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玄幻 >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 > [历史]再不女装大汉就要亡了!_330

  贾诩一摸索,就感觉到曹操对他的疏远,心中一动:曹操在防备他。

  想要安稳度日,不被威胁到性命,低调做人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展现出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这样才不会随随便便被舍弃。

  贾诩危机感爆棚,他在曹操麾下,可没有在西凉军中的地位,除了与帝王有些关系以外,他在这里毫无根基,便是董承,也不会为了他去得罪曹操的。

  贾诩迅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他得为曹操做些实事,以免被当成“无用之人”,便是不死,丢了脑袋上的官帽,日子也不好过啊!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这里能够拥有一席之地,旁人动不了他,他又不会总是遭人惦记,能默默过自己的小日子就更好了。

  贾诩在心里盘算着,向曹操献了一道计。

  曹操听后,诧异道:“召集西凉诸将领讨伐李傕与郭汜?”

  心里诧异着,又打量贾诩两眼,暗暗嘀咕:他该不会是要坑我吧?

  贾诩恭顺道:“董卓的西凉军曾经是多么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啊!诸位将领在董卓死后都是各自为政,如马腾、韩遂等西凉将领更是已经在西凉自立,李傕与郭汜虽然统领了一部分到达中原地区的人,许多人却是不服气他们统帅的,不过是碍于陛下在他们手中罢了。就我所知到的,除了屯兵在外的杨奉,还有张济前去攻打穰城败亡,其侄子张绣率领张济余部驻军宛城。”

  而现在,帝王到了曹操手中,曾经挟持了陛下的李傕与郭汜尚且还在外面,拥有一定的兵力,随时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对于迎接了帝王的曹操而言,李傕与郭汜与他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关系了。

  曹操若有所思,对贾诩的话已是信了大半,这贾文和胆大包天,就没有他不算计的,要是他疏忽大意了,就有可能就被他牵着鼻子走。

  曹操私底下去寻了唯一还得空的谋士,郭嘉,见他身体健朗,已然走出了戏志才病逝的阴影,心下不由松了口气,向郭嘉问起了西凉诸将之事。

  郭嘉道:“贾诩刚到兖州,想要取得主公信任还来不及,怎么会在现在这种时候来欺骗您呢?招安西凉诸将是好事,主公不妨去做了,甚至可以去问一问贾诩可有方便招安的名单,他在西凉军中当了那么多年的军师,对诸位将领的脾性应该有所了解才是。”

  “奉孝以为贾诩可信?”

  在曹操看来,每一个人前来投靠他,都有其目地,有的为了高官厚禄,有的为了出人头地建功立业,有的理想更高尚一些,从来都不存在无事献殷勤的好事,他不觉得贾诩是个毫无所求的人,若他什么都不求,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他所图甚大!

  随着身边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人员的复杂性令曹操的竖起了一道心灵的防护墙,他不再像曾经那样,能够毫无保留地去完全信任一个人,之后来的人们,注定难以超越从最初陪伴在他身边的那批谋士们,曹操还是转变,他也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可他眼睛又不是透视眼,用肉眼可见就看透一个人的内心,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没有这个耐心去倾听、接触更多的人,在曹操的眼中,那些人只分为两类:有用的,没用的。

  “贾诩至少暂时是可信的,”郭嘉话不说太满,他见曹操似乎心情还算好的样子,将早就打好的腹稿托盘说出:“主公对待旧人与新人,差距是不是太大了?志才走后,您身边最为信重的谋士只剩下五人,如今只有程昱、荀彧与我在许昌,只靠我们三人的进言,远远无法达到为主公全面出谋划策的地步,您现在需要的是扩展人员。”

  郭嘉明示曹操:核心谋士的人数太少了,还需要再扩列一些。

  这也是他与荀彧商议好的,人要往前看,虽然曾经的六大谋士会为了一点主公的“宠爱”而斗成乌鸡眼,可那是私底下的事,大家心里都清楚,主公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利益,现在主公事业扩大,需要更多的人为他所用,郭嘉与荀彧、程昱等人一合计,就决定劝说曹操再扩展些人员。

  曹操愣住了,含糊道:“这事之后再说吧,核心人员到底不一样,人选也要慎重一些。”

  郭嘉不再纠缠这个话题,慎重一些也好,他们需要的是一切以曹操的利益为重的人,而不是以帝王利益为重的汉臣。

  有了郭嘉的一席话,曹操再次去问贾诩西凉诸位将领的名单,贾诩为曹操列了一些人,其中就有他的同乡梁兴、张横等人。

  由贾诩作引,曹操向这些将领抛出了橄榄枝,许以官职厚禄,以帝王诏令,命令他们前去平定“郭汜与李傕”叛乱。

  梁兴与张横,那都是与贾诩关系好的人,他们见贾诩投靠了曹操,遥想以后的未来,自知没有自立为王的能力,于是接受了橄榄枝。

  能靠贾诩收服西凉之军是意外之喜,曹操高兴之余,为贾诩升了官职,将他提拔为文学掾,负责写政令,整顿书籍,也算是司空府能够见到曹操的近臣了。

  一下子被拎到曹操最近的位置,贾诩眼皮子跳了跳。每当曹操办公的时候,他都感到心里发怵。

  曹操办公的时候那是面无表情、全神贯注,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商谈事情也是一板一眼,没有丝毫谈笑的余地,如此看来,既威严,又能镇得住场子,领导的派头端得实实的。

  贾诩被他这表现唬得不清,越发小心谨慎起来。

  被无形的压力压迫着,促使他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去寻了更多能够增加在曹操心目中地位的法子。

  贾诩投入到对书籍的整合之中,除了公务以外,还会抽时间去查阅司空府中的藏书,暗暗为曹操藏书之丰富而心惊。

  没想到曹操看似是乱军之中起家的卑微出身,家室底蕴却丝毫不逊色于世家大族!

  光那么多藏书,就足够贾诩钦佩有加,在这个时代,知识就是力量。

  不久,贾诩再次找到曹操,对他说起了自己的发现。

  曹操恍然道:“你发现了造纸之术?”

  那些不都是世家大族垄断的产业吗?他们家没有这么大的能耐,更没有袁绍家里的底蕴,自然是寻找不到造纸之术的法子,家里需要纸,会出钱问其他家族购买。曹操已经习惯了用竹简看书,用竹片来刻字,乍一听到贾诩找到了造纸术的法子,惊讶问道:“你是从哪里发现的?”

  贾诩恭敬地递上一捆竹简,微笑道:“曹司空府中藏书甚多,有些甚至是绝版古籍,您忙于政务,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关注这些,这造纸之术,是下臣从您的藏书中找到的。”

  却原来,造纸之术在前朝就已经有了,那时候造出来的纸根本无法书写,也就没有引起重视。在八十年前,有人改良了造纸之术,造出了成本低廉,可以书写的优良纸张。

  “此人名为蔡伦,是明帝时期的一位宦官,”贾诩解释道:“当时由于蔡伦改良了造纸术,洛阳出现了轰动一时的‘蔡伦纸’,因为造纸的贡献,令蔡伦成为九卿之一的重臣。只可惜,最终因朝堂斗争,这位名动一时的蔡侯自杀而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