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295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95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彭、王,李、钊,还有些他叫不上名字的小世家……整个泰康坊,竟然没有一家走脱!

  目光之所及,那些骑在马上的校尉都手握名单,按照上面的名字一一对人,显然是有备而来!

  司马烨这是想干什么?难不成他真要将世家一网打尽!?

  一想到这个可能,贺岳景平就感觉浑身发寒。

  疯了!是真的疯了!

  那疯子明明知道,住在泰康坊的都是各家族派驻在鼎丰城的代表,就算全部都砍头,世家也不会因此断绝,反而会激发大家的反抗。

  司马烨的心腹图元安已经被派去征讨阊洲城,随行十万大军还有粮草,现在鼎丰城不说兵力空虚,但家底也绝对不算殷实。若真几家联合反击,司马烨都等不到图元安回防支援的那一日!

  等等,不对!

  贺岳景平蓦地想到了一个可能。

  司马烨……他真的派了10万大军给图元安吗?

  胡人的左谷蠡王带兵从阊洲进逼西河王的地盘,一路势如破竹打入旧京,中间的通路却被封恺率领的黑甲军截断,目前被封锁在原京畿地区,阊洲城和恒寿城兵力空虚。

  图元安可是一员猛将,按说拿下阊洲根本用不了10万大军。

  东山军的调度一向只掌握在司马烨的手中。他到底给了图元安多少人马,朝中没人知道,这十万之数还是司马烨在朝中要他们缴交战时税赋,各大世家根据数量估算出来的。

  若那疯子真的虚晃一枪,那他们这亏可是吃的要死人了!

  这个疑问,当天晚上贺岳景平得到了答案。

  当司马烨的身影出现在阴暗潮湿的天牢,贺岳家主的眼球骤然充血,开始不自觉地把牙齿咬得咯吱作响。

  “竖子!你还敢来?!”

  他哑着声音喝道。

  见他这样激动,司马烨微微一笑。

  “有何不敢?”

  “朕留着你们几个老匹夫活到现在,便是为解胸口的一口恶气,不然哪还用得给你们一顿断头饭吃,直接拉去菜市口斩头多便宜!”

  这句话,越发戳中了贺岳景平的痛点。

  他原本以为,就算司马烨想要发难,那至少也会有一两日的宽裕时间,拉人到大牢关押候审,秋后问罪。

  结果万万没想到,疯子根本没有这个耐心。东山军把人从泰康坊拉出来之后,除了被押上囚车的几个嫡系,余下众人直接送去了法场。问都不问一句啊,不分男女老幼,直接就地处刑,连句喊冤的机会也不给。

  这一日,鼎丰城中血流成河,哀嚎遍地,空气中飘荡的都是铁锈的味道,原本繁华精致的泰康坊成了死地。

  “疯子!疯子!你就不怕有损阴德,祸及子孙?!”

  贺岳景平撕声道。

  “子孙?”

  司马烨也不知想要什么,阴郁的脸上一阵扭曲。

  他默默的蹲下身,凑近了贺岳景平关押的牢房,轻声问道。

  “老匹夫,你把女儿送进宫,是想让她怀上朕的种吧?”

  “你不是看不起朕的出身,觉得朕粗鄙暴虐,你把你养的精心的女儿让朕糟蹋,也算是忍辱负重吧?”

  他忽然咧了咧嘴,露出一个没有笑意的表情。

  “等做了胎,你们就开始帮他收拾的竞争对手,费尽心机要算计其他的女人,让她们要么生不下孩子,要么生下来也养不活。你们这些世家,表面上光风霁月,实则什么腌脏事都做得出来,用药祸害个孩子,那都是轻车熟路的吧!”

  “就让那孩子,外表看着康健,实则内里的脏腑全都破败,长到几岁便缠绵病榻,最后无声无息的死掉。命大的也没什么,就算侥幸活到成年,身体也被糟践的不行了。可怜他还一无所知,等发现的时候已然药石罔医。”

  贺岳景平开始还听得心惊,可越听到后来越觉得莫名其妙。

  司马烨是真疯了,说出口的话都云山雾罩,不着四六,这些与他送女入宫有甚关系?!他从登基到现在,根本一个孩儿都没没生出来呢!

