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执掌武唐 > 第973章 扬州之乱(上)

执掌武唐 第973章 扬州之乱(上)

作者:蜀中布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30 18:31:02 来源:免费小说

  “亲信大将?”杜求仁想了想,大是藐视的撇嘴言道,“若论武后亲信,只怕现在也只有她那些子侄为之依靠,武承嗣不通兵事,武三思虽然现为兵部尚书,但说到底也是脓包一个,而那右卫将军、负责玄武门百骑的武攸宁也不咋的,怎会是我们的对手?”

  薛仲璋忽地想起一人,开口提醒道:“你们别忘了,还有一个后起之秀陆瑾,此人深受裴行俭与刘仁轨的推崇,被视为年轻一代最是杰出的名将,而且在前不久的鄯州之战中大胜吐蕃,若非后来裴相误中吐蕃人的奸计,说不定他们还真能够击败吐蕃军神钦陵赞卓。”

  “陆瑾?”李敬业细细的念叨了这个名字半响,嘴角忽地掠过了一丝冷笑,“黄口小儿而已,侥幸击败了吐蕃人便被那些好事者誉为后起之将,实乃天大的笑话。”

  “总之一点,不能够掉以轻心。”骆宾王老成持重,仍不忘提点几人一句。

  李敬业点了点头,忽地正容言道:“现在扬州军权已在吾等之手,起兵之事宜早不宜迟,我意:三日之后诸事准备妥当,咱们就举起勤王义旗,成立匡扶军勤王止乱。”

  薛仲璋沉吟半响,沉声问道:“既然咱们是师出有名,那么不知机构人员方面如何调配?”

  薛仲璋这句话可谓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在他们当中,官爵最高的李敬业不过从五品下的柳州司马,其余诸人也几乎为县令、县丞这些小官,在勤王止乱的大事面前,这样卑微的官身却是有些不适合了。

  李敬业已是早有思谋,听到此话登时微笑言道:“武后猖狂,打压吾等正直忠臣,咱们自然不应该拘泥为臣之道,这样,咱们起事当日便成立匡扶府、英国公府、扬州大都督府,在下不才,就任匡复上将、领扬州大都督府都督,唐之奇、杜求仁二位为大都督府左右长史,薛仲璋为大都督府司马,魏思温为匡扶军军师,骆宾王为记室。”

  此言一出,顿时得到了几人纷纷拥护,大伙儿均是一片振奋之色。

  便在这个时候,吏员匆匆来报:“李司马,太平公主殿下让你立即前去觐见。”

  “你说什么,太平公主?”李敬业陡然愣怔,不敢相信的开口道,“太平公主在扬州?”

  “对,”前来禀告的吏员肯定的点了点头,“前不久陆侍郎出海被海寇掠去,太平公主殿下是特意赶来请求援军的。”

  李敬业恍然点了点头,思忖半响,忽地拍手惊叹道:“哦呀,现在连老天爷也都是站在咱们这一边,哈哈,看来真的匡扶有望了。”

  不多时,李敬业已是来到了太平公主居住的小院外,通禀而入。

  太平公主念及寻找陆瑾之事,故而对今天上午大都督府突如其来的变故有所耳闻。

  对于薛仲璋认定陈敬之叛乱一事,公主不想问也不愿多管,她最关心的,是扬州大都督府何时能够派出舰船寻找陆瑾,所以现在才找来新任扬州司马李敬业询问。

  李敬业得知太平公主心事,立即慨然点头道:“殿下放心,属下立即会派遣舰船寻找陆驸马的下落。”

  得到李敬业肯定的回答,太平公主这才微感安心,勉励了这位新任官员几句,这才让他退下。

  刚刚走出房门,李敬业脸上的恭敬之色陡然就消失不见了,他找来扬州府府内侍卫头领轻轻吩咐了几句,片刻之后,太平公主所居住的小院守卫更是森严,若没有李敬业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进去。

  面对如此举动,太平公主大感奇怪,派去伊萝询问李敬业,得到的回答却是因陈敬之叛乱的非常之时,扬州大都督府为了护卫公主殿下的安全,故而加强了守卫。

  太平公主不疑有他,满腔心思都被陆瑾所牵挂。

  三日之后艳阳高照,进入八月的清晨已是有了几分凉飕飕的冷意。

  今日,李敬业起了一个大早,在侍女的服侍下喝罢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顿觉额头冒汗,精神大振。

  稍事洁面梳洗,李敬业却没有选择扬州司马理应穿戴的从四品下官服,而是径直换上了一套甲片闪亮的将军铠甲。

  这套甲胄乃是用上好精铁特殊打制而成,薄软贴身而又极为坚挺,甲叶摩擦时就会发出清亮的振音。

  头上所戴的上将头盔精致坚固,一尺长的盔矛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径直五寸的两只护耳弧度精美,耳刺光滑异常。

  穿上甲胄,再系上一件等身制作的丝质大红披风,一个高大英挺的中年将军已是出现在了铜镜当中。

  瞧见镜中英气逼人的自己,李敬业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摘下搁在剑架上的长剑系在腰际,转身大步赳赳的去了。

  来到城外军营,奉命召集而来的两万府兵已是齐聚在了原野上待命。

  适当初秋,扬州城外晴空万里,苍黄的山峦在碧空下连绵起伏,片片平原草木枯黄,树叶飘落,正弥漫着最后的阳春气象。

  两万精锐府兵分为前后左右中五个整齐的军阵,林立在枯黄的原野上。

  可见军阵肃穆井然,面面旌旗招展如飞,矛戈刀枪闪烁生光,人还未走至,一股大军特有的肃杀气息已是迎面扑来。

  大唐军制采用的是府兵制,除了卫戍两京的军卒外,所有军卒全都驻守在遍布全天下的二百六十一个折冲府当中。

  而在折冲府的分布上,朝廷实行的乃是强干末枝制度。

  折冲府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以及河南、河东一带,其余地方分布较少,即便是统领东南军事的扬州大都督府,充其量也只能召集两万府兵。

  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首先要确保长安洛阳两京的安定,更能防止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形成割据之势,在当时的条件下也算是一项非常不错的制度。

  李敬业骑着一匹白如霜雪的高大骏马,在万千将士的注视下徐徐驰过了军阵之前,进入早已经林立在此的中军幕府当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