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 第25章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第25章

作者:弦歌雅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5:13:50 来源:免费小说

  “妈。我也想上二年级。”张云冰依旧哽咽着说。

  苏采青毫不犹豫地点头说:“没问题,你们和云扬一样,学校批准就行,我没有意见。”

  “那怎么样学校才会同意呢?”

  “大概会考你们的能力吧。”苏采青也不太确定地说。

  苏采青去学校,跟学校提出让几个孩子跳级的时候,老师们都不太理解和赞同。

  张云扬还好点,这小家伙从入校就有好学生的做派,上课认认真真,课后也很努力,简直是天生为读书而生的一样。

  可是另外那对双胞胎,也没多出众吧?

  苏采青说:“孩子们对自己都很自信,所以都想试试。我觉得,考校一个孩子也是考,三个也是考,不如都试试。如果成功了,可喜可贺,如果有人失败了,也算是一个挫折教育。总要让她们试试,才知道会是什么结果。”

  苏采青不想限制孩子们的发展,有什么事情他们有兴趣,苏采青都鼓励他们试试,成功了当然好,失败了能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再努力,没有什么亏的。

  幸好学校的校长和蒋校长熟悉,也听说了三个人的父亲张敏的事情,知道他是个颇有读书天赋的人,要不是因为身体原因,妥妥的是个大学生。

  既然是大学生苗子的孩子,说不定真有天赋。

  校长考虑了之后,决定给予几个孩子机会。

  考校也没什么复杂的,就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三个人一起做几张试卷,最后根据结果来看能不能跳级。

  考校的这天,苏采青也守在办公室门外,等着几个孩子完成这次考校。

  三个孩子扭头能看到苏采青在门外的身影,也觉得安心了许多。

  他们三个也是学会了握笔写字没有多久,双胞胎姐妹更是如此。

  但是这次他们一笔一划都十分认真。

  做完试卷,也不用回去等结果,几个老师凑到一起,把试卷的结果批改出来。

  结果这套二年级的试卷,张云扬语文考了八十多分,数学考了九十多分,在二年级都算优秀的行列了。

  张云冰和张云清两个人都是七十多分,这水平也可以跳级,但是在二年级并不十分出色。

  老师还要劝一下苏采青,张云扬跳级可以,两个女孩就不必了,苏采青摇头说:“之前说了,只要她们及格,就让她们读二年级,如果现在劝她们回去,反而是失信于她们了。信任感是经不起这样损耗的。”

  第24章 要引导市场

  回家的时候, 苏采青特地去买了几斤排骨, 又买了鸡和鱼, 显然是想要做一顿每餐了。

  一进家门,苏幺妹看到苏采青拿了那么多菜, 就忙过来接她手里的东西。

  “姐,买这么多, 这天气放不了吧?”苏幺妹说、。

  苏采青甩了甩手, 朝着厨房走去, 说:“这些打算今天全都做了。咱们家这么多人, 还怕吃不完?”

  苏幺妹惊了:“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吧?云扬读二年级的事儿成了”

  之前苏采青没有大肆宣扬这个事情, 只和家里人提了一句说, 张云扬想要现在就去读二年级。

  苏采青让她把鱼放进水里洗洗, 自己去处理排骨之类的,说:“是啊, 不仅是云扬,我的两个宝贝闺女, 也可以去读二年级了!”

  “我的娘诶!”苏幺妹感觉受到了极大地冲击, 没想到三个娃儿一下子全都上了二年级了!

  看她吃惊的样子, 苏采青也十分得意,不愧是自己的孩子。

  苏幺妹忙追问:“咋就直接上二年级了?老师能同意啊?”

