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290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90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第261章

  十二郎护送伤兵回到九凌城的时候, 正好赶上城中的晚饭时间。

  从前线下来的伤兵许多都没来过九凌城,但这个地方的名字还是如雷贯耳,全边城就没有人不知道的。

  这城没有墙, 边界便是乌知河奔流不息的河水,河边建了许多高大的水泥房。

  听来过的兵丁念叨, 这些水泥房都是九凌城里的工坊。织布坊、精工坊、油坊、酒精坊、羊毛坊、皂坊、船坞……远处能看到袅袅上升的烟气, 那里便是产出陌刀的所在。

  虽然没有墙,但也不会真有人认为这座城是不设防的。

  外人不知道, 但边城的老人或是军屯心里都清楚, 雍西关能发展到今天的光景, 这座九凌城便是一切改变的动力源泉,用心脏做比都不为过。

  许多新鲜的事物都是从这里传出去的,不单单是实物, 还有理念。以前谁能想过去把自家丫头、媳妇送去考工坊、上学堂,如今九凌城一招工,谁家都是全员上阵, 哪怕是做惯了家务的老妇,只要人家肯收, 也一样离家出门务工。

  原因无他, 是真的看得到实惠!

  往小了说能手里有了银钱腰板就硬气,能改善和贴补家中生计;往大了说可以造出更多的武器, 乱世中能找一块过安生日子的地方不容易,谁想抢了他们的活路, 他们就敢与谁拼命。

  事实证明, 这个选择是没错的。

  逃难到边城的流民越来越多,边城的地盘也越来越大。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担心城中容纳不了这样多的人口,可有了化肥和农具, 有了水泥造房,来多少人都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边城各县的产出也在稳步提升,边城财政越发宽裕。

  这个时代,人就是财富,但财富也要好好经营才能增值。流民一路过来,也和本地土著分享了不少逃难的经历。他们从中原富庶之地流浪到边城,所见所闻却与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原本的鱼米之乡,天赐粮仓,因为战乱和天灾,如今已然减收绝收;然而本地世家豪强却依旧不知收敛,不但不然佃户休养生息,反而变本加厉的压榨骨血。活不下去的佃户卖儿卖女依旧不能讨得一条生路,只能弃田逃荒,加入流民大军。

  田地无人看管,又遇上天灾**,很快便杂草丛生,成了荒地。有心狠的世家一边派府兵对佃户严加看管,同时还打上了流民的主意,能做活的直接逼迫卖身种地,做不了农活便转为辅兵,送去战场顶替丁役。

  一番骚操作下来,流民们也看清了局势,宁可远赴关外绕路进边城,也不想再靠近中原大城一步。

  这可是有去无回的死亡之城,不是在累死病死饿死在满是荒草的田间,便是被送去前线做炮灰,哪有一丁点活路!

  左右都是死,不如去边城碰碰运气。封家的兵马最近接连收复了忻州、定城,封家不怕胡人,就算边城再穷再苦再艰难,只要拼命,总归是能活的。

  可真等到了边城,流民们才恍然发觉,之前的自己真心是太过天真。

  穷?

  苦?

  生计艰难?

  这特么说的是中原吧!

  就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军屯,你看人家婆娘做菜都不吝惜油汁,米粥插根筷子都不会倒伏,还有人家那些田地……他们种了一辈子地,哪曾见过这样肥壮的秧苗?!

  难不成天下都在闹旱,就边关不受灾吗?

  等安顿下来几日,流民们更深刻感受到边城住民与他们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所思所想和中原大不一样。

  这里有个神奇的地方叫九凌城,只要城里传出什么动静,全边城的住民都深信不疑并积极相应,半点质疑的声音都听不到。

  “那啥……让你们把家里的丫头送进城,你们不怕给人糟蹋了吗?”

  有新落户的流民小声问她家隔壁的婆娘。她这几日都见着对方在教训闺女,催促她好好温习准备,今次一定要考中城中的作坊。

  “啥?糟蹋?”

  隔壁那婆娘翻了个白眼。

  “啥叫糟蹋,管吃管喝做工赚钱,你管这叫糟蹋么!?要不是今次招的是精工坊,有年岁限制的,我老婆子也想被糟蹋糟蹋!”

