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 第37章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第37章

作者:弦歌雅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5:13:50 来源:免费小说

  这人选一出来,大家也就懂了苏采青的意思了,人家这就是偏这和自家关系好的人。

  苏采青上三个人的家门,让人家签了用工协议,当场就给了一个五块钱的红包。

  这样大方的手笔,可是让其他的人都羡慕不已,五块钱啊!可不是五毛钱!

  这样一波过去后,那些流言被压下去了不少,几个女孩也成了大家的艳羡对象了。更多的人心里也思量开了。

  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苏采青就准备回市里去。

  加了三个人,车也一样坐得下。

  孙细娥和苏二柱收拾了家里不少东西,什么辣鱼腊肉腊鸡,自家做的腌菜,地里的白菜萝卜,在别人家买来的干粉皮之类的,拉拉杂杂给装了几大袋子,车厢塞不下就放在车顶上绑着。

  临走这天,苏四妹也赶过来一起吃了顿午饭,然后送一行人上车。

  孙细娥和苏四妹不用说,两个人的眼眶都红红的,十分舍不得好几年没见的苏采青。

  苏采青说:“你们哭什么,以后我回来也方便得很,又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几个人才擦了擦眼泪。

  上车前,苏采青先抱了抱孙细娥,又拉了拉苏二柱的手。

  苏小壮几个扭扭捏捏,倒也有样学样了。

  孙细娥叮嘱说:“在那边就要听你们姐的,不许像以前那样了。”

  几个人连连点头说好。

  张云冰带着弟弟妹妹和外公外婆道别,主动抱了抱老人家,苏二柱抱着几个外孙外孙女舍不得撒手,这几个孩子比家里的孩子懂事些,又嘴巴乖甜,嘴上老说着外公你好厉害哟,外公我好喜欢你哟,把他哄得心花怒放的。

  话极少的苏二柱难得跟苏采青说:“以后要常回来,你不回来,几个崽儿可以回来。”

  苏采青爽快应了。

  没想到,最舍不得苏采青的是几个侄儿侄女,苏追弟一把抱住苏采青,哭着说:“姑妈你莫走啊,我会想你想的睡不着觉的。”

  苏采青最看不得小孩眼睛哭得红红的,满脸泪花的小模样,心疼的擦眼泪说:“姑妈还回来,以后还给你买好吃的买文具,你不要哭了,哭得我心疼。”

  苏追弟擦了擦眼泪,凑到苏采青的耳边说:“姑妈,我想让你当我妈妈。”

  苏采青心里一酸,眼泪就泛出来了:“姑妈姑妈,当然也是妈,姑妈像妈妈一样喜欢你。”

  苏追弟摇头:“姑妈你不会像搂着冰冰睡觉那样搂着我睡觉,不会带着弟弟妹妹那样走到哪里都带着我,姑妈,我喜欢你这个妈妈。”

  苏采青被苏追弟说的无言以对,苏追弟有自己的亲妈,她不可能越俎代庖地去养育她,不然大嫂还以为她要抢孩子呢。

  可是这孩子确实很聪明,很有灵性,她心里像明镜似得,许多事情都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这样的孩子,怕是要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给耽误了。

  苏采青整了整她的衣服,说:“你有什么难事,都可以和姑妈说,可以给姑妈打电话,好不好?姑妈会尽最大的努力爱你,对你好。你是个乖宝贝,姑妈也很喜欢你的。”

  苏追弟吸了吸鼻子,点了点头。

  剩下几个孩子虽然不如苏追弟年龄大,还有些懵懵懂懂的,可是明显非常舍不得苏采青。

  他们听苏采青叫自己宝贝,就感觉好开心,被苏采青抱着的时候,就觉得好香好暖,被她夸奖的时候,就觉得好得意。

  姑妈走了,就没人会那么对他们了,心里不由自主地就难过起来了。

  发动车以后,苏采青从后视镜里看到,几个孩子还追着车在跑,她眼泪就不由得滑了下来。她也挺想把这几个孩子带走的。

  一直到开出了好远,苏采青的情绪才慢慢地平复了下来。

  可是一直到了家里,她抱着自己几个孩子下车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想起侄儿侄女们。初见他们,都是羞涩的调皮鬼,熟悉了之后,就觉得他们都非常可爱。

  到家天都快黑了,苏采青一行的动静,引得吴婶从家里出来了,手里还拿着正在撕皮的大蒜:“嘿!你们回来了!”

