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57章

重生一九八二 第57章

作者:甜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3:00 来源:免费小说

  再痛苦再难过,首先要考虑的还是生存,得先活下来,才能再谈痛苦。

  所以舒雨一说这钱她掏了,许警官私下还谢过她一回,路英都劝她,说这不是她的责任,让她不要什么都揽到自己身上。房子挂在哪儿慢慢卖,什么时候卖掉什么时候再赔给他们就是了。

  舒雨能说什么呢,只能一面掏钱一面说不为难。她要是说,这不是吃亏,是占便宜,估计路英得带她去看医生,精神病院的医生。

  舒雨和路晁又从派出所领到奖状一张,路英凑趣说了“二张”的事,又拿出防骗指南送给许警官,“这孩子也是和你们有缘,上哪儿都不忘帮你们破案来着。”

  “我早听说二张的案子是吴县的老百姓帮了大忙,没想到竟然是你们。”这真是没想到的事,所以这本书许警官当着面就翻看起来

  “哟,这本书不错啊。”许警官看完一个小剧情,再看舒雨的眼神都不一样了,热情的问道:“小姑娘,有没有兴趣以后考公安大学啊。”

  路英把舒雨揽到怀里,摩挲她的肩膀,“去去去,自己卖给国家了,还想打别人家姑娘的主意。”

  许警官摸摸鼻子,不好意思的一笑,“我是看这孩子有悟性,这样吧,这本书我给往上 。”

  因为主导这个案件而解救出十几名妇女,还捉到两个漏网的杀人犯,直接把他给推上了现在的位置。原本候选人有三个,都在伯仲之间,破完这个案子,直接让他无可争议的往上走了一步。

  有人在这一步一蹉跎就是十几年,一直熬到退休上不去的也多的是。一旦在这个年纪迈出这一步,就意味着前路可期。

  路英赶紧替舒雨道谢,“那我可替孩子谢谢您了,孩子是好孩子,书也是好书,都是替你们公安系统宣扬好事呢,你们不给推推可寒了人民群众的心。”

  这才是路英真正的目的,公安部只要见过这本书,就算什么都不说,她下回就敢在封面上印上一行字,公安部倾力 。

  舒雨赶紧道谢,带着许警官的承诺,和京城警方发给她的奖状,终于决定启程回吴县。

  路晁说要送,黄灵也说要送,最后还是舒雅请了探亲假,亲自送妹妹回家。

  姐妹俩一起回家,外公乐滋滋的去川市接他们直接回到下溪村。舒雨还有事要办,便先回了长尾镇,舒雅留在下溪村要陪外公外婆多住几天。

  回到长尾镇,便看到舅妈额角有块伤疤,整个人都带着一股郁气。这一看就是有事,可舒雨不管怎么问,舅舅一口咬定没事,搞得舒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舒雨回到长尾镇的当天就取了钱,第二天去了吴县的邮局汇款,买大杂院的一千五是问路英借的,得赶紧还上,然后拿着黄灵的信去找程燕。

  程燕看到黄灵的来信,激动的都快哭了,看完信拉着舒雨的手道谢。

  黄灵没提自己的遭遇,只说遇着舒雨,还给她介绍了一份会计的工作,现在过的很好。

  等她激动完了,才后知后觉的“哎呀”一声,“听说桂华也借了你舅舅家的钱,要回来了吗?”

