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277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77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文书听了他们的来意,从身后的柜中取了卷册出来,翻了翻。

  “你们家亲戚叫什么名字?”

  “叫熊柱子,你是我亲兄弟。以前住在涿州二郎河附近的蒙牛屯,涿州打仗之后,便来了北边。”

  他说话的时候,那年轻的文书便拿着根木炭笔在布帛册。

  不,不,好像不是布帛,是比布帛还要薄的什么,上面满满地写着字。

  熊大伯没上学学塾,所以看到能读写的兵丁格外羡慕。

  边军的兵可真厉害,还会写字……这在他们老家,可是只有世家子弟才能学的玩意呢。

  要是他家的娃也能有这样的本事就好了。

  一开始只是隐约的羡慕,可随着投亲之旅的展开,这种羡慕逐渐膨胀,最终变成无法控制的渴望。

  熊家人这才发现,原来传说中偏僻荒凉的边城,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变成了不亚于中原的繁华模样。

  整齐的水泥房,衣着简单却质地厚实的普通人,壮实活泼的男娃女娃,以及空气中隐约弥漫的饭菜香。

  乱世之中,这哪里还是什么苦寒贫瘠之地?这分明就是世外乐土!是即便在繁华似锦的中原,庶民们也不曾享受过的自由之地!

  “爹,二叔家住的也太好了,比咱老家还宽绰。”

  熊二山小声嘀咕道。

  熊大伯没说话,担心说不羡慕那可是假的。

  自家兄弟老实憨厚,混得也不甚出息,没想到老了老了竟然土鳖翻身,看这小院收拾得多齐整?!

  熊二叔听说自家兄长才来投亲,早早便带着家人在门口等候。

  能在乱世中与大哥一家重逢,熊二叔是打心眼里高兴。刚好最近边军开放了流民落户政策,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家大兄,盼望着之前托人送出去的消息兄弟一家能收到,没想到竟然梦想成真了。

  看着自家男人,高高兴兴的跟兄弟在外边叙话,熊大娘带着几个媳妇走到后厨。

  虽说来者是客,可操持一家子的午饭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熊家都是勤快人,不可能放着妯娌婶娘自个忙活。

  “呦,环娘都长这么大了,已经是个大姑娘了。”

  熊大娘看向在厨房里忙碌的侄女儿。

  “可是定亲了?”

  “没呢,不急。”

  熊二婶笑着回道。

  “吓!咋不急哩?”

  熊大娘被吓了一跳。

  “及笄的年纪,现在就得相看,不然好的可都没了。”

  熊大娘还是个热心肠,张嘴就把事情揽在身上。

  “你等着,等大娘安顿好了,大娘帮你张罗张罗,我们这一路过来的有好几个好的小子,又勤快又懂事,将来能有出息!”

  这话环娘不好回答,做人娘亲的熊二婶先是谢过大嫂,然后如实地说了环娘的情况。

  “现在在定安城里学本事呢,将来要去医馆上工,现在她也没心思相看。”

  “啥?环娘上学了?可是会读书识字?”

  熊银环很不好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

  一旁的熊二婶略骄傲。

  “读书识字自然要会的。大嫂啊不瞒你说,我都没想到咱家这个丫头这么聪明,她们是和学坊里的小郎君一并考的旬考,环娘得了第一名!”

  熊大娘捂住嘴,看向熊银环的眼神立刻变得不一样。

  第一名?!那不就是文曲星啦!

  环娘有这本事,生成女娃真是可惜了!

  “不可惜不可惜!女娃也一样能有出息!”

  熊二婶哪能看不出大嫂的心思。

  “咱们边城没那么多劳什子的规矩,女娃只要聪明勤快,一样也能有出路!大嫂你住久了就明白了!”

