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45章

重生一九八二 第45章

作者:甜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3:00 来源:免费小说

  “知道了。”舒雨让阳阳继续去摘葡萄,鼓励他摘了洗干净,晚上端出来给大家纳凉的时候吃,算他对家里做的贡献。

  邮局的人也不会天天来长尾镇,攒到一块一个星期送一回,所以常常几封信一块送来。

  还真是有好几封,姐姐,丽姐和路阿姨。

  舒雅的信直接了当,问她考试情况如何,让她在家等着,她会按约定的时间打电话过来。

  丽姐的信说的也是请她来玩,重点介绍了自己的生意,说婚纱租赁的生意特别好,她还学会了化妆和盘头,又招了两个店员都有点忙不过来。抱怨说结婚的人都扎堆,天天早起给人化妆盘头,快累死了。

  感谢她支招的同时,也带着一点小小的炫耀。毕竟来京城之前,犹如丧家之犬,带着满满的忐忑和担心。

  好强又风光了好几年的人,忽然一下子落了下风,叫人瞧到了自己的落魄样。当时不觉得,这会儿反过劲来了,心里肯定有些不舒服,也算人之常情。

  舒雨笑了笑,将她的信放到一边,丽姐这个人不错,可是自尊心太强了,有时候也不见得是好事。刚者易折,上善若水,这句话放在性格上也适用。

  路阿姨的信主要是通知她出版的事已经谈好,因为舒雨没有对价格讨价还价,主要是条款和年限,其实还算好谈。这边已经开始校对,就差一个合同。问过舒雅,知道她暑假要来京城,便让她干脆来了京城再签合同。

  放下信,舒雨第二天便等来了姐姐的电话,当然是打到不远的小卖部,人家扯着嗓子一叫,这头便过来人。多数时候都是约定好的,比如舒雨就直接按时间等在小卖部,时间一到电话铃便响,不用问直接接起来。

  “毕业证拿到了吧,要我说等什么毕业证啊,浪费这么长时间,就该考完试就来。”舒雅在电话对面“噼里啪啦”就是一大通。

  “那可不行,毕业这么重要的事,再说还要拍大合照呢。我和程燕也去照相馆拍了合影,总之好多事情。”最主要是,还得在家里把布料剪裁分类出来,交给常红心,她才能放心出门。

  “你是不是故意等着高考完了才过来。”中考和高考差着大半个月呢,中考是六月初,高考是七月初。今天刚进七月,再耽搁个几天,正好高考完。

  高考是全国统一的时间,后来才改到六月,现在还是七月初。而中考的时间由各省自己决定,有早有晚,而他们省是六月初的几天。

  “我等这个干嘛。”

  “路晁不是今年高考吗?”舒雅想了想说道。

  舒雨都懒得跟她生气,“这都不挨着,你想你妹妹点好,行吗?”

  “得,不挨着,这可是你说的。”舒雅在电话那头做了个鬼脸,心想再等几年看看吧,看在你还小的份上,不跟你说那么多。

  知道程燕考上中专,舒雅在电话那头啧啧好几声,又问她,“你真不后悔吗?”

  妹妹的成绩完全可以考中专,如果考上,用不了几年就能分配工作吃皇粮。能够放弃眼前可以看到的好处,而去选择一条更艰难的路,舒雅都想不明白,妹妹到底是哪儿来的勇气。

  虽说她也愿意妹妹考大学,最好考到京城,甚至还鼓励她,但这种事,万一呢。

  “不后悔。”真正后悔的只有这几年考上中专的学生。

  初中成绩最好的几个人,选择中专放弃高中和高考,殊不知他们的学历只给他们带来了短短数十年的风光,然后便以极快的速度陨落,最后变成提拔干部都达不到学历标准的低学历。

  如此大的落差,也不知让多少人悔不当初。

  她之所以没有劝程燕,是因为知道她是个在事业上没有野心的人,邮电局的工作稳定,而她一直在吴县过着幸福的小康生活,既然如此,也没什么必要强求她去改变。

  事实上,也是有改变的,前世的程燕并没有考上中专,而是高中毕业之后母亲选择内退,让她进邮局上班。如今考上中专,可以直接分配,不用母亲退休,对他们全家来说,已经算是一个好的改变。