  舒雨一拍额头,“快给我说说,我说怎么舅舅舅妈不对劲呢,问他们还不肯说,非说没事。”

  她顺手将一个真皮的斜挎小包递给程燕,当成是从京城买回的礼物,还有一些真正从京城带回来的糕点,摆到一起。

  程燕把包挎到自己身上,对着镜子怎么看怎么美。

  “你走之后没几天,桂华说要去深城进货,借遍了认识的人。少则一百,多则上千,有人把孩子的奶粉钱都借给他了,现在哭天抢地的,真是造孽。”

  “他许诺了什么?”不然解释不通,为什么这么多人愿意借钱。

  “说是回来卖了货,就给百分之二十的利息。他的店生意还不错,前些日子卖了一批凉鞋,都用抢的。”有店开着,老婆儿子也在,谁还能不相信他。

  “是不是出事了?”舒雨也纳闷,父母和老婆儿子都在本地,这是和家里人多大仇,才能干得出这种事,怕不是在外头遇着事了吧。

  程燕神秘的摇头,“本来大家也以为是出事了,想着先把钱拿回来吧,结果呢,去桂华的父母家,他父母说,桂华是成家立业的人。他开店可没孝敬过他们两老一分钱,再说他们还有好几个子女呢,管不了桂华的事。”

  大家一想,有道理啊,有家有口的成年人,脱离父母生活,得找他老婆孩子去。桂华的老婆急了,说桂华走的时候把家里的钱全带走了,还找她娘家借了钱也一样没还。

  有心人觉得不对劲,寻摸来寻摸去,不要老婆可以理解,总不可能不要儿子吧。

  所以得说民间有高人,硬是发现桂华的儿子身体强健没有半分早产儿的模样,再通过孩子的轮廓发现五官和桂华没有半点相似之处。

  “你猜这孩子像谁?”程燕憋着笑,这消息刚出来的时候,可是劲爆的不得了,炸得吴县热闹极了,茶水都要比平常多消耗几百斤。

  “你的意思?不是桂华的?”

  必须不是桂华的呀,不然他怎么会折腾这么大一圈,卷了钱跑路呢。除了亲戚朋友,借的最多最狠的就是老婆那边的亲戚,就是借机报复呢。

  孩子长的像县里一个已婚的单位领导,之前隐隐绰绰传过他俩关系不一般,不过不等传开,女方一转身嫁了人,这传言也就散了。

  没想到,竟然还是连续剧。

  不用想,常红心肯定借钱给桂华了,家里的存款单都在常红心的手里,想着不声不响能赚百分之二十的利息,却没想到,本金都没了。

  “对了,你怎么去了这么久,我明天就要去省城报道了,还以为赶不上见你一面呢。”程燕拖着舒雨的手撒娇,“等我去把好吃好玩的地方都打听好,你来找我,我带你去玩。”

  “好,有机会我肯定去。京城那边倒没什么事,主要是随着我姐方便回家的时间回来。”

  下午舒雨回家,看到常红心有气无力的坐在堂屋里发呆。

  “舅妈,您到底借了多少钱给桂华。”舒雨坐到她的对面问道。

  一听这话,常红心的眼泪都下来了,站起来就往墙上撞,舒雨一把将她拉住。顿时明白了,原来额头上的伤疤是这么来的。

  “诶诶诶,上当受骗也不能寻死啊。不管多少钱,咱们慢慢赚,慢慢攒,总能攒回来的。您要是有个三长二短,阳阳可怎么办呀。到时候舅舅给他找一后妈天天挨打,您在天上看不过眼可也回不来了。”

  “你你你,你还气我。”常红心倒是站住了,不得不说外甥女的话比丈夫的话更让她听到心里去。

  “舅舅才上几天班,您手里有个几百块钱顶天了吧。为了几百块钱去死,以后金阳说亲都说不到好姑娘,亲家一听,哟亲家母为了几百块钱就去死,现在一个月工资都好几千了,这人得多局气啊。害怕金阳遗传知道吗?”

