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十四章 童贯进犯

宋之枭雄卢俊义 第十四章 童贯进犯

作者:常欢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8:54:22 来源:免费小说

  李助、杜壆、酆泰、縻胜、袁朗、李襄、胡俊、胡显,他们只是王庆从下层民众中挖掘出来的人物,他们对于王庆虽然感恩戴德,但是没有儒家道德的束缚,他们见王庆败亡了并没有生出一定要陪着王庆一起殉葬的念头,而是本着“良禽择木而栖”的判断,投奔了卢俊义。王庆也没有用宗教来麻醉或束缚部下的思想,致使王庆军队的战斗意志跟官军没甚两样,但他们的装备和后勤则远远赶不上官军,以至于惨败到不可收场的地步。王庆的部下可谓是树倒猢狲散,但因为卢俊义一早就命人散出那个流言,使得王庆的残部即便不再为王庆卖命,也不会投奔官军,他们有人想去投奔田虎,但中间隔着重兵把守的京东西路和京畿,他们是过不去的,唯一的生路就是投奔淮南东路的卢俊义。

  当听闻王庆的安丰城被童贯大军围困时,卢俊义就敕命刘梦龙的水军从楚州的洪泽湖出发,沿着淮河向上,沿路拯救王庆的残部。那些从荆南开始被官军追赶慌不择路的王庆残部,当他们进不了安丰城或者根本不想进入安丰城,他们只有沿着淮河向卢俊义势力范围逃窜。

  当安丰城破了以后,王庆的残部更是大部都向东逃窜,被刘梦龙的水军一一救下送往楚州整顿。与此同时,卢俊义也领着十万陆军屯军楚州,以提防童贯军的突然袭击。

  童贯领来的西北军只是劫掠百姓,并不杀良冒功,因为他们用不着,但是蔡攸率领的十五万禁军则军纪败坏到对某些村庄抢光、杀光的地步,蔡攸如今颇受赵佶的信任,童贯也不好说些什么,但荆楚和淮西的百姓听闻了蔡攸军的恶行后,都纷纷带着妻子儿女,离乡背井逃亡到淮东卢俊义的势力。

  尽管赵宋朝廷像国民党污蔑对手一般地污蔑卢俊义势力,还在卢俊义势力范围外的州县设下警戒线,严禁其他州县的百姓偷渡到卢俊义的领地里,但赵宋朝廷的伎俩如何能妨碍到卢俊义势力的发展。卢俊义派出大量特工潜伏在赵宋领地,这些特工都是有亲戚朋友在赵宋领地的,他们伪装走亲访友,实际上在到处揭示赵宋朝廷的真面目和宣扬卢齐势力下的美好生活,加上玄教和复兴党派去发展教友、党员的人员,卢俊义已经派出去二万多人潜伏在赵宋势力内。卢俊义业已挥军回到中土,便派出军队将那些警戒线摧毁,并派出军队攻打占领那些赵宋势力跟卢齐势力交界区反卢反的过头、限制贫民偷渡的州县城池。

  从宣和三年四月到宣和三年七月,短短三个月间,从荆楚、淮西就涌来四五十多万被比土匪还狠的官兵逼迫的背乡离井的困苦百姓,其实将近十万是王庆的残兵败将。

  卢俊义命李助、杜壆等人前去收拢王庆的残部,整顿出五万人马,其他的跟那些百姓一起送往现在缺人的东海道、中海道和北海道去做屯民。为了吸引汉民前去高丽两道和倭地三道屯田,卢俊义特别规定那里的屯民可以免费得到政府的种子,可分期贷款购买政府的耕牛和农具,第一年的收成不用交租,同时有前去经商的汉民也可得到一年的免税和分期贷款购买店铺的优惠。

  卢俊义将从王庆残部整顿出的五万人马改编为齐国陆军第六军,任命杜壆为军长,李助为军部参军,李助同时身兼玄教天师,杜壆、酆泰、縻胜、袁朗、李襄为各师师长,而胡俊、胡显则编入刘梦龙的水军第二军中做两个师的副师长。第六军的基层军官自然还是由卢俊义的第一军和第二军的基层将士来担任。杜壆等人没想到还能担当大任,已经喜出望外,就没在乎军权实际上已经被架空。这些将领在正式上任前都必须在梁山军校军官速成班里学习三个月或六个月才能上岗,至于那些军队则交给基层军官做适应性训练。

  当童贯的大军攻进安丰城内的王宫,遍寻不到王庆的下落。童贯将王宫的所有太监都抓起来拷问,才知晓王庆和段三娘,带着一百多亲信侍卫,从安丰城东门冲出,准备沿水路走淮河过洪泽去投奔卢俊义。童贯忙派姚平仲和韩世忠率五千轻骑快马加鞭追上去。

  段三娘是平民女子出身,非常贪财,在逃出安丰城时非要侍卫们带着一些金银细软,王庆自知道城破后就吐血三升昏厥过去,等救醒后,依然昏昏沉沉的,众侍卫没有办法只好照王后的命令来做,这样一来出逃的速度就滞缓了。离淮河还有几里时,就被姚平仲的五千铁骑追上,这一百多名忠勇侍卫依托地势,死命拦截,好给王庆和段三娘逃生的时间。