  流民被噎得说不出话,但又不甘心,于是讪讪地辩道。

  “那毕竟是未出嫁的小娘子啊……名节……”

  她话还没说完,便被隔壁婆娘翻得飞起的白眼打断了。

  “你们啊,既然投了咱们边城,那就别老念叨着你们那什么义理规矩的,和你们想的不一样的事情多着呢,接受不了趁早回中原,你们那什么学宫啥的不都跑去南郡避难了嘛,讲义理往南边走多好!”

  “我们边城,大家都是想要齐心协力好好活的!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机会,不讲来生不讲命定,想吃好穿好你就去拼。我家大郎投了边军,现下在船手学堂念书,能识字能算数,不比一生下来就比人低一头来得爽利!”

  听她这样说,流民不吭声了。

  她不吭声不单单是因为隔壁家的丫头要进城做工,更因为竟然有人家愿意把儿子主动送进军伍,送去战场!

  如今的乱世,从军就等于送死,咋还有人这样炫耀哩!?

  流民的疑惑要等时间去解答,但有些人却马上能够发现变化。

  “城里的工坊是不是多了一些?”

  骑在马上的十二郎朝四周张望了一下,忽然转头问前来接应的三堂妹。

  继十二郎之后,三堂妹也进了九凌城的学坊读书。

  她爹娘原本对于读书这事不置可否,毕竟武将出身的闺女只要练好本事就不会吃亏,以封家现在的实力,三堂妹嫁去任何一家都不会受气。

  读书这事是三堂妹自己张罗的。

  自从知道了十二哥的秘密,她便经常出没在九凌城,一来二去也和城中许多墨宗弟子混得熟稔。

  三堂妹是个小丫头,性子又开朗活泼,没到讲究男女大防的年纪,大家做事也不用避着她,倒是见识了不少城中的稀奇玩意。

  一来二去,她就萌生了上学的念头。

  刚好那段时间家中出了细作,三夫人身边的老妈子暗中撺掇,诱骗二堂姐私会外男。

  封二小姐不傻,不但没有上当,还将计就计配合家族将深埋多年的钉子一网打尽,顺带着绝了陆家的求亲。但此事毕竟对女孩的名声不好,封家有闺女的族人都有些精神紧张,生怕自家的丫头也被外面那些心怀不轨的小子盯上。

  三堂妹的爹娘便是其中的翘楚,两口子商量了一下,觉得以自家闺女的脑子,说不定就被人家勾得一个来一个来的,根本比不了二丫头心思缜密。为了避祸顺带着也存了让丫头长长心的想法,封堂叔和封堂婶答应了闺女的要求,同意送她去九凌城学房读书。

  九凌城,那不就是宁小先生的地盘嘛!大郎和宁小先生的事在封家都过了明路,墨宗又有许多小娘子在学房和作坊活跃,倒是个安全的地界。

  于是这样,抡大锤的三堂妹便包袱款款,和她十二哥一起进了墨宗的学房。考虑到三堂妹年纪小,宁非便安排小姑娘从小一班读起,学习最简单的识字和数术,间或添加一些引导科学兴趣的启蒙课程,学习压力并不算大。

  三堂妹也是个争气的娃,论数学天分可比她十二哥强悍太多,小一班的数学一点就透,乘除法几乎没什么压力就成功掌握。

  但三堂妹偏科,严重的偏科,学数学时候的聪明劲,一到了写字读书就全都散光,每一天都在和全文背诵做殊死搏斗。

  开始的时候宁非还不觉得,等教习小一班的学官过来汇报,他才得知封家竟然出了一个数学奇才。

  可光会算数是不行的啊,三堂妹怎么也是封家的女孩,总不能将来出去做个账房先生,这事传出去好说不好听。

  他想了想,便借着这个由头调整了教学计划,允许有单科天分的生员选择擅长的科目跳级学习,但基础的通识课还是要按时通关,不通关就要反复留级,直到合格才能升班。

  这下三堂妹可乐坏了。

  她本就喜欢算数,这次有机会跟比她大几岁十二哥一起上课,别提心里有多神气了。

  小女娃的胜负心爆棚,每日都在苦读苦练,终于在年底数学考试中勇超十二哥,十分长脸。

  这一次反杀,让封家族人也看到了女娃的潜能。封家擅长数学的人不多,唯二比较明白的封二叔和封六叔,目前一个掌握军需,一个掌握武器采买,都忙得分身乏术。

  一听说三丫头有这算数的本事,封二叔和封六叔都大喜过望。军需采买都是要紧事,不但要找能算明白账目的人,人品还要可靠,三丫头是自家看着长大的孩子,这两点全都符合。

  于是,两人都提出让三堂妹来自己身边帮忙,为了还明争暗夺了一番。

  但三堂妹不乐意。

  她现在正徜徉在数学的海洋中不能自拔呢,那些打算盘便能解决的小问题有啥意思?小宁哥教的代数方程和几何才是她的命!

