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165章

重生一九八二 第165章

作者:甜饼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0:53:00 来源:免费小说

  警察和记者走了,金外公冲外头一招呼,冲进来几个中年妇女,朝着老太太就亲亲热热的围住。

  有挽胳膊的,有搂腰的,老太太双脚离地往外移动,吓得呲哇乱叫。

  不过不管她喊也好,叫也好,气得乱骂乱嚷也好,几个中年妇女也不生气也不还嘴。还一个个亲热的称她,“老姐姐,你不是喜欢唠吗?那咱们就好好唠唠,你来一次呢,咱们就唠一次。”

  进了电梯,下了楼,过了马路上了面的,火车站里买了票,连人带行李给塞到火车里。老太太怕丢东西,随身背着个小包,倒也省事。

  一直守到火车开出去,几个中年妇女才回去交差。路上也有人过问着,一律回答老太太是病人,就没人再说什么了。再说又是个老太太,想也知道绑人也不可能绑个老太太啊。

  更何况到了火车上,老太太的嗓子是叫哑了,舌头是喊麻了,人也累得脱水了,迷迷糊糊就离了京城。

  舒雨的办公室里,路晁取下柜子顶上的摄像机,“我改天去转成带子放起来。”

  “好像没我什么事?”舒雨昨天都准备好了,今天肯定是一场恶战,结果路晁带着摄像机来了,外公带着几个中年妇女来了,她准备好的几乎全没用上,事情咔咔就解决了。

  “有我在,还轮得到你出面。”金外公见中年妇女们回来,出去给人家表扬去了。

  路晁上前揉揉她的脑袋,“有我们在呢,这带子录着她的丑态,前因后果一清二楚,有备无患。”

  谁知道这种人什么时候,又蹦出来使坏。更何况谁知道老太太能活几天,到时候他儿子再跑来胡说八道一样头痛。干脆这个时候录一份证据,以后来闹就让人看看老太太以前干的事。

  舒雨在路晁的胸口蹭了蹭,有人分担的感觉真好啊,这也许就是家人的意义吧。

  路晁今天请了假,干脆也不回去了,在这里陪她办公。

  下午时分,叶安踩着高跟鞋,哒哒哒过来,要进叶爷爷的办公室。但公司的人谁也不认识叶安,当然不许她进。

  最后闹到舒雨这儿来,叶安很不客气的教训道:“你快点告诉他们我是谁,我进我爸的办公室,谁敢拦着。”

  舒雨有些好笑的看着她,“叶爷爷可能没跟你交待清楚,这一层,我是说办公楼的整整一层,都是我的。”

  “叶爷爷是跟黄会长关系好,黄会长请示过公司,让叶爷爷暂时跟他一起办公。你说说看,你以什么身份进去?”

  “你……”叶安指着舒雨一甩手,“简直不可理喻。”

  说完蹬着高跟鞋,又哒哒哒的走掉了。

  舒雨看着叶安的背影,若有所思,“奇怪?”

  “什么地方奇怪?”路晁好奇道。

  “她身上穿的裙子,脚下穿的鞋,都是上一季的款式。”

  路晁完全摸不着头脑,上一季的款式怎么了?他身上穿的,还是去年的款式呢,有问题吗?

  如果路英在这里,肯定会偷笑,因为她儿子穿的其实是前年的款式,去年打折的时候买的。给男人买衣服什么的,能充分体现出女人的精打细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可是新款已经出了。”舒雨支着下巴沉思。

  新款在京城是可以买到的,在涉外酒店只收外币的专卖店里,除了要多加一点关税,完全可以买到最新的大牌服装。只不过,一般老百姓手里没有外币,这个年代也很少有人去买奢侈品牌,所以才鲜少有人知道。

  至于要加点关税的问题,相信对于叶安这样的人来说,绝对不是购买的障碍。像她这样的性格,穿着上一季的旧款出门才是障碍吧,大概觉得跟凌迟一样痛苦。

  叶爷爷在京城的别墅里,书房里头被叶安翻的乱七八糟,什么都没找到。

  叶星回来将几个购物袋递给她妈,“妈,你搞成这样,爷爷回来会骂的。”

  看到购物袋里的新款,叶安终于松了口气,“太好了,我今天真是强忍着窒息的痛苦出门。结果还被舒雨这个小丫头片子给撅了回来,不过那间办公室不是爸的产业,东西应该不在那儿。”