  司马烨这话说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他原本是老东山王一个不甚起眼的孩子,生母是一位小世家的女郎,在他出生后不久便死了,司马烨名义上是归老东山王妃照管。

  刚巧王妃也刚刚失去了亲子,对这一群庶子极为厌烦,一心扑在如何生下嫡子的事情上。

  结果折腾了好几年,老东山王妃也没有诞下一子半女,反倒是把自己的身体给弄坏了。确定没有生育的希望之后,老王妃终于把目光转向了庶子,准备在其中挑一个充作自己的依靠。

  彼时,老东山王有三个儿子,司马烨无母族扶持,在其中一点都不起眼。

  他念书不行,为人粗鄙,性情暴躁,唯有武艺一项不错,比不得另外两名兄弟,出口成章,文雅风仪。

  结果偏偏是他被老东山王妃看中。

  原因倒是很简单,觉得他没脑子、性子急、容易控制。于是在东山王妃的帮助下,司马烨成功上位,成了新的东山王。

  司马烨是养蛊一样长大的孩子,看似娇横暴虐,实则内心强烈缺乏安全感。老东山王在世的时候,他每一天都过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生怕和那两个兄弟一样,死得不明不白。

  等他终于积存好力量,羽翼丰满,便起兵掀翻了压在头上的老王妃。

  他以为就此摆脱桎梏,殊不知一切的祸端早在多年以前便已经埋下,在他最志得意满的时候予以当头一击,直接将他打回到泥泞中。

  一个男人,若是不能让女子怀有身孕,不能孕育自己的子息……

  司马烨的报复犹如雷霆,他恨透了这些盘踞各处的世家。明明天下是司马家的天下,凭什么这些外人要来指手画脚,甚至戕害他们姓司马的人,说杀就杀,如同牛羊牲畜!

  若有一日……他定要杀光这天下的世家!杀光这些吸血的蛆虫,践踏他们的尊荣,断绝他们的传承,要他们也如猪狗一般在泥泞中挣扎绝望!

  开国太祖做不到的,便由他司马烨来做!

  那一夜,东山王属地便如今日的鼎丰城,血流成河,千家绝户。

  可这样一场血腥变故,对外瞒得严严实实,第二日司马烨照常穿衣吃饭,半点都看不出他曾在几个时辰前,下令灭门了自己的嫡母一族。

  这些事,贺岳景平等人自然也是不知道的。

  那时候皇室嫡脉还没断绝,没人在意一个藩王,自然也就不清楚司马烨看似暴躁的外表下藏着多么狠厉的手段。

  现在知道,也晚了。

  第265章

  隆成帝驾崩之后的第三年, 注定是个动荡的年份。

  这一年,在旧京登基的司马良弃城避走南召城,却在白龙山脚下被胡部左谷蠡王俘虏, 进而斩头示众,连带着一并被杀的还有随他一起逃跑的大小世家。

  先正明统帝麾下虞、解二族, 虽然在离开旧京之后选择固守祖地, 然而一族一家难以同来势汹汹的胡骑大军抗衡,两家力战而死, 族人殉难者过九成。

  之后没几日, 东边的光统帝派大将图元安率五万东山军进攻阊洲, 与守城胡骑大战三日夜,终于将冶铁重镇阊洲收复。

  只是收复回来的,是个破破烂烂的阊洲。盘踞在阊洲的胡人眼见守城无望, 凶性大发之下索性一把火烧了城池,将龙泉剑坊中的匠人全数砍死。

  图元安收复阊洲之后,马不停蹄又赶往衡寿城。大军才走了一半, 他就听到世家豪强联合进逼鼎丰城消息,连忙挥师东进驰援。

  从天亮到日落, 在鼎丰城的世家子弟全数被屠戮殆尽。各家家主倒是活得更久一些, 也不过过了一晚上,亲眼见证了族人一个个走向死亡, 最后在惨烈的折磨中咽下最后一口气。

  即便如此,光统帝司马烨似乎犹不解气。

  他命人将各家族长的头砍下来挂在城门外, 尸体扔去乱葬岗不许人收捡, 着实激怒了各家族人。

  仙匀、壑阳、屏铄、阐宁,各地的豪强世族纷纷联合起来,有钱出钱有人出人, 竟然也纠集出一支不少的人马,气势汹汹杀去鼎丰城找光统帝讨说法。

  司马烨原本就是想发难,哪里还会怕这种威胁,索性把几家都宣为反贼,据鼎丰城开战。

  只是他虽然之前做了准备,却还是低估了世家在光统一朝满根错节的力量。东山军一系的军兵将士被他牢牢掌握,但支持朝中运作的文官却全部出身世家。他砍了一朝的脑袋,原本还算能够稳定运行的行政结构彻底崩塌,便只能倚仗自己亲手养出的武官维持。

