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

宋之枭雄卢俊义 第二十一章 收服樊瑞

作者:常欢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8:54:22 来源:免费小说

  花了一天时间生擒了东蒙峰上的项充和他的飞刀兵,在第二天又前往云蒙峰。

  第一天行动的大部人马都暂时休息,披着铁甲攀越一千多米的东蒙峰,真够累人的。第二天的任务卢俊义交给了关胜,让他带领第一天在东蒙峰脚下防止项充部溃逃的二万人马,再会合堵住云蒙峰要道的杨志部,留下所有马匹由卢俊义带领那些昨天上山剿匪的士兵防止云蒙峰上李衮的溃逃。

  李衮的打扮类似项充,都是铁帽护头,铜网面罩护面,左手提牌,盾上绣着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腾云驾雾的形象(因卢俊义将西游记提前出版了,使得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不同于项充的是,李衮右手提的是一把宝剑,既可以砍杀,也可以投掷,李衮背囊里放的是二十四把标枪,这种标枪长二尺五,铁尖木柄,投掷起来比项充的飞刀更有杀伤力,投掷力道大的话甚至能破了铁甲。所以卢俊义让关胜部的一部分枪兵配备了项充部的盾牌。

  秉承卢俊义的经验,关胜对李衮的游击骚扰毫不理会,只一心一意地步步为营,找寻到李衮安置在云蒙峰上的山寨,趁李衮还在山林里转悠时,将山寨攻破。

  随后关胜让杨志和鲁智深带着五千人马潜伏在下山的必经之路,候李衮部再来侵扰时,便将李衮围困起来。因李衮的亲身功夫十分了得,关胜打了六十多个回合,方将李衮生擒,生擒远比斩杀费时间。李衮的五千飞枪兵也都毫不犹豫地投降了梁山义军。

  通过对项充和李衮的审问,卢俊义才明白为什么这两个人和他们的下属会那么顺快地投降了,因为樊瑞本来就想投奔梁山,但是又不想直接投奔,就想显露一番本事,让梁山义军对自己刮目相看了再去请降,到时候梁山义军必定会给自己安排一个好位置,另外樊瑞多少有些不服气梁山的名气。卢俊义很理解樊瑞的心思,这种考量是无可厚非的。

  卢俊义大笑道:“很好,项充和李衮,我放你们二人并你们的士卒都放回去,你们告诉樊寨主,再过三日我在龟蒙顶下跟他斗阵,定将你们输的心服口服。”

  将心存感谢同时又有几分疑虑的项充和李衮送走后,卢俊义找来公孙胜和朱武商议明日对阵樊瑞之时,卢俊义依稀记得公孙胜曾经用阵法破了樊瑞的道术,便明知故问道:“不知公孙道长可有良法破了樊瑞的道术和他的贼兵?”

  公孙胜笑道:“恐主公早知某家有良策可破樊瑞,故此才将项充二人放走。主公对胜如此高看,胜必不负主公厚爱。我与朱参军定了一个阵法,主公只需如此这般,明日定然能够大破樊瑞贼兵。”卢俊义知晓朱武深通阵法,公孙胜与他商议后,那阵法想必更完善。

  将梁山义军分成八八六十四队,每队二个营八百人,由每个团的团长或副团长担任队长,每八队为一个小阵,由关胜、栾廷玉、朱仝、杨志、鲁智深、道嗔、索超、徐宁这八人守住这八个阵心。公孙胜由武松等人守卫居高施法,武松负责变换令旗,每个队按照武松手中的令旗不断地变换阵型。朱武则在李逵等人护卫居高侦查敌军走势。这阵势虽然神妙,据公孙胜说是汉末三份诸葛亮摆的石阵演化来的,但并不难摆,义军花了三天,就将阵法演练成熟。

  第四天,天刚蒙蒙亮,梁山义军便按照阵法,在龟蒙顶的山脚下摆开阵势,摇旗擂鼓呐喊搦战。过不多时,龟蒙顶上锣鼓震天响,樊瑞带着项充、李衮二将,领着四万人马冲下山,在梁山义军的大阵前也摆开了一个简单的阵势。

  公孙胜站在高处,用望远镜细细地打量着樊瑞。樊瑞虽然号称混世魔王,但看年纪,也才二十五六,满头青丝不扎横披在肩,身上穿着一件玄色道袍,他骑在一匹乌骓马上,马鞍上挂着一个流星锤,身后背着一把宝剑,看模样清癯瘦削,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公孙胜之前听过混世魔王的名号,前些日子也见识过樊瑞的本事,没想到他竟这般年轻,公孙胜不由得心生惜才之念,这樊瑞是一个可造之材,主公的玄教大业也需要樊瑞这样的后起之秀。

  樊瑞早年四处遍寻名师,学习道术,虽然他天赋甚高,奈何世间沽名钓誉浪得虚名之所谓高人太多,使得他目前的道术水平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而且樊瑞一直刻苦学习道术,对跟道术相辅相成的奇门遁甲中的阵法并无涉猎,所以他看不懂公孙胜摆出的阵势。

