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女庶王 > 皇以间之

女庶王 皇以间之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0:06:57 来源:免费小说

  ——御史中丞宅——

  御史中丞燕居在家穿着一身淡绿袍衫从书斋内探出头旋即抬手将房门关紧, 屋里还有一个端坐在茶桌前的便服男子。

  “少詹事今日怎么有空过来了?”

  太子少詹事从袖子中拿出一个小盒子似是谢礼,“汤某人来谢御史中丞。”

  “嗨,舅舅过太客气了。”

  “官家如今的身子...”太子少詹事眯眼道:“想必那日朝议你也看见了吧。”

  御史中丞连连点头, “官家冒着冷汗似是在强撑,这婚事便也歪打正着,”又颇为担忧道:“那太子殿下的身子?”

  太子少詹事笑道:“外甥不必担忧, 太子殿下尚在盛年, 这日后的拥立之功必记你一等。”

  御史中丞遂起身拱手道:“届时还望舅舅多多提携。”

  “自然。”

  几个穿短褐的仆从从御史中丞宅后门走出, 至巷子口四处查探一番后折回, “主人, 没有人。”

  太子少詹事遂从后门登上一辆马车, 对着车夫吩咐道:“去原先哪家刊印小报的报社。”

  “是。”

  至印小报的民间商铺后院, 由看守的几个厮儿通报后店老板亲自出门迎接,“大官人。”又连忙让人将最好的茶奉上,“前阵子那小报的消息您看了可还满意?”

  “小的可是联系了几家店铺活字印刷一同刊印,让曹家大姑娘的名声一夜间就...”

  “好了。”太子少詹事有些不耐烦道, “原先那些东西都销毁了吧?”

  店家连连点头, “收到大官人消息的第一刻就烧了,咱们店自个儿的消息和大官人无关。”

  随后太子少詹事从袖子里拿出一张卷起的宣纸,“照着这个重新印, 与之前一样务必要人尽皆知。”

  店家打开一瞧, 瞪大眼珠道:“太子妃?”

  “嗯?”太子少詹事扭过头寒芒相对。

  “小的马上去吩咐人连夜印制。”

  而后太子少詹事拿出一大锭金子, “老规矩,这是订金。”

  接了金子的店家笑弯着眼, “小的办事您老就放心吧。”

  -----------------------------------

  选立太子妃的诏书还未下达, 消息便从京城迅速传开, 短短一月内便使整个东京城的百姓都知晓了曹家大姑娘就是未来的东宫妃人选。

  ——轱辘轱辘——马车被一个穿便服未留胡须的中年男子拦在巷子中。

  “姑娘, 有人拦车。”

  曹舒窈掀开车帘,戴幞头的男子便驱马走近。

  曹舒窈见其年岁脸上又极为干净,“阁下是大内的人?”

  “是。”

  曹舒窈低下头,“是为了东宫选妃一事吧?”

  “姑娘果真聪慧。”

  “阁下请言。”

  “圣主说若姑娘不愿,可以拒绝,诏书还未下达,圣主不会为难与勉强您。”

  “禁中有人传圣主身体不好...”曹氏揪着袖子里的手反问道:“我能问问么?”

  “询问御体是犯忌讳的大罪。”

  “阁下不肯言,我便已经知道了答案,我并非是深居简出的那种女子,圣主的所有政令我都看过。”

  “曹姑娘对圣主...”内侍楞看着车内的女子。

  “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钦佩以及略带一些不理解,请阁下替我回转圣主,务必要保重御体,惠然原意入内,不过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曹家,而是为了,”曹舒窈转过头与其对视,凌然道:“天下女子。”

  内侍低下头,浅笑道:“难怪官家会说您是奇女子。”

  ------------------------------------

  乾元十二月初,太子妃仙逝才过去半年,朝廷官员便急着上奏替皇太子重新纳妃,册太子妃的诏书由门下省官员送至春明坊的曹家,皇太子妃一事便坐实,而后曹家就迎来了一大堆的故友登门道贺。

  张氏将曹纪拉入内院的房中一顿臭骂,“你瞧瞧,这下可好,你不给她做主,上头便直接来了道圣旨,这下你可满意了吧?”

  “这...我怎么知道孝懿太子妃会突然就...谁又知道那小报消息谁家的姑娘不报偏偏就盯着咱们家了。”

  “我可是听说那皇太子都卧榻好几个月了。”

  “东宫的消息说殿下没有事,只是因为皇太子妃离去而伤心过度,不过如今东宫势微,让惠然这个时候进入东宫...”曹纪突然惊醒,“难道真人所说的天府星,是真的?”