  “你手里还有钱吗?”叶安冲着女儿问道。

  美国人哪个不是提前消费,今朝有酒今朝醉,他们以前有外公给生活费,还有外公无条件的帮还信用卡,才多多少少余下一些。

  后头外公回到中国,他们全靠之前的余额支撑。但为了在朋友面前维持身份,新款的包包得买,新款的衣服也得买,哪里还支撑得住。

  他们来中国,种种原因,都不如没钱这个原因重要。

  不过到了中国,外公的态度就好太多了,叶星一开口,外公就给了她一笔钱。还按月打给她生活费,不过她看不上中国的东西,所以这些钱没怎么花。

  叶安也拿到了父亲给她的生活费,可当日为了安抚自己的亲妈,把身上的钱,全都给了她,大概是五六万人民币,这笔钱在九零年,放在普通的省会城市,足以买下一套商品房。

  所以现在,叶安没钱了。

  没钱的事让她抓狂,但中国的物价摆在这儿,她又没干什么,怎么解释一眨眼钱就没了。所以她忽然想到,父亲有段时间记忆不太好,所以弄了个小本,专门记自己各个银行帐户的密码。她在治沙县的时候,帮父亲整理过行李,并没有发现这个小本。

  所以她认为,不是在别墅,就是在办公室。没想到哪儿都没找到,只好问女儿开口。

  叶星无奈了,“帮你买了新款的衣服鞋子,我也没剩多少了,分一半给你吧。”

  说是没多少,也拿了两万人民币给她妈。

  “这么点?都是人民币。”叶安很是不屑。

  “美元拿来给你买衣服了,到中国之后,外公给的就是人民币。”叶星一摊手,露出一串花里胡哨的珠串,惹得叶安嫌弃的看了她好几眼。

  “这是什么东西,你就往手上戴?”不是大牌设计师精心设计的首饰,能往身上戴吗?这种土得要死的东西,实在是拉低他们的品位。

  又仔细看了看女儿,她现在的打扮,越来越向中国人的审美靠拢。和自己的差别,也就越来越大。

  叶星丝毫不示弱的与母亲对峙,“我都成年了,有想穿什么就穿什么的自由。”

  她也是忽然有一天大彻大悟的发现,她为什么要跟着母亲学,而不是按外公的喜好来打扮自己。反正养活他们的,从来都不是母亲,而是外公。

  第169章 小报

  路英的出版社几乎是一边倒的往教育书籍方面倾斜, 这也是舒雨乐见其成的, 往后多少年,出版业再萎缩, 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还是卖的很好。

  除了教辅书每年完善推新,关于留学咨询的巡展也办起来了,邀请国外真正懂行的人过来。门票供不应求,最后直接开在体育馆, 才堪堪满足大家的热情。门票价格更是不管开多高, 买的人都不会眨一下眼。

  找关系找到路英这里弄门票的还算正常, 就连路晁和舒雨,包括金明天都时不时被人请托, 可见当时的留学热度有多高。

  路英一看,能买门票去现场听的,毕竟是少数, 干脆出版一套欧美名校巡礼, 分门别类介绍了欧美著名大学的基本情况。这套书一出, 就开始了持续的补货之路,一个月总要断那么三次货。于是出版社再接再厉,准备再出一套报考指南。

  而之前运作多年拓展的渠道, 也都派上了用场,无论教辅书,留学指南类书籍,还是偶尔出版的小说类书籍,包括杂志, 辅货面之广,远不是一般出版社能做到的。

  至于路英老同学的出版社,做人嘛,还是不要口吐恶言的好,呵呵。

  路英此时就在办公室里,冲着来求职的主编,呵呵一笑,“说实话,不是我不欣赏你的水平,实在是呀,我跟尚楚还和左盈是这么多年的同学,挖他的墙角这种事,我可做不出来。到时候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我可没那么厚的脸皮招架。”

  原出版社的主编灰溜溜的擦着墙角出门,走到楼下,好几个同事都在下头坐立不安的等着。一见他下来,赶紧站起来,一脸紧张的问道:“怎么样?”

  主编摇摇头,把路英的原话复述一遍。每个人的脸皮都火辣辣的痛,要是平时被人这么指桑骂槐,早就一跳八丈高了。

  可是生活是现实的,都快要没饭吃的人,哪里还有力气生这种气。

  “算了,走吧,我们再找找其他地方。”主编一直以来,都算是中立方,但当初,他明知道出版社里暗流涌动,也能猜出一点动静来,可是半点口风都没露。

  等事情过了回头看,路英哪里是被蒙在鼓里,分明就是看你们这些人,哪个是忠哪个是奸。

  “出版社真的没救了吗?她,她不是就干的好好的吗?”有个编辑小声的抱怨着。

  主编苦笑,“别说了,找工作要紧。”

  出版社都半年多没发工资了,一月拖一月,一天拖一天,拖到大家弹尽粮绝,实在没法子了,只得出来自谋职业。

  至于出版社的教辅书,就不用多提了,虽然开局卖的还算凑和,但各种各样狗/屁倒灶的事全来了。

  副校长的爱人杨佳嫌出版社人多,开了好几个员工,美名其曰精简,其实就是为了省钱。这一开,把校对编辑给开出去了,其他人接手忙中出错,导致一大批已经印刷的书籍出现错误。