  苏采青回应道:“是啊,刚到呢!新年好啊吴婶。”

  几个孩子也乖乖地问了好,

  “好!你们也新年好啊!这都该吃晚饭的时候了,路上吃了吗?”

  苏采青说:“还没呢,打算下点面条先对付过去了。”

  “哎呀!别这么省事,赶了半天路,辛苦得很呢!我家饭快好了,待会儿我就来你家帮你做顿饭。过年收到了老家寄来的大馍之类的,正好给你们尝尝!”

  苏采青说:“那就先谢谢您了,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招呼完吴婶,苏采青带着几个人把东西往屋子里搬。

  三个新来的看到电灯,看到雪白的墙壁还有屋里的电视机电话之类的,都新奇得不得了。没走出过乡下的她们,完全没见过这些东西。

  这回轮到苏幺妹得意了:“你们先坐下,别乱碰东西,碰坏了事小,弄伤了自个儿就事儿大了。”

  苏采青让苏根妹去厨房少了热水,给大家先洗把手脸。

  “姐,今晚怎么睡啊?”本来就挺拥挤的,又多了三个人更挤不下了。

  第30章 生意新打算

  苏采青说:“今天晚上先对付一晚, 明儿我去给她们找住处。”

  为了腾出地方, 几个闺女先跟苏采青睡了。苏采青的床是两米床, 平时就她和老七,这次多了三个闺女, 倒也还睡得下。

  已经很久没有睡过妈妈的大床了,几个女儿兴奋得不得了, 在床上闹来闹去, 闹了许久才睡去。

  苏采青将睡得四仰八叉的闺女们, 一个一个抱着睡好, 盖好被子, 才自己钻进了被窝。

  第二天一大早, 苏采青就起了床, 早餐是给大家做了一大锅面条。

  苏根妹帮着苏采青准备早餐,洗青菜、烧火之类的, 苏幺妹指点着几个新来的女孩刷牙洗脸之类的。

  她们之前在家里,没有养成这样的卫生习惯, 到了这儿, 还有点不适应这样的做法。

  这回刚来, 就让她们涨了不少见识了。

  家里那么多人吃饭,苏采青早上一起下了三包面才够了。

  不过苏采青下的面确实好吃,还放了香油,闻着就让人觉得好吃的紧。

  吃完早餐,苏采青和苏幺妹几个说:“你们在家收拾着东西,小壮把院子里也收拾一下, 开年还是要种上一些新菜的。云扬,你教几个姨学会写数算术。在这儿干活,这些能耐是必须有的。”

  交代完了事情,又把几个孩子挨个儿摸了摸,苏采青才提着自己的手提袋出门了。

  她带上了一些特产,第一个上的是赵主任家。

  一上门,就看到他家门口贴着红艳艳的对联和福字,院子里还多了几盆花,估计是孩子们孝敬的。

  “赵主任,蒋校长,给你们拜年了,新年好啊!”苏采青进门就喊。

  赵主任正在院子里喂鸡,一看到苏采青,很是惊喜和意外:“回来了?啥时候回来的?”

  苏采青说:“就昨晚,到家的时候时间不早了,所以没来打扰,这不一大早就赶紧来给你们拜年了!

  “瞧你说的!你什么时候上门我都很欢迎!来来来,赶紧进屋坐!”

