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佳肴记 > 第738章 自在

佳肴记 第738章 自在

作者:恕恕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7:48:09 来源:免费小说

  “父亲。”冯耀宗把奶茶递到冯汤面前。

  冯汤接了过来,一饮而尽。

  冯耀宗也端起奶茶来,放在鼻子下面闻了闻,不由得勾了勾唇,然后喝了几口,才放下手里的锡器杯子,“还是父亲这里的奶茶最好喝,味道正宗。”

  “嗯!你是识货的。”

  冯耀宗又笑道:“现在天气还不是时候,下雪时最好,温一壶奶酒,烤只小羊来,那味道,儿子都惦记大半年了。”

  冯汤不语。

  冯耀宗知道,父亲这是有心事,在想正事呢!

  活络气氛的话,就那么几句,总不能一直说下去。

  他们虽是父子,但是说真的,有时候冯耀宗真的不了解父亲的想法。对他的很多做事方法,亦不理解。

  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父亲做什么,自己这个当儿子的,跟着便是。

  师傅说得对,这事上,再不会有人像父亲一样爱他。

  过了好一会儿,冯汤才问道:“最近你大哥在忙什么?”

  “大哥?”冯耀宗愣了一下,“他能忙什么,还不是书院里那些事儿?天天研究文章,学问,听说还在改革什么制度,不少书生跟在往大哥身边凑。”文人学子,就是磨叽。

  冯汤微挑了挑花白的眉毛,只道:“嗯,你心里有数就好。”

  “父亲,今年这雨可不多,那边,恐怕又要入不敷出了!”

  冯汤慢条斯理的道:“你急什么?为父不是告诉过你,凡事要稳,切记急躁!”

  “可是父亲,圣上把云国公世子调去了雁门关,难道不是因为对那边起了疑心的关系吗?”

  冯汤如老僧入定一般,好半天没言语。

  圣上的用心,他亦是看不透啊!

  年纪越大,圣上对人的防范之心越重!

  他不仅防范朝臣,外戚,还防范他的儿子。

  只不过,雁门关守将付岩,不是王柏青的人。

  哼!

  他们都以为是付岩提拔上来的,表面上,确实是这样的,可惜啊!真相是什么样的,又有谁知道?

  这一步棋,他布下了二十多年,是时候,该要派上用场了。

  “最近几日,平南侯那边可有动静?”

  冯耀宗将平南侯府的信息在脑袋里过了一遍,方才道:“似乎与往常无异!老王爷去世后,平南侯府行事越发低调了,他们远在封地,行事也是循规蹈矩的,看不出什么。”送过来的密报,都是日常琐碎,并没有什么有用的。

  冯汤想了想,才问:“治下民风如何?”

  冯耀宗想了想,如实回道:“据说是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很得民心。”

  冯汤就笑,民心,真是个好东西啊!

  “天地有正气,这样的好事,怎么能不被世人所知呢!”

  冯耀宗想了想,便笑了,“儿子明白了!”

  冯汤点头,“人心啊,有时候很好拿捏,一击致命,或许比想象的更简单一些。”

  让他们斗吧!

  你死我活之后,才更好下手啊!

  “是,儿子明白。”

  次日太极殿小朝会,有人奏禀,沁阳,南湖一带,山匪为患,乡民不受教化。大灾之后,百姓流离失所,朝廷虽赈灾,放粮,但是仍有一大部分人,受灾,匪情况影响,远离故土。工部贪墨案虽已结,但漕工闹事,时有发生,若不予以治理,施压,只怕会愈演愈烈。

  相比之下,一山之隔的南昭之地,却是一副百姓安居乐业,民生淳朴,生活富足之相。

  奏章上写得明明白白,沁阳,南湖之地,与南昭仅一山之隔,并非千山万水也!同属大宋国土,水同源,根同族,为何民风相去甚远?何以山那边,便是富庶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山这边,便是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之象?

