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73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73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马车里,封二小姐正端坐一旁,三堂妹一上来就念叨起那个宁小先生,直说没见过这么俊秀的男人。

  “是和大堂兄不一样的好看,眉清目秀的,笑起来就让人觉得心里暖。”

  “说话也不一样,像书里写的那些文绉绉的……反正和家里的兄弟都不一样!”

  封二小姐坐在车上,默默听着堂妹念叨宁小先生。

  她坐了一会儿,终于终于还是忍不住好奇,掀起了车帘子。

  正看到一位青衣少年少年拱手,与自家堂兄弟作别。

  的确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眉目俊美,仪态清正,一派清雅风流的模样。

  封二小姐摸了一下耳上的东珠,收敛眉眼,也不知心中想到了什么。

  第72章

  封家女眷走了以后, 宁村作坊就关店了。

  众人:?!

  就真·关门了,门板都盖上了,大门紧闭。

  这一波操作让全朱雀大街的人都猝不及防。

  本来还想着等封家人走就进去看看, 结果人是走了,宁府作坊也结束营业, 这这这这什么意思啊!?

  实在看不懂套路, 众人心有不甘地回转,有心思的开始拐弯抹角地打探情况。

  这一问还真找到点关系, 有人在店门口看到了西城卖肉的梅大婶子。再仔细一问, 原来梅大婶子土鳖翻身, 摇身一变,竟然成了朱雀大街巷子尾那家店铺的掌柜了!

  消息一出,三山巷子立刻热闹了起来。张屠户、张屠户的婆娘, 张家隔壁的邻居纷纷上门,梅大娘遇到了不少“旧交”,个个都是一脸久别重逢的激动, 全然忘了一个月前还因为卖肉拌过嘴。

  “妹子你不是跟着儿子出城去了吗?咋忽然回来就成了掌柜?”

  “妹子这铺子的东家是谁呀?这么气派,是京中了不得的贵人吧?”

  “梅娘子你家铺子里卖的是啥?咋第一天就关门了?是不是生意不好做?”

  林林总总, 反正一个目的, 就是挖出“宁家作坊”的老底。

  这种情况也在宁非的预料之中。他给梅大娘定的策略就是吹牛,吹得越厉害越高大上越好, 九句假话里掺一句真话,适当的时候还可以卖卖惨。

  “儿子不顶用, 屁都没混出来, 还是得靠老娘补贴他过活!”

  “什么享福!分明是那小子欠了外债,想诓老娘重操旧业哩!”

  “哈,老娘倒是想, 可现在哪家楼子敢收老娘?做龟公吗?”

  “店里卖啥?都是好东西呀!老娘以前在楼子里也算见多识广,但主家卖的花皂可是见都没见过哩!还带香味的,是达官贵人才能用的宝贝!”

  “还是养闺女顶用,让个西海国的老爷看中了,人家主家是西海国大商人,顶顶有钱的大户人家,这种小铺子还看不上眼哩。”

  “西海国在哪?在草原北头!听我们家女婿说,要穿过荒漠和沙地才能到,还得坐船过海!”

  “啊,萍花跟她相公走了,她怀着孩子不能坐船,得从沙漠那边绕路,可辛苦哩!这小崽子是女婿前头那房生的,不听话的紧,可不能让他抢我外孙的家业!”

  反正吹牛不要钱,梅大娘每次说的都不一样,竟然也没人挑她的毛病。

  她一个杀猪大婶没见识,瞎说乱讲很正常,但丑女儿给人当了续弦应该是不假的,不然凭啥她能当掌柜。

  众人越发觉得这事靠谱。

  于是这几天,被街坊和“朋友”簇拥的梅大娘每天都过得很滋润。好东西不要钱地送上门,奉承话听得耳朵长茧,以前那些黑眼白眼看不上她的邻居,现在也都换了一张谄媚面孔,成了她的“好姐妹”。

  不过关于“宁家作坊”的消息也逐渐流传了出来。听说只做高门贵人的生意,卖的是旁人听都没听过,只配给世家使用的香皂、洗发水和牙膏。

  这话全城的人都相信。毕竟前几天封家女眷买走大量礼盒的事都看在眼中,封家人总不会做假,宁家作坊是真有好东西。

  可偏偏,作坊自那天起便再没开张,说是只送货去京城,不做定安城里的买卖。

  这下,朱雀大街上的南北商人开始动脑筋了。

  不做定安城的生意,那这家店最多是个转运点,梅大娘也算不得掌柜,最多是个看店的伙计。

  但伙计也有伙计的用法。走商的人都知道送货必然有损耗。一车米从京城出发,送到边城能剩三分之一就很了不得,缺的那些当然有自然损耗,也有人为抠出来的好处费,当做损耗一并报了。

  若是能说动那个胡妇……

  反正看店也没啥油水,多报些减损是不就还能捞一笔?!