  段三娘护着王庆逃到淮河边,找到一条渔船,胁迫船夫送自己顺流而下去洪泽然后去楚州。段三娘也有武艺,那船夫不敢违抗,只得接他们上船。那船夫自然认得王庆和段三娘,也知道王庆的惨败,看到段三娘携带的包袱鼓囊囊沉甸甸的,不由得心生贪念,便在淮河中央掉下船将船只掀翻,将王庆和段三娘活活淹死,抢走段三娘的包袱。

  等姚平仲解决了那一百名侍卫追了上来,只看到王庆和段三娘的浮尸**裸地漂浮在岸边,原来那个贪财的船夫连他们的衣服都不放过。姚平仲命士兵将王庆和段三娘包裹起来,运到了安丰城,童贯见了王庆一代反贼英雄竟落得这般下场不胜唏嘘。数月后,那个贪财的船夫在楚州现了影踪,他的包裹里有玉玺和龙袍,被齐国特工抓了起来,由卢俊义将这船夫交给了李助和杜壆等人,由他们将这渔夫挖膛摘心以祭奠王庆。

  当童贯驱动大军追击王庆的淮西军残部时,却发现淮西军残部大部都莫名其妙地失踪在淮河之上,仔细一问才知道是被卢俊义的齐军给接走了,原来卢俊义跟王庆结盟这件事情是王庆势力内妇孺皆知,唯有东京朝廷那些高官和赵佶不知。

  童贯勃然大怒:“卢贼竟敢如此猖狂,假意跟朝廷招安,结果却跟反贼们眉来眼去,还敢借反贼溃败之际壮大自己,图谋不轨,是可忍孰不可忍。”暂时压住赵佶朝廷让他前去晋阳讨伐田虎的圣旨,一边上书给赵佶讲明卢俊义的险恶,一边就擅自出兵前去攻打楚州。

  童贯准备攻打淮北楚州的军事动议在第一时间,就经过童贯军中安插的卧底特工层层呈送给了卢俊义。童贯的决定并没出卢俊义的意外,童贯在历史上就曾屡次矫诏,但因取得了辉煌的战功而被赵佶遗忘了他的矫诏之罪。尽管童贯贪污**,但究其对赵宋朝廷尤其是对赵佶的忠心而言,他甚至比蔡京还要忠心,因为他的一切权力都是依托着赵佶而生,没有赵佶的好大喜功,换个皇帝童贯就只能窝在宫中做杂役,不像蔡京那么善用权术而且还有一个庞大的官僚阶层可以互相护庇,换上什么皇帝以他蔡京的歪才都能混上一品大员。所以童贯对任何可能威胁到赵宋朝廷统治的隐患都十分警惕,像那些祸国殃民的“西城括田所”和“花石纲”、“万岁山”等赵佶的昏庸之举里都看不到童贯在里面兴风作浪,反倒是童贯多次无奈感叹,童贯知晓赵佶的脾气,他不敢直言进谏,明知道蔡京、王黼等人是祸国殃民之辈,他也不敢明着得罪,只好把一个无根之人的忧国忧民都放在战争之上。卢俊义对童贯这个一代权宦的心理做了一番分析,越是分析越是警惕,这个宦官是他不愿开启内战的绊脚石。

  卢俊义原本想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引童贯增援东京汴梁然后搞围城打援,后来发现东京汴梁现有四十万禁军,以童贯先得功后救急的个性必定会在攻下楚州和济州后才会回师东京,此计不行。为今之计,只有硬碰硬。

  宣和四年五月,童贯汇合蔡攸的人马,聚合了五十万人马,五十万人马全部从淮河水路,向楚州发起攻击,准备攻占楚州后挥师攻击齐国临时都城济州,与此同时留在浙东的官军刘光世的十万人马向卢俊义掌握的重镇扬州发起了攻击。

  卢俊义只派了关胜军五万人镇守扬州对付刘光世。

  刘光世乃刘延庆之子,乃西北世代将门。刘延庆号称陕西名将,但在历史上童贯总领兵马攻打辽国时,刘延庆统率有15万人,而据守燕京的辽兵不到2万人,宋军在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然而刘延庆胆怯,指挥失当,结果宋军再次惨败。事后,童贯弹劾刘延庆不战自溃,赵佶最初下令将刘延庆投入狱中,秋后问斩。其后由于无实据可证,只好将刘延庆释放,被贬到筠州安置。后来,又重新被起用,官镇海军节度使。在“靖康之变”时,刘延庆曾作为守开封城的将领之一,却未能尽责尽力地守城,城陷之际他率先逃跑出城,在龟儿寺为金兵所杀。后来刘光世的一生充分证明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生来会打洞”的真理。

  刘光世虽然日后贵为“中兴四将”之一,并且创立了淮西军,却将略寻常,胆小怕事,常常一溃千里。伪齐南侵时,因赵构以死相胁,刘光世才勉强留在前线,靠部下王德等奋战,浪得虚名。对这样的人物,关胜的五万人马足以应付。(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