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 第33章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第33章

作者:弦歌雅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5:13:50 来源:免费小说

  一直到晚饭时分,两个嫂子做好了晚饭,苏采青这盘点的事情才告一段落。

  这顿晚餐吃得其乐融融的,开了两大桌,孙细娥和苏二柱让苏采青一家子跟着自己一桌吃。

  一家人这样才叫团圆了。

  吃完饭,张云冰几个就自觉地去拿了自己的书包出来,开始做作业了。

  “你家这几个还真是乖得很啊!自己就乖乖做作业了。”

  苏采青笑眯眯地说:“他们这点确实做得好,学习的事儿不太需要我操心。”

  张云扬天生是个学神,很多东西他一点就通,进了二年级就直接考第一。两个双胞胎闺女呢,虽然不如张云扬厉害,可是两个人也不好意思被弟弟甩开太多,因此对学习也重视了许多,每天乖乖做作业是必须的。

  看到外甥们开始做作业,苏大壮就叫自己的闺女也来一起:“看看人家,再看看你,要好好学学他们!”

  家长就是爱拿着孩子比来比去的,苏采青对这点不太喜欢。虽然她的孩子都出色,就是所谓的别人家的孩子,可是她更怜惜被比下去的孩子、。

  果然,那大侄女的脸色就不太好了,眼看着就要哭出来了一样。

  苏采青说:“云冰几个作业可能多点,追弟的作业可能少点吧?反正快过年了,松快松快也没关系。”

  大侄女苏追弟噘着嘴,老大不乐意的样子。

  苏采青摸了摸她的头,说:“你去把课本拿来给姑妈看看好不?”

  大侄女犹豫了一会儿,可能是觉得姑妈还挺好说话的,还是去拿了自己的书包来。

  书包还是苏采青给她做的,只是没有张云冰几个的那么干净了。

  苏采青没在意,直接打开了书包,却见书包里乱糟糟的,纸片儿不少,两本课本封皮早就没了,皱巴巴的书跟芫荽菜一样。

  大侄女看了一眼张云冰几个人的课本,又看了看自己的,更加觉得羞愤。

  苏采青翻着看了看,里面果然有不少涂来涂去的痕迹。

  这样的情况,苏采青觉得不能怪孩子,要怪就怪老师和学校,根本没把教育当成一个重要的事情去做。

  苏采青的几个孩子都很爱惜书,因为他们的亲爸张敏就非常爱惜。没有人做榜样和示范,孩子也无法学会该怎么做了。

  一旁的大嫂看到这样的对比,也觉得十分丢脸,看看苏采青家的三个,书包干干净净,书也完整偏新,再看自家的闺女,实在是太惨烈了。

  大嫂真能干要开口责骂自己的闺女,苏采青摆摆手说:“这事儿不能全怪孩子,以后还是少怪她。”

  被苏采青圈在怀里的大侄女,眼泪直接掉下来,落在了苏采青的手上。

  苏采青抬手替她擦了擦眼泪,说:“不哭了,没事的。以后注意爱惜书就好了。你第一次做学生,也没什么经验是不是?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哈。”

  大侄女还是一边擦眼泪一边抽抽。

  苏采青疼惜的很,她有苏无妹的记忆,知道农村的女孩有多难,特别是作为第一个出生的女孩,总是会被人要求更多,而关心的更少。

  大侄女这么哭,想必是平时常被这样责备。

  “让姑妈看看你成绩怎么样?这些课文都会读吗?”

  苏采青想要转移一下注意力,很快发现这个方法大错特错,因为这孩子,课文读不全,拼音也没搞清楚,也不能说她没书读,有些她还是知道的。但是显然学的不系统,不全面,感觉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学着,学得糊里糊涂的。

  苏采青忍不住叹气。

  大侄女顿时有些惊慌地看着她。

  苏采青顿时命吧过来,孩子是很敏感的,苏采青露出失望的情绪,孩子还以为苏采青是对她失望了,不免害怕。

  苏采青摸摸她的头说:“我不是因为你而叹气,是因为你们学校和老师而叹气。”

  见她露出迷惑的表情,苏采青说:“你要是愿意,趁着你表姐和表弟在这儿,可以跟着他们把拼音和加减学明白。”

  大侄女乖乖地点头,显得又惶恐又无助。

  真是可怜的孩子,苏采青最看不得孩子这个样子。

  接下来几天,大侄女还真乖乖地跟着张云扬几个写作业,跟着他们学拼音。

  苏大壮和大嫂是说不出什么夸奖表扬的话来的,苏采青作为姑妈,反而是夸奖她最多的那个。

  “五妹,你少那样夸她,跟你家几个比起来,她哪里值得你那么夸?”大嫂劝阻苏采青道。

  苏采青说:“她用心学了,态度认真了,当然值得夸。她起点低,没有人提前教她认字读书,能这样好好学,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以前别人总说,我家几个孩子会读书,都是因为他们爸。现在我看啊,我这儿也有功劳呢。”

  虽然现在的人不懂什么基因,但是大多相信遗传,不然怎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孩子会打洞呢?

