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好男人在渣男剧本里乘风破浪[快穿] > 七零年妈宝啃老男(12)

好男人在渣男剧本里乘风破浪[快穿] 七零年妈宝啃老男(12)

作者:兰桂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6:07 来源:免费小说

  陶睿上报纸在这个年代就是大新闻了, 因为干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当代人口口相传, 都记住了他的名字。

  在首都上学的苏佳慧自然也知道了, 她没想到陶睿除了做生意,还能在种植、养殖方面有贡献,这太出乎她的预料了!

  她斟酌着给陶睿写了封信, 夸赞了陶睿取得的成绩, 并鼓励陶睿继续努力。她还简单说了自己在学校的情况,几次考试她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而这都是因为陶睿当初的帮助, 才让她有现在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她写下了学校地址和联系电话, 告诉陶睿如果他下次再来首都, 有什么事需要找人的话, 随时都可以找她, 她欠了他好大的人情呢。

  陶睿收到信已经是一个月以后了,寒冬腊月,他开始研究大棚蔬菜了。

  他想了想, 通过身边研究员的关系, 在首都买到了几本最新的医学书籍, 送到了苏佳慧手中。这几本书籍还没大面积流传开, 陶睿此举算是让苏佳慧提前学到书里的知识了, 也是最适合的礼物。随着书籍送去的还有简短的鼓励信, 期望她早日成为出色的医生, 并且提到如果她有困难,随时都可以来找他求助。

  陶睿留下了镇办公室的电话,这是最快找到他的方法了。

  跟着他的几个研究员见他这么大费周章, 打趣地问他:“睿哥是不是处对象了?对象在首都上大学?那你为什么还不留在首都呢?”

  陶睿笑起来, “所以这就不是对象。别多想了,只是一位优秀的同志,朋友而已。乡亲们这边我能帮上忙的是请他们帮工,而这位同志,我能帮上的就是鼓励她实现理想。都是一样的。”

  几人都不是乱想胡说的,既然陶睿这么说了,他们也就不开玩笑了。不过他们是真的很佩服陶睿,很难找到像他这么重情重义的人了,一直在想方设法地带乡亲致富。

  他们做农畜业研究,经常去一些村子,陶睿这个村子是最具生机、最具发展的村子,他们在这里住了好些天,都没感觉到有多贫穷落后。这都是因为陶睿加大了国秀小吃的生产规模,请了很多帮工,连种地养动物都请了人帮工,大家在农闲的时候都有了收入,生活水平可不一下子就提高了。

  陶睿带着研究员研究大棚蔬菜,也研究怎样让动物在寒冷的冬季多长点肉,其中保暖就是很重要的一环,如何低价巧妙地控制温度让老百姓都能学会,也是关键所在。

  陶睿这研究可不是小规模的,反正这会儿地都空着,他把所有田地都种上了蔬菜。几个研究员劝他,怕他失败了浪费,给他讲做研究要节约成本。但陶睿还是租用了村里所有的田地,还雇了种地好手,按照他的方法来种蔬菜。

  山上也养了很多家禽家畜,请了学养殖学得懂的好手天天看着,陶睿简直是把整个村子都当成了试验点。

  这样大胆的做法看得几位研究员一阵冒汗,陶睿这是花钱如流水啊。上头拨给陶睿那一点研究款早就花光了,租田、请人还有各种培育花销都是陶睿自掏腰包的!

  他们算是知道陶睿为什么陶睿为什么不进组织了,就这特立独行的模样,进了组织肯定不服管教啊,到时候双方都难受,还不如让陶睿这样自由自在,有了成果就报上去,反而更和谐一点。

  因着陶睿投入的成本高,几位研究员也就更卖力,不忍心看他一下子损失那么多。结果没想到蔬菜的涨势很喜人,家禽家畜也没死几个,状态很好,他们的热情就更高了,天天不怕冷地跑去查看情况,就算没有明显变化也不厌其烦地记录日记,不错过任何细节。