  苏采青点头说:“只要能力够,当然可以了。你看云扬平时没少教你们三个吧?他水平不差的。”

  “那两个妮子呢?”苏幺妹实在是好奇得很。

  苏采青说:“她两也通过了老师的考试,可是那老师有点……顾虑太多,”其实苏采青是想说,那个老师想言而无信, 不过她担心话传出去,就换了个好听点的说法,“我就去找校长了,我说之前答应了孩子的事情,不好反悔,不然以后还怎么教孩子诚信做人?然后我主动许诺说给学校捐个小图书馆,校长就答应了。”

  “图书馆?那得多少书啊?”苏幺妹吃了一惊。

  苏采青说:“没你想到的那么夸张,四五百本就够了。下次去上海的时候,我一次买齐就是了。这事儿你不要和外人说,免得人以为我给了好处,学校才让他们读二年级的。让孩子听到了心里不舒服。”

  苏幺妹忙应下了。

  苏采青亲自下厨做的一大桌菜,可把一家人都馋坏了,以前过年都没吃这么丰盛过。

  在开饭前,苏采青站起身来,说:“这一大桌菜,就说明咱们家有好事了,今天,张云冰、张云清、张云扬三位同学,顺利通过学校的考核,

  可是跳级读二年级了!大家鼓掌表扬!”

  几个大人带头鼓掌,下面几个小的虽然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但是也跟着噼里啪啦地拍手,都格外兴奋。

  一家人的鼓励,让三个孩子都十分高兴,又显得有些害羞。

  张云冰比较外放,激动又兴奋地说:“谢谢大家,我们还会继续努力的!”

  另外两个忙跟着表示会继续努力,要拿到更好的成绩之类的。

  苏采青借着机会说:“你们只管好好读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后你们想学什么,上大学、考硕士、读博士,妈都支持你们!”

  “妈,什么是是硕士,什么又是博士?”

  苏采青简单地解释说:“就是大学学习的后面两个阶段。”

  这个概念不是很好解释,好在没人继续追问了。

  这顿饭,苏采青希望,孩子们从这里知道,只要他们有进步,学得好,就是一件大喜事,就是值得庆祝鼓励的。

  没多久,这事儿就传出去了,大家都夸苏采青的儿女聪明,才上学没几天呢,就直接升到二年级去了。倒是给家里省了学费了。

  大多数人所能看到的利益,也就是眼前这点了。

  苏采青心里高兴,却并不表现的十分明显,弄得王朝英还说她装深沉。

  苏采青只是不想情绪都流于表面,想给孩子们树立一个不骄傲不自满的榜样而已。

  “对了,那个秋冬装,你弄得怎么样了?”王朝英终于放过了前面那个话题。

  苏采青将自己画的几个款式地给她:“想款式倒是不难,我现在担心布料的问题。”

  “什么问题?”

  苏采青将设计稿翻到大衣的那一页,说:“你看啊,这种款型的大衣,需要羊毛含量在70%~85%之间的棉毛混纺布料, 而且最好是我画的这种格纹的,明白吧?”

  王朝英点头表示明白,这些天,跟着苏采青,她也了解了一些做衣服的事情。这布料对于一件衣服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时候一款好的设计,没有合适的布料去做,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咱们这边的厂子,我可以去问问。如果实在没有,咱们就去上海找找?”

  苏采青说:“也只能这样了。我之前就担心秋冬装的布料问题,幸好现在还有些时间。”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布料,她的设计就得藏起来,等到合适的布料出现了再做了。

  见苏采青为新款的事情发愁,王朝英便说:“采青姐,我给你说个事儿,让你高兴高兴。”

  苏采青配合地问:“什么事儿?”

  王朝英说:“春燕百货的经理,也就是张丽华她爸,又打电话到我这儿了,你猜是为了什么?”

  苏采青说:“八成是为了找你买衣服吧。”

  王朝英乐不可支地说:“让你给猜中了。那你再猜猜,为什么他突然又改变了态度呢?”

  苏采青一边想一边说:“他是经理,百货大楼的销售额就是他的工作任务,难道他那里不吸引客人了?原因是没卖咱们的衣服?”

