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七十章 长亭送别

宋之枭雄卢俊义 第七十章 长亭送别

作者:常欢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8:54:22 来源:免费小说

  张叔夜身高将近八尺,身材魁伟,虽五十多岁,已然满头华发,正是忧国忧民之发。虽然他被贬斥去那西安草场,仍然不改豪情壮志,坦荡自然,声若洪钟,没有丝毫颓废之感。

  顾惜到每个学子的未来仕途,张叔夜一直在劝说大家散去,可是越劝,学子们却越来越多。送别之处正是汴梁城外的黄河岸边的十里长亭。夕阳西下,学子们恋恋不舍。

  卢俊义触景生情,高声唱道:“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回,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众人都听呆了,沉浸在歌声所描绘的伤感离别场面,久久不愿醒来。

  张叔夜感动莫名的走上前去,握住卢俊义的手:“此曲旋律忧伤、舒缓,让我有一丝年华逝去、聚少离多的淡淡的忧伤,不知是否是尊驾写的词,不知阁下高姓大名?”

  卢俊义看着这忧国忧民的老人,心中复杂情绪百感交集,知道日后肯定会有和这老人为敌的一天,但此时不由得不恭敬道:“小生河北卢俊义。此词乃我一前辈词人李叔同所做,李前辈后来出家为僧,现已圆寂。今日此情此景,不由得小生情不自禁触景生情吟唱出来,惹得先生伤感,并非本意,请多包涵。”

  张叔夜道:“河北玉麒麟的大名我也早有耳闻,只知道你武功天下无双,谁知道对诗词也有研究。李前辈所做这只词格调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如此开创词坛新貌的大才子竟如此默默辞世,真令人不胜唏嘘。我能听到此词,也是不冤我这次被贬斥。”

  卢俊义虽看不出张叔夜灰心丧气的状态,也情不自禁劝慰道:“大人此番被小人构陷,也是一种磨练。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小可相信大人未来终有一天会再次立于朝堂之上的。”

  张叔夜哈哈大笑道:“多谢俊义宽慰。东京,我会回来的。”

  卢俊义笑道:“除了我自己,我还代表世伯宗泽大人和恩师周侗前来给大人送行。”

  张叔夜这时才有些感伤道:“宗泽、周侗跟我是莫逆之交,可惜今日不得相见,他日相见又不知何年何月。真想念这两位老友,你再遇到他们了,告诉他们,老朋友张叔夜虽然屡经贬斥,这报国之志却始终未改。”

  卢俊义稽首道:“大人的精忠报国精神让学生佩服不已,学生另有一首七绝,献给大人。”

  卢俊义心中默默感谢中国这位既高产又高质量的诗人陆游,这孩子恐怕还没有出生,没想到他的诗作已经大行于世了。

  卢俊义吟道:“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张叔夜听后,反反复复地吟诵着,吟诵到后面竟然止不住地痛哭流涕。看来自古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都难免有这样相同的下场,这样相似的悲哀。

  卢俊义想起李纲、宗泽、陆游、于谦、林则徐等人的遭遇,心里也不禁涌上了一阵酸楚,为什么想真正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情就这么难呢,为什么小人奸臣、昏君多的这么层出不穷呢。粉碎这恼人的逆淘汰政治,剪除这浓重的悲哀,还只能有赖于我这个穿越客。

  张叔夜的伤感也感染到了在场的每一个学子,大家都难过地放声大哭。热血的年轻人从来都是时代的先锋,他们是最先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的,五四运动就是一个明证,在这北宋末年,也是如此。高层的腐朽人士还在昏昏噩噩,中下层的年轻人们早就觉察到了国运的衰弱,他们目前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大船不断地慢慢地向下沉没。

  张叔夜也率先从那种忧国忧民的悲哀中挣脱出来,拭去脸上的泪,看着同样刚刚拭去泪水的卢俊义,脸上努力展现出一种轻松地笑容:“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真是好诗,正中我心扉。只是这首诗是不是出自你手,如果是的,那真是诗才不下李杜啊?”

  卢俊义犹豫了一下,还是不敢太过亵du心中偶像陆游,遂低头难过道:“这首诗是我一位非常敬仰的前辈诗人陆游陆放翁写的,陆前辈写出了很多好诗,奈何一直不显于世。”

  陆游,曾经写过一万多首诗词,每一首都是锥心呕血之作,感人至深,是除了李杜外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也是最高产的诗人,只是战乱频繁,传至后代的少之又少。有人说中国最高产的诗人不是陆游,拜托,不要提那个写了好几万首打油诗的鞑子皇帝乾隆,他的诗跟陆游比起来,简直比垃圾还要垃圾。客气一点说,乾隆写的是诗吗,是屎吧。

  张叔夜惊道:“那这位陆放翁先生呢?他在哪里,我很想拜访一下。”

  卢俊义苦笑道:“陆前辈崇尚走千里路读万卷书,曾去了四川游历,现在不知行踪,怕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张叔夜痛苦的说:“怎这两位大贤都离我们远去,终是叔夜无缘得见,天意啊。”然后想起他自己的遭遇,也觉得这两位大贤名声不显实属正常。

  卢俊义又问道:“不知张大人可听过山东宋江宋三郎?”

  张叔夜不屑道:“你说的可是那个山东郓城县押司宋江,此人素以济人贫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仗义疏财出名,甚至有及时雨的名号,在我看来纯属沽名钓誉别有用心之辈,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有害无益。你如果想结交此等朋友,望多加慎重。”卢俊义连忙点头称是。

  看天色渐渐晚了,张叔夜的同行士卒都在催促上路,于是张叔夜向众学子挥手致意:“各位同学,相信我们再聚之日不远矣。余等善珍重,再见。”张叔夜一行人消失在落晖中。

  卢俊义在跟随陈东前来送行之时,曾做过一定的心理挣扎。如果送了张叔夜,必定会被蔡京的狗腿报告给蔡京,蔡京这人心胸极其狭隘,必然报复,到时候蔡京在东京、梁中书在北京,两厢限制,必会对卢家的生意造成很大的影响。要知道卢俊义自在禁军比武场崭露头角以来,已经成为京中各位大佬的一个谈资,卢俊义的样貌已经落入这些大佬的爪牙眼中。

  但是反过来想想,自己这番做为给张叔夜留下了强烈的好感,给陈东留下了强烈的好感,也给在场的数千名学子留下了好感,这种好感必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给卢俊义带来丰厚的回报。这年头,谁说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在未来的蛮族铁骑浩劫中,只有君子能挡,小人无用,能够力保中华这艘已经有些飘摇破旧的大船不沉的,还是李纲、陈东、张叔夜这样坦荡荡的君子。哼,靠蔡京、张邦昌、李邦彦那帮小人,怕是会沉得更快些吧。

  为了避忌那些小人对自己目前小小的中伤,而要避开对君子们的亲近吗?卢俊义觉得这个难题并不是很难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