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 第87章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第87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4:20:09 来源:免费小说

  太上皇听这话顿时气得肝疼,挥挥手,“好了,看也看过了,你回宫吧。”

  皇帝好似没听见似的,继续和太上皇说闲话,两个皇子也在一边帮腔,把南平郡王一家子挤到一边去了。皇后在那边和两位太妃以及南平郡王妃说闲话。

  杜太妃问,“皇后,皇帝登记好几年了,也该举办场选秀了呀。”

  皇后心里暗骂,你是个什么东西,一不是太后,二不是陛下生母,我办不办选秀,还需要你来指导我。

  但杜太妃如今正得太上皇“喜爱”,皇后也不能硬顶,她笑得云淡风轻,“太妃多虑了,陛下如今有五子六女,连皇孙都有了,倒不急着选秀。我看南安王府里子嗣少,弟妹也该多张罗张罗。”

  南安王妃气结,这个婆母总是给她找事,“多谢娘娘关心,我们府里美人也不少呢,前儿父皇又赏赐了几个,我整日金尊玉贵地养着她们,就希望她们能多给我们王爷开枝散叶。”

  皇后点点头,“弟妹做的很对,但也要记住了,你是正妃,底下人要是知道规矩,咱们自然要好生对待。要是有那种妖妖调调不成个体统,整日掐尖要强和主子别苗头的,你也要拿出自己的气势来,让她知道些规矩。”

  杜太妃顿时气的眼睛瞪了起来,李太妃嘴角稍微动了动。

  杜太妃想说什么,可又无话可说,但这口气她又咽不下,“李妹妹,怎么耷拉着脸不高兴呢?太上皇是咱们的夫主,可不兴这样不敬的。”

  李太妃的声音不急不缓,“杜姐姐,我如今上了年纪,自然不能像太上皇身边的小女孩们一样整日笑嘻嘻的,我对太上皇的敬意都在心里呢。”

  说完,她从身后的宫女手里拿了个包袱打开,呈送到太上皇面前,“陛下,臣妾给您做了双鞋子。都是臣妾亲手一针一线做的,还请陛下不要嫌弃。”

  太上皇嗯了一声,“你有心了。”

  李太妃忽然道,“陛下,臣妾一个人在宫里,甚是无趣,陛下可否让臣妾搬过来和陛下一起居住?”

  太上皇吃惊道,“你怎么忽然要过来了?”

  李太妃笑,“臣妾虽然不如杜姐姐,但臣妾自小针线活好,也能给陛下做两身衣衫。再说了,臣妾是陛下的妃子,陛下去哪里,臣妾自然去哪里了。”

  皇帝和皇后也有些惊异,李太妃来之前并未说此事。杜太妃每日咄咄逼人,李太妃老实,要是过来了,岂不天天被她欺负。

  太上皇顿时有些高兴,自从他退位,手里没有权力,最怕别人不把他放在心里。以前李太妃和儿子住,他就有些不高兴。

  李太妃忽然开窍,太上皇咳嗽了一声,“你愿意来就来吧,这行宫大,你自己挑个地方住。”

  李太妃连忙行礼,“多谢陛下。”

  皇帝看了一眼李太妃,李太妃眼里含笑,让儿子不要担心。

  又过了一会子,除了李太妃,皇帝一家子又回去了。

  路上,皇后见皇帝忧心忡忡,把手按在他的手上,“陛下,不要忧心,臣妾明白母妃的意思。”

  皇帝看了她一眼。

  皇后道,“陛下,臣妾说句不孝的话,父皇如今已经不近女色了。论容貌,臣妾再说句不孝的话,年轻时杜太妃还有优势,如今不比母妃好多少。论性格,母妃温和,杜太妃跋扈。陛下也是男人,哪个男人不喜欢温和的呢。年轻时有脾气可以说娇俏辣人,年纪大就讨人嫌了。母妃若是长久伴在父皇身边,父皇未必不能发现母妃的好。”

  皇帝叹了口气,“皇后说的都对,但为了朕,让母后去受杜太妃的气,朕心难安。”

  皇后忽然幽幽道,“陛下,这天下大多数的母亲,为了孩子,什么都肯做的。”