  王朝英佩服地说:“你真是一猜一个准,咱们的衣服都有一个采英的标签,别人认那个标签就知道是咱们的衣服。现在上海那边,流传的就是,幸子衫就要买采英的!跟着上海的潮流,其他的地方的人,也觉得采英的最好。咱们吉阳这边,许多地方都有咱们采英的幸子衫,只有他们春燕百货没有,别人都觉得那儿不行,都不愿意去那儿买衣服了,哈哈……”

  王朝英高兴得不行,当初有多生气,她现在就有多高兴。

  除了高兴春燕百货因为自己不地道而吃亏,更高兴张丽华那个挑事精吃亏,她肯定要被她爸骂了。

  苏采青也没料到,自家的衣服竟然在上海形成了那么好的口碑,成了许多人的第一选择了。

  果然做品牌是没错的。

  “这还真是个好是啊!”苏采青心情果然好多了。

  “可不是嘛?我听说以后就开心得很。谁让他们瞧不起咱们。哼!”

  苏采青摆摆手说:“我说的是咱们的品牌,在上海有了知名度的事情。没说张丽华的事儿。”

  “姐,张丽华吃亏你难道不高兴吗?”王朝英觉得奇怪。

  苏采青说:“她是谁我都不认识,所以她的事我也无所谓开心不开心了,重点是咱们的品牌开始成长了,朝英,这才是最重要的。”

  王朝英还不知道名气和口碑对于一个品牌的重要性,所以她的关注点还在报了仇这事儿。

  苏采青觉得,这种思维方式需要慢慢来扭转。

  以后做生意的时候,还会遇到更多各种坏的、奇葩的、狠毒的人,一个一个去责怪之类的还耗费精力呢!

  王朝英对苏采青的话还有些似懂非懂,苏采青说:“朝英,我有个想法。”

  “什么?你说。”

  苏采青说:“咱们要尽快找到合适的厂子,和制作这些衣服的布料,然后打样出来。到时候我会写一篇今年秋冬流行趋势的文章,投稿给服装杂志,算是给咱们做广告,怎么样?”

  王朝英啊了一声,有些不解地说:“那样的话,岂不是很多人都会学咱们的衣服?那样咱们岂不是亏了?”

  幸子衫这个事情,要不是苏采青眼光快准狠,以最快的速度,打了版以后去工厂下了单,抢在了市场完全热起来之前,就把货都做出来了,她们现在也不会有这么大的优势了。

  苏采青耐心地解释说:“为什么咱们幸子衫卖得好?因为幸子衫流行起来了。没有这个潮流,别人不卖,咱们也赚不了那么多钱。”

  王朝英咬着唇皱着眉,努力消化着苏采青的话。

  “你的意思是,要带动大家来买?”

  苏采青点头:“我不知道你听没听过从众效应,就是人看到许多人去做同一件事,在本能的驱使下,也会跟着去做那件事,即使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那么做。就像有的人,本来对幸子衫没兴趣,可是看到别人都在买,都在穿,而且都在讨论,为了融入到这个氛围里,他们也会选择买的。”

  王朝英明白了一些,“潮流就是这样出现的吧?”

  苏采青点了点她的头:“正是!你还挺聪明的嘛。”

  “是你聪明才对,每次都能教我好多新东西。感觉咱们两好像反过来了,你是大学生才对。”

  苏采青笑了笑。

  苏采青已经着手秋冬装的事情,但是幸子衫的生意还在进行。幸子衫的流行趋势已经传到了全国许多地方了,现在不仅是上海人穿幸子衫,其他的地方的人也开始穿了,吉阳的人第一发现,自己竟然走在了潮流前端。

  后来下单生产的二十万件,也别许多经销商预定的差不多了。

  这次,采英和苏采青是在上海打响了名头了,许多外地的商贩也在打听苏采青的消息,希望能够直接联系苏采青,从她的手里拿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