  年底,东北所有村子都闲着没什么事,只有陶睿他们村风风火火的,每天忙碌个没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当然这好事跟陶福一家就没关系,村子里每户人家都有人给陶睿帮工,就只有陶福一家,以及肖丽珍的娘家,是陶睿拒绝的。

  他们想去帮工,陶睿就一句话,老死不相往来,再不会跟他们扯上关系。就连陶福家和肖家的田地,陶睿都没租,是全村唯二空下的田地。肖家因此骂了肖丽珍无数次,连娘家门都不许她进了。

  陶福和肖丽珍想抱着儿子去哄二老,这个陶睿不管,但他们想帮工赚他的钱,他一分都不给。

  这还挺让大家诧异的,因为在他们所有人眼中,陶睿都是乐呵呵的,经常助人为乐的。不过想到当初陶福那一出出的,还把陶睿打得头破血流,嫌陶睿是累赘,大伙儿就都理解陶睿的做法,而且都支持他。

  陶睿是帮大伙儿的人呢,大伙儿本能地就站在他这边,自然没人编排他,反而觉得陶福一家活该,自私自利就该是这种下场。肖家过去也没少在外头抱怨,说肖丽珍摊上这种小叔子倒大霉了,现在后悔也晚了。

  当初是他们嫌弃陶睿累赘,恨不得划清界限,那现在陶睿就如了他们的意,再想攀可攀不上去了。

  不管陶福家讨好还是指责,陶睿都不为所动,渐渐地,陶福他们也接受了这个结果,恨上陶睿,从此不和他们来往,连孩子也不给二老看了。不过谁稀罕呢?

  二老现在挺有点老板的范儿了,人就是要有阅历,接触的人和事多了,自然就不一样。

  陶睿忙着做研究,把生意的事一点一点交给二老和童燕去管,尤其是他去首都那段时间,生意上遇到什么事都是他们几个商量着来,镇上也跑了无数次,那些厂长、小领导也见了好多个,感觉上就不一样了。

  现在陶睿只管决策和突发情况,日常管理都由二老来管。

  又是一年过年团聚的时候,陶鑫看到爸妈的气质都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不由得动了心思,跟陶睿说:“我也辞工做生意咋样?现在好像做生意很有前途,我当个小工人,多少年都是赚那点钱,涨工资也涨不到啥,给不了小辉更好的生活。”

  陶睿这一年和二哥二嫂是见过很多次面的,相处下来觉得他们人品很不错,就是那种典型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对谁好的性格。以前和家里疏远,不过就是父母不疼他,他也不愚孝罢了,年节送礼是从来没落下过。

  所以陶睿一听二哥这么说,当即就道:“我以后还打算把国秀小吃的规模扩大,不如二哥你来帮我?我还有几个计划准备实施,你要是有兴趣,咱们一块儿商量。”

  陶鑫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行了,有你这句话,二哥就高兴,好兄弟!不过二哥不是那占便宜的人。”

  陶鑫看陶睿要说话,摆摆手阻止了他,笑道:“我就这性格,啥事喜欢自己来,心里踏实。当然,好兄弟不说两家话,我要是有困难,肯定来找你帮忙。我和你嫂子看好了服装市场,现在大伙儿买啥衣服都是去百货大楼,动不动这缺那缺的,没多少好看的。

  上回我和你嫂子去冰城走亲戚,看见人家那服装商场全是漂亮的衣服,眼睛都不够看的,听说是从南方拿来的货,在南方便宜着呢。这不是政策放开了吗?不算倒卖啥的了,我就想试试看。”

  服装生意是有些年挺火爆的,尤其是他们这边,这方面市场正处于紧缺阶段。陶睿快速分析了一下,觉得这条路可行,就算陶鑫不是这块料,也能小捞一笔,毕竟是赶上了好时机,胆大心细就能发。

  他立即鼓励道:“我觉得很好,服装有前景。二哥你只管试试,不行还有我给你兜底呢。怎么也不会比原来的日子差。”

