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87章

重生一九八二 第87章

作者:甜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3:00 来源:免费小说

  可若是时机不成熟,那不叫表白,叫为难。

  他们两家的关系,早已亲密的如同一家人,介入到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如果舒雨没有这个心思,他强行表白,这不是叫她为难吗?

  更何况,他们的一切,应该有个最美好的开始,留下最美好的回忆。而不是随随便便,发生在日常生活里。

  第104章 市场化

  舒雅要到晚上才回来, 所以中午是他们三个人一起。 吃完饭, 路英兴致勃勃的开始泡咖啡。

  雀巢的瓶装咖啡,一瓶咖啡一瓶伴侣包装在一个精美的礼盒里,是这几年的热门礼品。

  路英特意买了一套咖啡杯,漂漂亮亮的白瓷杯, 装着速溶咖啡端上来,仪式感十足。

  “我听舒雅说起你那个工作室的事,真是令人叫绝, 要不是你忙, 我早想问问你。”路英很关心这个工作室, 当初她知道的太晚了, 想帮忙也没她的份, 深感遗憾。

  “现在遇到困难了,也不对, 应该是困惑。”舒雨确实想和路英聊一聊, 她前世并非什么高大上的精英阶层,或是什么高级管理人员。

  无非是生活坎坷, 经历的多一些,看到的也多一些,生活技能也多一些。对于人情世故, 各种人的心态,也多少懂一些。

  可这些并不能解决她这一世,遇到的全部问题。她也明白,自己在很多地方有所欠缺。

  舒雨一一道来, 路英一边听一边点头,“曲歌的做法一点也不奇怪,这样的人以后一定混的很好。”

  舒雨一摊手,“我也这么想。”

  其实每个人身边,可能都有这么一个人,功利心极强,不缺能力也不缺上进心,能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机会。只是在他们上进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误伤。

  这种误伤大多是在道义的层面上,甚至你连指责的话都说不出口,但当事人每每想到的时候,都有一口恶气憋在胸口,噎不下又吐不出的恶心感挥之不去。

  舒雨没想过阻止曲歌的上进,她只是想知道,面对现在的局面,她要怎么选择才是对的。

  “你的想法是什么?”路英问道。

  “我的初衷从未改变,希望工作室能够运转下去,给更多贫困生带去实质性的帮助。”舒雨没有任何犹豫的说出这番话。

  路英点点头,“曲歌想把工作室并入学生会,由学生会来管理?而你并不相信学生会?”

  舒雨再次犹豫,“事实上,曲歌私下找我谈过一回,态度很真诚。”

  说到底,还是不相信。

  可大家都是学生,最重要的还是学业。舒雨自家知道自家事,她还有深城的工厂需要她培训员工,画设计图,以及和许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她不可能将所有时间都花在工作室上,那不现实。

  但工作室也同样是她的心血,而且承载着帮助更多人的使命,她不想看到一个好好的项目虎头蛇尾,热闹一场最后什么也没留下。

  真是左右为难啊,不然也不会请路英帮她出主意。

  一旁的路晁忽然插话道:“可你终究是要毕业的。”

  学生会会一直存在,而学生四年后会毕业。

  舒雨忽然一拍脑门,发生自己是不是变傻了,她一直在犹豫,在思考的好像是个伪命题。

  她一直在乎的是学生会能不能经营好工作室,真正为贫困生谋福利,而不是用来争功劳谋私利。

  却没考虑到,她迟早有一天会毕业,创立工作室的元老,出钱的元老,一个个都毕业了,不管她情不情愿,工作室最终还是会落到学会生的手中。

  难道只有将工作室交出去这一个选项吗?

  可她的直觉却一直在提醒她,让她下不了决心。

  “为什么不想想第三条路呢?”路英也不希望工作室占据舒雨更多时间,那些贫困生家庭条件不好还能考上重点大学,必然非常优秀。

  舒雨的心肠太好,肯定十分同情他们。万一同情着同情着,有些感情就是从同情开始的,咳咳,太不吉利了,不能这么想。

  交给学生会就更不可取了,会侵占别人劳动成果来给自己谋利益的人,从来都不能相信。如果好好的善举最后变成面子工程,甚至是学生们争名夺利的工具,舒雨该多伤心啊。

  路英比舒雨更清楚政治框架下的斗争,而舒雨明显缺乏相关经验。

  舒雨也希望有第三条路,可是想不出来啊。

  路英也不说话了,开始认真思索第三路在什么地方。

  可想来想去,仍是无解,难道真的没有第三条路可走吗?

