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女庶王 > 克定厥家

女庶王 克定厥家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10:06:57 来源:免费小说

  楚王看着梁文傅, 江陵解元身着襕衫端合着青缘双袖,面对一国亲王仍以一副从容之姿站定,面不改色, 可见其城府。

  楚王负手从其身侧走过,“本王且信你这一次,但仅只有这一次,不是因为你。”

  “贡员知道,在皇太子殿下的计划里,皇子出班外廷前, 陛下会诏六王您与三王一同问政, 六王既已知,以六王的聪明才智,如何应对想来不用贡员多言。”

  “如此, 贡员就先行告退。”梁文傅合袖微微躬身。

  “本王不管你是太子还是赵王的人,你若负她, 我绝不饶你!”楚王放出狠话

  梁文傅再次站定旋即转过身正对楚王, 微微躬身道:“上元将至,贡员在此提前恭贺六王,上元安康。”

  解元离去后卫桓独自盯凝了策论许久, 想了一番思索了许久后还是将其烧毁。

  “六子!”

  “阿郎?”

  “隆德开国公是否要回来了?”

  “回阿郎, 听王妃说正旦大朝那日能够赶回。”

  前院的府卫匆匆跑到书斋禀报, “阿郎, 大内传来消息, 官家召见。”

  卫桓看了一眼小六子,“你就不要跟我去了。”

  “阿郎这是?”

  “我此去, 可能会有凶险。”

  小六子大惊, “啊, 阿郎去大内怎么会有凶险呢,那这…”

  “他们不愿意放过我,我有什么办法呢。”

  “王妃还未回来,要不阿郎先等王妃回来再做商定?”

  “天子传召,岂能等?”卫桓浅笑着拍了拍小六子的肩膀,“放心吧,退而求其次,我不会有事的。”

  主子云淡风轻的样子更让他担忧,可是作为内侍又能做什么,人微言轻便只有遵守本分,“那小人去拿阿郎的公服。”

  卫桓看着窗外的天色已渐入黄昏,离宫门关闭的时辰也近了。

  “隆德开国公…”楚王深深注视着西南方向,“早些回来才好,否则等我死了你们家的期望岂不没了?”说到此,她略为讽刺的一笑。

  “阿郎,公服与玉带。”小六子颤着双手。

  卫桓走近,摸了摸亲王玉带玉带銙上特制的刻纹,“没有想到,这么快就来了。”

  “阿郎在说什么呀?”

  她收回手摇头道:“没什么,若王妃问起,你就说我进宫问安视膳去了。”

  “可刚刚阿郎不是还说…”

  “嘘。”卫桓脱下身上的便服,比了个手势,随后穿上公服轻声道:“等她回来,宫门已经闭了不要与她提及。”

  圣驾在大内,故宫门关闭的时间比旧城门要早一些。

  “阿郎是怕王妃担忧么?”

  卫桓坐下,小六子拾起梳子给她重新梳头束发,看着桌子上的铜镜,里面的人似乎很是无奈,遂颤着双眼,“是吧…我也不知道。”

  楚王府等候的马车缓缓使动,皇帝宣召皇城司的禁卫便没敢拦她。

  皇帝御文德殿,皇太子也在。

  “臣,”楚王至御前缓缓屈膝,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缓缓磕头,“恭请圣安,圣躬今日安否何如?”

  “朕…”皇帝抬起头,“躬安。”旋即朝内侍招手,“来人,赐座。”

  赵慈搬来一张凳子放在皇帝跟前,“谢陛下。”楚王便起身坐下,毕恭毕敬的问道:“陛下此次召臣来?”

  “马上便是正旦,年关将近你也早已经婚冠,按祖制便该出班外廷。”

  “臣自知祖训有言,本朝皇子不得参政,大王是储君故而无碍。”

  楚王没有争夺之心,这是太子与赵王都知道的事,皇帝如今也看得出来,“朕福薄,膝下只剩你们兄弟三人,朕老了,今后卫家的江山还是要有你们兄弟来守,你们是手足,应当互相搀扶,以防贼子不轨之心。”

  “陛下如今正值盛年,且陛下为天子,有紫薇星所照,皇天庇佑必能福寿绵长。”

  “六哥去了一趟蜀地,这官话是一套一套的,啊?”皇帝朝太子与赵慈各笑了一下。

  “三郎朕已经召他问过话了,他一直与朕推荐你,说六哥虽是你们三兄弟里最年幼的,但对于治理家国有自己的见解之道,又说你虽爱玩了些,可并没有荒废课业,还说你想替朕与太子分忧,所以今日朕召你来便是想问问你的治国良策,你若说得好,朕便即可让审官院考课,许你出廷任职。”

  皇帝说的是任职,而不是空有头衔的阶官,楚王低下头,“太宗曾言,本朝皇子职责只在问安视膳,臣要是说了便是忤逆。”

