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宋之枭雄卢俊义 > 第四十三章 中秋

宋之枭雄卢俊义 第四十三章 中秋

作者:常欢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8:54:22 来源:免费小说

  卢俊义在这里小住了三四日,就已经到了中秋时分。出来大名府来到处拜访弟兄之时,根本没有想到时间如此紧迫,中秋团圆日竟不能回家团聚了。

  幸好花荣他们一家很热情好客,消除了卢俊义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寂。

  农历八月十五这一晚,天公作美,晴空万里,众星捧出一盘皎洁的月亮,洒向人间全是明亮的清辉。这一天没有云没有晕更没有雨,适合游玩登山赏月。

  这一晚,花荣带着妻子妹子还有两个丫鬟,邀约卢俊义跟他们一起去附近的山上登高赏月,卢俊义孤寂一人自然欣然答应。这山自然不是清风山,更不是桃花山二龙山,那里虽然没有后来那么多的绿林好汉,但还是聚拢了不少土匪,花荣他们前去的是清风寨旁边的一座小山。这一天,除了守卫寨门的兵丁,其他的百姓兵丁都倾巢而出,都登到高处赏月。

  卢俊义一行几人在拥挤的人群中慢慢向前走着。花荣自恃艺高人胆大,平日里并不会带什么兵丁守卫,这番跟员外大哥一起登高赏月,自然更不会带什闲杂兵丁。

  花荣跟妻子崔氏两人携手而行,十分恩爱甜蜜。卢俊义看着这一对新婚璧人的甜蜜恩爱模样,不禁想起了远在大名府的李师师和其他几个女子,是不是回去以后该给她们一些名分了。正沉思着,突然感觉自己的袖子轻了。原来一直拽着他的花香妹子跑开了。

  花香跑到路边一处菜园,偷偷摘了一点葱,笑嘻嘻的粉面通红的跑了回来。卢俊义看了疑惑不解,花荣笑着说:“员外哥哥有所不知,这里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有句俗语‘偷著葱,嫁好;偷著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项习俗。”

  卢俊义恍然大悟,这时再定睛看过去,发现那菜园里有好几个年轻的姑娘在那里偷摘蔬菜,旁边还有一个老汉捻须微笑。花荣笑指那个老头道:“这老头是这菜园的主人。”看来这风俗在这里还真是正常之极。

  花香小妹子这一路上特别活泼,兴高采烈欢呼雀跃。花荣和崔氏很是宠溺这个小妹子,就放任她的叽叽喳喳。卢俊义反倒有些头皮发麻,这小姑娘是跟他的互动居多。这花香人如其名,她身上有一种茉莉花般的清香,还有一丝玫瑰花般的芳香,这种莫名的体香不知怎样引动得卢俊义春心开始荡漾,面前这清秀可人、娇俏可爱的小丫头越发显得魅力非凡。看来后世的那种气味爱情的理论还是有一点道理的。

  花香这小妹子别看外表娇憨憨的,可心眼很细,她能看出卢俊义的许多不凡之处,同时也看出卢俊义对她的好感日渐加剧,小姑娘对卢俊义的痴缠更为激烈,一路上紧紧拉着卢俊义的衣袖,即便什么都不说,也甜甜的看着卢俊义,脸上的爱慕之情显露无疑。

  想到原著中,宋江为了弥补自己的罪责,为了收买拉拢秦明,强拉了花荣的妹子嫁给秦明。秦明武功不错,人品也还行,但让面前这笑颜如花开的小姑娘委身于那个大胡子,卢俊义突然觉得花香还真是有些可怜。男人的爱情是可以由怜悯开始的,男人总以为可以拯救一个女人摆脱她原来悲惨的命运,卢俊义这般救世主的心结不知道给他惹了多少情债。

  只是总不好在花荣面前明目张胆的泡他的妹子吧,只能再次悲惨的重复他的老命运:每次泡妞不成反而被妞泡,前生后世卢俊义这种命运好像还没有改变,不过他享受这一点。

  一行人穿越层层人流,终于到了山上,清风寨附近安全一点的登高处还只有这座山,所以人潮拥挤可以想象。

  两个丫鬟铺好席子,放好瓜果和桂花酒,还有一些月团。这个时候月饼还没有流行起来,宋人赏月的时候吃的是月团,又叫做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虽然跟月饼有些相似,是圆圆的小小的里面有果仁的饼子,但卢俊义怎么看它都不是月饼,没有月饼好看,口味也相差甚远,勉为其难吃点吧。

  这个时代宋人赏月时好饮酒,苏东坡的一曲《水调歌头》成为中秋之夜咏月的必点曲目,喝的酒则有讲究,是桂花酒,中秋节月亮跟桂花是有种相辅相成的感觉,像重阳节跟***的关系一样。这桂花酒爽口清冽,绵香悠长,比那月团算是可口多了。

  卢俊义看着这宋时明月,喝着宋时花酒,傍着宋时名人,真是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花荣虽然枪法、箭法了得,是个赳赳武将,但在诗词鼎盛的宋朝仍不能流俗地要吟诵一些诗词。既然花荣咏月用的是李白、苏轼的诗词,卢俊义也不愿再去剽窃后世的诗词,也老老实实的吟咏了一些先人的诗词。

  李白的《静夜思》是最简单也是最通俗普遍的咏月诗,可谓最为脍炙人口、千古传颂、妇孺皆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按照触景生情的原理,卢俊义适时地吟诵了这首诗。

  当然了少不了另外一首诗,王维的《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望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花荣笑道:“中秋佳节,兄长独自一人在外,难怪有如此伤感。不过兄长就把小弟处当做你的家,休要见外。”

  花香在旁边笑道:“员外哥哥休要再吟诵这些伤感莫名的诗词了,怪破坏赏月的情致的。”

  卢俊义哈哈大笑道:“花兄弟,愚兄并没客气,可思乡之情难免的。好了,花妹子,我就改成吟诵其他的吧。”随即卢俊义吟诵起另外一首《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天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竹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醉后各自散。永结无情游,相期藐云汉。

  当然苏轼的那曲《水调歌头》更是人人传唱,看着山坡上好多粗豪之人故作深沉的吟出“明月几时有?”卢俊义看的好笑,不过同时也很感谢月亮的存在,给中国古代文化增添了那么多的清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