  “臣以为,地方官员的不作为,直接导治了沁阳,南湖的民不聊生之态!他们徇私舞弊,欺上瞒下,实在是有负皇恩。臣跪请圣上,派钦差前往调查整治,以救百姓万民于水火之中!”

  当今天子高坐于宝座之上,双眸微睁,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这些臣子啊,个个都说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

  可是他们又有哪个做到这一点了,只会跟寡人玩心眼子。

  争权,夺利,在君王眼皮子底下玩花样,这些人的胆子,不可谓不大。

  但是,他们以为皇上是个傻子不成?

  当今天子,可不是老迈无能,偏听偏信的昏聩君王。朝堂上的事,他自有判断,更不会让文臣空口白牙的来分君王手中的权利。

  “可!”天子的首肯,在意料之中,但这也只重头戏拉开序幕的一个信号而已。

  “众卿以为,何人可胜任这钦差之职?”

  一位穿朱红色官袍的官员,从文官队伍中走出。

  “臣推荐二皇子。二皇子品性良淳,是忠孝仁义之人,由他代天子体察民情,最合适不过!”

  体察民情不过是一个说法,在民间看了什么,听了什么,甚至是做了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落在二皇子身上的这个名头,意义非凡。

  出列的这位三品大员,那是何相的门生,替二皇子扛旗,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臣等附议。”

  “臣附议。”

  满朝皆是赞同之声。

  太子东宫,以及王家阵营,暂时属于哑火状态。

  太子染指军权一事,并不实证。

  但事情是真是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的态度。

  皇上明摆着已经在提防东宫,提防王家了,借着这个事儿,让太子卸下手头的差事,便是有打压的意思。

  连着皇后,都失去了打理六宫的权力。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太子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已经不如往昔。这个时候,贸然提出打压二皇子的事情,只会让太子的地位更加危险。

  很多时候,看法比证据更重要。

  王家人不是傻子,依附在东宫,王家身后的人,更不敢轻举妄动。

  朝议之前,他们已经暗中商议过对策。

  钦差的头衔,于二皇子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朝议,各方角力,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二皇子为钦差,南巡一事,出奇的顺利。

  这让支持二皇子的何相一党,感觉到了些许的不安。

  “父亲,此事是不是有什么蹊跷?”太过顺利了,总让人觉得难以心安。

  何相是位六十初头的老人,身体略瘦,双目中蕴含精光,留山羊短须,一头略微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他穿一身七八成新的常居绛红色常袍,腰间扎一条镶了玉片的腰带,看起来文才斐然,气度远超常人。

  何相挥了挥手,“无防!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离间之计,不是那么好使的。稍稍动作一下,大有可为。”

  中年男子颔首,“是!”

  既是父亲说的话,总该是没错的。

  与此同是,宫中,敬妃的寝宫之中,二皇子与敬妃正在密谈。

  “母妃,此事是父皇与大臣们角力之举,您在后宫,千万要沉住气!太子也好,东宫也罢,此时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的肉一样,您不动,局势于我们有利,您若是动了,只怕局面又要变成另外一个样子了。”

  二皇子虽是庶出,可是出身并不比太子差!母族的势力,不可小觑。

  敬妃点了点头,她也是侍候皇上的老人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心里还是有数的。她若是个拎不清的,怎么可能生下二皇子?只怕早就被人害死了。

  二皇子轻声道:“你的位份,已在四妃之列,将来……何愁不能压过那位。”

  敬妃脸上闪过一抹欣慰之色,“我儿想得明白,你放心,这些母妃都懂。”

  有时候,不动就是最好的反击。

  宫中,朝堂,各大臣府门之中,皆散发着让人胆战心惊的诡异气氛。

  当今天子行事,越发让人看不真切了。

  只是,如今太子受罚,东宫娘娘被囚于殿中,不得自由,这难道不是一个信号吗?

  储君乃国之根本,不可妄动!

  圣上如此行事,难道不怕有人趁虚而入?

  且看着吧!

