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184章

重生一九八二 第184章

作者:甜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3:00 来源:免费小说

  “再说舒总和许总还不是年轻人,创办公司的时候,舒总刚上大学,你敢说不服气?”

  拿老板当例子举出来,谁敢说不服气。

  老李端起酒杯,“你别一竿子支到老板头上,那是我们能比的?就说公司里的事,我不是不服气,我是怕这个机会不抓住,以后当个普通员工的机会都没有。”

  老万有点害怕,“不至于吧。”

  几千人的厂子,还能容不下他们。

  只有老张是真的不服气,早就有自己干点什么的想法。

  “要是我的计划能行,算咱们仨的怎么样?”老张出主意,把三个人绑在一起,旅游公司是服务业,最需要的就是人手。

  “行啊,我没意见,要是公司搞不成,我能回来上班就行。”老李和老万异口同声的答应下来。

  “老李的计划书到底是想说什么,要不要重写了。”老万还在调侃他。

  “不写了,我自己都不搞不明白我想干什么。”完全是出于恐惧才写的计划书,既然有人更靠谱,也就随波逐流的答应下来。

  一幕幕或相似,或不同的情形,在公司轮番上演着。

  那头齐俊已经飞到深城,给舒雨负荆请罪。

  “谁能想到那帮龟儿子那么缺德,活生生把我的货给抢了啊。之前跟我称兄道弟,结果翻脸比翻书还快,我不该相信他们的,真的不该啊。”

  舒雨和许然各出十万块,加上他的全部积蓄,全都扔了进去,想一票来个大的,没想到是一票全给坑了进去。

  齐俊越讲越伤心,抱头坐在舒雨对面,号啕大哭起来。听到声音不对的夏明赶紧端着咖啡进来,看到老总没事,这才放下咖啡重新退了回去。

  看了一眼面前的两杯咖啡,齐俊终于止住眼泪,“喝两杯咖啡,我的货也回不来了。”

  “行了,多大的事啊。我们不找你还钱,投资有风险,敢投就敢承担风险。”

  得了一句准话,齐俊终于活了过来,一口干掉一杯咖啡。太好了,难怪女孩子那么爱哭,眼泪果然有用。

  “我们正好有点事,想找个靠谱的人去办,海城你熟的,对吧。”

  舒雨顺便就把认购证的事交给他,三月初开始摇号,摇中了就可以去买新股。也催生了炒作认购证,直接倒卖认购证的地下黑市。

  “我不需要炒认购证,你直接按中签的情况购买就好了。”

  “这个简单。”齐俊因为炒外汇的原因,对金融产品十分熟悉,直接就打了包票。

  等他飞去海城,发现认购证竟然这么赚钱的时候,躲在没人的地方,咬着手指头又哭了一场。他累死累活组织货源的时候,风里来雪里去组织车皮的时候,被人抢了货的时候,舒雨只动动手指头,在安全又舒服的海城买认购证,就比他赚的多了。

  “人和人的区别,真的有这么大吗?”他甚至开始自我怀疑。

  想到舒雨一直反对炒外汇,从不踏足其中的时候,终于拿起了电话,“嗯,不炒了,还有多少钱,全部抽出来,是的,有急用。”

  就剩下一万,一万投进去,一万出来,齐俊苦笑,自己折腾这么久,是折腾了些什么呀?

  舒雨终于将计划书推进到第二轮,讨论可行性。

  黄灵最近走到哪儿都有人巴结,虽然以前也是这样,但现在特别明显。

  一是舒雨身份曝光,总经理和董事长的区别,就是工人也能理解。二是投资计划正式推动,一旦成功财务人员都是由黄灵派出去的,而且资金也需要黄灵调拔。

  不敢要求黄灵违规操作,至少要保证不会因为得罪她,而让她没事给你拖上几天吧。

  郁远志过来给舒雨汇报工作,看舒雨埋首在一堆计划书当中,失笑道:“公司真的要推动这么大的计划吗?”

  不过幸好有这份计划的存在,公司员工在新老交替的过程中,才能够比较平滑的过度,没有出现明显的对抗事件,也没因此而让公司蒙受损失。

  明年要筹建集团公司,直接在国内推进莉莉丝的门店,这些大动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恐怕没有人手再去推动投资计划。

  更何况,在他看来,这些想着创业的员工,年纪大了,又没学历,见识也不够,拿钱给他们创业,他反正不看好。

  “这个投资计划不属于莉莉丝,属于燃犀基金。”

  郁远志这才知道,老板名下又多出一个燃犀基金,专门用来投资操作。

  人手都找好了,过几天就来莉莉丝,专门针对这些投资进行讨论。

  郁远志自嘲道:“大家伙都在猜,会交给谁讨论,一顿四处串联,结果全白费。”

  舒雨笑了,“对了,我考虑再调几个人去国外工作,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欧洲那边比较困难,多派几个,美国再派上两个就够了。”舒雨继续说道。

  “好,我明天就把名单送过来,我听说林华提交了计划书,想回国创业是吗?”