  “一个月工资好几千,你也敢说。”常红心这些日子过的是生不如死,心疼钱啊,心疼得不得了。

  自己省吃俭用,炒菜都舍不得放油,什么都舍不得,结果反倒便宜了外人。一想起来,这心尖尖就绞痛绞痛的,恨不得一巴掌扇死自己。

  丈夫倒是说了不怪她,权当他们没有存下这钱来。可是男人嘛,哪里会安慰人,又怕刺激到她只好少说话,一来二去搞得家里气压低来越低。

  气压一低这人的压力就大,更爱胡思乱想。于是陷在这个里头,险些拔不出来。

  外甥女这几句插科打诨的话,倒是一扫之前的低气压,让她肩头一松,心里的压力顿减。

  “怎么不可能,我去京城又接了活,要是干的好,赚的更多。你好好跟着我干一年,翻倍把钱赚回来不就行了。整天坐在家里哭有什么用,是能哭死桂华呢,还是能把钱哭回来。”

  “真的。”赶紧用手背抹了一把眼泪,自己不好意思了,“我不死了,不死了。”

  本来也没打算死,刚才就是一下子被刺激到了。

  “当然是真的,之前我留给你的布料,你都剪裁出来没有。事情一件一件的做,钱呐,是赚不完的。”

  常红心赶紧道:“你留给我的活,早就做完了。”

  出事那会儿,她没日没夜的做活啊,不找点事情做,她怕是早就疯了。

  “那正好,趁着我还有几天才开学,我把后头的也教给你。”舒雨准备把制作大衣的后续工作都交给常红心,她得专心制作婚纱,否则赶不及明年初的新店开张。

  常红心没想到后续的制作这么复杂,和她平常的做法完全不一样。舒雨怕她省事,赶紧强调,“这是人家要求的,不按这个做,不仅不结帐,还得赔人家的料子钱,你看看这料子,赔得起吗?可千万别糊弄。”

  “我保证不糊弄,跟你做的一模一样。”常红心被吓住了,偷懒的心思刚冒头,直接被扼杀在摇篮里。

  舒雨也算是掌握了和常红心相处的办法,该吓的时候吓,该祭出胡萝卜的时候祭出胡萝卜。

  另外跟她说话的时候别藏着掖着,把话说透说到底,让她明白后果和你的底线。别指望她会猜,让她猜能从北极猜到南极去,保证跟你希望的不一样。

  不懂事的人就得用不懂事的方法,别不好意思就对了。

  舒雅在家,也在旁边帮衬着,常红心别的不行,学缝纫倒是真有天赋。没两天教会常红心,又送舒雅回京城,舒雨便该去学校报道,开始她的高中生活。

  顺便去邮局给岳婆婆打了一个电话。问她有没有婚纱的料子以及相关的配件,岳婆婆手里当然不会备着这些,拿着笔一项项记下来,“姑娘,这些东西可不便宜,你真要?”

  “真要,您不放心我改天给您送一笔定金过去,但东西的质量一定得好,要最好的。”舒雨毫不犹豫的说道。

  “你也就是遇上我了,放心吧,有些东西我儿子的厂子里没有,让他去别的厂子给你挑,不行去批发市场给你找。你真心要,过半个月来一趟,先拿些东西回去。”岳婆婆是天生的会做生意,不收定金但是分批发货,有诚意你就来,没诚意我也不用压太多货在手里。

  “我一准来,您放心。”舒雨放下电话,想了想又给燕子打了个电话过去,约了再过二十天,让她来取货。

  燕子一直等着她的电话,接到电话心里松了口气,嘴上却说,“你的要价可不能太狠了,现在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周边好几家都拿了好货,也不知道是不是跟你的衣服撞了车。”

  舒雨笑了笑,“要是撞了车,你再找找别家就是了。”

  一句话噎得燕子是吐不出也咽不下,挂了电话气得直唉哟。

  升到高中,大半都是熟悉的同学,这回同桌的是初中时坐在自己前排的女生,她几乎是抢到了舒雨的旁边坐下,“没有程燕可真不习惯。”

  “可不是吗?”舒雨也同样不习惯,新同桌也算是之前小团体的成员之一,倒也不缺人说话。

  从原校升上来的学生,都十分的放松,看肢体语言都看得出来,大咧咧的坐着,高谈阔论,十分自在。从其他镇子或是别的学校过来的,就相对拘谨,灵活些的已经开始找人攀谈,内向些的还在暗中观察。

