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 第153章

三郎今天来下聘(重生) 第153章

作者:青云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4:20:09 来源:免费小说

  东宫两个妃妾进宫,表面上看没有泛起一丝浪花,却引来满后宫侧目。太子妃如以往一样贤惠,给两人安排了很好的宫殿,一应服侍的人都安排的妥妥帖帖。

  二女一起进宫,第一天就开始了争夺。

  宫外头,刘悦薇听到这个消息后,让家里人不要和孙家和周家有太多牵扯,别的也就罢了。

  汪彩凤那头,终于把新的金缕阁张罗好了。

  第94章 平衡术特异独行

  所有人都在猜测, 太子第一天是去孙家女房里,还是先去周家女房里。

  太子当日回东宫后,在太子妃那里带着两个嫡子一起吃饭, 还查问了嫡长子的功课。

  等孩子们走了, 太子妃问太子, “殿下, 孙良娣和周良媛那里, 还在等着殿下呢,殿下要先去哪里呢?”

  太子淡淡道, “孤今夜就在太子妃这里。”

  太子妃搅了搅帕子,“殿下, 外头人会说臣妾善妒的。”

  太子笑道, “你是正妃, 孤留在这里天经地义。孤这都是跟父皇学的, 外头人不敢说闲话的。”

  太子要留下来,太子妃自然是高兴的,忽然来了两个强劲的敌人,她这个正妃的位置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牢固稳定。好在她有两个嫡子,和太子情分也厚, 暂时还能稳得住。

  孙良娣和周良媛等到半夜也没等到太子,等打听到消息说太子歇在正殿, 只能自己洗洗先睡了。

  第二天, 太子妃满面春光地接受了妃妾们的请安, 很和善地问二人是否住得惯。

  孙良娣和周良媛赶紧谢恩, 说屋子里一切都好。二人心里有些酸溜溜的, 她们进宫头一天, 连殿下的面都没见着, 好在殿下也没有去对方那里。二人相互看了一眼,眉眼间虽然含笑,行动间也很有礼貌,眼光中却带着刀光剑影。

  这事儿还没个定论呢,太子妃才得了帝后夸赞,又生了两个嫡子,谁也不敢和她比肩,但和对面的人之间,那是坚决不能妥协的。

  满后宫和东宫的姬妾们都在等着太子做选择,不仅如此,连孙家和周家都在看太子心里到底把谁家看的重一些。

  太子明面上并不提此事,连续在太子妃屋里歇了三天,等许多人撤回了关注的目光,他这才开始行动。

  太子果然先去了周家女房里,但他去的是周昭训那里。

  周昭训那里有太子唯一的女儿,太子去看女儿,谁也不能说什么。

  太子在周昭训这里歇了一夜,隔了一天终于去了孙良娣那里。

  孙良娣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太子去了周昭训那里,就是给了周家面子。周昭训是东宫老人了,又有女儿,太子去那里,连孙家都说不出个二话。

  别说孙家了,连周家都说不出来什么。周良媛虽然有些失望,但也不至于太没脸。至少太子先去了她堂姐那里,说明心里还是有周家的。

  周昭训因为生的好看,以前被周家送给二皇子做了个普通侍妾,后来生了太子唯一的女儿大郡主,大郡主和她娘一样长的很好看,又乖巧,一直很得太子喜欢。

  周良媛虽说在这一局中败给了孙良娣,但周家并未败给孙家。太子先去周昭训那里,就是告诉周家人,他是个念旧的人。去孙良娣那里,是告诉孙皇后和孙家人,他不会忘恩负义。

  太子这一手玩的十分漂亮,连皇帝都觉得这个儿子在平衡后宫和前朝势力方面很有方法。

  孙皇后并未因为孙家女儿进宫后就对她另眼相看,家常有什么赏赐,都是直接给太子妃,商议宫中的事情时,也是让人叫了太子妃过来。孙良娣虽然失望,但她知道姑母是最重规矩的人,也不敢到皇后面前去打眼。

