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 > 完结 番外_334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 完结 番外_334

作者:积羽成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0:19:31 来源:免费小说

  许攸一见到他,就拍着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道:“孟德,看看这邺城,没有我,你进不来啊。”

  曹操及其亲信:……

  曹操正烦心荀彧的事,闻言皮笑肉不笑道:“正是,子远之功劳,我怎会忘记?”

  他不想暴露昔日之谋,叫人找了许多珠宝、美人,丢去许攸府上,让他闭嘴。

  没过多久,许攸又跑了过来:“我听到有人说,官渡之战,荀公达(荀攸)与崔子琮(崔颂)功不可没。这可真没道理,如果没有我,孟德如何取得最终的胜利?”

  曹操正研究着朝中的异动,没空理会许攸,闻言,心里对他甚为厌恶,摆摆手敷衍道:“我自不会忘了子远之功劳。”

  于是给许攸丢了个官职,试图让他闭嘴。

  过了几日,曹操设宴宴请功臣。许攸在其列,见曹操给众人敬酒,却未第一个提到自己,心中略有不足。

  趁着曹操一语落下,还未有人接话,他率先举起酒,对着曹操道:

  “这杯酒,孟德当先以敬我。没有我,你如何能打败袁绍、占领邺城?”

  知情的众人表情变得十分奇怪。

  许攸一无所觉,因为“大功劳”而有些飘飘然,麻痹了心智的他,只觉得曹操并没有对他的“功劳”放在心中,只好一次次地反复提醒。

  ——曹阿瞒,你没有我许攸,如何有得今天?不早成了丧家之犬了吗?

  曹操见他行事如此,脸色一沉。

  作者有话要说:[1]共10字出自《三国演义》。

  第152章侄儿

  许攸以谋逆罪被诛。消息传来的时候,荀彧正与崔颂商讨民利公事。

  待问明白前因后果,荀彧久久未言。

  那一日,得知荀彧忽然被圣上召入宫中,崔颂隐约地察觉到其中的暗流。他立即拎了一壶酒,在荀彧家中等候。

  荀彧归来后,虽面色与平日无殊,但以崔颂对荀彧的了解,他能察觉到荀彧藏在平静表象下的重重心事。

  不管曹操是“初心已改”,随着霸业的渐成而动摇了匡扶汉室的志;还是“野心初显”,从一开始就有了不臣之心,直到此刻才逐渐流露——他与荀彧之间,已然多了一条清晰可见的裂痕。

  若二人维持现状,不去触碰那道裂痕,或许还能保持表面的平和与宁静,延续主臣之谊。

  反之,一旦有人拿锤子在上方轻轻敲打,细小纹路便会不断扩散,直至将二人四分五裂。

  而这拿着锤子、顺着裂纹敲打的人,正是汉帝刘协。

  对于刘协这位末朝皇帝,崔颂有过好奇,有过同情,却从未起过效死之心。

  自小接受现代教育的他,知民权而不知皇权,哪怕穿越到封建朝代,“入乡随俗”,意识深处也对皇帝这一称呼起不了任何敬畏之心。

  荀彧则不同。

  多年的相处,既让崔颂深刻地了解了荀彧这位知交,亦解开昔日阅览史书时的疑惑——

  荀彧善德忠志,行君子之风,中正无私地为曹操引荐各种人才,即便是在陈宫背叛、四面楚歌的恶劣条件亦未想过叛离,反而独自一人激退强敌,力挽狂澜。

  能在所有人都迎合曹操称公的关头,独自一人说出“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1]”这句话的荀彧,践君子之言而未改志,至死未绝。

  然而崔颂知道,荀彧并非迂腐之人。

  能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的主张,足以证明他的内心比任何人都要清醒。

  朝代更迭,五德终始,盛极而衰。这是历史亘古未易的大势,熟读《尚》书的荀彧不可能不知。

  他所忠于的,并非日薄西山、早已腐朽、无力回天的旧王朝,而是他自己的理想,坚守的义德,不为外物动摇的本心。

  他曾以为曹操是他的同道者,不求回报地追随,不计一切地死守。

  可他最终发现,曹操与他坚持的道义并不一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