  “朕许你说。”

  楚王怯怯道:“那臣要是说的不好…”

  “赦你无罪。”皇帝一副君无戏言的样子,很是宽和大度。

  卫桓攥在腹前的双手张开,移到了两个膝盖上,紫色的袖子便垂到了地下,“臣只在蜀地的三年里接触过地方政务,师父也只教君子圣贤之道,仁者爱人,蜀地亦为西南边境,设有边防,如今我朝经三代,其疆土已是远朝太宗鼎盛时,”说罢,她便起身朝皇帝躬身,“陛下威武。”旋即又坐下,“然如今战事已定,臣认为,陛下应当与自己讲和,与天下讲和,不该…一味尊武而应文武并重才对。”

  “太.祖高皇帝握兵权而取天下,太宗用文而固天下,如今两朝过去国家得以止戈安定,臣以为应当文武并重,而非学前朝武帝穷兵黩武,以大国之力屠戮小国,即便是胜了,除了那点虚荣的威名,就只有…百害!天子者,坐拥天下,百姓为其子民,当施行仁政,与民教化,民心所归,才是王道,仁政施,而武不可废,国家废武,意在防内乱,防内而疏忽了外,即是外患的根源,但若一味尊武,不但使武将拥兵自重,亦使国家冗兵,致使国库不堪负重。”

  “不仅冗兵,如今朝中冗列、冗局、冗句、冗僭、冗吏,这些总起来便是两个字,冗蠹,当下便是要解决这两个字,改三年为一年开科取士替换冗吏,设立榷场与边境诸邦通商。”

  官制是太.祖所定,为防止武将重权以及为防止丞相专权与结党,故而设官,职,差遣,官无实权往往为头衔品阶,乃领俸禄及章服区别之用。

  “没有想到,六王平日不着调,论起政事也不含糊。”太子静坐在一旁,嘴角上扬。

  “除此外,臣还有进献君王的五法。”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六哥!”太子色变。

  皇帝突然冷下脸,抬手止住太子朝楚王沉声道:“你继续说。”

  “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惟有道者,能备患於未形也,故祸不萌。”歇了一口气,楚王仍继续道:“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於时而察於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後於事。吝於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

  “这些,全都是你自己的主张吗?”皇帝拉沉着一张脸问道,他犹记得紫宸殿内,前废太子上疏反驳齐王的策论,慷慨激昂之词引众臣工齐赞储副仁德,高呼皇帝后继有人。

  卫桓看着脸色越发阴沉的皇帝,“回陛下,是臣自己的。”

  皇帝从座上起身走至楚王跟前,她刚想起身却被父亲强有力的手掌按下,她似不知情,楞看着皇帝,“陛下?”

  “你可知道你适才所说,与那前朝罪人之论,如出一辙?”皇帝攥起楚王的衣襟,恶狠狠的盯着她。

  附和国情的策论本没有错,但是错就错在她提及了皇帝为人臣而不忠的旧事,这便引起了皇帝的憎恶。

  “前朝罪人?”

  “你是朕的儿子吗?”

  楚王将头撇过,此举更加引起皇帝的愤怒与不满,遂狠狠将其甩下。

  一旁的赵慈看的心疼,“陛下,六王他不知...”

  皇帝指着楚王大吼,“说话!”

  “爹爹,六哥他...”

  皇帝盛怒,甚至迁于太子,“还有你,你给朕滚回东宫!”

  皇太子只好胆怯的躬身退离。

  皇帝低头看着趴在地上的楚王,眸子里尽是凶狠与厌恶毫无半点父子怜惜之情,“你为什么要忤逆朕?”

  “臣没有!”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皇帝半眯着眼恶狠狠道:“人人都说你宽厚,你仁德,朕怎么也没有想到,你竟然与那罪人一样。”

  楚王连连摇头,“臣只是回答陛下,说了实话而已。”

  皇帝瞪圆双目,怒喝道:“庭杖,庭杖,萧显符人呢?”

  萧显符闻讯赶入殿,“臣在。”

  “拉出去,庭杖三十!”

  萧显符看着趴在地上的楚王,周围一片凌乱,十分犹豫道:“陛下,这...”

  “怎么,连你也要忤逆朕?”

  萧显符当即跪下,“臣不敢。”

  皇帝甩袖,“给朕带下去,打死了不怪罪你。”

  皇帝的怒火已经写全在了脸上,萧显符只得听从吩咐,“是。”

  “陛下说过赦臣无罪…”

  “拉下去!”

