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61章

重生一九八二 第61章

作者:甜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3:00 来源:免费小说

  昨天舒雨跑回来叫人,丈夫过来背着人去的医院,忙活了半个晚上。看着这几样东西,常红心嘴里说不用客气,心里却想,还算你懂点事。

  到了放学时间,常红心回家做饭,吃完饭做完作业,舒雨会到平房这里再工作一二个小时。

  包子等到晚上,果然见着了舒雨,又上前跟她道谢。

  “别谢了,我都吃上你送的谢礼了。”舒雨无所谓的摆摆手,又告诉他,“说到谢,你可把真正的恩人给错过了。”

  包子“啊”了一声,不明所以。舒雨找着院中的花狸猫指了指,“你平时吃东西,总喜欢喂它一点,这不,人家昨天就来报恩了。”

  “唉哟,可真是神了。”包子听完舒雨所说,才知道是这只猫提醒了舒雨,伸手就朝着花儿的头顶摸去。

  花儿“喵”了一声,抬爪挡开他的手,轻盈的跳到屋顶,居高临下的看着他们,高冷的眼神仿佛在说,你们这群愚蠢的凡人,可以跪安了。

  包子早习惯了花儿的高冷,还冲它许愿,“一会儿给你煮鱼吃。”

  忙活一会儿,包子果真过来敲门,“我炒了俩个菜,你要不要再吃一点。”

  请她吃饭不是目的,舒雨感觉得到,他有话想说。

  点点头,放下手里的活计,“那我尝尝你的手艺。”

  包子不光面点做的好,炒菜也有两下子,看刀功就知道是学过的,跟家庭妇女那种自己鼓捣出来的家常菜不同。不光炒的菜色香味俱全,还真给花儿煮了一条全须全尾的鱼,端在院子里,花儿吃得脸上沾满鱼肉鱼汤,高冷的形像一下子被狂吃海塞的吃货形像破坏的一干二净。

  大概是因为生病的事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同龄的朋友而觉得寂寞,包子显得特别有谈性。

  据包子自己说他不是读书的料,小学毕业就没再读书了。他有个叔父是当年浩劫的时候,自己害怕跑回家的,因此丢了工作。

  叔父有一手好厨艺,琢磨着找个继承人,谁也没看上,就挑上了他。他当初还死活不愿意呢,结果发现学厨总有好吃的,也就踏踏实实学了好些年。

  前几年叔父得病走了,他就想到城里来闯一闯。来之前也是雄心壮志,可现在却有些迷茫。

  “虽然我只干了两个月,但收入比我想像中多多了,我一个月赚的钱,比好些工人还多。可是有钱又有什么用,人家还是看不起我。”包子很沮丧,他的目标一点也不大,在县城立住脚跟,娶房媳妇,然后让孩子好好读书,不要跟他一样,被人瞧不起。

  舒雨歪头想了想,“县城的人看不起农村人,市里的人也一样看不起县城的人,到了省城我们都是农民。省城的人去了京城和海城,也一样被当成乡下人。不管你是哪儿人,出了国,我们的大学生都得帮人家洗盘子赚学费。”

  包子一下子笑了,“虽然你没安慰我,但听了这个,觉得心里好受多了。”

  世上又不是他一个人受歧视,为什么说人离乡贱呢,不就是这个道理。想在异乡赚钱,就得有所承担。除非你有一天能爬到顶端,自上而下,那自然去任何地方都会被人奉迎。

  歧视别人也被别人歧视,用自嘲的话说,其实也是另一种能量守衡。

  “原来念过书的人都是这么想问题的,要是早知道这样,我当时也该好好念书了。”包子认真的说道。

  “跟念没念过书是两码事,遇到事,有的人会钻牛角尖,这个世界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愤怒绝望的在压抑当中扭曲。有的人乐观自信,相信这个世界会越来越好,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积极的去过每一天。”

  包子想了很久,才慢慢点头,“你说的对,不用太在乎别人的看法,那是自寻烦恼。”

  “没事多瞅瞅自己的存折,不是很开心。”舒雨打趣道。

  包子抿着嘴笑,“让你笑话了。”现在的人,大多羞于谈钱。

  看舒雨很好打交道,包子也问出自己的疑问,“我其实一直挺好奇的,你和你舅妈做的东西,真能卖上钱吗?”

