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297章 学宫拆分 经学初显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97章 学宫拆分 经学初显

作者:浮梦三贱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3:31:41 来源:88小说

大乾天佑十三年。

洛阳,乾元殿,大朝会。

京兆尹张瑕取出一卷竹简,上书道:“陛下,自古以来,难道有不任用贤才而昌盛的国家吗?

历代圣王无不求贤若渴,有从奴隶中选拔人才,有从集市出身的人才,有渔盐而出的人才,亦有屠狗之辈,然臣观之,不读书而成才屈指可数。

邦周时期,诸国混战,百姓民不聊生,人口锐减,幸有高祖一统**,天下得以休养生息,至今已有三十载,到了如今大乾人口繁盛,嫣然已是前所未有之盛世。

盛世怎能没有璀璨的文华,陛下设立郡学,以昌文风,兴盛文华,以筛选人才,使大乾永昌,因此扩大学宫,为大乾培养人才。

然则诸国战乱,百家典籍失轶多也,凌乱不堪,错漏众多,各地学子无书可读。

如果不能了解先贤精粹,后世子孙又如何明白先贤的智慧呢?不知道先贤的智慧,如何能够成才?

臣听闻皇室藏书天下之最,恳请陛下仁慈,开藏书阁以供天下士子阅。”

张瑕说完,整个大殿之上鸦雀无声。自古以来不管是卿士贵族还是地方豪强,都明白书籍的重要,一本书简都是珍贵的。当年惠施学富五车就名传天下。

天下间那些勋贵、官员、豪强得了书籍之后,大多都是收藏起来,旁人想要借阅都难。

大乾皇室的藏书可谓是天下闻名,六百多年来,其收藏书籍无数,诸子百家的典籍更是尽数收录,其书之多,只怕是浩如烟海。

这么多书籍,天下间有识之士都想要翻看,各家学派也想要借阅。正好天子下令大兴学宫,设立郡学,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因此借着大兴学宫的机会,想要借阅书籍。

自从天下一统,各家各学派都开始靠拢皇权,当年儒家之事后,各家也开始转换思路,尽力迎合。到了现在天下各学派都兼修法家,各学派中都有不少弟子出仕。

现在看来,朝廷政策能够影响诸多学派,但是反过来这些学派也会影响朝廷政策,大乾现在更类似于兼容并蓄的情况。

邦周秦国和魏国,同样是法家的产物,李悝、商鞅用法家霸道之术改造,那不是简简单单用皇权压制就行的,更关键的是拿到了释经权。

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推行法家霸道之术,愚民之策,强国之道,当初的淮国同样推行法家,但是却和秦魏完全不同。而韩国赵国同样推行法家,其结果又与秦魏淮不同。

不同的想法,制定的法律自然也是不同的,与此同时,时代是不断变化进步的,法律也是要与时俱进。

现在诸子百家的释经权就在皇室手中,天下勋贵、诸多豪强都对这些典籍垂涎欲滴,就是想要拿到一些释经权。

但问题的关键是,皇室愿不愿意分享这一部分的权利,至于说强夺?那是老寿星吃砒霜,活腻味了。

天下间保存众多典籍,有释经权的贵族也有几家。只不过没有皇室的多,特别是当年王骆搞了一处收缴天下书籍的事情。

王恪闻言沉吟片刻,他很清楚书籍的作用。皇室收藏如此多的书籍若是敝扫自珍,对天下而言,并不是好事。当年他们收集书籍的初衷是什么?就是想要诸夏先贤的智慧流传天下,发扬光大。

当即开口说道:“赵卿所言,朕知晓了,皇室藏书颇丰,朕会诏令守藏令开放部分书籍,以供学宫阅读。”

听到王恪此言,朝堂之上众多大臣顿时面露喜色,立刻齐声大拜道:“陛下宽仁,光照万古!”

王恪虽然同意了开放守藏室的藏书,但是那些书籍能够放出去,哪些书籍不能放出去还是要整理一番的。

就像子珏当年留下的书籍,绝大部分都是不会开放的,到时诸子百家的书籍绝大部分都会开放。

同时像是练兵之法,兵书策论,墨家公输家的一些典籍,同样是不会开放。兵书被严格限制,只有兵家子弟才能阅读,普通人是别想了。

再说了一个普通人去翻阅兵书兵法,你是想要干什么?就连那些勋贵、豪强也对兵书避之不及,唯恐被皇室盯上。

除了兵法外,墨家公输家的格物之学也非常重视,这些书籍是绝对不能流传到蛮夷手中的。

皇室开放的藏书会重新进行抄录。原本的学宫藏书阁也会开放。如今天下兴旺,人口也有增长,自然是要推行教化,让诸夏之光继续闪耀。

王恪很清楚,想要让诸夏不断发展,就必须要开启民智,让越来越多的人读书,众多的思想会碰撞出无数智慧的火花。

各种发明创造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诸夏想要不落后,就必须保持这种活力。

王恪在开放藏书之后,学宫变得更为热闹了。无数勋贵、贵族、官员、豪强都想要进入求书。

一时间学宫门庭若市,络绎不绝,这也影响到了学宫其他人。

乾国学宫具有诸多的功能,研究诸子百家学说、学习治国之道、研究格物之道等等都有,同时还是大乾最高学府。

现在王恪觉得,学宫有些庞杂。于是就将学宫一分为二,将教导学子,传授知识的那一部分划分出去,从新成立为太学,于各地郡学相连。郡学的士子在通过考试之后,就可以进入太学学习。

剩下的一部分依旧叫大乾学宫,这一部分则是让各学派相互讨论,学习。或者辩论的,各家学派都可以登台一展风采。

除了这些之外,兵家也被独立,但是并没有从学宫之中分出来,依旧挂在学宫之下,这里负责教授兵家子弟,只不过不归学宫管辖。

趁此机会,墨家格物派和公输家也彻底从学宫中分离,学宫中的墨家则是只研究经书,不再研究器物,器物一脉被划分到了匠作监。

匠作监虽然是九卿之一,但是却直接归属皇室管辖。经过一番划分之后,学宫变得更加纯粹了,管理也方便了很多。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