  “为什么不市场化呢?”路晁想到化工厂里发生的一切,忍不住按图索骥,觉得完全可以用一个套路嘛。

  “市场化?”路英气乐了,“她那是学校里的,嗯……”

  真的不可以吗?她转而朝舒雨看过去。

  舒雨很意外的看着路晁,忽然眉头一松,笑了。

  “确实是个不一样的思路,大家帮我再捋捋。”能不能市场化,怎么市场化,她需要一个足够细致的章程。否则,怎么跟学生会掰腕子。

  “首先是能不能的问题。”路英看了一眼儿子,也很意外他会这么说。

  在场两个做生意的人,偏叫他这个在工厂实习的理工男提出来,她到底该觉得没面子,还是该觉得骄傲啊,这孩子,真叫人不省心。

  “启动资金是丘兰提供的,没有花过学校一分钱,但用了学校的场地。”舒雨顺着路英的话说下去。

  当然,你按后世的思维习惯,那肯定是可以,但什么年代就得按什么年代的规矩来办。

  “该还的器材,该还的人情,都还了。”都是她亲自去办的,比如对他们帮助最大的管父,所送的镜头是她自己花的钱。反正国外的电器便宜,许然帮他们随手划拉一部分,随着生产线一块运过来。

  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有舒雨要求的单反相机,帮他们办事的人,随手配了几个镜头。除了替工作室买的相机,舒雨自己也留了一台,当然还包括那些镜头。

  送给管父的,就是众多镜头中的一个,值不值钱,值多少钱,舒雨真不知道。她只是试了一下,发现有一个镜头玩不转,大约是她不够专业的原因。换而言之,肯定适合专业人士,所以才成为送给管父的礼物。

  “那么丘兰怎么想呢?”这里头的关键人物是丘兰,路英提醒她道。

  舒雨也不敢肯定,如果是平时,她肯定站在自己这一边。但和学生会对上,她有没有那个胆量,舒雨不能替她作主。

  路英和舒雨探讨一番,发现里头的变数太多,干脆从长计议,等舒雨把关系梳理清楚再说。

  两个人商量完,一起扭头去看路晁,路晁被盯的有点慌张,又怎么了。

  “你怎么会想到市场化?”

  “你跟姚厂长都学了些什么?”

  两个问的问题看似不一样,其实都表达了同一个疑问,他怎么会想到市场化这件事的。

  “你们等一下,姚厂长又是什么人?”路英发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两个孩子却都认识,这又是怎么回事?

  路英听完姚厂长的来历,也不由得唏嘘不已。

  路晁明显知道的更多,“他当年采购的事被中断,国内另一家化工厂采购了日本的设备。他回去之后和厂长的矛盾越来越深,几乎无法共事,最近被调到现在这家乐辰化工厂当厂长。”

  调到京城,从副厂长到厂长,绝对是高升。但若是一家已经半停产的工厂,那基本可以算作上当受骗,被人害了。

  “他想在工厂里搞承包责任制。”路晁一句话解开他会提出市场化的原因。

  路英抚掌道:“这位姚厂长,果真是个人物。”

  八十年代就有承包责任制,主要是针对开工不足,职工发不出工资的工厂企业。企业还是归属于国营性质,但由职工提出承包,制定合同,和政府谈妥条件,简单说叫作自负盈亏。

  虽然承包责任制提出来好几年,但真正敢这么做的人,仍然是极少数。现在主要是乡镇企业这么干的多,造就了未来人数众多的农民企业家。

  舒雨也暗暗咋舌,比起承包一家国有企业,她宁愿从头开始,慢慢做大。不是不知道承包国营企业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还可以解决最重要的熟练劳动力的问题。

  但是国营企业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历史遗留的各种问题,以及退休员工的退休工资,报销医药费,解决住房问题等等,全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

