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仙唐:从传授谪仙月炼开始 > 第七十三章 改剿为抚,立场分明

“挪窝?”

裴耀卿显然没有料到李林甫会说这话,一下就楞在了那里,就连张九龄都没有明白,与自己为敌的这位李相爷到底是在想干什么。

要知道这可不是藏拙,裴耀卿可不是什么寻常的官吏,能够位列相位,自然也是一等一的大才。

然而在这个时候,他实在有些跟不上李林甫的思路了。

倒是李隆基眼神一亮,很快就明白了李林甫的想法,然后目光炯炯的看向这位他如今最为心仪的宰相。

“哥奴详细说说你的想法!”看书溂

李林甫先是恭谨行礼以后,才继续开口,也是让张九龄觉得越发的心寒。

“陛下应该知晓,醴泉经过这一遭后的效果如何。”

“今年上缴的田税就是证明,而那些乡野之民并没有受到这些田税的影响,反而他们的生活比之前还要宽裕许多。”

“这就证明了如今各地豪强林立,世家大族掌握了各地实权才导致了赋税难收,即便是下派的官员做事,也多要依靠他们。”

“但...如果有一把能控制的快刀呢?”

只见李林甫虚空仿佛在一副图画上画了一圈。

“京畿之地确实各方势力纠缠不休,难以处理,也不好利用这等快刀。”

“可是只要脱离了这里,天下间可是还有许多的地方,适合这等快刀收割,如此就可以从周围慢慢聚拢变革,最后不管是逼这些地方世族忍痛接受朝廷改革,还是都被快刀处理掉。”

“都是朝廷的好处!”

“此事唯一的问题就在于,如何控制太平道!”

这倒是他最擅长的一件事了,李林甫眯着眼微微一笑。

“那些太平道人不是喜欢济世救民么?”

“每过一地,就让人接管,只让愿意与他们离去的教民一起走就行了。”

“两地相隔的远一些,时间久一些,自然百姓就又心归朝廷了。”

这种说法倒是没有太多的问题,如果真能更好的填补太平道他们离开的空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会记得之前谁为自己做了什么,只会记得他们本来就应该得到的东西。

以义驱民,事倍功半,以利驱民,事半功倍。

李林甫可谓是将以民利治用到了极致,要知道再多的富裕乡民,也是比不得豪门世家在一地的影响力的。

反而是这些富裕的零散乡民,要有所求就更必须依靠朝廷,对朝廷的赋税也好,统治也好,都会大大的加强。

这可正是中了李隆基欲要成就圣王之基的野心,如果没有这样的**之前他也不至于封禅泰山了。

“不可!”

“万万不可!!”

张九龄听完了李林甫的话,急声高呼。

“陛下,此策已经动摇了国本,不可乱用啊!”

“若是胡乱将这些太平道的教民调往各处,引起了各地骚乱,又没有能够稳住这些太平道教民离开前的情况,那就是真正的滔天大祸。”

“务必需得三思而后行!”

这位张相的话,无异于一盆冷水泼在了李隆基的脑袋上,可是他说的话没有错,这一策风险极大,虽然效益也极高,却并不是那么好施展的。

必须是慎之又慎,这方面来看李隆基还是颇为满意张九龄的。

只不过张九龄的处理办法,太粗糙了。

干脆利落是没有错,却没有给朝廷留下最大的利益。

但腾笼换鸟,不能久干,可如果只是偶尔几处地方呢?

哪怕是再有那么几个地方,类似于如今的醴泉县城一样,也可以给朝廷的财政缓上一大口的气,要知道之后边疆还有对外的战事,只要能够给朝廷足够的转圜余地,再有几个类似醴泉的地方,那么地方势力也不是不可以处理。

眼看李隆基面色沉着,似有思量的神色,张九龄的心就越发的沉了下去。

他当然知道如今的朝廷情况,尤其是在钱粮开支方面的压力,主要就是边疆战事还有许多权贵宫闱的开销,关键是开销增加的同时,因为土地兼并,开源的收支又越发紧缩了。

短时间内还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寅吃卯粮朝廷整个也是支撑不了太长久的时候了。

如果不是还有西域的丝绸贸易和泉州的海上贸易的商税支撑着,别说开战了,各地怕是军费都要支付不起。

现如今有了太平起义军这么一个极佳的手段,别说是李隆基不愿意放弃,就连张九龄也未必不想留下他们。

但...还是那个问题,曾经从底层官员做起来的张九龄很清楚,太平起义军的做法实在太有蛊惑性了,一旦控制不好,那就是燎原之势。

作为帝国的宰相,对于这种极其危险的火星子,必须要浇灭!

“陛下,臣还是这个判断。”

“太平道的教义具有蛊惑民心之用,万一点燃了百姓的不满,整个大唐都有倾覆之危!”

“当诛灭之!”

同样是拱了拱手,张九龄目光直接看向李隆基,首次如此僭越的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然而没等他看了多久,高力士就上前来隔住了他的目光。

“张相爷也有些言过其实了。”

“太平道能有多大的危险?”

“最多也不过一县之地而已。”

“每去一地就隔绝其能量,只允其在乡野间传播,不允他们去往其他县城。”

“只要朝廷愿意付出些代价,覆灭不过是在旦夕间。”

“莫是当吾等想不到他们的危害?”

“不过是以毒攻毒罢了,只等朝廷局面好了,便可以动手处理掉他们。”

李林甫显然也没有让周清都他们真就安然存留下去的意思,但是他却并不愿意此时就解决掉他们,醴泉的事情一出,他也已经看出来了,这太平道简直是一柄无比好用的利刃。

只要能够掌握住他们的弱点,那些毫无反抗之力的普通百姓,那么他们就会是各地世家大族的靶子。

两边互相消耗岂不是好事?

还能借此将许多不忠于朝廷的势力钓出来...

眼中闪过了一丝冷意,李林甫的全面弥补此策的漏洞,更是让张九龄心下一寒,显然这位老对头,欲要推行此事怕是已经很久了,不然不会给出如此完善的流程。

甚至还可以在太平道起义军内部塞入不少的自己人,只要通过了考验,说不定朝廷还能白得一股势力强悍的修行者力量。

而李隆基则是隐在了高力士之后,眼看着宰相之间的立场分明,满意的微微颔首。

这才是他愿意看到的局面。

不过这件事他也已经有了定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