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 第217章 人手紧缺

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第217章 人手紧缺

作者:明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2:33:53 来源:书海阁

安荔浓和安国邦还有安九爷商量过后,决定扩大酒坊,批量产酒。清河酒坊以为青梅酒、桑葚酒为主,其他各种果子为辅。

“还是要继续开荒种植更多的青梅。而且,所有青梅园都不能使用化肥,不能使用农药......”

对于安荔浓的这一要求,安国邦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用?”使用化肥,青梅树能长得更好,结出来的青梅也更大。

而农药能杀虫,保证青梅树的正常生长,保证青梅的完好。

“小荔枝,会有很多虫子,会影响青梅树的成长和结果。”

为什么现在的粮食产量提高了?

因为使用了化肥和农药。

至于安荔浓说的化肥和农药影响了粮食的口感,不好意思,安国邦还真吃不出来,感觉不到。而且,安国邦觉得使用了化肥的稻谷更大一颗,口感更好。

想要丰收,就要多使用化肥和农药。

当然,安国邦也相信安荔浓的话,化肥和农药使用多了不好,但现在产量更重要。

“爸,酒和粮食不同,我们要尽可能的保证酒的口感。一个品牌的发展,质量是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要从一开始就坚持走天然绿色无污染的发展道路......想要持续发展,想要走得更远,就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不能只想到当下,我们的眼光要看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

“小荔枝,现在不是赚钱最重要吗?”

“肯定不是。”

虽然不能告诉大家‘天然绿色’几个字在几十年后有多值钱,但安荔浓会坚持‘绿色发展’这条路。安荔浓很庆幸她是村长的女儿,而安国邦宠她爱她愿意听从她的意见,让她事半功倍。

很多事情不需要她一再的解说,安国邦就愿意相信她,听她的建议去做。像安国邦这样愿意听女儿意见的男人很少,他们更多是大男人主义,觉得自己是对的,即使是错的也不愿意承认。

青梅园不使用化肥农药,但又想要丰收就必须要付出更多是劳动力。

除草,用人工。

除虫,还是用人工。

村里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不把化肥农药这样的好东西用在青梅园?

安国邦说,因为粮食更重要,而申请到的化肥农药不多,只能用在稻田里。

至于跟大家说化肥农药不好,影响身体健康?安国邦觉得村里人是不会相信的。因为大家都觉得,如果是不好的东西,上面不会让大家使用。

既然领导让大家使用了,肯定就是好东西。

但现在青梅园还要继续扩大种植量,村里准备的粪就不够了。

是了,村里人口中的粪就是安荔浓口中的有机肥料。

“只能让大家多割草烧灰沤肥。”

哎。

安国邦叹口气,感觉有忙不完的活。忙了田里,还有山里,然后还有青梅园的开荒和种植,然后就是挖鱼塘的进展,还要想办法找到小鱼苗、莲藕种子......还有酒和酸菜的销售等等。

琐碎的事情太多,能用的人手太少。

安国邦再次感慨,村里的人口太少了。

种地需要人手,开荒需要人手,修路需要人手,酿酒腌制酸菜也需要人手......上至七十岁下至七岁都忙碌了起来,然后不能填补人手的不足。

安国邦揉揉太阳穴,怎么办?

和安四叔商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缺人,这是肯定的。

但怎么办?

请人?

不可能的,不被允许。

难道石河村的发展就要夭折在人手紧缺上?

哎。

安国邦拍拍额头,“必须要尽快想办法解决。”现在京市的供销社柜台租下了,卖酒,卖菜,但是没有人手,哪来的酒?哪来的菜?

现在酿酒师父只有安九爷一个,肯定不够。既然扩大产酒量,酿酒师父肯定也要增加,否则安九爷的身体会吃不消。

至于酸菜、咸菜、菜干,这些也应该批量生产......还是需要人手。种菜,然后才有才做酸菜、咸菜......

啊。

人手啊。

人口啊。

相对于安国邦的困难重重,村里人的想法就简单多了。

大家听说安荔浓把酒卖到京市去,惊呆了,都忘记了反应。

“我们村的酒,真的,真的卖到了京市去?”