  至于周良媛,她去拜访静安居士,被静安居士拒之门外,怏怏地回来了。

  到了东宫,正好遇见周昭训带着大郡主在玩耍。

  见到周良娣,周昭训赶紧行礼,“妾见过周良媛。”

  周良媛连忙笑道,“姐姐,咱们是一家子,这么客气做什么。”

  周昭训笑道,“礼不可废。”

  大郡主也过来乖乖行礼,周良媛笑着摸了摸大郡主的脸,大郡主瑟缩了一下。

  周昭训忙道,“小孩子怕生。”

  周良媛并不介意,一个丫头罢了。姐妹两个说了半天不咸不淡的话,周良媛自己先回宫了。

  她进宫之前,家里人曾告诉她要和周昭训搞好关系,周良媛虽然嘴上答应了,心里并不大在意。一个庶女,生的也是个庶女,又只是个昭训,她觉得没必要在她们母女身上花太多心思。

  自古姐妹共侍一夫,娘家都是看碟下菜,谁出息了就支持谁,管你嫡女庶女。太子先去了周昭训那里,虽说给周家一个交代了,周良媛心里却起了危机感。

  太子现在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子,为了保养身体,并不怎么近女色,周良媛想生儿子可不太容易。堂姐虽然现在位份比她低一点,但好歹有个女儿,且太子也时常去她那里。要是,要是堂姐先生了儿子,她在娘家还有什么脸面。

  宫里的暗潮涌动,丝毫不影响刘悦薇的日子。

  新的金缕阁已经正式上路了,汪彩凤在原来的作坊那里仍旧留了一些东西,但把主要的机子和大部分人都移到了新地方。

  原来的客人来时,仍旧找过去的门脸,汪彩凤会让人把客人带到新作坊转转,也认认路。要是新来的客人,那就更好了,直接带去新地点,老的这边不用来了。

  汪彩凤要让大家慢慢熟悉新地方,原来那块巴掌大的地方,她要慢慢将它变为库房。

  自从金缕阁发了大财,房东来找过汪彩凤好几回,明里暗里的意思是该涨些租钱了。汪彩凤岂是被人拿捏的性子,这回郡主扩张金缕阁,她立刻全部转移。等这里变成库房,房东就要求着她继续租下去了。

  新作坊有这里三倍大,地皮和房屋都记在刘悦薇名下,作坊记在好几家共同名下。对汪彩凤的计划,刘悦薇权力支持,开作坊被人拿捏住了脖子怎么能行。多花些钱,后面就不用操心了。

  投这么多银子,汪彩凤自然不能让这些钱打水漂。她在京城各个重要入口都设了一间小门脸,把金缕阁里面所有布匹和丝线样品放在里面给人看。她让里头的伙计机灵些,凡是有外地的客商来了,拉人家进去看看,上碗茶水,让人家歇歇脚,不管买不买,都要给人家留个好印象。

  为防止这几个门店里的活计强行拉人,汪彩凤设立了奖惩制度,拉来的客人若是对小伙计满口怨言,定要扣工钱,若是客人并不生气,就给奖励。若是客人定的货量大,还会加大奖励。

  好在金缕阁现在名气大了,许多人都会直接找到总店这边来。

  除了京城这边,汪彩凤开始有意识地往京城周边发展,京郊几个州县她已经看到了地方,准备去开几个分店。

  但眼目前,刘悦薇没有精神再去管金缕阁的事情,因为郑晗珺要出嫁了。

  公婆不在京城,长兄长嫂当爷娘,她和郑颂贤要承担父母的责任,好生发嫁妹妹。

  嫁女最重要的就是嫁妆,刘悦薇带着郑晗珺把嫁妆又理了一遍。

  刘悦薇问过了汉阳县主,世子妃的嫁妆有一百抬。她给郑晗珺备的嫁妆一共七十二台,赵宏俊只是郡王府的庶子,排行又靠后,刘悦薇把嫁妆办的比较实在,数量少一些,省得打眼,那府里几个姨娘眼睛都盯着呢。