  在他的印象里,婚纱这东西能有人穿吗?谁结婚会穿白色的,老人不得气死。而且每一件不是镶着蕾丝就是镶着水钻,一看就很贵。他实在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市场。难道大城市的人,就那么不同吗?

  “大城市有一种新兴的市场,叫婚纱租赁。还有好多好多,我们这里根本见不到的买卖和生意。你这么年轻,又有手艺,浪费在小县城可惜了。等你攒到钱,不妨去大城市看一看。哪怕什么也不干,开拓一下眼界也是值得的。”

  包子若有所思,“我肯定会去看看的。”

  他总觉得舒雨还有很多话没说,不是不想说,而是她现在说了,他可能听不懂。就如同和夏虫语冰,无法交流。

  包子在村子里的时候,是有名的能人,聪明人。靠着给人干婚宴掌勺攒下的钱,到县城开了包子铺,在他们村里已然是成功的典范,他也一度引以为傲。

  可他现在知道了,自己走的这一步不算什么,如果比喻成爬山的话,可能连山腰都没到。他也很想知道,站在山顶看风景会是什么样的滋味。

  五月份的时候,舒雨打了一个电话给燕子,告诉她,她舅舅换了工作岗位,不能再去深城带货。

  燕子声音立刻就尖细起来,“你是不是给丽姐了,我离的这么近,你都不给我。还是你找了别家,做生不如做熟,我不还你价了还不行吗?”

  过年的大衣,因为有之前延续的好口碑,加上那些仿制精品的大衣一下水就变形,依然畅销。靠着连衣裙和大衣吸引来的客户,都是手里有钱的优质客户,让她赚得盆满钵满,她也很有忧患意识的在积极寻找替代品,可始终找不着更好的货源。

  “不是这个原因,还不还价,也就是百来块钱的事,送去海城得耗多大功夫,更没有跳过你找别人。真就是舅舅拿不到货了,你到了夏天看看就知道,市面上不会有这种货的。如果以后有机会,我肯定优先考虑你。”

  舒雨想的是好合好散,跟燕子合作,为几百块钱磨来磨去费功夫倒是小事,生意人的天性嘛,她早习惯了。只是她不喜欢燕子的性格,每次见她都不停的抱怨,好像钱都被她这个供货商赚走了,她自己就是为人民服务一样。

  明明是大家各取所需,认清这一点很难吗?

  燕子咬着牙挂断电话,心里恨得不行。她可不相信对方的说辞,明明就是有货不想提供给她,她不会想到是自己的态度有问题,让对方不想合作。只会认为,人人都想欺负她。

  “我都这么难了,还要欺负我,我就不信我找不着货源。”燕子拿出自己留下的一件夏装和一件大衣,打包放进行李里。她准备再去一趟深城,不把货源挖出来誓不罢休。

  暑假刚一开始,舒雨就拎着五十个真皮包去了川市,照旧是舅舅给她保驾护航。路上难免念叨几句,舒雅的戏怎么到现在还没拍完。

  “快了,拍完戏姐姐打算回来再参加一次高考。”交复读的钱就行,上课时间少一点也没关系。

  “那就是明年的事了,开学了先把她的名给报上。出去就知道读书好了,你也收收心多用些时间在学习上。”金明天劝外甥女。

  舒雨吐吐舌头,“我知道了,省城那边的活我都推了,川市的活是最后一趟,以后只给京城做点活。”

  金明天见外甥女听劝,也没再多说。

  包店老板事先得了电话,一直等着呢,听舒雨说她舅舅换了岗位不能再去深城拿货,连声遗憾。

  眼珠子一转,也不知道老板想到了什么,这一回竟然没有还价,检查完皮包,递给舒雨三千五百块钱。

  然后拐弯抹角的打听,深城拿货的工厂到底在什么地方,甚至愿意花钱买这个消息。

  人家说的这么客气,舒雨倒不好意思直说不能告诉你,便苦笑道:“说出来,您可能不信,日本那边的厂家又找了一家报价更便宜的,把我舅舅常拿货的这家给甩开了。”