  “什么天府星,你可知道进了那座城意味着什么吗?”张氏说着说着便坐下抽泣,“从前太婆常将我抱在膝上数着天上的星辰,听着她与我说幼时在那座城里的事,那时候还是大宗朝,武宗也只是个庶出的齐王,你知道那座深宫里…”

  曹纪随着妻子坐下,抬手擦拭着她眼角的泪水,“我当然知道。”旋即起身。

  张氏一把拉住他,“你要上哪儿去?”

  “让陛下收回成命。”

  听到丈夫的话张氏再次将他拉住,心里纵然一百个不愿也知道其中牵扯的厉害关系,“官家从来都是一个心思缜密之人,也是一位从来不会顺从大臣意愿的人,而这次却恰恰相反,这说明官家已经派人打听过了惠然,如今是官家多病猜疑之时,官人忘了前枢密院事方之彦与前尚书右仆射章厚的事了吗?官人以宰相之身去非但成不了事还会遭到斥责,这事只能由惠然自己去解。”

  ——咚咚咚!——

  “爹爹,娘,惠然能进来么?”曹舒窈敲门道。

  张氏连忙擦了一把泪水,“进来吧。”

  曹舒窈轻轻推门,很是端庄的迈步走入,眼里似乎没有一丝哀容,随后至爹娘跟前福身道:“爹爹万福,母亲万福。”

  “适才的圣旨,你听见了?”

  曹舒窈点头,“母亲不必责怪爹爹,女儿愿意嫁。”

  张氏挑眉,“太子殿下是成过婚的,而且他的身体...你爹爹是殿下的东宫讲官也与你说过的。”

  “女儿知道。”

  “为什么?”

  曹舒窈低头思索了许久,“女儿想去见见官家。”

  “...”曹纪夫妇对视,张氏楞道:“你想见官家,凭着你爹爹与我是可以带你入宫的,若你要入仕的话我与你爹爹也不会阻止。”

  曹舒窈看了一眼父亲,“爹爹,女儿有些话…”

  “我知道了。”曹纪便起身离去。

  曹舒窈旋即走近母亲轻轻摇头道:“从政令赏罚以及文治武功,女儿就已经知道了官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对于那些文臣来说,官家做的一切皆是有违礼法,女儿想...”曹舒窈低下头,“或许不是大臣选择了女儿,而是官家需要,皇孙年幼,太子妃又仙逝,官家身体不好,皇后殿下年事已高,官家用了三十年建立起来的一切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付之一炬。”

  张氏旋即有些恼怒,“都怪你爹,有事没事就与你说朝政…”

  “母亲。”曹舒窈朝张氏唤道,“是女儿央求着爹爹每日与我说政事的。”

  “官家为的是天下万民,这万民是真正的万民,古来君王莫不尊礼,能做到如此者便只有官家一人,空前绝后,所以女儿不怕那座深宫。”

  张氏自然听懂了曹舒窈的意思,不禁隐忧道:“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姑娘,其他女子有她们各自的命,成败难定,官家尚且…岁月之短,百年之后又与你何干,你又何苦将自己陷于那种地方?”

  曹舒窈抬头,“恕女儿忤逆之言,若人人都与母亲这般想,这才是最可怕的。”

  ---------------------------------

  诏书下达后商贾们在第一时间便将其转印成小报扩散至全城以及诸路各州,曹氏被确立为太子妃之事便于东京城传开。

  一时间酒肆与茶坊内都在相互议论,茶博士将一个戴幞头的贵公子迎进樊楼的雅间,“萧衙内您这边请,小的在二楼给您挑了一个好地儿。”

  萧燕归随着茶博士踏上扶梯登至二楼,垂帘相隔的一间丁字号座位处有几个身穿襕衫的读书人正在喝酒交谈。

  “要说无情还是属天家最甚,这东宫正妻才仙逝不到一年呢。”

  “大礼不是定在明年长夏么,那会儿孝懿皇太子妃小祥也过了,男可再娶,女也可再嫁,这不算无情吧。”

  “我听说册曹家大姑娘为太子妃是为了给皇太子殿下冲喜。”

  “曹家大姑娘今年才及笄吧,可惜了。”

  “冲什么喜,曹家什么背景,东宫势微,若得了曹家…”

  萧燕归听到曹家大姑娘时突然顿步回首,气冲冲的走上前双手撑在一个唇红齿白的书生的桌前,“你适才说的什么?什么曹家姑娘,什么太子妃?”