  皇帝抬头,若有所思地看向皇后。

  第64章 夺地盘灵犀一瞥

  李太妃就这样在行宫住了下来。

  皇后的那一席话, 真正说中了李太妃的心思。她不能再躲在皇宫享受儿孙们的孝顺,儿子的皇位不稳,就算她不得宠, 她也要到太上皇身边去, 防止杜太妃一家独大, 防止那母子两个日日进谗言。

  李太妃当天就住了下来, 杜太妃很热心拉着她说话,“李妹妹,这下可好了, 有你来了,以后有人跟我说话了。”其实这行宫里也有其他太妃太嫔, 杜太妃看不上眼,懒得搭理她们。李太妃不一样,帝王生母, 要是能把她踩到自己脚底下,杜太妃想想就觉得兴奋。

  李太妃脸上的笑无懈可击,“多谢杜姐姐,我笨嘴笨舌,不大会说话, 以后跟杜姐姐多学学。”

  杜太妃虽然在笑, 眼底却飞速掠过一丝不屑, 你儿子做了皇帝又怎么样, 在陛下心里, 你永远都是那根不开窍的木头, “李妹妹, 你才来, 不熟悉这里, 我给你找个好地方住吧。”

  谁知木头一样的李太妃却摇了摇头,“多谢杜姐姐,听说这行宫大的很,我自己去逛逛,挑一处喜欢的住处。各花入各眼,我老了,就想挑个清净的地方住,每日来给太上皇请安,其余时间,看一看这行宫的风景。”

  杜太妃听她一口一个我老了,心里很不高兴,她比李太妃还大呢,“李妹妹,虽然咱们年纪大了,也不能真就做个佛爷,该玩时也要玩。”

  李太妃点头,“杜姐姐说的对,可惜我天生性格木讷,不似杜姐姐百灵鸟一般,有杜姐姐在,太上皇身边也能热闹些,我就沾光跟着高兴高兴就行。”

  旁边的太上皇眼角斜过一丝余光过来,哟,这根木头也开窍了,说话晓得讽刺人了。可惜杜太妃听不懂,什么百灵鸟,她是亲王生母,皇贵太妃,又不是供人取乐的伶人,怎么能用百灵鸟来形容。

  杜太妃见她连番拒绝她的好意,眼睛一转,“李妹妹呀,如今这行宫里,也就咱们两个位份高一些。妹妹以后每日无事,去我那里坐坐呀,咱们一起说说话。”

  李太妃先看向太上皇,“陛下,自先皇后过世,陛下后宫无主。如今,如今杜姐姐是皇贵太妃,是不是行宫种的姐妹们每日都要给杜姐姐请安?若是如此,臣妾以后每日早起去给皇贵太妃娘娘请安,服侍娘娘洗漱。”

  太上皇咳嗽了一声,他虽然抬举杜氏母子,但并未和皇帝彻底撕破脸,封了杜氏做皇贵太妃,他和儿子关系已经很差了,若是再让李氏去给杜氏请安,宫里那个不孝子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治他手底下的人了。他就剩那几个老臣拥护他了,一个都不能轻易折损了。

  “不用,你只管安心住下,这行宫里,除了朕这里,你哪里都不用请安。”

  杜氏捏了捏帕子,“是呢,李妹妹也太客气,咱们都是一样的人,哪里就轮得到你给我请安了。”

  李氏人仍旧笑得云淡风轻,“臣妾真怀念先皇后在的时候,娘娘慈爱,对我们都好得很。自从娘娘去了,这后宫诸人都没了统领。陛下,娘娘的祭日就要到了,臣妾斗胆提意,让臣妾等人一起去皇陵祭拜娘娘吧,再吃斋三日,回报娘娘当日对我们的厚爱。”

  说完,她拿起帕子擦了擦眼角。

  太上皇也叹了口气,王皇后是他结发之妻,二人年少成亲,生了两个孩子都夭折了。可惜她膝下无子,若是有嫡子,立为太子才名正言顺呢。

  “难得你有良心,还记得皇后的恩情。”

  李太妃表情飘渺起来,“臣妾当日在皇庄时,皇儿多亏娘娘照看。娘娘天仙一般的人,臣妾不及万一,皇儿被娘娘教导几年,越发出色,才能承继大统。臣妾愚笨,无以回报,只能想到这些笨法子,娘娘在天有灵,定能感受到臣妾的虔诚。”