  也导致敢于这么做的,基本都是领导干部,有管理工作的底子,熟悉内部问题,一旦自己再有雄心壮志,和正确的方向,很容易带领大家起飞。

  当然这中间也会有侵吞国有资产,内外勾结的败类,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挡住存心破坏制度的人。只看到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就不行动,那就永远不会进步。

  虽然很欣赏姚厂长的能力,但路英并不希望儿子也掺和到这些事里。身为母亲,哪怕她自己现在也算是商界女强人,成功的生意人。

  但放到路晁身上,她的期待和这个时候大多数的母亲一样,“你可是京大的毕业生,毕业之后我再给你找找人,多少好地方都能去。最好就是去部里坐办公室,安安稳稳没有风险,下去检查工作,就是厂长也得对你客客气气。”

  路晁含混着应了一声,只说自己现在跟姚厂长学技术,培养眼光,离毕业还有一年,现在不着急。

  跟能人学技术路英当然没有意见,也知道了儿子经常加班的原委,很是心痛道:“那也不能不顾身体,他都几十岁的人了,当然不怕,你还没结婚呢。”

  路晁一听就知道母亲已经从商界女强人的身份脱离出来,开始本色演出,赶紧截住话头,“舒雨下午还有培训,我送她过去。”

  “去吧,开我的车去,你下午也没什么事,就留那儿陪着,晚上再接她回来。”路英安排的明明白白。

  “你下午要是有什么事的话……”舒雨赶紧问道,怕路英的安排,打乱了路晁的事。

  “我带着书,在哪儿看都是看,一样的。”

  “哦。”

  第105章 摊牌

  车子开进惠民小区, 两家人买的六套房子早就装修好, 舒雨把自己那套贡献出来,放上高低床,给过来培训的员工当宿舍。 自己住舒雅那间,彩电冰箱洗衣机, 都是许然从美国发过来的。

  路英直接租了两辆货车从深城把电器拖回来,六套房子和他们的小院里,全套的电器化一步到位。

  姐妹俩的房子当然是门对门, 两套房子都开着大门, 路晁在客厅里看书, 不时听到对面的房子里, 传出舒雨和女工们说话的声音。

  舒雨检查完他们的剪裁, 表扬的表扬,指出问题的指出问题, 再教授下一步。回到隔壁, 见路晁开着门,不由嗔道:“你也不嫌吵。”

  “没觉得吵, 觉得蛮有意思的,他们学的很认真。”路晁关上书本,去厨房里拿了水递给她, “温的,现在喝正好。”

  舒雨一气灌下去,“读没读过书,真的不一样。我教我姐的时候, 轻松极了,教我舅妈吧,虽然她也没读过书,但毕竟跟着我一年又一年的磨,用时间补足了其他的短处。而他们即没时间也没学历,想要短时间成材,必须得付出足够多的努力。”

  别看现在待业青年一大堆,但深城的工厂竟然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谁都觉得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

  首先是管理层,针对有学历的年轻人,这个时候大学生和中专生是包分配的。就算世界五百强来京城开办事处,想抢重本毕业的大学生,也不一定抢得过政府分配。更别提许然这家服装工厂,很难吸引到高学历的人才。

  其次就是将工人瞄准城市里的待业青年,他们多少有点学历,人也相对机灵,但别看人家没工作,要求还挺高。

  一是希望在本地工作,不想去外地,二是希望进国营企业,虽然对外资也感兴趣,但一听不是坐办公室,而是当工人,还得按绩效拿工资,干的不好就开除,不少人打了退堂鼓。

  不是说完全招不到人,但离他们想像中的一呼百应差远了。

  农民工要好招的多,但农民的学历就没法提了,很多地方读到高小都算高学历。什么叫高小,就是小学四年级到小学六年级。

  舒雨和许然商量的结果,当然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策略。管理层招聘可以针对性的,挖掘那些停产或是半停产企业,有一定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中青年人。只要他们有出去闯一闯的愿望,就可以给予机会加以培养。

  然后是工人招聘,重点倾斜农村女性加上部分小城市的待业女青年。因为女性更适合他们工厂的工作性质,而农村女性吃苦耐劳的美德,也正是一家新工厂最需要的素质之一。

  工厂的管理层不需要那么多,路英以及许然的父亲,都在发挥各自的关系,寻找合适的人给他们牵线搭桥。许警官那边,也不时有优秀的退伍兵介绍给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