  刘悦薇深知人心,你嫁妆多了,她嫉妒你,你少了,她看轻你。二者相比起来,刘悦薇决定让她们嫉妒去吧。

  前面几台虽然轻,分量却最重。刘悦薇在京郊的地方给郑晗珺买了个两百亩的小庄子,花了好几千银子。郑太太当日看到这嫁妆单子后,立刻又补了五千两。儿媳妇虽然大方,女儿的嫁妆也不能都让儿媳妇贴钱。

  除了田庄,有三台是章郡王府给的聘礼里头的古董摆件,刘悦薇自己也加了三台摆件进去,里面有很多都是宫里赏赐的,或者是皇家专用的物件。

  郑家出了个状元,也能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了,刘悦薇让郑颂贤给妹妹准备了几箱子书。郑颂贤把自己从小到大读书的单子列了出来,让家里人去按着单子采购。除了新书,他自己小时候写的许多读书笔记,他又重新誊抄了一份,塞进嫁妆里面。刘悦薇还让他把自己中状元时的文章重新写了一份,放在里面图个吉利。

  再后头就是郑晗珺的嫁妆首饰,金的银的玉的,一个七层的妆匣子塞的满满当当。

  然后是家具、箱笼、被褥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姑娘家的嫁妆包罗万象,大到田庄宅子,小到一根针,稍微有些家底的人家,几乎把女儿一辈子的花销都包括在里面了。

  郑晗珺的嫁妆郑家出了有两万银子,再加上章郡王府的聘礼,总价有两万多两银子。

  这份嫁妆,别说嫁入郡王府,嫁入亲王府也足够了。

  刘悦薇给郑晗珺留了三千两压箱,其余都买了东西,又实惠又好看。

  郑晗珺在京城住了一年多,起居用度和京城这边的规矩已经完全融合。虽然她并不避自己是青州来的,但第一次见她的人,在她身上已经发现不了一丝一毫的外地人特征了。

  郑晗珺论长相不如刘悦薇,毕竟刘文谦比郑老爷长得好。但她们姑嫂各有特质,刘悦薇身上多了一股郡主的威严,还有她历经两世桑仓的一份洞悉和淡然,似乎什么事情到了她这里,都能谈笑之间就解决掉。郑晗珺眼神更灵动一些,里面带着更多的憧憬和希望。

  郡王府的规矩和生活习惯她已经知道的清清楚楚,汉阳县主虽然比弟弟大一些,但她婆家正在守孝,反倒要等两年再成亲。有她在,多少也能照顾一下弟媳妇。不然章郡王府里那么多姨娘妯娌,郑晗珺应付起来也够呛。

  嫁妆清点完毕,刘悦薇开始发帖子。郑家嫁女儿,还是嫁入章郡王府,肯定要大宴宾客。她娘家的人,郑颂贤的同窗和同僚们,一个都不能少。

  因太子已经定下,京中的气氛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除了孙家和周家不敢走的太深,其余家庭刘悦薇大多都在走礼。光是写帖子,就写了一整天。

  日子飞一般往前走,一眨眼就到了郑晗珺出嫁的日子。

  青州那边,虽然郑晗珺不在,郑家依旧办了酒席。不是为了收礼,而是为了告诉大家,郑家唯一的女儿出嫁了。因为嫁的远,提前到京城去备嫁。

  大伙儿都能理解,该吃酒席吃酒席,该送礼送礼,帮着郑家把这场嫁女事儿张罗过去。

  京城这边的长乐郡主府,那就是实打实的嫁女了。

  郡主府提前几天就忙活开了,那么多客人要来,酒席、迎客,样样都不能马虎。刘悦薇现在又不怀孕又不奶孩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她一力操办。

  她先去别人家打听了京城这边嫁女儿的规矩,提前把该准备的准备好。又把家里所有大小管事们都叫过来训话,大姑娘出阁,这一天办好了,一人多发一个月月钱,要是因为有人当差不仔细出了岔子,那就要受罚了。

  吴管事这些日子简直是把脑袋提在手里,每天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恨不得长八只眼睛来看着府里这些人。