  不过终究是十几岁的少年人,这一丝的疏离感很快被打破。

  同桌王露继承了程燕的爱好,正在八卦暑假里吴县的头条新闻。

  “桂华的店早就到期了,还欠了房东好几个月的租金,房东不仅要不到租金,还要天天被人闹上门,现在铺子根本租不出去,房东都快闹心死了。”

  舒雨心念一动,“他们家的房子好像是个人的吧,不是单位的。”

  “可不是,房东就是把靠街的一面墙打开,腾出一间房做了铺子,一家人都住在这里头呢,现在天天有人来扔砖头,都快气死了。”王露是县城人,消息也算灵通。

  利用中午的时间,舒雨跑了一趟,私人建的房子,有好些年头了,面积也不大,三间房带一个厨房,厨房是搭在院子里的,开了门院子就只剩一个过道,等于是没有院子。

  刚一敲门,就听到里头有人应声,“我们和桂华没什么关系,他还欠我们房租呢,别来了。”

  “跟桂华的事无关,就是来问问,您家卖不卖房子。”舒雨没指着对方一定会卖,但是问问也没关系。

  里头的人听了,一个女声愤怒道:“不卖,卖了我们一家人住大街上啊。”

  又有一个男声传出来,“先让人进来听听。”

  舒雨被让进来,这一对夫妻男的是手艺人,干木工活的,女的在家带孩子,没有工作。

  从农村嫁到城里的女性,一般都是当家庭妇女,一方面是因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不太适合出去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用工单位要求城镇户口,基本不给农村户口进入用工单位的机会。

  农村户口想要吃皇粮,读书几乎就是唯一的出路。

  在当时来说,也是一种调控手段,农民呆在农村种地好歹不会饿死。城里本来就有大量待业青年,再跟他们抢用工机会,可就真得饿死人了。

  男主人经常在外头做工,接触的人多,所以还算是好说话,也比较客气。女主人就有些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打量着舒雨,也不知道她是在警惕什么。

  “你一个小孩子,问这种话干什么,你们家大人呢?”男主人一看是个孩子,便有些后悔把人让进来。

  “我舅舅在缝纫机厂上班,叫金明天,您一打听就知道是谁了。认识的人都知道,我们家的事,我们姐妹可以作主。”舒雨说道,只要对方一打听就知道他们姐妹的身份。想必也知道,他们真的有钱买得起这套房子。

  “我知道乍然一问,您肯定没主意,不然您再想想,过几天我再来。”人家都没想过卖房子的事,也不信任她这个孩子,当然不会现在就答应。舒雨也没指望马上就能得到结果,扔下一句话便走。

  晚上放学回家,和舅妈两人加班加点的制作大衣,好在常红心学会之后,有白天的时间可以用,进度大大超前。

  等了几天,再去孙木匠家里敲门,是孙木匠亲自开的门,搓着手道:“你是舒雨吧。”

  “我就是。”上次来她没报名字,其实小县城,对方一打听就知道,她等这几天时间,也是等着对方去打听的。

  孙木匠点点头,和他打听的一样,姐妹俩手里有父母留下的抚恤金,听说还有抚养费,确实有钱买得起这套房子。

  他们家这几天也不平静,父辈就传下来的房子,到他这一辈子卖掉,总觉得有点不孝。但桂华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警察都统计出来了,一共在吴县骗了三万多块钱,被骗的人数过百。

  这么些人,每天来几个就够他们受的,现在的人可不管你是不是房东,反正桂华以前在这儿开店,那你肯定也得承担责任。

  好几户偏执的人家咬定孙木匠不放,警察都说了不关他们家的事,还是不好使。

  其实哪里是不懂事,无非是桂华跑了,孙木匠还在。能咬出多少是多少,反正他们是受害者,干什么别人都会同情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