  苏采青把油纸包的一块腊肉递过去,赵主任客气了一番,拿去了厨房,然后给苏采青倒了茶水来。

  “怎么样?回娘家过年还好吧?”

  苏采青接过茶说:“好,当然好,几年没见家里人,这次算是团圆了。”

  “那就好,女人啊,有娘家才有底气些。”赵主任笑容满面地说。

  苏采青一个寡妇,带着七个孩子,虽然自己能赚钱,但是也还是独木难支,外人也帮不了太多的忙。如果娘家能使把力,哪怕只是像出个苏小壮苏大壮那样的劳动力,也是帮了很大的忙了。

  苏采青抿了一口茶,直接问:“今天来,是想跟您打听个事儿。我家隔壁那房子,是不是荒掉了?”

  吴婶家住在苏采青家右边,左边那边没人住。

  赵主任说:“那房子确实没人住,怎么了?”

  苏采青直接说了自己的目的:“我想租下来。我又招了几个同村的姑娘来做事,说好了包吃包住的。我家里是住不下了,可是又不好让她们住的太远,怕不安全,所以想着看看隔壁能不能租下来,给她们住着。”

  赵主任坐下说:“原来是这样,那房子已经空了许多年了,以前住在那里人家,死的死了,跑的跑了,还有的因为投机倒把被抓了,也没回来过。那房子属于谁,我还得去查查资料,问问上面呢!”

  原来那房子的所有者,已经家破人亡了,估计别人也觉得那房子晦气,所以没什么敢打它的主意。

  “那就麻烦你了,赵主任。时间上,希望您越快越好了,家里人多了,转个身都难。”

  赵主任知道苏采青那房子里,住了一大家子人,确实挪腾有些困难,便满口答应了下来:“我待会儿就去办事处查查,尽快给你个回复。”

  说完这事儿,两个人拉了拉家常,主要是赵主任说她几个儿女的事情。

  儿女们成家后,陆陆续续都搬出去了,也就逢年过节回来看看,过年的时候才聚得齐。

  赵主任很是感叹地说:“以前他们小的时候,我就觉得他们闹得慌,事儿多得很,所以老盼着他们快点长大,长大了能自立了,我就不用为他们操心那么多了。现在是出去了,自立了,但是也离家里越来越远了。”

  “这是没法阻止的事情。”苏采青说。

  ”所以啊,你现在也不要嫌他们烦,等以后他们长大了,搬走了。你还得想他们呢!“赵主任笑呵呵地说。

  苏采青点头说:“这是当妈的必须经历的事情。这孩子越有出息就越忙,越忙就越难回家。”

  两个人正聊着,蒋校长从外面回来了,他是遛弯去了。

  “蒋校长,新年好。”苏采青站起身问好。

  蒋校长点头:“好 ,好,你也新年好,快坐吧。”

  重新坐下后,苏采青想起另一个事儿,问赵主任:“主任,咱们这儿现在可以接收非本地户口的学生入校读书吗?”

  赵主任摇头:“这事儿我不是很清楚。”

  “这个问题,没人提出过吗?”

  赵主任说:“暂时没人遇到这个问题。现在的孩子入学,都是要看户口本的,也没什么外地的学生来入学啊。”

  以前的计划经济,把一切都是设置在计划中的,教育也是如此,所以才有那么多子弟学校。

  而且城里的学生和家长,也不太欢迎非本地的学生来读书,升学的名额就那么多,要抢到手已经是非常不容易,哪里还能接受得了外人来抢?

  蒋校长从报纸中抬起头来,说:“这事儿确实没有个明确的说法,要问也要去教育局问问。反正现在非本地户口的学生,非常难进学校。”

  因为城里的日子比农村好过,有个城市的户口,就能在城里找工厂工作,捧个铁饭碗,所以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非常困难。没有这户口,孩子在城里上学当然很难了。

  国家对人口流动的管控并未一下子就全都松开,而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赵主任好奇地问:“你家是这儿的户口啊,你打听外地户口上学的事情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