  又是为了省钱,闭着眼睛把教辅书发出去。这还不是致命的打击,致命的打击是渠道的维护方面,舍不得投入,导致一些地方直接对他们关闭大门。

  渠道的减少直接导致销量锐减,等两位校长发现出了这么大的状况后,不骂自己的老婆,却将出版社里的人怪了个遍,特别是当主编的,直接扣发了半年的奖金。

  总之,不到两年时间,主编经历了无数次过坐车一般的折腾。

  而原因总是惊人的相似,杨桂为了省钱,决定如何如何。因为这个决定,导致销量出问题,导致印刷质量出问题,导致要用更多的钱,才能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之后,有可能连最初都回不去。

  左盈永远扮演小白兔,没有任何主见,杨桂永远一副肉痛的表情,员工多喝一杯水,都要投以关切的目光。

  两位校长永远是,出版社是大家的心血,我们要共渡难关。亏钱的时候员工没工资,但赚钱的时候,也没看他把盈利分给员工啊。

  至于路英时期,工资从不拖欠,奖金按最高额度发放,时不时还要分水果分猪肉的日子,遥远的仿佛是上辈子发生的事。

  路英看看时间,打电话上去,叫儿子和舒雨一块吃饭。

  “老太太的事解决了吧,我说我去,路路非不让。”这一带办公的人多,开了不少餐厅,三个人就在这里吃了一顿工作餐。

  “我外公也说,不好劳动您的。再说,您是大杀器,不到最后怎么能轻易使用呢。”舒雨调皮的吐吐舌头。

  引得路英哈哈大笑。

  不过她也是说说而已,舒雨娘家有人的情况下,这种事肯定是不希望未来婆家出面的,这里头的情绪也是十分微妙,所以路英才没有坚持。当然,真要是大家都搞不定了,她肯定也会出手。

  “你外公也不留下来吃个饭再走。”

  “电器城有人来接,外公就跟着一起走了,大概是打算去电器城转转,晚上跟舅舅一块回家。”

  “嗯,老人家是要经常出来走动,不过你外公外婆也太能干了,我现在天天吃的蔬菜,都是现成的,完全不用买。”

  这回轮到舒雨哈哈大笑了,“没法子,种了一辈子地,哪里停得下来。幸好认识的人多,不然真吃不完。”

  金明天弄了个司机,每天去别墅装菜,再给认识的人送去,油钱都不知道花了多少。不过没人计较这个,只要老人家高兴就好。

  三个人聊的很开心,期间路英接到一个电话,是许警官的爱人李宝媛打来的,现在路英的包里也揣着一个大哥大,现在大哥大已经成了做生意的标配,有人是为了联络方便,有人是为了充场面。不管为了什么,大哥大的销量是越来越好。

  路晁几次说给舒雨买一个,她都给坚决的拒绝掉了。经历过智能机年代的人,让她带个大哥大出门,抱歉,没那个兴趣。

  “嗯嗯,嗯,知道了。”

  路英挂了电话,嘴一撇,“那边的出版社倒闭了。”

  老同学都以为路英出了一口恶气,肯定是极高兴的。

  其实路英并没有别人想像中那么高兴,“我有什么可高兴的,他们从来都不在我的眼里。我还以为他们能撑个三年五年的呢,毕竟照着葫芦画瓢,也不至于倒的这么快。结果照着样子都做不来,搞一辈子关系的人去搞业务,能搞得好才怪了。”

  做公司即要务虚,也要务实,或者说在务实的基础上务虚,如果只能选一样那就务实。但这两个校长,路英有什么不了解的,务惯了虚的,做报告能仨小时不带重样的,可放在公司里,有什么用?

  一个杨佳一个左盈,哪一个是管理公司的料,有今天简直是命中注定。

  再回头说两个年轻记者一脑门汗回到报社,他们只是这家小报的实习生,回去之后跟带他们的师傅说起今天的事,一脸冤枉跑一趟的后悔样子。

  他们的师傅是报社里的正式记者,听完“哈”的一声,“为什么不报道,报啊。”

  两个实习生“哈”一下子傻了。

  “怎么报道啊?”其中一个实习生弱弱的问道。

  记者眼珠子一转,“你们别管了,我来操刀。”

  九十年代,甚至更早一点的八十年代就有地摊文学,经常坐火车的朋友接触的最多,这天下就没有他们不敢排编的。

  而现在一些小报也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以前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都是可以办报的,而且是有刊号的正规报纸。随着这些年的一些改革变动,有的厂子没了,也有的单位不再负担办报的费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