  太上皇往躺椅上一靠,“既然你提议的,就以为你首吧,你们去皇陵祭拜先皇后,朕就不去了。告诉皇后,朕想着她呢。”

  李氏低头,“臣妾遵旨。”

  杜太妃顿时气歪了鼻子,这贱人来第一天就要她的强,就算祭拜先皇后,也该是自己领头,她一个妃位,居然要爬到自己头上去了。

  杜太妃似笑非笑地看着李太妃,“妹妹,既然妹妹起头,我就不管了。要去的时候,妹妹告诉我一声。”

  行宫是杜太妃在管,她就不信,自己不支持,李太妃能把这事儿办成了。

  李太妃脸上又带了笑,“我没当过家没做过主,也从来没管过事,全凭着一腔赤诚。这些琐碎的事情,还需要杜姐姐提点我呢。陛下,臣妾无能,还请杜姐姐帮我。”

  太上皇看了杜太妃一眼,“你们两个一起,把这事儿办好了。”

  事关先皇后,杜太妃也不敢马虎,“臣妾遵旨。”

  李太妃说完了这件事,也不多留,立刻告辞了。自己在行宫转了一圈,挑了个比太上皇的宫室略微小一点地方住下了。这选择就有些微妙了,杜太妃那里的屋子铺陈华贵,但整个格局比李太妃这里小一点。杜太妃离太上皇更近,李太妃这里从位置上来说,和太上皇的地方却有些对称。

  李太妃挑好了地方,让人回宫把自己的东西搬来了,安安心心住了下来。她这一来,就像往热油里泼了一瓢水。

  原来行宫都是以杜太妃为尊,但除了那几个也生了儿子的她才会给个笑脸,其余人连话都跟她说不上。她给人家笑脸,也是希望这些人能说动自己儿子帮助南安王抢皇位。

  往日里,行宫死水一般。李太妃一来,大伙儿立刻开始审时度势。南安王和皇帝之间的争夺,满京城谁不知道。一个占了名分,一个背后有太上皇支持。有那看好皇帝的,立刻开始去李太妃那里拜码头。

  几天的功夫,行宫里立刻形成对峙之势。一派以杜太妃为首,里面有生了儿子不得皇帝重用的,还有家族和杜太妃家族连在一起的。李太妃这里基本上都是娘家人投靠了皇帝的,还有老来无宠无子想给自己找个大靠山的。杜太妃跋扈,对她们这些人毫无怜悯之心,眼见着是靠不住了。李太妃一切向先王皇后学习,自己有了什么好东西,分给姐妹们一些,要是哪位姐妹的东西被杜太妃克扣了,她立刻把自己的份例送一些过去。

  太上皇虽然不管事,并不代表他什么都不知道。

  李太妃送的多了,太上皇就把杜太妃叫了过去,“朕让你管着行宫里的事情,如今你是位份最高的,也要有贵太妃的胸襟。这些吃喝上的小事情,莫要为难人家。都是跟了朕一辈子的老人,不说享福,基本的吃喝要是还克扣,说出去难道朕有脸了。”

  杜太妃立刻跪下,“陛下,臣妾有罪。因着行宫里人多,臣妾总有看顾不到的地方,不知道哪里就疏漏了,臣妾回去一定严查。”

  太上皇叫她起来,“皇家体面要紧。”

  杜太妃气得咬牙,她儿子要争夺皇位,缺钱缺的眼睛都红了。她不想办法淘换银子,人家能随便跟着你去和皇帝对着干?

  自此,杜太妃见到李太妃就没个好脸。李太妃也不介意,她来行宫,目的就是来给杜太妃找不痛快的。她把杜太妃拴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里,南平王少了母亲的支持,就能少和皇帝作对。

  平常里,李太妃从不去杜太妃的院子。二人谁也不给谁请安,见了面,李太妃虽然低了半个品级,也从未向杜太妃行过大礼,最多只是妇人间常见的礼节。太上皇睁只眼闭只眼,杜太妃想摆架子也摆不起来。

  京城这边风起云涌,千里之外的刘悦薇,刚刚送走了张太太。

  张经纪终于替刘悦薇把宅子拿了下来,按照刘悦薇说的,多给三个月租子,价钱按照原来说好的。

  刘悦薇叫来了招财,给了他钱,让他跟张经纪一起去把事情办妥了。

  郑颂贤拉着刘悦薇的手,“这些事情,娘子以后可以多打发招财去。”

