也是正常的。

  苏采青捏了捏她的脸,说:“就这事儿,还要这样眼巴巴地特地和我说?你和根妹的房间,肯定会给你们留着的,以后在婆家不高兴了,受委屈了,或者想家里了,都可以回来住。咱们有那么多客房,还少了你们这一个两个房间不成?”

  苏幺妹高兴极了:“那我以后要常回来住,你不会嫌弃吧?”

  “你好好收拾自己的屋子,不麻烦别人,我就欢迎你。”

  苏幺妹顿时喜滋滋地。

  苏采青在家里待了一段时间,也去了上海,那边的生意上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她过去拿主意。

  这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小白杨的后续生产接上。

  和金沪文具厂的合作,是进行不下去了,官司打完了,双方也算是老死不相往来了。

  金沪文具厂不仅要登报道歉,还要赔偿一笔款给小白杨公司,这样一折腾,也算是元气大伤,之前偷卖小白杨产品赚的钱,连本带利吐了个干净。

  在打官司之前,苏采青已经让于志新去找新的合作伙伴了,不过一直没找到什么合适的。

  官司打完了,也不太好找了,和金沪文具厂一样的国营厂,因为屁股的问题,更多的是对金沪文具厂同情,且觉得苏采青这个外来户女人太嚣张,竟然把国营厂的脸面撕下来,狠狠地扔在地上踩了几脚。他们默契地不接小白杨和苏采青相关的单子了。

  碰了不少壁,也吃了不少挂落,于志新倒是没气馁,到了这十月底,他给了苏采青一个好消息:“我找到了一家文具厂,他们也是因为经营不善,要倒闭了。”

  苏采青一听就皱眉:“我可不想再出一个金沪文具厂了。”

  于志新解释说:“这次不一样,现在上海的政策进一步放松了,倒闭的国营厂,允许他们卖掉资产,以清偿旧账。”

  苏采青不由得竖起了耳朵:“卖掉资产?”

  “是的。”

  “意思是,我可以买下厂房和机器?”

  于志新点头:“没错!我还对他们的资产价值进行了评估,觉得凭着您的实力,完全可以拿下来。”

  苏采青一听,就觉得这机会真的不错,立马赶到了上海,和于志新商量这个事儿。

  于志新知道,苏采青是个谨慎的人,还特地把她带到了工厂那边去看。

  “这厂子离市区有些远了,而且不大,因为这样,价格才不高。”

  这个地方,熟悉上海地图的苏采青,心也是砰砰跳个不停,这儿是浦东!是将来的新区!这时候,国家还没出开发的政策,但是等上面的政策落下来,这里将是寸土寸金的宝地啊!

  苏采青都觉得有些难以相信,这样一块大馅饼,竟然砸在了自己的头上?

  于志新见苏采青的神色有些不对,问:“怎么了?你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吗?”

  苏采青摇头:“没有,挺好的,这儿虽然有点荒,可是交通还算可以。将来咱们扩大厂房的面积的话,也没有其他的妨碍,会方便许多。”

  于志新赞同地说:“我也是这么看到,所以才觉得这个厂不错,支持你拿下来。”

  “人家乐意卖我?”

  现在上海的文具厂商,对苏采青都没好脸色,连带一些其他的国营厂也是如此,就因为苏采青这一个官司,把国营厂从高高的神坛上打落下来了,让他们不能像以前那样,维持着高高在上的体面和尊贵了。

  于志新笑了笑,说:“这个事情,你不用担心。他们真缺钱,咱们付得起的话,他们就会心动。再说了,如果他们不卖你,难道咱们不能以别的名义去买吗?”

  苏采青感觉自己可能是有些高兴傻了,或者是依旧觉得难以置信,这样大一块厂区和地皮就要到自己的手里了,所以自己给自己设限制,觉得做不到。

  “你说得对,是我想错了。既然如此,这个事情就交个你去做了。年前能办下来的话,过年的红包会厚实一些。”

  于志新忙说:“程序比较多,年前怕是走不完。”

  对于这种新出的政策,刚开始总是会有一些麻烦,走程序的时间也会更长一些。

  “签下了合同,就算是办成了,走程序的事儿,肯定是需要时间的。”

  国内封锁了那么多年,许多新政刚出来,到达基层的时候,不免手忙脚乱,也不免要多想一想,多做一些万全的准备,所以这跑部门的事儿,确实是要花时间的。

  现在苏采青也不用自己去跑了,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就行,因而她也更多了几分耐心。

  十月,也是秋冬装陆续上市的时候,这次不仅是上海,北京那边也需求量不小。

  采英的夏装已经在北京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基础,秋冬装上市的时候,自然要顺利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