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293章 学宫改制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293章 学宫改制

作者:浮梦三贱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3:31:41 来源:88小说

那位列侯被赐死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他让人上书朝廷,让朝廷不再收取实物赋税,而是收取钱财的。

对于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王恪没有去深究,直接将其赐死,爵位贬低为子爵,而其后辈又没有什么出色之人。估计两代之后就会倒退成普通豪强。

而在洛阳这个地方,普通的豪强根本守不住家业,最后只能返回祖地。

李斯听了王哲的话之后,松了口气。

王哲继续说道:“丞相可知晓近日举荐之事?”

李斯心中微动,他很清楚察举制的操作,顿时就明白了肯定是那些人相互举荐后辈子侄被陛下发现了。

当初那些人这样搞的时候,他就知道会这样,勋贵集团和官员进行串联,再加上后来相互举荐子侄,几乎就是以前世卿世禄的翻版。

李斯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先帝和当今陛下都是雄主,这种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但是家族子嗣实在是不成器,为了家族的延续,他也只能参与其中。

可这种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啊,一旦捅破了,那可就是大罪。

王哲没有等李斯回答,继续说道:“丞相,陛下大发雷霆,因为这次举荐来的贤才名不副实,陛下考校其治民、农耕之术,此人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半点实用,如此之人如何能够成为一地主官?这简直就是笑话!”

“大乾建立才多少年?察举制度才运行了十余年,居然就出现这种事情,这些人是要干什么?是觉得大乾国祚太长了吗?”

“先帝知晓你们的心思,因此推行察举制,给你们推荐贤才的机会,但是并不是说你们可以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诸多功臣因为建立大乾而立下了功劳,所以有为朝廷举荐贤才的资格,但现在却搞出来这种事情,你们对得起先帝和陛下吗?

你是丞相,在朝中有很高的威望,现在去告诉那些人,察举是大乾选拔贤才的,不是让他们做利益交换的,是朝廷的底线,决不允许触碰,谁要是再犯,勿谓言之不预也!”

李斯听这王哲所言,整个人都麻了,察举制的本意是为国荐才,这个‘才’可以是平民百姓,也可以是世家豪门,这些皇帝都可以接受,但是这个‘才’他必须是真正有才能的,而不是蠢货!

现在这些人是在干什么?是在将蠢货送到皇帝面前,这是在消耗皇帝的信任,是在找死!

李斯原本并没有在意察举这些事情,他觉得那些勋贵官员们不是蠢货,但是他错了,当权势、财富迷住了他们的双眼,就算是再聪慧的人也会变成一头蠢货!

他恨不得现在就去将那些人找出来,用尽办法将他们搞死,以免连累自己。

现在的皇帝乃是雄主,不是晋定公、齐废公这种被大臣操控的傀儡。

李斯当即起身,冲王哲大礼参拜道:“内相,臣蒙受先帝、陛下恩典,得以施展抱负,辅佐先帝创立大乾,一统天下,开万世之基业,得以名留青史,斯绝对不允许这些人肆意妄为!也决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在李氏!”

“内相放心,斯这就去处理他们!”

看到李斯如此说,王哲很是满意。李斯这个人能力是有的,而且很不错,但是私心也重,但是他同样有自己的弱点,现在他已经位极人臣了,现在就只剩下身后名了。

只要给他一些体面,他就会明白接下来怎么做。

三月,南阳令等一十三人坐法,皆赐死,十三家上万人徒岭南。

察举制在出现这种情况后,王恪当即对察举制进行了限制,明确规定了察举制中每次必须有五人出身平民,并且规定父子不可同朝为官。

也就是说,想要让自己儿子当官,父亲就必须上书请辞。这样的限制为的就是打压那些勋贵官吏。

虽然他们可以让子侄为官,以绕开这个禁令,但是子侄两三代之后,还会亲近吗?他们会有自己的想法。

同时有了父子不可同朝为官的限制后,就算是父亲请辞,儿子步入官场,再想要达到其父亲的地位或者影响力,就需要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时间。当然更多的是他一辈子也达不到。

当然若是真有才,能超越其父,那也是为国效力,并不吃亏。

王恪在看到察举制的弊端之后,开始在州郡设立郡学。他打算将郡学作为学宫在各地的延伸。

郡学并不会教授太深奥的东西,主要面对的则是平民百姓。郡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宫选取学生。

王恪在发现学宫的问题之后,开办郡学,为平民百姓准备一个上升空间,为学宫增加学生。

郡学每年都可以向学宫推荐学子,这些学子通过考核之后,就会成为学宫的学生,不仅可以免费学习,每个月还有钱粮补贴,可以让他安心学习。

以前因为学宫在洛阳,天下州郡之中,没有钱粮,没有根基的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前往学习,现在开办郡学,就是给他们一个机会。

王恪通过开办郡学的方式,为学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学宫之中几乎再次成为贵族、官员的自留地。这是王恪决不允许的。

——

贯穿整个古代王朝的政治矛盾有很多,但是这其中最主要的矛盾分别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以及皇帝与大臣之间的矛盾。

在上古三朝时期,这种矛盾引发了很多次动乱,夏朝后羿之乱,太康失国,殷商的屡次迁都,到了周王朝就是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

等到了大乾建立之后,就变成了皇室与开国功臣集团之间的矛盾。在乾始帝和乾文帝时期,皇室的权威一直压制着功臣集团,并且通过打开上升通道,让更多的寒门子弟,甚至平民子弟登上朝堂。

这种方式让皇室一直处于强势的一方,但是这种做法却也让功勋集团和官吏、世家豪门渐渐走到一起,同时学宫也渐渐催化出来了经学世家这个怪胎。——《全球通史古中国史·乾王朝的兴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