  于是,梅大娘的身边渐渐多了一些奇怪的声音。比如“不开张没得赚啊”,“送货上京吃力不讨好”,“切莫只知道出死力,给旁人做了嫁衣啊”之类的,旁敲侧击撺掇梅大娘监守自盗。

  梅大娘开始还坚定拒绝,可话听得多了耳朵也有些软,终于有一天吐了口风。

  “那……损耗也不能太多不是?多了主家会疑心的。”

  这话是对着以前一个张屠户的婆娘说的,这婆娘得了口信,喜不自胜地回去告诉了东家。差人办事的是个南郡商人,一听说胡人娘子松口了,挂着八字胡的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哼,胡人贪婪,只认铜钱,没得风骨。”

  背后骂得起劲,可是第二天,南郡商人还是在张屠户婆娘的引荐下,上门拜访了梅大娘。

  他倒也乖觉,在“只认铜钱”的梅大娘面前也不聊风骨的事,反而一脸谦逊地点出自己是在替南郡陆家采买的货品。

  梅大娘不知道陆家,但看商贾那掩饰不住的倨傲,她猜这是个很厉害的世家大族。

  嘿嘿嘿,本来就准备炒高价,肥羊送上门还客气啥?!这次梅大娘拿出杀猪的本领,一把宰客刀舞得虎虎生风,四色的花皂竟然叫出十倍的价格。

  南郡商人一阵肉痛,打心眼里觉得这价格太高了。这不就是个边城么?京里卖的皂角粉也没这样贵的价格,果真胡人只认铜钱。

  可等梅大娘给他看了试用装,南郡商人就不吭声了。

  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的皂粉,而是一颗颗如玉石雕琢且散发香气的神奇物件,每一颗的味道都不同,用它洗手,手上还残留着香气。

  还有那君子皂,清淡却隐有芬芳,绝对会是世家郎君的心头好!

  南郡商人其实不是自己说的是陆家采买,他来自一个靠陆家鼻息生存的小家族,这次出来是替主家寻觅些稀罕物送礼。

  陆家郎君多名士,君子皂和君子套盒都做得风雅有趣,听闻当今陆家郎主和胞弟都是绘画大家,最爱高洁之物,郎君们一定会喜欢。

  最妙的是,这是西海送入本朝的第一批货,赶着让封家订走了一些,余下的不足入京,还在等后面补充。

  也就是说,现在大业朝上下,除了封家以外没人用过花皂和套盒,他要是能抓住这个时机献给陆家郎主,那绝对是独一份的光彩!

  想到这里,南郡商人咬了咬牙,忍着肉痛定下了五十个套盒。

  他倒是想要更多,但梅大娘死活不松口,非说再多主家就要觉察,只得作罢。

  这样的“肮脏交易”频繁在定安城发生,等宁非收到消息的时候,梅婶子已经把宁府作坊的存货都卖光了。

  宁非暗暗感叹,这位之前跳过“掌中舞”的大娘真心长袖善舞,能脚踩七八条船还不翻,竟然把每个客户都哄得高高兴兴,都以为自己占了独一份的大便宜!

  人才!真是人才啊!

  觉得占便宜的不仅仅是南来北往的商人,揣着足光散回家的封小弟也是一本满足。

  他终于能把他的多宝阁填满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墨宗出品,他小非哥的定制,洗脚粉连大哥都没有份。

  回府以后他就想溜回自己的院子,却好巧不巧,被他爹派来的常随叫去了正院。

  封大都护大马金刀坐在榻上,面前还摊着一张羊皮,上面绘得正是漠南草原地形图。

  见两个儿子进来,伸手随便指了指榻。

  “来得正好,我准备出兵狮子口,在下雪前把胡骑推到祡岭西线,你们看如何?”

  听他这样说,封恺微微皱眉。

  “父亲,原本不是计划开春,为何忽然提前。”

  “嘿嘿嘿。”

  封大都护抓了抓头。

  “这不是有水泥和火炕了嘛!祡岭西线到冬天就封冻,以前不占那是因为要冻死人,但地都是好地啊,盖个坞堡就能推到胡人的拆打城,不要白不要!”

  “现在咱们有这两样宝贝,为啥还等着胡人顶着老子的脑门晃悠?!老子冬天把地圈好,开春胡人再想过来,那就得拿命来换!”

  封恺微微敛目,沉吟了片刻,觉得这计划虽然激进了些,倒也不是不可行。

  左右祡岭都是要拿回来的,不能留给胡人做南下的缓冲。

  “也好。”

  封恺点了点头,目光中闪过一抹刀锋。

  “那我明天就去准备,天气已经开始变冷了,不知何时就会下雪,要出兵还是尽快。”

  “正该如此。”

  封大都护的眼眸一直盯在地图上。

  “倒是多亏你那位小友,不然我也不敢如此抢进。若是此役能成,墨宗便是大功劳,人家要的九凌湖得尽快给了,免得说我们封家人不讲信用。”

  “自然。”

  商量完了正事,封大都护目光一转,瞄到在一旁装鹌鹑的封小弟。

  “广原这次也跟你大哥去长长见识,别见天在城里乱窜。你怀里鼓鼓囊囊的,揣的那是什么?”

  听老爹这样问,封小弟的心中立刻闪出一抹不祥的预感。

  “没啥,就是个木盒。”

  他蔫巴巴地说道。

  “木盒?”

  风大都护眼神贼尖。

  “那不是墨宗的盒子吗?三丫头今天抱回来不少,把你堂叔的私房都抠没了。你那里面装的是啥?”

  大哥就在跟前,封小弟也不敢跟老爹撒谎,正好承认是宁非送的洗脚粉。

  “泡脚的?”

  一听这个,封大都护忽然觉得脚痒,很习惯地朝着幼子伸出手。

  “拿来让你爹我试试。”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