  在苏采青看来,相对于打击教育,夸奖鼓励教育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特别是在心理方面。

  回到家里的这些天,苏采青也没闲着,和家里人一起搞卫生,准备过年过节的东西。

  “娘,今年年夜饭我来做,哥嫂几个帮我打打下手就成。”苏采青烧火的时候和孙细娥说。

  孙细娥立马就不同意:“你好不容易来家里过一次年,怎么能让你动手?你只管歇着等着吃就是了!”

  一旁摘菜的苏根妹说:“娘啊,你就姐做吧!我们负责洗菜切菜,她只管炒就行了。姐做菜可好吃了!”

  苏采青附和说:“是啊,我这好些年没回来,也没亲手给家里人做过饭,趁着这次团圆,让我好好做一次。”

  孙细娥被两个闺女劝得遭不住了,只好说:“那行,你们几个可得帮她,不能让她一个人忙活。”

  “那是!平日里我们可都帮姐洗菜摘菜的。”

  苏采青的手艺,是吃过的人交口称赞的,这家里几个没吃过的人,就十分期待了起来。

  从腊月二十八开始,苏采青就当起了全家的总指挥,支使着全家干活。有需要买的菜,让苏小壮骑着车去买,有需要去地里弄得菜,让苏大壮苏二壮一起去弄回来。

  反正这一年,鸡鸭鱼肉样样都不能少。

  二十八这天,苏采青就领头做汤圆,除了普通的汤圆,还做芝麻馅儿的花生馅儿的,汤圆做了几大竹编的盘子晾着,又开始炸一些东西。苏采青知道家里人也不那么舍得油,干脆自己从上海买了油带了回来,专门用来炸肉丸、藕夹、酥肉之类的。

  路过他们家的人,天天都能在门外闻见香味儿,都忍不住多吸两口。

  炸出来以后,苏采青也没小气,特地流了一盘给大家常常味儿,每个孩子拿了两个,就跑出去玩了,手上的好吃的可是诱人得很。

  从苏采青回来,全村的人都密切注意着这一家,发现这一家人真的是好吃的好喝的不断,他们家的那些孩子,穿的都要好多了,身上收拾的都要干净多了。

  这一家人的变化,可真是大啊!

  许多人家实在是好奇,便借了各种由头,跑来他们家串门。

  乡里乡亲突然上门来,苏采青当然都要见见的,不过苏采青都注意问了孙细娥,这些人和自家是什么样的关系,处的怎么样,这乡下的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孙细娥见苏采青上心,不免也要给她说一说,这些年来,谁家和自家的关系不错,谁家和自家有什么样的过节,谁家和自家有亲之类的。

  相对于城里那些关系,乡下的显得更加复杂。

  尽管不太耐烦这些,苏采青还是得打起精神来应付这些人。

  这不,隔壁的李婶,拿着一棵白菜就来了:“这打过霜的白菜,清甜的,我家今天剁了一篮子回来了,给你家送颗吃。”

  人家主动送菜来,不好不收,可是收了也不能白收,还得回点礼。

  孙细娥正要用碗装点肉丸子藕夹之类的,被苏幺妹一把拦下了:“娘!人家就是故意趁着这个时候来的,一棵白菜换一碗肉,这人情也真是会做得很!回回都来占咱家的便宜!这次让我去!”

  说着,也去角落里拿了两个萝卜,递给李婶说:“这萝卜炖汤也好吃得很!放点肉更是香的不行,李婶你也拿去尝尝。”

  李婶看着那白萝卜,脸色不太好看,这时节,谁家没个白菜萝卜的。

  等到李婶拿着萝卜走了,苏幺妹回到厨房里,孙细娥就说:“这样哪合适?人家也晓得咱们家有肉吃。”

  苏幺妹说:“知道又怎么样?全村都知道姐回来后,咱们家顿顿吃肉,难道全村的人都要叫来吃饭啊?那个李婶也就是看准了你抹不开面儿,所以就来占这便宜。我呸!”

  孙细娥显得非常不赞同:“你一个未嫁的妹子,算得那么清楚,做得那么厉害,回头给你瞎说一回,你嫁人就更难了!”