  “反正你主意大,你的事忙完了,我是不是可以请假回来接你了。”舒雅肯定不能让妹妹一个人上京城,路上的时间太长了,家里人不可能放心。

  “你可别,来回几十个小时的火车,谁受得了。我跟人说好了,还记得省城的两个业务员吧,他们过几天要上京城,我让他们帮我买了票,然后舅舅送我去省城跟他们一起上车。到了地方,你来车站接我就是了。”

  业务员都是省城有工作单位,有名有姓的人,再加上他们一直想找机会谢谢舒雨,那头接了电话一口答应下来。

  舒雅想了想,“那也行,可说好了,在车站等着我去接你,没见着我可不许跟任何人走。”

  舒雨还能说什么,只能都应下来。

  结果付了接电话的钱,小卖部的老太太又叫住了她,“小雨,我问问你,你和你舅舅每次去川市,弄那么好些布料回来,是干嘛使的。”

  “家里的熟人,给我们介绍了一点活,帮着加点工,赚点辛苦钱呗。”从川市拿布料回来,一次二次不打眼,老这么干,邻居可不都上了心吗。

  抽空就要问一句,舒雨早就准备好标准答案,问了就送你一份。

  “哟,那还要不要人呐,我家有个表侄女,手上的活可是利索着呢。”

  “人家是看在我爸妈的面子上,照顾我们的,越到后头活越多钱越少,干一年也赚不到二百块,贴补一下而已。”

  一听一年都赚不到二百块,老太太顿时没了兴趣,她开个小卖部,一个月也有二百块的利润呢。

  想到这里,顿时优越感又上来了,“也就是你舅妈是农村出生的,要是换个城里人,可不给你干这个。”

  “可不,城里人发财的机会可多着呢,您的表侄女哪里用得着别人照顾,您从手指缝里漏一点出来,都够她花的。”

  舒雨不轻不重把话送回去,带着一脸笑意往家去。

  第66章 闲话

  把家里的事安排妥当, 金明天带着舒雨去了省城, 皮革厂的业务员很热情的让他们住到厂里的招待所。

  第二天登上火车,金明天就在省城拍了电报去京城,这才又坐车回去。

  金外公在家里埋怨呢,原本他是想送的, 可外孙女偏不让。

  “小雨当初让你说在那边呆上一个月,是谁说不肯的,非得送了人就回来。你不放心小雨一个人去, 她也不能放心一个人回来不是。”金外婆劝老伴。

  “明天去人家厂子里打听过了, 正而八经上班好多年的职工, 再说小雨那么聪明, 怎么可能会有事。”十四岁在农村, 都不能被称为孩子了,金外婆反倒比老伴看得开。

  火车上舒雨拿出一大早在省城买的烧鸡, 请他们一起吃。

  “哟, 这是李大娘家的烧□□,他们家做的味道最好, 你们可真会找地方。”一推旁边一位,“你前几天不是还嚷嚷想吃吗?赶紧吃两口,省得以后想吃啊, 都不一定吃得上了。”

  另一个业务员拿了一块鸡肉一口咬下去,“你这心里还憋着气呢。”

  见舒雨一脸好奇看着他们,起头那个赶紧摆摆手,“我们说单位的烦心事呢, 小雨这么聪明,以后考大学分配个好工作,可别像我们一样。”

  “齐叔这样过的还不好呀。”

  齐楚达就是过年的时候,夹着包遇到舒雨的那个人。两个人里头,他是单位销售科的副科长,另一个是业务员。

  “你齐叔就是瞎操心,单位的事看开点,就是这么回事。领导瞎搞不瞎搞,国家也不能让厂子垮掉,你说是不是。”这个叫孟传良的业务员,明显就想的比较开。

  他的思想也是现在的主流思想,工农是国家的主人啊,国家还能让主人失业?农民能分到田地,工人就能分到工作,田地不能消失,工作还能消失?