  刘悦薇躺在躺椅上,“哎,这个年过的也怪累的。”

  郑颂贤坐在她一边,“可不就是,娘子整日不是忙着买宅子,就是忙着买纺线小车,娘子都把我忘到脑后跟去了。”

  刘悦薇摸摸他的脸,“胡说,我最多把你忘到二门外,怎么会在脑后跟。”

  郑颂贤气得挠她的痒痒,“让你不和我玩,让你不和我玩。”

  刘悦薇顿时咯咯笑了起来,外头云锦和云绡听见了,就跟耳朵聋了似的,继续低头做针线活。

  小两口闹了一阵子,郑颂贤问她,“娘子,天晴了,咱们去庞师兄家里坐坐吧。”

  刘悦薇点头,“好,那得先让人去问问,别扑了空。明儿我又要开始招工了,三哥,你说我这次是找张经纪还是我自己招?”

  郑颂贤想了想,“娘子不如先自己招。第一,让去年的女工问问亲戚中可有愿意过来的;第二,问问庄子里的那些佃户家里的姑娘们,可有愿意过来的;第三,年前两场大雪,好多人家遭了灾,日子不好过了,估计也就不再像头先那样讲究什么不能出来抛头露脸了。再者,金缕阁里都是女工,除了招财,一个男人都没有,哪里能算得上抛头露脸。”

  刘悦薇回道,“年前表姐已经告诉过女工了,年后我这里要招人,谁家亲戚愿意来的,帮着介绍过来,给一钱银子赏钱。庄子那里暂时还没去问,我的田地少。我娘家的庄子和咱们家的庄子里虽然人多,我不想手伸得太长。明日我再去金缕阁门口张贴告示,我就不信,我招不齐这十个人。”

  郑颂贤提醒她,“娘子,要是女工们介绍亲戚家的姑娘过来,给赏钱时最好背着人给,不然新来的女工知道了,心里岂不是不痛快。”

  刘悦薇笑,“三哥说得对,放心吧,我已经交代过表姐了。三哥,咱们一起来写告示吧。”

  郑颂贤兴致勃勃,“好呀,来,咱们去书房。”

  小两口一起去了书房,一人裁纸,一人磨墨。郑颂贤提笔,写了一半之后,忽然把笔递给刘悦薇,“娘子,你来写下一半。”

  刘悦薇也不客气,挥笔而就,把剩下的一半写完了。

  郑颂贤看了看,“娘子,若是不仔细看,谁也看不出来这是两个人写的。”

  刘悦薇放下笔,“我听戏文里说有女扮男装去考科举的,三哥,明儿我替你去考院试吧。”

  郑颂贤伸手在她屁股上拍了一下,“胡说,考试要验身的,一群男人脱个精光,女人不能去。”

  刘悦薇呸了一口,“还不是有人心术不正,好好的人不做,非要做鬼。平日不用功,考试时带个纸条就能考状元了?”

  郑颂贤伸手晃了晃她头上的金步摇,“娘子不知道,这功名对读书人来说,如同性命,为了能中,大多数人像我这样拼了命学,有那天资不够的,可不就想着走歪门邪路。”

  刘悦薇靠在他怀里,“三哥天资过人,早晚能中状元。”

  郑颂贤笑,“这话可不能出去说,我先过了院试再说。这告示什么时候去贴?”

  刘悦薇想了想,“今日都初十了,表姐已经回了金缕阁,不如现在就去吧。让表姐和招财明日开始在那里看着,来了人问,要是妥当就收下。”

  郑颂贤看了看外头的天,“咱们现在去,赶得早还能回来吃晌午饭。走,不等了。”

  今日郑老爷和郑太太都不在家,也不用禀报长辈,二人直接就往金缕阁去了。

  汪彩凤正在查看年前最后那一批还没来及出的货,就听见门口有动静,出来一看,立刻喜上眉梢,“表妹和妹夫来了。”

  刘悦薇上下打量了汪彩凤一眼,只见她穿着普通的棉袄,外面一件灰色麻布罩衣,头上戴了一块头巾,“表姐在忙呢?我来张贴招人的告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