  老板也不知是信还是不信,只是脸色确实不太好看。

  其实还有一个主意,舒雨差点脱口而出,他完全可以拿着货去找深城的厂子下单定货嘛。

  不过正准备说就想到,这个主意也太简单了,人家不可能想不到。唯一的原因是工厂接单,不可能几十上百个就给你做。就算给你做,这单价也会高的吓人,可就一家小店来说,要几千上万件的货,显然也不现实。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本来是自己的独家货源,拿出去给人家一看,工厂仿了去怎么办。总之是你防着我,我也防着你,互相不信任。

  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当初的丽姐也好,燕子也好,都没人动过心思去找服装厂加工定制。不过现在这个情况,就不好说了。

  暑假没过几天,黄灵带着一个店员再次来到吴县,捎上舒雨,一共三个人一起拿了婚纱前往京城。

  虽然他们之间经常通信,但见面之后,黄灵还是有说不完的话。特别是那十套婚纱刚一亮相时,所造成的轰动,黄灵就是再说一百遍都不嫌腻。

  “君临天下别看价格最高,但租的人恨不得排长队,有人宁愿改婚期也要租这套礼服。”关于租赁当中的小趣事,真的是太多了,顾客为了在合适的时间租到婚纱,可以说是各出奇招,有包红包贿赂店员的,有找到丽姐愿意多出钱的,还有找各种关系过来的,真是人生百态,比看故事会还精彩。

  舒雨“噗噗”直乐,特别是当听说租君临天下礼服的,大多是体制内之后,更是笑的前俯后仰。

  “这个兆头实在是太好了,不怪他们抢得打架。”舒雨就接到丽姐的点单,又复制了一件君临天下,一样的面料只有款式上稍有改变,将鱼尾裙的裙摆处镶嵌上蓝色的祥云碧水面料,斜肩也改成了抹胸款。

  银河璀璨也复制了一件裙摆没那么夸张,稍微简洁一点的红色款。还有一款仿汉服式样的中式婚服,因为根据实际的 来说,红色礼服的需求非常高。那套龙凤呈祥虽然没有说抢到打架,但也几乎没有空档的时候。

  香槟色也十分受欢迎,比起白色或红色,更容易成为年轻人和长辈相互妥协的最后选择。

  丽姐还去深城采购了上百套普通版本的工厂货,有婚纱也有旗袍,供抢不到那些大款的普通客人选择。也供那些拍摄婚纱照的人,可以随意挑选拍照。

  消费达到多少,还能免费租赁一天,这个满额送也很受欢迎。特别是那两家只做低价普通款的婚纱租赁店,瞬间就没了生意。

  “这次的十二套,肯定又能引起轰动,夏天一过就是金九银十,丽姐可是宣传了许久,要上新款的。”黄灵的眼睛不时看向他们的行李,婚纱放在中铺上,宁愿和带来的店员挤另一边的中铺,也不想让婚纱有任何一丁点的损失。

  白天黄灵就挤在舒雨的下铺,一起说话,另一个店员守在中铺,负责看好放在对面床上的婚纱。

  面对黄灵的滔滔不绝,舒雨不时回应几句,但绝不细问具体的经营情况。倒是问了几句店员够不够用,去深城培训的事情顺不顺利。

  “顺利,怎么会不顺利,一次培训是三个月,公司出钱,但得签五年的用工合同。如果提前走人,就得赔公司学费,你知道他们学费多少钱吗?一个人一万二啊,真是吓死个人了。”

  黄灵拍着胸口,好几次都怀疑是不是丽姐在里头搞了鬼,这价格简直贵的让人无法想像。

  舒雨知道,这个价格是真的,丽姐还真没在这件事上搞鬼。八十年代的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正是贫富差距一下子拉开差距的时候。而深城作为最前沿的改开阵地,用各种手段先富起来的人不要太多。

  而离得最近的香江,就有胆子大的人过来捞金。台岛人过来的也不少,像什么美容化妆,纹眉美甲刚开始都是天价,绝对的富人才能接受的服务。

  舒雨前世就有一个朋友,在美甲刚出来的时候去学,学费花了一万多。当时给人做美甲,做一双手的价格是一千多,当然,繁复程度也绝对称得上是工艺品,总之最开始的时候绝对是暴利。