  不过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三堂妹偶尔也会在九凌城和定安城之间的往来做些接应。就比如说这一次边军伤员到九凌城治疗,便是由她负责接待,业务直接与十二哥对接。

  听到十二哥问起城中的变化,三堂妹点了点头。

  “是呀,城中新开了不少作坊哩,不单单是小宁哥主持建造的,还有咱们家、克雷他们家、城中一些小有资财的住户也有凑钱,大的作坊造不出,小的还是没问题的。”

  “他们主要做皂、罐头、油、化肥和农具的生意,就在城西那一片坊市。再加上之前卖食物和烧酒的,可热闹了。”

  哦,这样。

  十二郎点了点头。

  “那小非哥同意吗?”

  他听三堂妹说到了皂坊和油坊,这些都是小非哥首先造出来的,城里的这些住民开作坊,不是在和小非哥抢生意么?

  听他这样问,三堂妹炸了眨眼。

  “就是小宁哥教他们的方子,而且还卖了不少机器给他们。”

  “小宁哥说了,他不可能把所有赚钱的活计都攥在手上,钱是赚不完的,大家赚这个市场才能流通起来。”

  “只挑几样主要的抓住就好了,比如盐铁,以后造纸都可以放开。”

  十二郎听得若有所思,良久,他才又出声。

  “那小非哥现在在城里吗?大哥有封信要我转交。”

  却见三堂妹摇了摇头。

  “小宁哥月初就去白鹭口了,开春他们在那边造了一个船坞,说是要造出海的大船。”

  一听她这样说,十二郎的眼睛瞬间亮得吓人,兴奋地直搓手。

  “造船?!可是要造能打炮的大船?!我我我我我……”

  总算他还记得自己军务在身,瞬间又像是漏了气的皮球一样委顿下来,闷闷把后半句话又憋了回去。

  他也想去白鹭口呀!去看大海和能打炮的大船!

  可是接下来,老大可能要挥师东进,切割掉胡骑退回阊洲、衡寿两地的退路,他要忙的事情还多着哩!

  啊啊啊啊啊!好难受!

  便正如十二郎所料,宁非的确是在研究大船的事。

  春天河开之后,墨宗便派了三支工程队,分别由柳铁(铁匠坊)、杨黑子(矿队)、汤仁龙(土木组)领头,刘通做随队技术辅助,一路浩浩荡荡,精英尽出,前往白鹭口准备新船坞的施工。

  设计图纸是宁非从系统商城兑换的,价格经济实惠,节省了他不少时间和精力,让他可以更专注地研究蒸汽机。

  是的,蒸汽机,宁锯子的初心和白月光,为了实现自己能在这个时代坐火车的梦想,宁锯子从一无所有的**丝学术组织一路打怪升级,历经材料、工艺、技术等等难关,终于在进入小冰河期之后的这个春天,摸到了蒸汽机的边缘。

  目前的情况是,低碳钢已经可以量产,有了牛背山和海外物矿图,部分锻造合金需要的金属可以获得,而坩埚炼钢及简易车床,已经让相对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初步实现。

  他新组建的技术团队,柳铁和刘通因为可以独当一面而另有任务,此次的助力是天匠人纳达、图纸小能手鱼忻,已经莫名其妙加入的三水老道。

  宁非:……

  现在他已经不会去怀疑暮野兄是不是有意在他的研究团队安插眼线了,因为根本没有必要,蒸汽机的图纸就放在他的书房里,暮野兄有钥匙,随时都能查看。

  这个老道……他纯粹就是个研究狂魔,对万事万物都有不可抑制的好奇心,连蒸汽是个啥都没搞明白,就屁颠屁颠地赖上了实验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