  “行,那我就试试。”陶鑫高兴地笑了。大家都说陶睿运气好,眼光好,脑子好。他能得到陶睿的支持,不得不说,瞬间信心大涨。

  陶鑫有股劲儿要自己拼,陶睿当然不会多插手。升米恩斗米仇,帮人也是要适可而止。

  陶鑫辞了工,带着家里这些年所有的积蓄去了南方。这时候出远门太遭罪了,绿皮火车特别特别慢,咣当咣当的,寻常人还只能买到坐票、站票,人挤人在一块儿什么味儿都有,难受得很。去南方还要倒车,路程就要三四天。

  陶鑫下火车的时候感觉全身都要散架子了。不过对南方大城市的好奇心盖过了身体上的不适,他像打了鸡血一样劲头十足,找了个便宜的住处就开始到处打听,到处查看。

  他第一次到外面来,但因为陶睿生意做起来了,家里也见过一些领导,还去过首都上过报纸。他在心态上就对陌生环境不害怕了,也没什么自卑的感觉,只有斗志昂扬。

  陶鑫也是很有头脑的,他先满大街的转,看大城市的男女老少都穿什么衣服,哪些款式最多见,全都拿小本本记下来。然后又去一些商场小摊,旁观哪些款式卖得好,和各种能搭上话的人闲聊,把话题拐到生意上、衣服上,问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好几天之后,他才去批发市场拿货。这时候他已经认识了两个同样来进货的大哥,学会了一些行话,跟着他们一块儿去进货,顺利地拿到了最便宜的价格,没有被人宰到。差不多把钱花光了,他才背着几个大包坐火车回家。

  这一路上,他真的是睡觉都不敢睡,火车上小偷太多了,一个不注意东西就丢了。尤其是他这样拿着包的人。后来他想了个招,跟身边几个人聊起来,熟悉一些挑了个带着特产回家的小伙儿,两人轮流看着东西,轮流睡觉,这才缓了一缓。

  做生意艰难,不过当陶鑫回到镇上摆摊卖出第一件衣服之后,他就半点不觉得辛苦了。这一买一卖的利润翻了五倍!

  也是陶鑫市场调查做得好,这也是从前听陶睿他们聊天的时候听见的,多嘴问了问才知道陶睿做生意之前会市场调查。他算是无意中跟陶睿学了不少东西,这次就见到效果了,拿回来的都是紧俏货。

  这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哪有不爱美的?这不用布票,样式比百货大楼的好看,价格还比百货大楼低一点,那手里攒了钱的还不赶紧抢?谁知道这些卖光了还有没有了?就算有,万一没这些好看呢?

  陶鑫那几大包衣服没半个月就卖光了,收益惊人。他们这些年攒的积蓄,一下子翻了五倍啊!以他们两口子原先的工资,工作十年也攒不到这么多钱啊。他们可不知道以后打工的工资也会涨,只知道一眼看到头的工作,完全抵不上做生意。

  为了稳妥起见,陶鑫还是让赵雅香暂时工作着,他又去了南方两趟,两趟都同样赚钱,不都是五倍利润,他也有眼拙的时候,拿到了没那么好卖的款式,但最少利润也有本钱的三倍。

  赵雅香这才辞工了,家里存上一部分钱之后,剩下的都拿来做生意。有赵父赵母看着小辉,他们夫妻俩就开始一起去进货,一起挑选款式、经营人脉、想法子多卖钱等等。

  他们没在家的时候,陶睿怕小辉的成长有父母缺席,会像原剧本里那样受到影响,就每个周末都接小辉到家里来玩。时间久了,赵父赵母也会常常下乡来,而陶国栋和吴秀芬每次去镇上也会去赵家做做,看看小辉。

  这样小辉根本没感觉有什么不舒服,反而感觉有更多人爱他了,每次下乡都撒了欢一样带着小狼、小虎到处跑。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陶睿简直把小辉当亲儿子一样养,陶福家的一儿一女就半点沾不上边。小辉那小子个头蹿了,身上壮实了,穿着新衣服,玩着新玩具,在村里头存在感越来越强。陶福两口气看见就憋气,关起门就骂骂咧咧,好悬没把自己气死。陶媛媛也嫉妒得厉害,心里越来越不平衡。