  事情毕竟还没有到最后一步,否则,那些御史不可能一个个的装鹌鹑。

  至于他们闭口不言的原因……

  到底是圣上的意思,还是王家的意思?

  皇宫,太极殿。

  当今天子穿着一身明黄色九龙外袍,头发用缕金的发冠束于发顶。他脸上气色不错,眉眼舒展,瞧着心情好像完全没有被今天朝会上的事情所影响似的。

  天子有客,二人正在对弈。

  能与当今天子对弈的人不多。

  除了棋博士,少数几个大学士,再有就是皇上的妃子,儿子。

  今儿这位客,是位白须白眉,神态祥和,面带红光,周身上下都带着仙气的道士。

  光看他的面相,旁人很难猜测出此人的真实年龄,他皮肤紧致,眉目与年轻人一般无二。但若是瞧他的白须白眉,此人看上去,恐怕已经到了耄耋之年。

  能与皇上对弈的道士,天下又有几个?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云霆霄的师傅,无量真人。

  只是这真人的年纪到底如何,很少有人知晓。

  民间传闻,无量真人少年时便已经有了问道之心,只是世俗的种种,却像无形的枷锁一样,操纵着他的命运。

  直到无量真人三十岁时,他才真正穿上了道袍,问道于无量山之中,侍奉三清祖师。

  无量真人的传说,在民间有很多。

  有人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文才出众。

  有人说他武艺高强,锄强扶弱,乃是道侠。

  有人说他医术高超,炼丹术更是师承太上老君,一颗丹药可活死人,生白骨,万金难求。

  也有人说,其实无量真人早已得道,飞升成仙,否则为何世间再难闻真人踪迹?

  反正关于无量真人的话题,就一直没有断过。许多人都好奇,这世间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神仙般的人物。

  连皇帝也忍不住拿这件事情调侃他:“老道,百姓们都说你飞升了,朕若不是知道你还活蹦乱跳的在无量山上,只怕也要信了。”

  无量真人神秘一笑,落一子,答道:“坊间杂闻,皇上竟也信?”

  当今世上,敢用这种口气与皇帝说话的人,绝对不会超过三个。

  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了两声,心中的郁结之气,舒缓了不少。

  “真人是还是同往昔一般无二啊!”这才是真性情,活得自在,潇洒。

  每当看到无量真人的这份潇洒时,皇帝都会忍不住羡慕,他贵为天子,什么没有?但是,唯独不能像无量真人一样,洒脱,任性。

  想到这里,下棋的心思和兴趣也没了。

  天子将手中的白子扔进棋盒之中,起身。

  无量真人像是没看到似的,干脆自己执黑,白子,一个人玩起来。

  童心未泯,不亦乐乎。

  “东亭,你说朕是不是错了?”

  无量真人下棋的手,猛然一震,紧接着,恢复如常。

  仿佛,那一震,只是错觉。

  “您是皇帝,是天子,是天命所归,何错之有!”这样赌气的话,也就只有他才敢说。

  此时宫殿之内,并没有旁人,否则让太监宫女们听了,只怕要惊掉一地的下巴!

  有人竟敢对圣上无礼。

  当今天子怅然若失的叹息一声,“朕的错,已犯下,惟今想要补偿,却是不知如何入手。”

  无量真人哂笑,“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便是最好的补偿!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什么,会比这个功劳大?”

  战局一触即发,表面的安宁,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

  “朕,也是有难处的啊!”

  无量真人觉得乏味,便将手中的棋子扔了。他懒洋洋的靠在榻上,唇边带着两分讥讽之笑,身上哪里还有半点仙风道骨的样子?此时的他,瞧着更像是一位不学无术的纨绔。

  当年的事,倒也不能全然怪这个皇帝。

  九五之尊,天命所归。

  说得好听,大气,其实呢!他也不过是一个孤家寡人罢了!

  试问如果换成他,他能坐好那个位置吗?

  无量真人微微一笑,他还是做他的道士吧,真自在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