  一直到九十年代还有人抱着这样的幻想,可是历史的进程,国家的发展才是大势,个人的想像并不是。

  直到历史的车轮缓缓驶过,将所有的幻想碾得粉碎,才能清醒过来。这里没有对错,在国家的生存和发展面前,讲究的永远不是对错,而是趋势。

  齐楚达仍然忧心忡忡,“有钱不更新设备,反而去盖饭店,不就是他儿子想承包饭店当经理吗?”

  “饭店每年得交不少钱给厂子呢,好多员工都支持,说是拖着没报销的医药费可有着落了。”孟传良劝自己的好友兼上级。

  省城的皮革厂不大不小,效益也不好不坏,财政拔款下来那一阵手里就宽松,下半年就紧张。好多效益一般的厂子,都是这么过来的,不是不给报销,等几个月财政拔款了就给报。

  反正火车上闲着也是闲着,两个人也没拿舒雨当外人,便跟她说了自己厂子里的事。厂子里有个副厂长,是个顶厉害的人物,眼光也长远,说现在日本有一种最新的技术,做出来的皮革可以和真皮媲美。

  然后跑前跑后,终于跑下来一笔贷款,亲自去日本准备引进最新的生产线。结果日本那边的谈判受到了挫折,不仅开出了天价的转让费,还只提供六十年代的技术。并且合同条款苛刻到了极致,看了恨不得吐血那种。

  副厂长还在准备第二轮谈判呢,后院起火。

  家里坐镇的厂长不知道受了什么蛊惑,拿这笔钱圈地盖大饭店,还要盖员工宿舍,直接就把那头谈判的副厂长撂在了半空。

  那头的副厂长得了消息从日本往回赶,厂长急忙把跟副厂长交好的中层干部都打发到外地出差。齐楚达就是被打发出去的一个,理由也挺好,出去催缴应收货款。

  孟传良就和所有普通职工一样,觉得盖大饭店也挺好的,厂里承诺饭店的所有员工都优先安排厂子里的子弟和家属。每年还交五万给厂子里,这笔钱是不用上交的。盖宿舍楼就更好了,现在家家住房都紧张,一听盖宿舍楼,多少人红了眼睛啊。

  齐楚成摇头,“咱们终究是皮革厂,姚厂长这一动身,别的皮革厂都知道动静了。我们没抢到先手,被别人抢到了,到时候人家的东西好,谁还要我们的皮革。”

  皮革厂如果都没效益了,财政拔款就会更少,难道这么大一个厂,能靠一家饭店活着?

  “你操的什么心,是东西就有人要。他们好不得卖得贵吗?一个便宜三个爱。”孟传良劝他放一万个心。

  舒雨默默的想,至少得货物是一样的,才能到拼价格的环节。如果产品都是注定淘汰的,拼价格都轮不到你啊。

  所有非天然的皮革,都可以统称为人造革,但人造革其实是个相当大的门类,象眼前这家皮革厂生产的就是最传统的合成革。易折易脆,日晒雨淋都会使其产品老化或是材质变形。

  年轻点的人可能都没见过,七八十年代那种老旧的公文包箱包谁家要是有,翻出来一看……

  哦,碎了。

  姚厂长所提到的最新的生产线,估计是指pu革的生产线。pu革具有天然皮革的绝大多数优点,基本上可以代替天然皮革在绝大多数场景的应用。从专业的角度讲,就是聚氨酯,但咱们不专业,就用一般消费者的认知描述。

  pu革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从服饰到鞋类,从箱包到沙发以及汽车座垫的运用,均有pu革的用武之地。而前头这些应用,哪怕是其中一个门类,也是极其广阔的市场。