不敢相信。

他们村的酒竟然能卖到京市去?

“不是骗人?京市人也喜欢我们村的酒?”

还是不敢接受,“我们村的酒这么好?”

“我们村的酒肯定好,一百分的好。京市人什么好东西没有吃过?喜欢我们村的酒就说明我们村的酒好,我们村的山好水好,酿出来的酒就更好。”

“哎呀。我们村的酒能买到京市去,不行,我要去走亲戚,要好好的和他们说道说道......”这样的好事情,当然要在第一时间广而告之。

“走什么亲戚?赶紧开荒种青梅。没听小荔枝说吗?我们的酒不够卖,要赶紧酿,但是没有青梅没有桑葚,我们拿什么酿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隔壁村也有青梅,要是他们不要脸的学我们酿青梅酒......”

“放屁。青梅酒是我们村的,他们敢学?老娘就敢在他们村口泼粪。”

“人家都不要脸了,还怕你泼粪?人家不是已经学了我们的卖艾绒、酸菜了?你能怎么办?我们能卖别人也能卖。能赚钱,脸面算什么?祖宗的脸都能丢、能踩......”

村里的妇女们一边聊天一边用稻草编织篮子,这篮子是用来保护酒坛子用的。现在交通不便,运输更不便,为了减少损失只能多想办法。

安荔浓就让大家按照酒坛子的大小来编软篮子,让酒坛子多一层保护,更贵的酒就在酒坛子外面再填一层稻草,总之要尽量减少损失。

清河镇没有运输公司,需要托运就只能到市里。所以石河村的人要先把酒送到市里,然后再通过运输公司送往各地。

不仅增加了人力,还增加了运输成本。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石河村自己没有车?

当然,即使有车也没有路。

“修路,必须修路。”

“想要致富,先修路。”

但是,人手不足,资金不足。

石河村穷,安国邦愁得皱纹都起了。

石河村富裕了,安国邦还是愁的直掉头发。

“爸,能不能请专业的工程队来修路?”

安国邦摇摇头,“不能。”

工程队太忙,根本就轮不到石河村这样的小地方。想要修路,只能靠自己。

“那我们就靠自己吧。”安荔浓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自力更生吧。”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要自强自立。”

正满头‘难,难,难’的安国邦听着宝贝女儿自我打鸡血,突然笑了起来,“是。我们要自强自立。”

修路的事情可以慢慢来,但安排谁去京市的事情需要尽快确定下来。

冷秋月的爸爸很给力,在京市帮石河村谈下了好几个柜台。柜台的员工不需要供销社发工资和福利,所以可以自己安排人。

冷秋月算一个,然后还需要四个。

安荔浓想给杨雪晴安排一个。虽然杨雪晴有工作,但她现在的工作距离家远,工作累,工资福利不好。

安国邦没有意见,但村里人肯定会有一些想法和说法的。

“村里人应该不会同意。”

从亲疏远近看,村里人肯定是想要安排自己人过去。如果工作在清河镇或者市里,村里人肯定早已经争抢起来了。

但京市......太远了。

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大家不敢,没有勇气。虽然大家都想要走出石河村,但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卖出第一步的。

既然决定把工作给杨雪晴,安荔浓肯定会负责说服大家的。想要说服村里人并不难,杨雪晴是京市本地人,对当地环境熟悉,而且,杨雪晴曾经在石河村生活过,对石河村也有一定的熟悉。

最最重要的是,杨雪晴是安荔浓的亲妈。

“郭杜鹃也算一个。”安荔浓看重的是郭杜鹃开拓的能力,不过,郭杜鹃想要拿到工作就要先学普通话。

石河村在粤,大家说的是粤语,也就是本地人俗称的‘白话’。

语言都不通,怎么卖酒?

所以,安荔浓可以给郭杜鹃一个机会,就看她能不能抓住了。

喜欢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请大家收藏:(wuxia.one)重生之村花的致富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