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仙唐:从传授谪仙月炼开始 > 第二十九章 再而有三,退而求次

第222章 再而有三,退而求次

后世对安史之乱和以后的藩镇之乱,都有一个共同的判断,就是一贯强枝弱干的大唐,在玄宗李隆基这里失衡了。

边疆的大将拥有太多的精锐的同时,还可以在当地任免官员,收取赋税。

这不免的就让边疆的大将们都开始了拥兵自重,尤其是在后期的藩镇之乱当中,更是成为了典型。

不过周清都却不同意这种说法,在玄宗一朝,他是一直是有意的控制边疆的精锐兵士的数量,除非是在开战的时候,才会同时间调动超过十万的士兵。

否则一个方向的兵士数量最多的上限便是在十万。

这是一个拥有出击能力,却注定做不了什么的兵士数量。

而在京畿道内,大唐就堆砌了不下三十万的精锐大军,实际上安史之乱的出现,关键是在于京畿之地的军队废弛,战斗力极速下降导致的。

不然就算是范阳大唐东北军精锐再厉害,也不至于一直到洛阳都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抵抗,直接一路就全数简单的拿下。

当然,这也和当地的世家大族,已经不满中央朝廷的压榨,本就心生反义也有关系。

但对于李林甫说的此时的边疆大将拥兵自重,对此时的李隆基来说就只是一个笑话。

不过这些事情也不得不防,这才是李隆基让李林甫打消了招一位边将回来入相的打算。

一旦一位宰相,在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又在朝中拥有一番势力,就对皇权是有实质性威胁了。

不过李隆基也不是没有办法的,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这种事情不过是小问题,只要将他在朝廷内的势力限制好就可以了。

对于善于弄权的李隆基来说这并不是难事。

而李林甫出言让李隆基拒绝了一位边将入相的消息,很快也沸沸扬扬的传到了九边的军镇之中。

很明显这是有人刻意在挑起几方的矛盾。

只是作为当事人,那位被许多人都视为是出将入相第一人选的中年将军,却神色平淡的看着手里的军务,似乎对那些流言蜚语并不在意。

“别杵在这里了。”

“有什么想问,就问吧!”

放下了手里的书卷,被人盯着的感觉并不好,所以他只想赶快打发走眼前的几个家伙。

似乎是和李白,岑参,高适等人年纪相差不多,他帐下军中一些个新星将领和他们关系很好,此回是听到了一些消息,所以就集体跑来直接就要当面问一问。

“大帅,您就不急么?”

“出将入相啊!”

“只要您回去,就是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都怪那个阴险的李林甫!”

看着王忠嗣满脸的平静,李嗣业可是十分的不满意。

“不,哪怕是陛下要本帅回长安,此时本帅也不会回去的...”

对李嗣业的话,王忠嗣摇了摇头。

“吐蕃联合安西各国,开始蠢蠢欲动,黑衣大食在丝绸之路的尽头蠢蠢欲动。”

“这个时候,如果本帅离开了此地,恐怕很难有人可以镇守几方的野心。”

“你们几人也是,都要做好准备,恐怕不久后,就要去其他各方参与大战了!”

这位大帅的言论很多时候,就代表了未来大唐军方的战略方向,在场的几人也是顿时神色一凛。

“仙芝,你与常清一正一副,配合无间,恰好可以对付安西诸国,乃至威慑其后的黑衣大食,这里将是你们的发挥之地!”

王忠嗣将全唐战略图摊开,在安西之地划了一个圈。

“届时伱们带够粮食,兵器,马匹,本帅要你们在这里大闹一场!”

“必要的时候,允你们以战养战!!”

并没有等待朝廷的命令,将帅在外就有自己的主动能力,更何况他并不准备派遣太多的兵马给这两位军中新起的将星,三万人马足够他们在安西各国间驰骋了。

“李白,岑参,高适,李嗣业!”

“高适和岑参留在吐蕃前线,以防守为主,一定要探查清楚吐蕃国内的情况。”

“与这等大国开战,必然不会是一朝一夕之功。”

“要破之,必然得等最好的机会!”

吩咐好了两人后,王忠嗣又看向了李白和李嗣业。

一个是如今算得上谋士角色,上阵也能杀敌,是可攻可守的儒将,一个悍勇无敌,绝对的登先大将,先锋箭头。

“你们二人,要准备一下,按照本帅预计,很快之后就会有一场速战。”

“是你们二人锋锐发挥的时候!”

至于最后一人,看着年纪不小,可是样貌却朴实无华,唯有一双眼瞳亮眼非常的中年大汉。

“子仪,你与我留守大帐之中,一旦有什么问题,你就是吾的副帅!”

看似没有给这人机会,然而王忠嗣言语间的重视,却也代表了他对这人的最大看重。

实际上按照王忠嗣的眼光,封,高二人或许可以为一方节度使,李嗣业也是一地大将,高适也有希望成为一方镇守,岑参差一些作为一方太守也堪用。

但成就最高的,怕就是李白和这看着年纪已经不小的郭子仪。

郭子仪极有帅风,又兼得修行了一番新仙道的功法,如今有了几分镇国级的气象,未来怕是又是军中的一方大佬。

而李白则是太过不好预测,至少王忠嗣有一种感觉,这头大鹏不会愿意束缚在军中太久。

等他觉得自己还掉了全部的亏欠,之后的李白就真正的一日同风起,遥遥不知去了。

在朝廷的战略部署还未完成的情况下,王忠嗣就已经想到了全盘的策略,这也是这位如今大唐军中第一人的能力。

甚至他能肯定的是,他的策略送过去后,一定能够得到同意。

因为...这也是他与那位左相李林甫的默契!

...

若是真让军中第一人入朝,不用想的李林甫势力必然会受到打压。

至少兵部,工部,这两个部门都会摇摆,而作为有着战功在身的前军中巨头,新百家的那些实用主义者,必然也会受到他的青睐。

可以说王忠嗣一旦进入中央,就会立马成为一个可以与李林甫相比较的巨头。

这是欲要独揽大权的李林甫不能接受的,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阻拦王忠嗣的入朝,即便是那位军中第一人和他有一样的默契,当今的圣人也会觉得李林甫是不是尾大不掉了。

所以他只能改变策略!

‘换个人选入朝吧!’

既然阻拦不了这件事,那么就将这个人选作为自己的手段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