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422章 治理黄河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422章 治理黄河

作者:浮梦三贱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3:31:41 来源:88小说

皇室开拓海外,开发大琉球岛屿,同时大量勋贵豪强也参与其中。这种开拓行为消耗了勋贵和豪强不小的实力,各地勋贵豪强的力量不得不收缩,也让乡间百姓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伴随着朝廷大力推行移民开拓,时间也在不知不觉间过去了。

大乾元凤十二年。

大琉球岛,此时正值十月,种植园中的甘蔗开始收割。港口处,一条条船只靠岸,从船上走来大量百姓,码头上,十几个人分别大声喊道:“湘北庄园,来湘北庄园的在这里集合。”

“姑苏赵氏庄园,来姑苏赵氏庄园过来!”

大量百姓在这些人的带领下泾渭分明的集合在这里。这些百姓并不是移民,而是前来参加收割甘蔗,以及种植水稻的。

自从几年前朝廷开拓大琉球岛之后,勋贵豪强们开始在大琉球岛上建立种植园,为了弥补人手不足的问题,每年收获的时候就会有不少勋贵会花钱请来大量百姓前来帮助收割。

因为种植园中平时并不需要太多人,只有到了收割甘蔗的时候需要大量人力,于是勋贵豪强们就有了这种操作,在收获时候大量招人前来收割,然后再顺便种植,等完成后再把人送回去。

这样不需要他们增加种植园中的人手,只需要花费一些小钱,就能够完成种植。

大乾在琉球岛上的种植园规模在不断扩大,在第一年的时候,因为要开荒,种植园的规模只有十万亩左右,到了现在大琉球岛屿上的种植园规模已经超过三十万亩。

船上大量百姓排队下船,然后跟着各家管事前往种植园,每年参与收割种植园的百姓超过三万人。大量百姓前来,种植园中的甘蔗也被快速收割,然后运送到岛屿上的城镇中进行二次加工。

王赟当年在让勋贵准备种植园种植甘蔗的时候,就开始在岛屿上建立城镇,同时建立大型榨糖工坊。在压榨成甘蔗汁之后,这些甘蔗汁会进行熬煮,然后制作成蔗糖。

因为工艺问题,这种蔗糖并不是白糖,而是红褐色。

这样的红褐色蔗糖在大乾很受欢迎,当初一石蔗糖的价格一枚半御制银币,而伴随着大量蔗糖生产,价格降低了到了一枚御制银币两百铜币。

大琉球岛屿一年出产大约三十万石蔗糖,原本皇室以为大量蔗糖出现后,会对蔗糖市场造成冲击,蔗糖价格也会大幅度降低。

结果却并不像皇室想象的那样,他们低估了大乾上下对糖的喜好,毕竟整个大乾现在人口有七八千万人了。

七八千万人一年消耗三十万石糖,一个人一年平均下来还分不到半斤。同时蔗糖也成了大乾商队的另一种重要商品,西域并不产蔗糖,蔗糖在西域很受欢迎,不仅仅是西域,在更西面的贵霜也很受欢迎。

同样因为高额的利益,也让大琉球岛屿变得越发繁华。

大乾,直隶,大梁府。

王信正带着皇后以及朝廷重臣在大河边视察。

一直以来大乾朝廷都很注重水利,每年都会划拨一笔专项资金,用来疏浚河道,修复河堤,治理水患。而大河是花费最多的。

大河现在虽然还没有变成黄河,但是依旧经常发生水患,主要是大河在过了壶口之后,进入中原,水势变得平缓,水流平缓之后,就会有大量泥沙淤积,河道抬升,只要一下大雨,就容易决堤。

自从文帝开始,朝廷就对大河河套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严格治理。朝廷规定河套地区放牧数量限制,同时每年还有休牧期,对于黄土高原区域更是禁止百姓入山采樵。

黄土高原区域的郡县采樵只能采集枯死树木或者拾取干枯树枝,为的就是保持水土。

当年这条法令出台,朝廷上下一片反对,言其过于苛责,但是朝廷坚持,还是将这条法令通过了。而为了方便百姓生活,皇室开采了大量煤矿,以低价卖出,让百姓使用煤炭生火。

煤炭因为比木柴更耐烧,同时朝廷推出的蜂窝煤和炉子使用方便,价格便宜,在禁令下发二十多年后,黄土高原区域的郡县超过九成的百姓都已经不在使用木柴烧火了。朝廷封山,保持水土的政策推行的很不错。

同时朝廷也在想办法将黄土高原上的人口控制在一个较低范围,一直都在这里推行迁徙政策。

朝廷用各种方式来治理大河水患,可以说已经卓有成效了,至少最近几年,大河已经没有大的决堤出现了。

今年雨水量很大,大河之水滔滔,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汛情,王信因为担心大河决堤,从七月份就来到大河边,一直在这里待了一个多月了。

负责治水的是他的弟弟王承,王承在治水一道上很有才能,现在是朝廷都水监监正,负责天下水利。有权利调动周围军队以及一切资源用来治水,位高权重,位列九卿。也正是如此,这个职位通常都是皇室子弟担任,其他人大多担任副手。

治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治理大河,河水中泥沙严重淤积,需要大量人力清理。

王信在大河边巡视了一个多月,汛期总算是要过去了,他也准备回神都洛阳。

行营,中军大帐,王信带着皇后以及几个儿子正在吃饭。行军期间,伙食很简陋,一碗粟米粥,一碟咸菜,几个麦饼。王信虽然贵为皇帝,但是并不嫌弃这吃食简陋。

实际上,大乾包括淮国历代国君都是很节俭的,喜欢吃美食,但简陋的食物也能对付。毕竟每一个皇帝都会隐姓埋名去军营中历练一段时间,或者去民间感受一番百姓疾苦。

至于经历过这些,成长起来的皇帝才明白民间疾苦,不会说出何不肉糜这种话。

王信吃的很香,旁边的几个皇子也没有什么意见,即便是不喜欢这些食物,但是所有的皇子皇孙也不敢有丝毫浪费。

等到吃完了饭,王信这才下令行营返回洛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