  传统的合成革,在pu革面世后就面临着淘汰的命运,没有及时更新生产线的皮革厂,恐怕都活不过九十年代。

  但这些舒雨不能说,就算是说了,也不会有人相信。人们更愿意看到眼前的好处,比如说家属可以安排就业,将饭店承包出去马上就能入帐的五万块,能让自己拖了几个月的医药费现在就报销。

  比如宿舍楼,老员工可以换宽敞一点的房子,年轻人分到房子才能结婚,这都是现实的不能再现实的问题。

  看他们越说心情越不好,舒雨干脆岔开话题,“我昨天听招待所的人说,过年的时候,齐叔遇到事了,现在没事了吧?”

  “还有人拿这个事说嘴呢,嗨,完全是倒霉催的。”齐楚达没什么不能说的,也完全没联想到这件事跟舒雨有关。

  当件趣事说给舒雨听,“最后是怎么回事呢?是我一个朋友在林业局,听信了他们单位一个同事儿子的话,帮着给销了赃。可惜退回去了,东西可真是好东西。那家店换了老板,不然我还得找她买一个。”

  这事显然整个皮革厂都知道,孟传良也跟着笑,“可不是嘛,听说这事里还连着事,小年轻谈恋爱内外勾接着偷亲戚家的东西,还想占人家的店。吓得店主转店跑了个没影,那家人去店里堵了好几回让现在的店主交人。”

  “呵,现在的店主可横的很,大嘴巴子朝着人的脸上就扇,骂他们是撬门溜锁的贼,让整条街上的人都好好瞧瞧,见到他们躲远一点。”接店的燕子是省城当地人,丽姐的家人是川市人,舒佳富倒是省城人,但他一个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一来二去也就没人敢再去捣乱,据齐楚达的说法,虽然换了老板,但店子里的生意和以前一样好。

  或者说,比以前还要好,因为除了老顾客,还有知道这些事的人,跑去看热闹的。结果发现这家店的东西真的好,然后也成了顾客。

  舒雨抽了抽嘴角,难怪燕子敢接店,愣的怕横的,一物降一物不是。

  也不想想,现在敢出来开店的人,胆气都壮着呢,真胆小也不敢这个时候冒头。丽姐家里人再厉害,那也是窝里横,对着丽姐什么都敢,对着外人就怂了。

  一路上说说笑笑,聊着天说着话,时间就过去了。京城是终点站,舒雨不慌不忙的收拾东西,还没下车呢,舒雅就上了站台,站到了窗户底下,冲着舒雨招手。

  舒雅谢过这俩人,领着妹妹出去坐车。

  “丽姐也想来,可是店里太忙了,我们原想着七八月份哪里有人结婚。结果没曾想,人也不少。”

  舒雅跟妹妹解释,剧组包了一个招待所,她因为要管理服装,所以她一个人一间屋。之前丽姐就跟她挤了一段时间,后头找着合适的位置开店,才搬出去,在店铺的附近找了个四合院,租了人家一间房。

  “一对老夫妻,恢复政策之后,把房子也给退回来了。自己住一间剩下的租出去,也是组里有人认识给介绍的,丽姐自己特别满意。”

  “她自己满意就好,相识一场,能帮就帮吧。幸好有姐姐在这里,本来是我的事,又推给你。”舒雨感慨道。

  “我们姐妹之间的事,有什么推不推的,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的事也是你的事。”舒雅一揽舒雨的肩膀,“车来了,上车再说。”

  上了车一路颠簸,半个小时后,车子里才稍微宽松一点,找了个座位坐下来。

  “大城市就是这点不好,从哪儿到哪儿都费劲,上个车一坐就是半个多点一个多小时。”车不好路不好,其实路程并没有那么远。但是等车和路都好了,环线也一天天扩大,出趟门只会更远。

  舒雅抱怨着,并不知道舒雨心里想的是,这才哪儿到哪儿,等着吧。

  “我晚点带你去丽姐的店里瞧瞧,说好了,今天晚上她请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