  舒雨点头,“是这样的,这个投资计划针对所有员工,流水线上的工人,国外的员工,统统一视同仁。但目前只限于,在中国境内的投资项目。”

  所以国外的员工根本没人参与,但没想到林华会积极的写了计划书寄回来。而且看完所有计划书,他的最为专业,连怎么分阶段花钱都想好了。最关键的是项目,他想回来开超市,站在九二年来说,这绝对是风口上的投资项目。

  燃犀基金的工作人员从京城飞来深城,借用了莉莉丝的会议室讨论工作,舒雨偶尔去旁听一回,尽量让他们先充分讨论出问题,自己再做判定。实在走进死胡同了,她便略提一句帮他们转转思路。

  郁远志送来了五个人的名单,夏明赫然在列,舒雨笑了笑,她的秘书真成了出国预备役。

  “我看没什么问题,你和他们谈话吧,找好交接的人员。”

  “是。”如今的莉莉丝,英文流利的员工可以说是大把抓。还可以综合再考虑一下其他方面,而不像以前,只要会英文便有出头的机会。

  林华很快从欧洲办完手续回国,带着自己存下的外汇,回来第一件事就是买房。而且是一次性付款,这一手不知道羡慕死多少人。

  得知自己的计划得到燃犀基金的支持,林华激动莫名,信誓旦旦自己一定会好好干。他在国外的时候,经常四处观察,特别是看到国内没有的产业,就想能不能搬回国内。

  但大部分都不适合中国的国情,或是不适合中国的经济水平,只有超市让他觉得,在中国也能生根发展。

  舒雨递上合同,本意是让他先看看,没想到,他直接抓起笔就准备签字。

  “你等等。”舒雨被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情况,看都不看就要签字?

  林华根本不觉得有问题,“我不信别人,还信不过舒总吗?就我这一身肉,卖了也值不了多少钱,您也不值当占我的便宜。”

  舒雨捋了一下他的想法,挠挠头道:“难道大家都是这么想的?”

  林华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案。

  “让我想想。”舒雨小懵了一下,很快理解了大家的想法。

  这个年代的人,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合同的看法也很不严肃,至少没拿合同太当一回事。另一方面,合同是舒雨提供的,他们就和林华一样,人家这么大一老板出钱给你创业,还想怎么样,当然就是签啊。

  “但这不行啊。”面对赶来的许然,舒雨解释给他听。

  “创业的事黄了,合同怎么签的,都成了无所谓的事,不存在纠纷。但要是办成了,甚至办成了明星企业,你等着看吧,没有纠纷不打官司,你把名字倒过来写。”

  许然一听急了,“为什么是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必须得让他们明白合同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分到底是什么意思?又该怎么执行。”舒雨正色道。

  “好吧。”许然表示这是对的,但仍然纠结于,“为什么是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舒雨直接就让公司开办一个法律培训班,这年头只要肯花钱,别说律师,就是大学教授都能请过来给员工上课。

  至于公司里的人觉得这是多此一举也好,浪费钱也好,舒雨统统不在乎,这种时候,她不介意客串一把刚愎自用的上位者。

  所有递交了计划书的人员强制参加培训班,上课打卡,结束考试,成绩合格才能签合同。当然,有兴趣的员工都可以参加,免费。

  没什么事干的员工,特别是小年轻,都兴冲冲参加,心思也很简单,现在考一个,以后万一创业可以直接拿出来,不用再折腾一遍,这叫把工作做在前头。也有的,只是觉得反正有时间,多学点新知识也好,谁知道哪天能用得上呢,对吧。

  培训班头几天是基础商业法规的讲解,特别是国内刚刚出台的相关法规,接下来几天,则是围绕商业合同进行详解。尤其是舒雨提供的合同样版,什么叫随售权,什么叫同股不叫权,什么叫融资同比例稀释股份。什么是利益输送,违反的是什么法律,该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可以说是全方面解释了一遍,最后出卷考试,试卷放入公司档案,永久保存。合格者发培训证书,盖着莉莉丝的大红章,外头没人认,但没关系,燃犀基金认。

  培训过后,第一个来签字的仍是林华,不过这一回他是认认真真把合同看过一遍,有了大半个月的培训知识,再看合同可以说是拔开云雾见真章,终于明白这里头的权利和义务到底是在说什么。