  这件事,司马烨之前便有考虑。

  他胆敢向世家开刀,之前也算做了完全的准备,着意培养过一批亲随作为替代。

  可从出生就资源匮乏的差距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出身寒门的武将到底比不得世家精心培养出的子弟,军需、补给、粮草调配,开始便是一团混乱。

  反倒是世家联军,自觉面临生死关头,各府都拿出了压箱底的精锐,钱粮物资更是不吝惜地往前线送,竟然也和东山军打了个势均力敌。

  要知道,东山军的将士都在战场历练过几个来回,经验丰富的老兵占了大多数。而光统朝世家联军可不比正明朝的虞解二族,除了石家之外,几乎没有真打过仗的。

  能被这样的兵打了平手,可见东山军后勤补给的混乱。

  几场小胜利也大大鼓舞了联军的士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讨说法”的初衷逐渐变了味道,隐约有“暴君不仁,残害天下”的说法流出。开始只是偶尔发声,之后便越来越高涨,闹到最后,还真就成了造反,推翻暴政,替天行道。

  能这样讲出口的人,心态自然是发生了变化的。

  眼见司马烨现颓势,几个出力最多的世家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司马烨一丝,西南那个寿平郡王也未必能坚持多久,司马家的时代就算是过去了,业朝的权力即将出现真空,接下来多半是各自为政,人人都有机会。

  偌大的中原土地,谁不想拼个出头天呢?你家有船我家有马,共同对抗暴政的时候自然是劲往一处使,可一旦暴政没了,我凭什么还要给你送资源做嫁衣呢?

  各怀心思,谁也不服谁,原本团结的世家联军很快出现了分裂。

  趁他们内乱,司马烨这边也快刀斩乱麻,整理出一套相对有效的行政系统。虽然构架简单粗糙,但应付战时要求已经足够,东山军很快恢复了气力,接连收复了几座失地,把气焰嚣张世家联军打压的抬不起头。

  眼见着节节落败,世家联军也慌了。

  各家的精英都在鼎丰城惨案中殉难,如今出来主持家族的虽然不能说的平庸,但与在光统朝为官的兄弟叔伯没办法比,偏没有一个威望能压得住阵,眼看着就要陷入一团散沙,各自溃逃。

  此次联军若是散了,司马烨便可乘此一路横扫各家地盘,彻底拔出盘踞在光统朝的世家根脉,建立一个完全只受皇帝控制的朝廷。

  这是他祖先都没能做到的事,虽然只有小半壁江山,但只要光统朝能站稳脚跟,稳扎稳打,未来未必不能推进到业朝全境。

  毕生所愿,千钧一发。司马烨半生算计,终于等到了逆转翻盘的契机!

  然而他能看清楚的局势,天下还有人也一样看得到。

  眼看着南江以北即将颠覆时代,有些人瞬间坐不住了。

  先是因战乱避到南郡的义理派抢先发声,慷慨陈词一番司马烨的暴虐不仁,言说业朝太祖与世家有约共治天下,云浮学宫的大德圣人乃是见证人。司马烨身为子孙不遵祖训,不守信诺,是为不孝不义;私开战端,大肆杀戮,为不仁;暴虐狂妄,礼教崩塌;乃亡国之祸端,应推举贤能之人,号召天下共摧之。

  世族多出于义理派,义理派把自己当做云浮学宫正统讲当年事,天下也没人反驳。

  毕竟,真正的苦主墨宗一早就消失在中原地界,跑到边塞打铁去了。

  它一篇檄文写得激昂,但又透着点别的意思,似乎还有下一步动作。众家都在等,在猜测,在观望,看看这天下文汇之地到底能不能请出那樽大佛。

  是的,南郡陆氏一族,世家谱系第一位的超级豪门。按照义理派的标准,天下没有一家能够比陆家最适合带领联军,凝聚士气,与暴君对抗。

  果然,隔天便传来消息。云浮学宫山长带领众弟子跪坐岐江城陆府门前,替天下延请陆家出山,带领世家理顺天道纲常,光复河山。

  陆涛开始是温言相劝,言说陆家不入世多年,他自己年老德薄不足以承担天下大任。眼见着学宫山长态度坚决,他干脆闭门不出,淡薄名利之意甚是坚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