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锦堂归燕 > 第九十五章 救场

锦堂归燕 第九十五章 救场

作者:风光霁月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1-04 02:16:32 来源:书海阁

老太君的烟袋是黄铜打造,很有分量,她愤怒之下又用了全力,烟袋直奔着秦宜宁的头扔去,若是被砸中,必定会头破血流,少说也要破相。

众人吓的“哎呀”一声惊呼。

谁料秦宜宁奋力挥手,竟将烟袋打偏了方向,使之重重砸在多宝阁上。

黄铜的烟袋锅子恰砸在一个琉璃小摆设上,两物一同落地,琉璃摔得稀碎,烟袋和碧玉的烟嘴儿也摔的分了家。

这一破碎声在寂静的院里响彻云霄,震的人心里一颤。

而最让人震惊的,是秦宜宁那利落一挥时狠厉如狼的眼神。

“祖母,您是想砸死孙女?还是想让孙女毁容?”

秦宜宁面上含笑,双眼点漆一般灼灼望着老太君:“皇上素来推行仁政,臣属无不效仿,家家都兴以德服人,您若觉得孙女说的不在理,大可以拿道理教导孙女,为何要用这么重的一个东西来砸孙女的头?您砸死我,父亲可就断了子嗣,怕是朝野中的议论也会不好了。”

“你闭嘴!还不跪下!”老太君色厉内荏的拍着矮几。

秦慧宁忙拍着老太君的胸口帮她顺着气,回头怒斥秦宜宁:“你太放肆了!怎能对祖母如此说话!”

秦宜宁冷冷看着她:“闭嘴!轮不到你指责我!”

秦慧宁下意识身上一抖,被唬的面色煞白,满肚子的气恨,在秦宜宁的压迫和威慑之下竟发不出声来辩驳。

老太君连连道:“反了,反了,这是要造反啊!来人,叉出去,把她给我叉出去!”

秦嬷嬷在一旁蹙着眉,料想四小姐这么一块爆碳,看到生母受委屈,哪里会罢休?连曹氏这样大的来头她都敢当面给挂落吃,老太君这点斤两恐怕秦宜宁都不会放在眼里。

秦嬷嬷无奈的吩咐人去拉扯秦宜宁。

秦宜宁眼角余光瞥见下人的动作,冷笑道:“不劳烦你们动手。我说完了话自然会走的。”

直视着老太君,她眼里像燃着两簇火苗。

“我知道老太君心里想的是什么,不光我知道,在座的所有人都不傻。孙女与老太君才相识两个月,老太君不在乎孙女,不考虑父亲的感受,不在乎咱们之间的骨血关系,这些都情有可原,可是我母亲为了这个家,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她陪伴老太君近三十年,难道就换来您这般无情对待?您叫二婶和三婶如何去想?又叫新进门的曹姨娘如何去想?”

“你!”

“我劝祖母还是掂量掂量,吃相不要太难看了。”

“不孝女!来人,给我打出去!打出去!”

“孙女今日言语无状,冲撞了老太君,还请祖母惩罚。”该说的话都说完,秦宜宁提裙摆端正的跪下,背脊挺的笔直,傲骨丝毫不减,虽是在请罪,可众人都看得出她之所以请罪是为了祖孙之间的身份,并非因为服了老太君。

如此浑身都带着刺儿的模样,叫众女子都觉得长见识。

就没见过面对欺压如此霸道火辣的女子!

曹雨晴在一旁看着秦宜宁的眼神都变了,眼中暗含着赞赏和兴味。

老太君深吸了一口气,高声道:“来人,将四小姐给我关进柴房,什么时候她认识到错了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满室的安静。

秦嬷嬷没有立即动作,欲言又止的看着老太君。

二夫人和三太太对视一眼,也犹豫着想为秦宜宁说话。

秦慧宁见众人都不肯听老太君的吩咐,想起秦嬷嬷对秦宜宁的特别,不免怒从心来,怒道:“怎么,祖母的吩咐秦嬷嬷也不打算听了?”

秦嬷嬷一愣,垂下眼道:“奴婢不敢。”

“放肆!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儿吗!”老太君皱眉,不悦的瞪了一眼秦慧宁。

秦慧宁被斥的面红耳赤,低下了头。

老太君虽不喜秦宜宁忤逆她,可秦宜宁的聪慧、胆魄和手腕她还是喜欢的,这样的女子不但处事有法子,还生了一张好脸,又得了太子的青睐,用来联姻是再好不过。她要处罚她,也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可比较起来,老太君现在更不喜秦慧宁那墙头草的样子。

说真的,老太君对待孙氏的法子,静下来想想自己也觉得亏心。只是境况如此,无可奈何罢了。

秦宜宁肯为了孙氏这般做法,莫名让老太君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秦槐远是如何护自己的。

秦宜宁才回府两个月不到,与孙氏不但交往不深,孙氏对秦宜宁更算不上好,她尚且能对孙氏如此不离不弃。

可秦慧宁呢?