  樊瑞看不懂阵势,反而误以为梁山人马摆成阵势方便他施法,不由得心中窃喜,吩咐项充、李衮道:“等下你们两人见风起了,便各领二万人马杀入敌阵。”

  项充、李衮虽跟随樊瑞多年,奈何于道术没有天赋,只有一身投掷和轻身功夫,他们对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樊瑞是无比的敬仰,领了樊瑞的将令,便整顿各自的飞刀、飞枪兵,再整顿其他的杂牌喽啰兵,等候樊瑞道术发动。

  只见樊瑞盘坐在乌骓马上,左手提着流星铜锤,右手挥着混世魔剑,口里念念有词,喝了一声:“急急如律令!风起!”忽然就从平地里起了一阵怪风,这阵怪风肆虐起来后,只见蒙山中飞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项充、李衮看到怪风一起,便带领了四万人马,分成两路杀入梁山义军的阵营里。公孙胜旁边的武松在高坡上望见项充、李衮已入阵里了,便将七星红旗一摆,下面的四方大阵,便倏然滚滚滔滔地变作了长蛇盘腾之阵,将项充、李衮的四万人马裹在阵中。

  另一高坡上的朱武将黑色旗帜做敌军动向的指引:敌军向东冲杀,朱武便将旗帜向东指;若是敌军向西冲杀,朱武便将旗帜向西指。义军的大阵也随着朱武旗帜的指向不断地变幻着阵型,使得项充、李衮在阵里东赶西走,左盘右转,冲突不出。

  公孙胜这时看到项充、李衮及其兵士都已经紧裹在大阵里,便拔出松文古定剑来,口中念动咒语,喝声道:“疾疾如律令!隐!”顿时又起了一阵怪风,将樊瑞原来的那股风向项充和李衮兵士的身边狂吹,结果项充、李衮军在义军大阵里感到天昏地暗,面前什么都看不到,只有一团黑雾若隐若现。这些匪兵都是慌了,正在这时,两边伸出无数钩镰枪,将这些匪兵钩倒在地,拉到一边,绑缚起来。

  原来公孙胜的道术是将计就计,将樊瑞的道术威力加强后又反噬到他的兵丁身上,而梁山义军士兵耳聪目明并不受干扰,看到匪兵们个个像没头苍蝇胡乱奔跑,不由得好笑,便按照之前的命令,用钩镰枪将匪兵都钩倒在地,绑缚起来。

  樊瑞看不破义军的阵势,也看不透公孙胜的道术,但自从他看不到项充、李衮的人马后,便情知大势不妙,便带着剩余的一万人马往山上跑。

  樊瑞的人马刚跑过龟蒙顶半山腰处的回马岭,就听到两边喊声震天,卢俊义策动麒麟兽,晃动掌中黄金矛,从回马岭上的黑风口下来,麒麟兽飞也似地冲到樊瑞面前,还没等樊瑞念完一个咒语,就被卢俊义的长矛将他从乌骓马上挑了下去,被生擒活拿。樊瑞的一万人马被卢俊义预先埋伏在此的三万人马或杀或俘。

  原来卢俊义先以大阵困住樊瑞的主力人马,吸引住樊瑞的注意,早在三天前,卢俊义就带着三万人马绕路赶往龟蒙顶的南麓,探知樊瑞下了龟蒙顶后,便从南麓的万寿宫开始向上攻打,经过迎仙桥,再过桃花峪(据说孙膑就是在这跟鬼谷子学习兵法的)。再过红门,上了回马岭(因这里山势崎岖,无论多矫健的马,到此也必须折回)。再过黑风口、南天门,然后涉过一道山溪,再爬上一段陡坡,就登上峰顶了。峰顶的形状酷似一只正在爬行的大龟,龟蒙顶即由此得名。卢俊义大军攻占了樊瑞的总寨后,就埋伏在回马岭,一举将樊瑞生擒。

  山下的大阵内,一个时辰后,风平烟消,项充、李衮和他们的兵士一个都没有逃脱,尽皆陷在阵中,被梁山义军生擒活拿。等卢俊义大军押解樊瑞回营后,义军众将领已等候在中军大帐。卢俊义盛赞公孙胜的道术,只是有些疑问:“为什么一清道长在以往的战阵中没用这一招?”公孙胜笑道:“我这个道术乃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如若对方没有道术高手,我这种道术也怕难成。”帐下的樊瑞听后一脸羞愧,没想到道术还有这般境界。

  卢俊义见义军士卒将樊瑞三人押解到帐下,忙亲手将三人的绳索解了,笑道:“小可卢俊义,久闻三位壮士大名,欲来礼请,同聚大义;盖因不得其便,因此错过。倘若不弃,同归义军,不胜万幸。”樊瑞三人听了,拜伏在地道:“已闻玉麒麟大名,只是小弟等无缘,不曾拜识。我等三人不识天时,妄图相争,今日既被擒获,万死尚轻,反以礼待。若蒙不杀,誓当效死,报答大恩!”卢俊义听说大喜,扶起三人,一同商议沂蒙山区未来之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