  文德殿前的钟鼓楼下围着一众皇城司禁军,萧显符命人将仗刑用具搬出。

  正旦将至,文德殿两侧长廊上都已经挂上了红色的灯笼,正月初一有大朝,故而如今是大内臣工聚集在朝堂办公最多的时候,皇帝仗刑楚王的消息很快就从文德殿传到了军政二府。

  行刑前皇帝从文德殿走出,“你告诉朕,那些话不是你说的。”

  “就算不是我说的,陛下就会放过我了么?”楚王瞪着通红的双眼,“究竟是太子殿下想要试探我,还是陛下您呢?”

  皇帝紧锁眉头凝视许久,旋即拂袖离去。

  “爹爹!”楚王颤道。

  “从始至终,我都没有想过要与大哥与三哥争。”

  皇帝止步,僵持了许久后又转身走回她跟前,半蹲着将声音压得极低,眼里的心狠却不见有所收敛,“那么由朕告诉你,在朕心里,你就不该出生。”

  皇帝转身走上文德殿的台阶,背对着众人闭眼道:“楚王忤逆君父,不忠不孝,庭杖三十,押,宗正寺听候发落。”说完,连头都不回就跨步迈进了大殿。

  ——-————————

  东宫

  卫曙喝了一口茶舒缓,旋即问道:“那策论,他就没有起疑心?”

  “回殿下,楚王聪慧,不仅起了疑心,而且还知道这是前朝废太子与当今天子对峙的策论。”

  卫曙大惊,“他知道?”揉了揉自己的手背,“当年这件事差点让爹爹失去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出廷机会,爹爹尤为忌讳此事,故而从不让人提起,本宫都是由外祖所告知的,他怎么会知道?”

  “这个,臣也不得而知。”

  “他既然知道了,为何又在要在殿内照旧说出,这不是明知是火坑还要往里跳吗。”

  “这也许才是楚王的高明之处。”

  “此话怎讲?”

  “萧家想扶持楚王,可陛下会允吗?萧家权重,陛下不允有用吗?”

  卫曙大悟,“冠礼之上赐单名,让臣工与百姓纷纷猜疑,娶了萧氏之女更是剑锋所指,六王看似是惹祸其实是避祸?”

  年轻人浅笑,合着双袖微躬身道:“隆德开国公快回京了,明日便到。”

  “你有何良策?”

  “楚王看似不争,实则是以退为进避其锋芒,他想做的,无非是想避开您与赵王,明哲保身。”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本宫倒真没有想到过老六的心思竟然如此之深,也未曾想到他竟然对自己如此狠心,真叫本宫,”卫曙眯起双眼,“不得不堤防。”

  “臣已经告诉楚王,臣,是您的人。”

  卫曙大睁着眼镜惊住,“什么,你告诉了他,那他还会信你吗?”

  “他会信的。”年轻的举子说的极为自信。

  “为什么?”

  举子低下头,浅笑道:“因为臣,了解他。”

  ※※※※※※※※※※※※※※※※※※※※

  全文在此,是先秦刘向所编。《六亲五法》

  以家为乡,乡不可为也;以乡为国,国不可为也;以国为天下,天下不可为也。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毋曰不同生,远者不听;毋曰不同乡,远者不行;毋曰不同国,远者不从。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

  御民之辔,在上之所贵;道民之门,在上之所先;召民之路,在上之所好恶。故君求之,则臣得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好之,则臣服之;君恶之,则臣匿之。毋蔽汝恶,毋异汝度,贤者将不汝助。言室满室,言堂满堂,是谓圣王。城郭沟渠,不足以固守;兵甲强力,不足以应敌;博地多财,不足以有众。惟有道者,能备患於未形也,故祸不萌。

  天下不患无臣,患无君以使之;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故知时者,可立以为长;无私者,可置以为政;审於时而察於用,而能备官者,可奉以为君也。缓者,後於事;吝於财者,失所亲;信小人者,失士。

  具体意思应该不难看懂,不过也不重要啦,只是作者菌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挺好的。

  梁文傅—博 因为有修改哦,觉得博不好听,可能有些地方没改到。 问安视膳这个礼出自周礼,最先是周文王为世子时问候父亲的,每天早晚。

  情人节的小剧场

  某日楚王从揽月楼骑马回家,刚下马想要把马鞭扔给小六子,然后接的人…

  于是就有了这一幕,楚王府的柴房门窗紧闭,小桓抱头怂跪在王妃脚前。

  王妃手持马鞭,冷冷的看着小桓,“说,你到底干嘛去了?”

  小桓便怯怯的抬头,“今天是情人节啊,当然是给你准备礼物去了。”

  “还有呢?”

  “还…还有?”小桓转念一想,别是去揽月楼被媳妇儿发现了吧,于是咳了两声,“怕你不放心,所以我去找前任…哦不,暗恋对象,哦不不不,曾经的明恋对象,撇清关系了!”

  那啥,为什么在柴房,因为咱小六好歹是亲王~

  以及前任暗恋啥的,小剧场纯属瞎掰,与正剧无关,小六真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