  陶媛媛还找到了有利自己的方法,自从她负责做饭偷偷吃饱之后,她就发现这是个好方法,从此她在家总是能偷摸给自己弄点好处。比如帮家里买东西,想办法省点钱给自己攒着;比如肖丽珍让她给弟弟喂鸡蛋羹什么的,她趁他们不注意自己吃掉一大半;比如他们让她看着弟弟,她把孩子放一边,自己歇着偷懒;比如肖丽珍难产身子虚,开了补身体的好东西,她熬药后自己喝一半,剩下的兑水给肖丽珍。而表面上,她就是个乖巧懂事的女儿。

  陶媛媛自觉找到了生存之道,为此得意洋洋,想方设法地给自己捞好处,那模样,竟和她爸妈一模一样。可惜他爸妈顾着抱怨、顾着嫉妒,是一点都没发现,连儿子瘦瘦小小都只当是难产体弱,给儿子吃更多的好东西,实则却是喂了陶媛媛,把这姑娘养得白里透红的。

  这种所有认识的人都在变富,只有他们越来越穷的感觉实在太难受了。特别是陶福,他两个弟弟都出息了,只有他还是个穷鬼。他骨子里就自大,把自己当个人物,当然不会觉得他比弟弟差。

  陶睿做吃食养植物动物,他是学不会了,但陶鑫去南方进货他还不会吗?他理直气壮地去找陶鑫,让陶鑫带他一起去。陶鑫知道他是什么人,直接给他写了怎么坐车去哪里进货的流程,明确告诉他一起走是不可能的,两兄弟生意别往一起掺和。

  他们之间也只剩下最后一点面子情了,陶福憋着一口气自己去了。但他一不像陶鑫在镇上生活,见过些世面,二不像陶鑫总和陶睿来往,闲聊时就知道不少事,涨了见识。所以他一到南方就下意识地胆怯,畏畏缩缩的,去进货也不懂行话,没人领路,一看就是外行,不坑他坑谁?

  他特意选了几样陶鑫卖的款式进货,价格却比陶鑫多了两倍。他本钱又少,总共就拿到一小包衣服。回程他又不知道观察,不知道火车上有小偷,困了就缩在那睡,睡醒后哪还有包啊?连他随身带的干粮都没了!

  陶福着急忙慌地到处问,找列车员、报警,什么招都使了,就是啥也没找回来,两手空空地回了家,家里所有现金全没了。

  肖丽珍本来就身体不好,听到这个噩耗,两眼一翻就厥过去了!

  陶媛媛也气得不轻,还有不甘心。她也十五岁了,在村子里算大人了。她干脆劝爸妈把家里能换钱的东西都换钱,然后她跟着陶福去进货。

  她还挺聪明的,去过偷听别人进货啥价,就跟着人家后头进货。她还对陶鑫家卖的服装非常清楚,挑的都是最受欢迎的款。陶鑫能卖掉,她肯定也稳赚不赔。

  这回他俩看着包,包也小,紧紧抱在怀里不撒手,安安全全地回到了镇上,直接摆摊开始卖,价格比陶鑫那边还便宜一点。

  这可太不要脸了,把陶鑫和赵雅香气得脸黑,正好借此机会和他们撕扯开,以后再不来往。

  所幸陶鑫那边摊子已经大了,陶福他们没多少衣服,还影响不到他。而且陶鑫租了门市房开服装店,在镇上也有了点名气,衣服都熨板正了挂在店里,看着也高档几分,还有很多熟客。

  陶福的事也给陶鑫敲响了警钟,如果他卖得好了,别人都学他去进同款回来卖,那就麻烦了。他们必须得有自己的特色才是。正好赵雅香和赵母手工活儿都好,她们就开始往进回来的衣服上头弄花样。

  缝上漂亮的扣子啊、抽个褶啊、掐个腰啊什么的,稍微一弄,就跟别人不一样了。而且赵雅香特别擅长这个,改造过的衣服就没有比原来差的。这样陶福和陶媛媛又进一样的货回来,反而显得陶鑫家的衣服更高档了。

