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 第64章 诸侯朝贡

从殷商开始的千年世家 第64章 诸侯朝贡

作者:浮梦三贱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4 03:31:41 来源:88小说

晋国主导的诸侯联军大败,直接就造成了淮国再次称霸。

晋国霸主之位不稳,此番大败,导致晋国空有周天子册封的方伯之位,却无霸主之实。

原本蒸蒸日上的晋国国势戛然而止,这些年来晋国吞并大量小诸侯国,已经让很多诸侯惶惶不安,见此情景,很多诸侯国开始向淮国进贡,奉淮国为霸主。

而宋国和卫国在看到晋国大败之后,立刻派遣使者,带上大量财货贡品前来淮国朝贡,生怕来得晚了,就被淮国杀鸡儆猴了。

宋国使者来淮国,更是直接以殷商小宗自居,奉淮国为殷商大宗,一副为淮国马首是瞻,就仿佛之前的那种墙头草做派是别人一般。仟仟尛哾

最后前来朝贡淮国的诸侯方国达到了三十余个,这数量竟然比周天子登基前去朝贺的诸侯国还要多,几乎让很多诸侯以为这淮安是洛邑呢。

现实就如同是一个黑色幽默,邦周正统在淮安?

淮国大军在经过一番休整之后,第二年总算是腾出来手来,准备给越国和楚国一个教训。

越国地处南方,烟瘴弥漫,道路崎岖,毒虫众多,并不适合北方士卒前往。王岳诏令在吴地抽调大军三万,并派遣两千羽林卫和两千藤甲兵前往。

淮国以公子悯为主帅,陈屹为先锋,徐庸为祭酒,征发三万四千人大军,号称十万,于四月攻伐越国。

越国上下听到淮国大军进攻,朝堂上下都惊慌失措。去年楚越联军大败,越国损失万余人,淮国大军那种势如破竹,一往无前的气势狠狠的震撼到了他。

至今他午夜回梦之中,还经常从梦中被惊醒,这让他心中畏惧的时候,又让他无比的愤怒。

他是禹王后裔,怎么能被区区士兵所震慑?

淮国大军前来,越君立刻召集群臣问策。

“诸卿,淮国十万大军来攻,诸卿可有什么办法?”

“君上,淮国强盛,我越国远不敌也,不若派出使者向淮国称臣纳贡,以保全社稷?”其中一名大夫说道。

“称臣纳贡恐怕不行,去年我越国和楚国一起趁淮国与晋国大战时候偷袭,淮国心中极为愤怒,此番十万大军前来,岂会只来巡游一番?”

“君上,不如向楚国求援?楚国乃两千里大国,国力强盛,若是有楚国相助,淮国也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楚国去年败于淮国,怎会再出兵?”

“君上不若派遣太子前往淮国为质....”

一时间朝堂之上争吵声一片,是战是和还没有确定,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好了!”看到纷乱的朝堂,越侯很是烦躁。

看到君上发话,众人连忙停留下来。

“君上,淮国虽与我等接壤,但是淮国大军多为江北之人,江北之地与我越国不同。越国河道纵横,气候炎热沉闷,多烟瘴之气,淮军不熟悉环境道路,我军以逸待劳,并非没有一战之力!”上大夫文绛说道。

“此番若是不战而求和,以淮国如今声势之隆,即便同意我越国求和,条件定然极为苛刻,不若以战求和?”

众人听了文绛所言,都觉得有道理,纷纷认同。越侯也觉得这计策不错,于是同意了文绛之策。

“对了,向楚国求援也要做。”

“喏!”

在商议完之后,越国立刻动员起来。虽然去年损失了万余大军,但是越国很快就征召了三万大军。

此时越国的人口加起来也不过五六十万,此番征调几乎是到了极限。

......

淮国大军出征,很快就来到了吴国梅里,淮安距离越国有八百里之远,此番征讨越国是以梅里为基地,在梅里囤积粮草军械。

大军在梅里征调吴地三万民夫,配合大军出征越国。

淮军与越国大军战于檇李。越国以死囚为先锋,猛攻淮军。淮军以雁形阵迎敌,两翼为藤甲军和羽林卫,中间是普通士卒。

越国中军猛攻,淮军后撤,两翼大军包抄,藤甲军和羽林卫都是淮国强军,天下精锐,两翼发动,可谓是势如破竹,越国不敌,死伤惨重,大军后撤,淮国兵围会稽。

会稽城高池深,水道纵横,防守严密,越国上下一心,士气高涨,大军攻伐数次,都被越国挡了了回来。

此时正值梅雨季节,天气潮湿闷热,蚊虫繁多,即便是淮国已经很注意卫生和水源,但是依旧有大量士卒生病。淮国甲胄穿戴后,闷热难耐,穿戴盔甲多有皮肤溃烂。

更让人难受的是,十天之中顶多有五天是晴天,而且烈日高照,地面上雨水蒸腾,更是湿热难耐,皮甲浸泡,腐坏,只有藤甲便捷,只是纵然如此,便是吴地士卒也无法穿戴盔甲攻城。

见到这种情况后,公子悯和徐庸商议一番,决定试试将引蛇出洞,将越国大军引诱出来,结果大军撤退,越国依旧坚守不出。

而与此同时,楚国再此屯兵边境,看到这种情况,公子悯和徐庸放弃继续进攻越国。

越国看到淮国不再进攻,也是松了口气,然后派遣使者求和,表示愿意奉淮国为霸主,岁岁进贡。

公子悯将使者送至淮安,王岳同意了越国求和,让其献上十万石粮草,奴隶五千。

越国只得同意,在收到粮草和奴隶之后,公子悯这才率领大军回返吴地。

此番攻占越国不利,淮国意识到越国的优势,因此为了应对越国,也是为了更好的统治吴地,孙叔敖下令在姑苏修筑新城,公子悯率领大军回返,徐庸则是在吴地筑城。

因为有越国献上十万石粮草,再加上梅里囤积的粮草,徐庸征发十万劳役再加上越国献上的五千奴隶,全部用来修筑姑苏城。

徐庸于太湖之畔修筑大城,一面临水。城基隆起,位于‘龟背’之上,又修缮水道,让河水穿城而过。城池西有湖泊、丘陵为屏障,不利于进攻,周围有良田沃野,鱼米之乡,便于耕种。

城中修建沟渠,便于排水,整修疏浚河道,因地势乃是周围最高,不用担心被人掘堤灌城。城中有水源,此番除了修筑大城,徐庸在大城附近修筑一座卫城。

两座城池呈犄角之势。

为了方便运输石材,徐庸还在当地开挖了一条运河,这条运河以后还可以用来灌溉以及运输粮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