  正日子当天,刘悦薇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她把自己收拾的利利索索,然后去偏院把郑晗珺从被窝里捞了出来。

  郑晗珺昨儿晚上被嫂子拉着讲了半天的男女人伦之事,羞得半夜才睡着,这会子还迷迷瞪瞪的,“三嫂,我还没睡好呢。”

  刘悦薇笑道,“今日要做新娘子了,马上就要上花轿,快别惦记睡觉了。”

  郑晗珺顿时睡意全无,刘悦薇把她塞进浴桶里,和婆子们一起动手给她洗了个澡。

  刚穿好衣裳,头发还没擦干呢,魏氏来了。

  郑太太不在,魏氏自然要来帮衬,她把刘悦妍也一起拉了过来。二公主今日把驸马打发去章郡王府吃喜酒,自己到郡主府这边来帮忙。

  郑晗珺没有姐妹送嫁,刘悦蓁就带着兰姐儿在房里陪着。

  郑颂贤在前院迎接男客,整个郡主府虽然忙碌,各人的差事提前都说好了,也不会乱。

  等赵宏俊来迎亲时,郑晗珺终于意识到自己要出嫁了,哭着辞别兄嫂,被三哥背上了花轿。等上了花轿,后面带着几十台嫁妆,被章郡王府一路吹吹打打接走了。

  女儿被人接走,女方这边的气氛就会低迷很多。刘悦薇让戏班子和说书的都忙活开来,今日上官灵犀亲自上台讲故事,一众老少爷们听得津津有味。

  往常他们去的都是大酒楼,没想到长乐的小酒楼里的大掌柜还怪有意思。那天桥底下说书的,戏楼里讲故事的,大多都是些糟老头子,似上官灵犀这等长相好看的青年人确实不多,要不是他有个硬靠山,那些好南风的权贵之人说不定都会把他弄回去养着。

  吃过了晌午的酒席,客人们陆陆续续都散了,来帮忙的也都走了。

  郑颂贤有些落寞,他唯一的妹妹嫁人了。以后一辈子的路那么长,他们这些娘家人,只能在大事上帮着说说话,许多生活里的矛盾和问题,还是需要她自己去解决。

  郑晗珺从出生开始,基本上就没受过委屈。郑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人家,在青州也还能说得过去。郡王府门第高,妹妹去了,虽然没有人敢欺负她,但肯定也要守着重重规矩不得自由。

  郑颂贤又叹了口气。

  刘悦薇安慰他,“三哥,等妹妹回门,咱们多问问。咱们家离得近,四伯娘对一群庶子媳妇一向端的平,还有汉阳在呢,妹妹不会受委屈的。”

  郑颂贤嗯了一声,“我晓得,娘子这些日子辛苦了。”

  刘悦薇明白他的意思,“不辛苦,我和妹妹好,娘把妹妹托付给我,都是我该做的。三哥,你所忧虑,无非是四伯父家里儿子多,还有一群姨娘。他们兄弟几个,除了世子,其余都要靠自己奔前程。那群姨娘和妯娌们,就更不足虑了。世人多浅薄,以财势论人。以后咱们多加把劲,三哥把差事当好,我和表姐一起把金缕阁开好。只要我们两个好好的,妹妹在郡王府就能屹立不倒。等过个几年,妹妹有了儿女,妹夫有了差事,也就不用咱们再操心了。”

  郑颂贤对她笑了笑,“娘子说的对,我要好生当差。等把这一卷史书修完了,呈给陛下御览。我得多看几遍,不能有错误。”

  刘悦薇靠在他怀里,“三哥,要是咱们以后也有女儿,我定要多教会她一些本领。让她不管走到哪里,不管身边有没有人,都能自己把日子过好。”

  郑颂贤用下巴蹭蹭她的头顶,“娘子,有你在真好。”

  刘悦薇轻笑,“三哥说话像个老头子。”

  郑颂贤哈哈笑,“老头子就老头子吧,娘子别嫌弃我老就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