  设计这个东西有时候真的靠天赋,还有手巧也不是谁都行的,陶媛媛就算看了赵雅香改造的衣服,她也弄不出来。不过好在这样来来回回的折腾货,还是赚到钱了。只是让陶媛媛心寒的是,陶福和肖丽珍赚到钱,想的都是给儿子补身体,将来给儿子盖房子、娶媳妇,然后夸陶媛媛几句,就没了。

  在他们眼里陶媛媛做这些是应该的,之后陶媛媛就越发乖巧,在南方的时候哄着陶福休息或玩牌,她自己去进货,把进货价格改动改动,她就能昧下一笔采购钱。回来卖货,她也常表示自己愿意干活,可以独自卖货,让爸妈歇着,然后卖价变动变动,她又昧下一笔销售钱。

  这样慢慢积攒,她在村里同龄的姑娘里也算是小富婆了。

  一年后,她十六岁,肖丽珍开始给她相看婚事的时候,她卷了家里所有现金,拿上自己攒的钱,悄悄坐火车跑了。

  她都坐车去进过那么多次货了,自己是一点不害怕,把钱全缝在衣服里,到了南方大城市就开始了新生活。

  陶福倒是去找过一次,但大城市不是小村子,上哪找人?这时候外出还不用介绍信了,户口也没那么严格,陶媛媛跑了,那真是石沉大海,一点音讯都没了。

  肖丽珍气得大骂陶媛媛,可怎么骂都没有用,家里赚到的所有的钱都没了。关键他们一直想给儿子攒着,根本没舍得用。村里家家户户都能经常吃肉了,就他们还一直是苦巴巴的,一点福气没享到,儿子也还是瘦巴巴的样子,连话都不会说。

  他家变成这样,村里就有不少人嘀咕了。

  这陶老大一家该不会是扫把星吧?

  看看陶睿以前跟他们一块儿过的时候,那是干啥啥不行,体弱多病的,还差点死了。

  结果一分家,陶睿起来的速度就跟坐火箭似的,那运气简直逆天了。大伙儿还没反应过来呢,陶睿就富贵了,还带着全村一起富,简直是村里头的福星。陶睿还研究种粮食养动物,弄冬季蔬菜啥的,利国利民,说夸张一点,那就是全国的福星呢。

  这老大一家呢?越来越倒霉,当初肖丽珍还好意思说她儿子有福气,看看这小瘦猴的样,再看看他家现在的情况,大伙儿不明着说啥,也觉得他们全家都是走霉运的。

  说不定啊,以前陶老大过得还成,就是因为有陶睿这个福星照着呢。只是陶老大克着陶睿,陶睿才一直过得很一般。

  就连吴秀芬以前偏心陶睿都有了解释,这福星下凡,老天爷肯定不能让他吃苦啊,当妈的和孩子最有缘分,那照顾福星的任务可不就落到吴秀芬头上了吗?应该的。要不是吴秀芬精心养活了陶睿,他们村现在哪有这么好的发展啊?

  迷信是被打击过的,大伙儿不敢明面上议论太多,但心底里几乎全是这么想的,还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偷偷跟人说的时候,也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从而更加信服陶睿了,然后对陶福一家避之唯恐不及。就连肖家都生怕沾上肖丽珍的霉运,从不搭理她。

  陶福和肖丽珍在村里被孤立了。大家都富,他们被落下了,这大概是最痛苦的事。

  他种家里的地,肖丽珍病怏怏的,陶福压力就很大。然后肖丽珍还催着他一有空就去南方进货,没啥钱,进一次货也赚不到多少,这让陶福压力更大,慢慢的他就爱上了打牌。以前陶媛媛哄他玩的,他现在发现这个能放松了,经常找借口不回家,说在外头挣钱,实际上就是去耍钱了,然后还勾搭上了一个小寡妇。