  “不过等他们学回来就知道,天价就是天价,和丽姐之前跟人学的,完全不一样。”丽姐是在京城找人学的,纯粹是民间手艺,不懂行的人看得过去而已。

  等真正学回来的学员展示成果的时候,特别是给十个大款设计了相配的发型和妆容,丽姐一看就让摄影师请模特来拍宣传照。一张张挂出去,就是不结婚的人,纯粹路过的路人,都有围在橱窗前头一看半小时不带眨眼的。

  这样的化妆和盘发自然不能和以前的价格一样,何况化妆师们还有毕业证,中英文双语,香江培训机构颁发的毕业证,配上他们的照片贴在墙上,看上去比公务员上岗还正规。点这样的化妆师价格另算不说,还常常排不到号。

  “好多人都在说我们店有外资的背景,特别是从美国发过来的设计文书,路姐说好多人都是被这个吓跑的,不然早就暗中下黑手了。”这句话黄灵是俯在舒雨的耳边说的,不敢大声。

  舒雨抿了嘴笑,她只是替未来铺路下的一步闲棋,没想到还有这个作用,也算是意外收获。

  丁妞这回没来,是因为去了香江学习。

  “香江?不是深城吗?”舒雨惊讶道。

  “学校搞了个比赛,前三名可以去香江的总部学习,食宿自理但免收学费。”说起这件事,连黄灵都一脸羡慕,去香江啊,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回来。

  舒雨也不敢说,毕竟这个时候的人,为了去香江去美国,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放弃家庭放弃公职去当黑户都愿意,更别提丁妞这样无牵无挂的小姑娘了,香江的灯红酒绿繁华都市,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抵抗的。

  “丽姐其实挺犹豫的,不过丁妞向她保证说一定会回来,丽姐就说相信她一次。”黄灵也希望丁妞能够回来,人人都知道她和丁妞是一起的,也算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没有关系,店里的生意靠的是全体员工的努力,靠的是国家越来越好的政策,老百姓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这是大势。别说一个员工的去留,就是一个合伙人的去留,都影响不了什么。”

  黄灵自然是一番恭维,没有她的婚纱,天长地久肯定不行。舒雨笑而不语,只有她知道,没有自己的存在,丽姐的婚纱租赁一样能赚到钱。不过就是赚钱的姿势不一样,辛苦程度不一样,钞票的厚度不一样。

  她可以让赚钱的姿势漂亮一点,钞票的厚度增加一点,但也一样影响不了赚钱与否。因为只要你站在风口上,猪都能吹上天。

  火车上的小推车从他们面前一边吆喝着一边推过去,舒雨眼尖,拦住列车员,“给我拿一本。”

  “二块。”列车员麻利的收钱找钱,取出一本书递给她,“你眼光不错,这书卖的特别好。”

  定价一块二的书,火车上卖二块是正常的,无论什么时候他们的价格都比外头高一截。

  “防骗指南。”黄灵看到封面,笑道:“唉呀,早知道是这本书,就别买了,我们店里有一本呢。”

  丽姐在店里立了个小书架,摆放杂志期刊和畅销的书籍,供那些等新娘化妆的新郎打发时间。这本书就在小书架上,极受欢迎。

  舒雨没让路英宣传这本书的作者是她,小范围内的人知道,大范围内的人并不知道,毕竟她的年纪摆在这儿,压根不会有人往这上头想。

  “没关系呀,随便翻翻嘛。”舒雨光看封面就知道,这是第二版,上头多了一行公安部倾情 的字样,封底果然多了几页,都是读者的来信摘要。

  车行到一半,到了一个小站,上来一个穿着土气的农妇,坐到了卧铺走道上的座位上。然后从包里摸出一袋方便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怎么扯都扯不开塑料的包装袋。

  于是动作越发大了起来,带着一脸郁气,不少人看到在偷偷笑话她。

  后头又跟着上来两个一看就挺精神的男同志,看她扯不开包装袋,一个嘲笑,一个上前解围,“来来来,我帮你。”

  说着上前帮她撕开方便面的袋子,撕的时候站到了靠窗的位置,两只手把方便面拿在胸前。

  也就导致,火车上的人,只能看到背影,男同志撕方便面的动作,是正对着窗户的。

  撕开方便面,他顺手递给旁边的妇女,忽然大声叫了起来,“这里头怎么有张红纸。”

  男同志撕开方便面的袋子发现红纸,也不管妇女同不同意,直接把红纸从方便面袋里抽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