  貌似还可以讨价还价,不如试试,试试的结果,就是合同真的改动了一点点。

  知道合同还可以改动的情况下,无疑给其他人打了一针兴/奋/剂,开始用最大的热情逐字逐句的看合同,找到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想着可不可以修改,该怎么谈判修改。

  谈合同当然不是舒雨出面,自有燃犀基金的工作人员出面。舒雨的要求是,激发员工谈合同的热情,允许小范围的改动。要让员工明白签定合同的意义,也让他们提前了解,什么是法定的权利和义务,以免在今后的创业过程中上当受骗,就当是提早实战演习。

  有几个项目前景不错,就因为培训班成绩不合格而被筛掉的,又私下找到许然说情。结果许然这回不仅没答应,反而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你们知道创业有多难吗?真以为拿着钞票就能成功?典型的只看到贼吃肉,看不到贼挨打。想要创业成功,不比唐僧取经更轻松,九九八十一难你们当说笑话呢?不谈未来的苦头,未来需要学习的知识,才开始你们就掉链子,连学点保障自身权益的东西都不行,还能指望你们创业?老实回家带孩子吧。”

  怼完人神清气爽去找舒雨邀功,“你看我说的怎么样?”

  舒雨竖起两只手的大拇指,必须点赞。

  这也是舒雨想说的,不过明显许然说出来的效果更好。

  最终第一批投资计划出炉,一共三个人得到签约资格。按舒雨的判定标准,培训班成绩合格,项目有前景,以及创业者自身有想法和能落地的计划,包括创业者以往在公司的表现优良,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那些在公司上班的时候就吊而郎当的人,计划书根本到不了舒雨的案头,直接就被郁远志连同业绩考核评分一起退回去。

  连上个班都不行的人,还指望创业,省省吧。

  三个创业者,第一个是林华,他的超市计划得到燃犀基金一千万的投资,可以说是标杆式的项目,不知多少公司内外的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第二个也引起了相当多的争议,因为发起项目的人,只是工厂里的一个工人。一个二十八岁的女工,也是最开始进入工厂的老员工,几乎月月拿到最高的加班费,也几乎年年都拿优秀员工。

  中国人有比较好的人人平等的观念,女工的身份倒不是引起争议的关键,关键是她要开火锅店。

  很多人的计划书都围绕着餐饮做文章,毕竟民以食为天嘛。但为什么是火锅店雀屏中选,而不是西餐厅,海鲜馆子呢?

  舒雨都懒得搭理这种问题,“西餐厅没问题,海鲜店也没问题,问题是他们的计划呢?找什么样的主厨,什么风格的装修,开在什么地方,消费水平定在什么档次,统统没想过。连成本都核算不清,这不叫创业,这叫白日梦。”

  反观这位女工,自己就是厨师的女儿,也是地道的蜀人,炒得一手好底料。需要多少钱,客人定位,消费水平,甚至怎么做活动都想好了。

  主打在深城打工的外地人,想念家乡味道,以平价为主,量大便宜适合工友聚餐。

  舒雨在工厂的食堂,亲自看着她炒出一锅底料,加水烫料,围着一桌人,都来品尝打分。做餐饮,说一千道一万,味道最重要。

  价格合适的情况下,味道好,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

  而火锅的包容性强,不辣的蕃茄锅,鸡汤锅,菌菇锅,微辣的清油锅,重辣的牛油锅,甚至鸳鸯锅,什么选择都有。

  舒雨加了一个建议,配上烧烤,直接将火锅和烧烤两大国民饮食一锅端。

  最重要的一点,女工几年内存了一笔积蓄,愿意全部投入火锅店,而不是仅仅凭着计划书就张嘴让舒雨全投。

  虽然这笔钱不多,总共六千块,但至少代表了她的决心。也因为这笔钱,舒雨跟她签定的合同,是最宽松的,留给她的份额也是最多的。

  这让林华一度后悔不已,早知道这样,他就不该买房。

  第三个创业者是老张的滚轴溜冰场,老李和老万,终究是没陪着他一同创业。他之前想过的旅游公司,在重新做计划的时候被自己给否了。

  最终选择这个项目,当然也是因为他有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儿子,年轻人有社交玩乐的需求,也舍得花钱。但正经场地不多,

  他就想找一个正经给年轻人玩的地方,找来找去最后觉得滚轴溜冰场不错。即能锻炼身体,又能玩乐,还能学点溜冰的技术。

  而且他相信,深城作为一个年轻的城市,肯定有大把这样的需求。

  于是他越想越觉得靠谱,跟打了鸡血一样,全身的干劲都冒出来了。就连培训法律知识这种对他们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很费劲的事,也挺过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