  苏幺妹和苏根妹都有二十了,放在这乡下也算是老姑娘了,嫁人就是两个人的痛点。

  被抓住了这个痛点,苏幺妹被说的无法反驳,苏采青说:“娘,你怎么从这儿说到那儿了?幺妹我看没什么不对,咱们总不能就这样让人占便宜啊!再说了,幺妹嫁人,我也要过过眼,把把关,要是因为信了李婶编排的话,就不要幺妹的人家,我还不放心幺妹嫁呢!”

  苏幺妹连连点头:“就是!”

  苏幺妹在城里呆了大约半年,见多了城里的繁华,甚至上海都去过,这些天和村里的小姐妹说起来,她们都惊奇的不得了。苏幺妹也自诩是有些见识的人了,这乡里汉子她还有些不大乐意了。

  孙细娥一听,忙问:“你几个弟弟妹妹的事儿,你有主意没?”

  相对于孩子们赚钱的事儿,孙细娥更希望他们尽快成家,娶媳妇的娶媳妇,嫁人的嫁人,她好了了心病。

  苏采青心里盘算了一波,才说:“这事儿我能有什么主意?还不主要看他们自己?嫁回乡里,我又缺人干活了,嫁城里吧,人家不仅看人品样貌,还看学历家庭,也难啊!”

  这事儿苏采青肯定不能松口,允个诺什么的,只是她也不希望两个妹妹潦草地嫁了,将来又遇到不好的事儿。

  苏幺妹问:“姐,那你是怎么嫁给城里的姐夫的?”

  看着苏幺妹热切地表情,苏采青突然明白,其实苏幺妹自己是想嫁给城里人的。

  苏采青说:“当初啊,是我那婆婆托人到处相看的。张敏虽然文化挺高,但是身体不好,一直吃药,脾气也不怎么好。再加上张家条件差,朱兰英也不是好相处的人,张敏就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

  苏幺妹听着连连点头,忙问:“然后呢?”

  “然后媒婆找到咱们家头上了,那个媒婆和隔壁周家庄有亲,所以就打听到了咱们家。咱们家穷,我年纪也差不多了,那媒婆远远地看过我,觉得长得还算白净好看,张敏肯定喜欢,而且脾气也软,好揉捏,朱兰英也就满意了。”

  “找个好看的,是为了让张敏喜欢,能吃苦肯干的,是为了把张敏那个病秧子包袱甩给儿媳,脾气软的,就是为了从张敏手里拿钱,媳妇不敢拦着。而且咱们家的闺女不是还很好生养么?”

  听了这些,孙细娥的眼睛又红了,她也是后来才琢磨明白这些事儿的。

  苏幺妹听了唏嘘不已:“老妖婆算的真明白。”

  给张敏煎药、半夜照顾他起身,发病送医院的事儿……有新儿媳做了,可是每个月还要从他们手里拿走几块钱,美名其曰孝敬长辈的。

  任何一个事情,说出去好像都那么合理,可是真正的细究起来,真是让人遍体生寒。

  “姐,我可不要嫁那样的人家!”苏幺妹越想越觉得可怕,忙喊苏采青说:“你可千万要帮我盯着点儿啊!”

  苏采青说:“那是当然。”

  孙细娥的眼睛也红了,说:“当初只怪我被张家的彩礼迷了眼,急着给你哥找媳妇,没仔细打听清楚,就把你嫁过去了,唉……幺妹啊,你在外头也要多听你姐的,莫要做傻事。”

  苏幺妹忙点头:“我省的!娘你也要听姐的,那个李婶,咱家最好是少往来了!”

  孙细娥这次没反驳苏幺妹的话了,估计心里也有了一些思量。

  其实这次,已经来了好几拨人串门的时候,明里暗里打听苏小壮和苏幺妹苏根妹的情况了。毕竟这次,三个人明显都变得有钱了啊!

  三个人确实有些钱,苏采青负责他们的吃喝住,还常买新衣服,再加上苏采青时常给几块钱十几块钱当报酬之类,没什么地方需要花钱,苏采青又大方,所以三个人都攒了一些钱。

  这次一回来,三个人都交了些钱,无论是给苏小壮娶媳妇,还是给两女孩置办嫁妆,都说得过去。

  因为这,苏家人的心也挺浮躁的,孙细娥为了几个孩子的事儿,把他们交了多少钱的情况也说了出去,估计是引来了更多的有心人注意了。

  这三个人的婚事,确实也是个问题。

  苏采青倒是不着急他们的婚事,可是现在社会情况如此,她也不得不上点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