孙氏如珠如宝的疼了她十四年,如今眼看着孙氏倒了,新姨娘进门,秦慧宁就热络的往新姨娘身边凑,完全不顾养育之恩。定国公府那么多男丁被斩首,秦慧宁还能穿着鲜亮的颜色出来见人。

老太君自己虽然做的事被人诟病,可她却不喜欢看秦慧宁那趋炎附势的嘴脸。

曹雨晴见状,笑着道:“老太君,婢妾逾矩说句话儿,如今天寒地冻的,四小姐小姑娘家家的,若关去柴房冻出个好歹坐下了病根,心疼的不还是您么?一家人,难免舌头碰到牙,老太君是一家的大家长,就宽恕了四小姐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是啊。母亲就不要与宜姐儿计较了。”二夫人也笑着劝。

老太君有人给递了台阶儿,心里舒服了不少,冷冷的瞪着秦宜宁。

刚要开口,却听见外头有婢女高声道:“大老爷来了。”

话音方落,就见秦槐远披着一件黑貂毛领子的铅灰色锦缎大氅快步进门来,头发上还结了白霜,冒着热气,显然是刚沐浴过,头发都没干透就赶来了。

秦嬷嬷看了一眼门口,正瞧见冰糖的身影一闪而过。

原来四小姐刚才是吩咐冰糖去搬救兵啊,果然是好手段!

秦槐远一进门就笑着给老太君行了礼,“母亲。”

“蒙哥儿,你怎么头发都没擦干就来了?也不怕生了病。”老太君见了爱子,疼的什么似的,忙叫秦嬷嬷去拿巾帕来伺候秦槐远擦头发。

秦槐远就坐在了老太君下手位的交杌上,对给自己擦头发的秦嬷嬷微笑道谢,又对老太君道:“才刚在书房看《三十六策》正看到‘笑里藏刀’这一段,就想着与宜姐儿讨论讨论,这不,知道宜姐儿在母亲这里,就等不及的过来了。”

一句“笑里藏刀”,意义颇深,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不论别人怎么想,老太君的老脸是热了起来,不自在的哼了一声:“一个没读过几天书的女娃娃,知道什么《三十六策》啊。”

秦槐远莞尔道:“宜姐儿,‘笑里藏刀’是出自《三十六策》中的那一套?”

“出自第二套第十策。‘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父亲,女儿知错了。”

秦宜宁说罢轻叹一声。

她的手段还是太粗暴了。

虽然简单直接又有用,可冷静下来后,其实今日之事未必没有其他温吞的处理办法。只是她不受委屈惯了,性子就是如此,才会冲动之下这般冲撞老太君。

她觉得,老太君反正不在乎她,她不论做与不做,老太君心里也是没有她的。

可她忘记考虑秦槐远夹在中间的感受。

秦槐远故意说出“笑里藏刀”这一句,意在刺打那些笑里藏刀的人,不要觉得自己做的很隐秘,也是在教导她,做事要学会“刚中柔外”。

不得不说,秦槐远不愧“智潘安”的美名,也不白做了这么多年的朝廷大元,谈笑之间就将该刺打的都刺打了,将该点拨的也都点拨了。

见秦宜宁如此受教,秦槐远笑了起来:“响鼓不用重锤敲,很好。宜姐儿,你是个好孩子,只是性子直了一些,往后做事要学会三思而行。”

秦槐远说“性子直了些”,就是在间接的承认秦宜宁今日所说所做大方向都是没错的,只是做法太直接了。

如此训教秦宜宁,实际上却是在埋怨老太君的做法!

众人看明白了秦槐远的意思,心里想法各异。

老太君老脸更红了,还有了一些委屈——她这么做,又是为了谁啊!

“是,多谢父亲训教。”秦宜宁立马乖巧的给老太君叩头:“祖母息怒,孙女才十四,吃过的米都没祖母吃过的盐多,有冲撞之处,还请祖母看在父亲的面上,原谅则个吧。”

老太君被噎的够呛,哼道:“我哪里敢说什么原谅!”

秦嬷嬷此时已为秦槐远擦干头发重新竖起发髻。

秦槐远就站起身,垂首道:“母亲息怒。宜姐儿犯错,是儿子管教不当,也请母亲看在宜姐儿在外流浪多年,不得好机会栽培,又过了那么多苦日子的份儿上,不要生气了。您生气,儿子的心里着实惶恐。”

秦槐远现在可是当朝太子太师,在老太君面前还如此恭顺,已是给足了老太君的台阶儿,也叫老太君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老太君叹息道:“罢了罢了,随你发落吧。可一点,你可不许轻饶了她。我就看着你怎么发落她!”

“是。”秦槐远感激一笑,转回身对秦宜宁道:“如此,为父就罚你抄写三十遍《三十六策》,后天来书房给我检查。”

这叫什么惩罚……

众人再度目瞪口呆。

难道秦槐远还嫌秦宜宁对付老太君的手段还不够有策略?

教训女儿不是该罚抄写《女诫》《孝经》之类的吗?

秦槐远这是培养儿子呢!

喜欢锦堂归燕请大家收藏:(wuxia.one)锦堂归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