  书生打量着他的穿戴,“小官人莫急,今日圣旨下达要册门下侍郎曹纪的长女为皇太子妃,这消息都已经传开了。”

  萧燕归瞪着双眼旋即转身提步急匆匆的跑下楼。

  “哎,官人您不吃酒了?”

  “叫林兄与陈兄自个儿吃好,都记我账上。”萧燕归扬起手挥了挥。

  “好嘞。”

  --------------------------------

  诏书下达的同时还带来了赏赐,以首饰居多,以及南海进献的珍珠,女使跪伏在曹舒窈膝前。

  “你挑些钟意的首饰,这些都是大内的赏赐之物,足够你半生之用,寻个好人家出嫁,或是买座院子好好生活。”

  “奴不走,姑娘去哪儿,奴便跟着去哪儿。”名唤阿慈的女使旋即哭着红肿的双眼。

  “宫门一旦入了便再也出不去,谁都没有例外,我此去并非寻常路,你还这么年轻,没必要跟着我搭上一辈子。”

  阿慈跪在曹舒窈腿侧抬起湿红的眸子,“奴不明白,姑娘为何甘愿嫁到东宫,外面都说太子殿下是邪祟上身,娶您只是为了冲喜。”

  “有人在黑暗中点亮火炬,但没有所谓长明,上位者主宰苍生,却也被权力羁绊,逆风而行如不能顺利延续,那么必遭无尽的反噬,想要一个真正的盛世,总要有人出头为之牺牲。”曹舒窈轻轻拍了拍女使的肩膀,“所有人,都应当活在阳光之下受到平等的待遇才对。”

  “姑娘这样说,可是因为官家的政令,姑娘愿意嫁入东宫,是与官家有关么?”

  曹舒窈点头又摇头,“在我看来,官家与所有帝王都不一样,即便或多或少是受的皇后殿下影响,能做到如此,除了手中权力便是心中魄力,私心是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的,但至少官家值得女子敬重。”

  曹舒窈从座上起身至镜台前坐下,“人都道天家薄幸,君王寡爱,皇太子因太子妃而卧病…”曹舒窈眯起深邃的眼睛,“倒真是不同寻常。”

  “太子因太子妃仙逝而伤心过度,姑娘就不担忧日后皇太子殿下对您...”

  “我倒希望他冷淡,做到相敬如宾即可。”

  -------------------------------------

  ——殿帅府——

  萧燕归被几个穿红袄的禁卫捆住,一脸蛮横的怒瞪着父亲,“若不是大人非要等到那道人占卜的所谓及冠吉日,曹姑娘又怎么会被选为皇太子妃,放开我,我要去找姑母。”

  “将他关到西院的宅子里去,这段时间不准他踏出房门半步。”

  “是。”

  “你凭什么这么对我,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萧燕归挣扎着。

  “带走。”

  “娘!”萧燕归被人架着扭头道,“您帮着儿子劝劝爹爹呀。”

  “大郎,你就听你爹爹的话吧,这段时间安安心心的待在家。”

  -------------------------------------

  各个市坊酒家茶肆内几乎都会备着几分小报以供客人吃酒喝茶时阅览,内侍走进一家炙肉铺子,“秦娘子,还和从前一样两只野兔肉,肉要切细。”

  “好嘞。”

  内侍端着手站在炙肉的架子前,一阵寒风从门口袭来,将架子旁搁着的几本小报吹开,皇太子妃三个字映入眼帘。

  内侍便上前弓腰将小报拿起,妇人一边切着兔肉一边道:“今儿刚出的小报,朝廷的文书还没有下派到州县呢,这京里的小报就铺天盖地了,这几分还是别人送上门的,没收一个铜板,也不知道为何。”

  诏令下达还不到一个时辰,商贾印好小报便命伙计白送到各个巷子街口等有名气的铺子里,片刻功夫便使得整个东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内侍瞧着小报的内容,“上柱国曹允玄孙...”

  “莫非小官人认得?”妇人将切好的兔肉包好,“也是,小官人是大内出来的,什么样的贵人不认得。”

  内侍没有回话只是多拿了几个铜板出来,“秦娘子,这份小报我向你买了。”

  “不用,小官人要是要的话拿走便是,妇人我也不识得几个字。”妇人将两包肉系好绳子,“给。”

  “多谢。”

  内侍将野兔肉接过出店后跨上马车,催促着车夫驾马回到公主宅。

  益国公主听着马蹄声便从院子里跑出,“彦川,今儿的兔肉买到了么?”