  肖丽珍知道后大吵大闹,陶福却不怕她,她连娘家都依靠不了了,还病怏怏的,干啥啥不行,他怕她啥?肖丽珍就抱着儿子去陶睿家门口哭,让陶国栋和吴秀芬给她做主。

  陶睿本来不知道他们家那些事,这会儿肖丽珍不要脸皮了,把所有的老底都翻出来哭诉,陶睿感觉就跟听戏似的,想不到他们一家子还这么能折腾呢。

  他看着肖丽珍坐在门口不肯走的撒泼样,找来董飞,让他带二老去市里考察市场,顺便带二老玩一圈。

  董飞这几年像他徒弟一样,作为国秀小吃的唯一私人代理商,在镇上也算是小有名气了,稳重了不少,为人更靠谱了。董飞和二老也熟,二话没说就交代身边的人看着生意,带二老出发了。

  陶睿上交了蔬菜大棚成功的研究成果,和冬季养殖动物的技巧,在省里都挂了名,人脉自然广了。现在已经找好了把国秀小吃销往市里的路子,就差考察时常定一个最终方案了。

  肖丽珍让公婆主持公道,也想让公婆管管孙子,现在公婆没了,只剩个不来往的小叔子,她是一点招都没有了。再怎么样,也没有小叔子管他们母子的道理,更何况还是闹掰了的小叔子。

  肖丽珍在陶睿家门口又哭了三天,看陶睿真是铁石心肠,从她旁边路过都不带看她一眼的,终于骂骂咧咧地走人了,跑去和陶福、小寡妇干架,继续他们家的闹腾,越闹家里越穷了。

  陶睿看见他们就觉得,这人有时候真怕对比。原主是个极品在那摆着,就显得老大不那么极品了。而原主作天作地,一辈子啃老,老大指望不上二老,跟兄弟们也没啥经济上的差距,心态说不定还挺好。

  现在他穿过来了,一个老大嫌弃鄙视的人,站到老大想都不敢想的高度,这老大就惦记占便宜,又嫉妒得心态失衡。等到他们不来往而全村人都变富了之后,老大直接心态崩了,过日子最怕这样,肯定会越过越差。

  其实就连老二都受到了影响,不过是好的影响。他们两口子不再谨慎保守,把胆子放大了很多,尝试下海捞金,还理智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子,快速积累了财富。这也是因为陶睿这是三弟优秀的缘故,有身边人在那对比着,人的想法总是不一样的。而不同性格的人,选择也不一样。

  陶睿把大棚蔬菜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解决好之后,就没再继续上交这些东西。毕竟天才是好事,妖孽就奇怪了。当然他还是会自己暗地里研究,既然用积分换了那么好的书,他就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学个透彻,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如果一辈子不够,下辈子再接着学。

  他之后明面上没研究出啥,就请那几位研究员回首都了,保证以后有什么好想法、好发现,会第一时间联系他们。之后他就开始实行自己的计划,申请资质开了个小工厂,工厂就盖离家不远处的空地上。

  得亏他住在村尾,空地多,不然还不方便看着厂子呢。

  这次他做了不少模具和特殊的锅炉器具,方便操作,可以一次多量地做出食物来,而且有了模具,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统一又好看,还显得高档一点。

  开厂了,他就留下了以往帮工里表现最出色的一部分人,正式签合同让他们成为雇佣员工。虽然这不是镇上那种国企工厂,是铁饭碗,但不用离开家,家里有啥事都能照应,工资还比镇上厂里的学徒都高,待遇简直太好了。签上的人都欣喜若狂,更加好好表现,生怕哪天丢了这个好工作。

  而没签上的人,因为陶睿说了,有好机会优先考虑村里人,大伙儿就都牟足了劲儿,一有机会就表现自己,希望在陶睿心里挂上号,下次好被选上。

  陶睿开拓了市里的市场,让董飞去市里坐镇,然后又在附近的几个镇上都找了代理商,开始大规模生产产品了。这样规模性的产品就是平价,只比别人小摊卖的东西稍贵一点。但有包装、有品牌,味道还好吃,竞争力非常强。