  内侍将两包裹油纸的兔肉奉上,“公主。”旋即又将小报呈上,“官家下旨替太子殿下选妃,已经定了春明坊曹家的大姑娘曹舒窈。”

  益国公主捻起一根竹签,“太子妃?”

  内侍点头,“就是今日上午下的圣旨,以这小报出来的时辰,怕是板上钉钉了。”

  益国公主将兔肉放下旋即接过小报翻看了几页,“可是先皇太子妃才故去没多久啊,爹爹为什么就急着给哥哥纳妃呢?”

  “是朝臣的意思。”

  “所以他们选了曹家?”

  “是,他们说曹氏贤惠端庄,在朝臣的内眷里被众多大娘子青睐,所以在举荐时朝臣们达成一致共同选出了曹氏。”

  益国公主放下小报重新捻起竹签串起一块兔肉送入嘴中,“朝臣朝臣,他们眼里尽是利益,嫂嫂尸骨未寒便怂恿着哥哥续弦,别以为我不知道他们盘算什么,爹爹身体不好便都盯上了东宫,一群居心叵测的老顽固。”

  内侍走上前躬身道:“恕小人直言,如今满朝文武都在为将来作盘算,正是因为官家的身体,而太子殿下正值盛年,解了心结这病自然也就解了,先前公主曾有争储之嫌,朝中无人敢议那是因为有官家的护佑,倘若...”内侍低下头,“小人是说万一,届时新君会将公主您如何呢?”

  内侍旋即跪伏,“小人有一个不臣的推测,有没有可能太子是装病,以博得群臣怜惜,太子殿下的所有隐忍,如今换来了臣民之心,以邪祟之名好为在太子妃殿下仙逝后的纳妃正名,这样指责就不会降到太子殿下身上,又能为东宫添得助力,但这只是小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推测,也有可能太子殿下是真的仁善,但新君之后,公主又要何去何从呢?”

  内侍抬头望着益国公主,“朝臣请奏以皇家颜面为公主挑选驸马,公主不愿,陛下便由着公主反而去责怪大臣,那么嗣君将来也会如此么?”

  “我知道,”益国公主垂下手,“大哥和爹爹不一样,最该为自己做打算的,应当还是自己。”

  “小人打听到曹氏除贤良的名声还有就是性子,少沉稳,能够在权贵之家游走而做到宠辱不惊,是个不同寻常的女子,也有人说她生来便是命星。”

  “何为命星?”益国公主盯着内侍旋即冷笑一声,“我从不信这些。”

  ※※※※※※※※※※※※※※※※※※※※

  曹不是简单的人,她出场与人对话的时候才十二三岁,城府可以比肩女主。

  至于提到包办婚姻,古代的士族能有几家不是如此呢,更何况在宋代儒学发展到新高度的时代。

  古人没有手机,通信缓慢,青梅竹马有,但少,人家可没什么时间谈恋爱,到了合适的年龄有媒人说媒,门当户对,男方可以去女方家探视,看上了就定了,基本上都是先婚后爱。

  另外我再说说这个联姻,我写的已经不复杂了,曹氏自己说过京城内的士家关系盘根交错,宰相与宰相,宰相与将门,皇室与将门,这在北宋是非常普遍,可以去搜一个人,钱怀演(以前提到过这个人,吴越王的后人,曾把太宗还是太.祖赐给他们家的宅子捐赠出来了)他的所有儿女几乎都成了他的联姻工具,将门,相门,乃至皇室全是他的姻亲,一个亲家倒了还有另外的。

  这文就像一场戏,除了看客每个人都在演,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曹氏的话里又有几分真假。

  另外再说一下,为什么文里的女性是被女主推着走的,没有话语权谁敢当出头鸟,君权男尊时代,女性的地位可见,都不是谁肚子里的蛔虫,谁知道皇帝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需要经过一个疑惑到解惑再到相信的过程(但女主已经没时间了)我相信肯定会有很多和曹这样的人,只是时代所迫,无能为力罢了,请不要用现代思维去看古代,这样只会压抑。感谢在2020-07-22 17:14:35~2020-07-23 05:36: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夏小花是我的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interj、坏小子 2个;deeplove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在路上 1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