  国秀小吃还有个高端系列,就是陶睿用料十足亲自做的味道超好的吃食,这些仍旧是量小高价,面对高消费人群,包装也更好一些,大部分都卖到市里董飞那边去了。

  等厂子稳定了,陶睿又开了养殖场、田园、果园,挑选村里靠谱的人签合同,让他们看管。当然也是通过之前两三年的帮工,记录下来的每个人都擅长什么,以此为依据挑选的。

  让合适的人去做擅长的事,事半功倍,效率都高很多。

  陶睿承包后山就承包了十年,现在在上面建设得很好,分隔开了果园和养殖场,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他还从陶鑫那里定制了工作服,员工们穿着工作服,每一项颜色不同,属于哪里的员工一目了然。看着特别有组织有纪律,也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每天都干劲十足。

  这样陶睿做吃食的所有食材就都从自家出了,从种植养育到制作食物,再到销售出去,简直是一条龙全包了。也因此,他能提供很多岗位,重要的不重要的,需要的人很多,渐渐的,村里能上班的人,愿意上班的人,全都成了陶睿的员工。

  陶睿一个人解决了一个村的贫困问题,让他们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时不时就吃上肉,直接被评为了杰出商人。

  这时候都已经八二年了,也是正赶上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一部分人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富起来的口号人人皆知。像陶睿这样真正实现这口号的商人,自然要大大表扬,给其他商人树立榜样。

  所以陶睿赶上了好时候,又一次上报了,更加出名了。

  而这时候陶睿都二十三了,给他介绍对象的人越来越多,隔壁童奶奶都着急了。童燕也二十三了,都成老姑娘了,童燕这些年一直给陶睿当会计,所有的钱财往来都归童燕管,足以说明陶睿对童燕的信任和重视。而且童燕还跟着陶睿学写字、学这学那的,对陶睿那完全是当成自家人一样的信任。

  这他俩要是不成,算咋回事?

  而且现在陶睿的生意做大了,童燕管理总账自然水涨船高,工资也高啊。她还长得白白净净漂漂亮亮的,虽然说小时候高烧脑子一根筋是改不过来了,但为人处世自有一套规则,都是跟陶睿学的,从来不差事。想把她娶回去的人也很多啊。

  童奶奶着急的,觉得不能再等了,要是陶睿没这意思的话,她就该给童燕相看婚事了。

  陶睿被童奶奶单独找去说话,一听是问这个,顿时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那什么,童奶奶,我不是故意晾着燕子,这不前几年太忙了吗?我寻思要结婚也得多积累点家底,到时候舒舒服服的住个大房子……”

  童奶奶听懂了,瞬间缓了脸色,“你是说,你想和燕子结婚?真心的吗?我可知道现在好多小姑娘喜欢你呢,连市里的姑娘都有,咱家燕子条件就在这摆着,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也基本是你教的,和人家不能比,你要是娶她,往后可不许后悔。”

  陶睿笑起来,“奶奶你说什么呢?燕子怎么就不能跟人家比了?就因为是我教的,她在我眼里才比别人好千倍万倍,我教的我能不喜欢吗?奶奶你就放心吧,我要是不把她当媳妇,能把钱袋子交给她管吗?我已经在筹备了,您等着吧。”

  陶睿确实不是想拖着婚事,只不过之前太小了,童燕也太单纯了,他觉得直接结婚也太欺负人了。这几年童燕基本都在他身边,他教了童燕很多东西,但不是老师教学生那种,而是生活中和玩乐中教的,更像是相处得亲密了一起进步,这也是他们两个独有的恋爱方式。

  现在他们两个都二十三岁,其实结婚一点都不晚,反而是刚刚好。

  之后陶睿就把结婚的事提上了日程,去镇上想办法买了连着的三个房子,带前后院的那种,推倒重建。

  村里是山清水秀,但通电话甚至以后通网都会慢不少,为了生活便利还是要搬到镇上。原主坑了很多人,他现在给全村的人提供好的工作机会,还特别关照了被坑的那些人,算起来该补偿的都补偿了,搬到镇上对以后的发展也有好处。

  又是一次热火朝天地盖房子,这次可没人管房子好不好了,陶睿当然是盖得比之前舒适,还装修得很精美,买了彩电、缝纫机、自行车等等,直接布置成了婚房。接亲的时候,陶睿还借了镇上极少的小轿车。

  这大手笔又一次让众人惊叹了,在他们结婚那天,童燕成了所有姑娘最羡慕的新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