  啧啧,这就“咱们边城”了,明明也就早过来半年多的光景。

  熊大娘看着脸冒红光的弟妹,看着整齐宽敞的小院,看着眼前的二侄女,心中也对未来生出了几分期待。

  也许,这里真的不一样。

  第250章

  三月初一, 大地回春,正明帝刚刚任命的骠骑大将军虞正耒骑马立在城头,面沉似水地看着远处逐渐逼近的胡骑大军。

  他的兄长虞正乣在浞州之战中被胡人突袭, 被俘后直接砍头示众。尸体被切碎喂了豺狼,头颅则是在浞州城足足挂了十天, 以示对东西二帝的挑衅。

  这事被虞家引为奇耻大辱。

  虞正乣出身虞家嫡系, 少年时代便有文武全才之名,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浞州一战教他领兵, 正明帝司马良是寄予厚望的。

  结果万万没想到, 大战正酣之际忽然冲出了胡人,伪将石崇德虽然也命殒此战,但人家至少是死在战场上。虞正乣战败没有自裁, 被俘后还被百般折辱,这就是在扇虞家和正明帝的脸面。

  正明帝大怒,但又不好真的下旨斥责虞家。解藤、解泽先后殉国, 解家赔了五万精兵在同淄城,元气大伤, 现在虞家在朝中一门独大, 他不得不考虑对方的想法。

  于是,面对逐渐逼近的西胡大军, 正明帝只得捏着鼻子强颜欢笑,把虞家嫡次子虞正耒升为骠骑大将军, 守卫旧京门户东莱城。

  虞正耒也是员猛将, 一上任便操练全军,把个东莱的城防搞得有声有色,大有拒胡人于城下的意思。

  而个中的缘由, 其实正明朝上下都心中有数。自从同淄沦陷之后,胡人便如入无人之地,连下永山关、铎阳镇两个战略要冲,更是趁着河道冰冻西渡金波河,占据了河西城。

  河西城以西便是东莱,东莱若是守不住,旧京危矣。

  正明朝不是没想过求和。早在胡人占领铎阳的时候,朝中就曾经有人主张派出特使,想要与领兵的左谷蠡王以河为界,纳岁供保平安。

  这事司马良是不同意的,他自觉身为司马皇室的纯正后裔,没理由给个蛮夷买命前,当初业朝的开国祖宗,那可是驱逐胡骑至漠北草原,这个脸他司马良还是要的。

  但,司马良要的脸,正明朝的世家并不想给。无论是解家还是虞家,这些在正明朝呼风唤雨的世家郎君,自觉家族已然经不起消耗,能用钱买到的喘息之机,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如果和胡人较死力,倒也未必没有一线生机。只是这样一来,家族又要平白填入更多的人命和银钱,由此导致实力衰减根本不值得。

  别忘了,东边的贺岳家和石家,还在看他们的热闹呢。

  司马良挨不住解虞两家联合施压,再不情愿也得派密使前去河滩。

  不过这样的示好行为并没有得到回应。正明帝的使者连左谷蠡王的面都没见到,就直接被砍了脑袋,尸体倒是没扔,原封不动地送回了旧京。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得知消息的正明帝当场就掀了桌子,气红了眼瞪着堂下如鹌鹑一样的朝臣。

  “朕说什么来着?!”

  “胡虏来意不善,你等便是要跪,人家也未必给你屈膝的机会!”

  “如今朕与众卿皆是要背水一战,若东莱城破便再无退路,一起引颈就戮吧!”

  此一番话掷地有声,听得众人皆是脸色惨白。

  他们忽然意识到,胡人并不是东山王,不会顾及业朝的体统而对他们另眼相待。

  胡人要的并不是个尚能运作的业朝,而是一片无主地。所以大可毫无顾忌地使用绝对武力碾压众生,即便遍地焦土、基业尽毁也无所畏。到时候也不用区分什么士庶之别,全部充作奴隶和仆役最好。

  在遭到了现实的鞭打后,正明朝的世家终于醒悟过来,开始积极展开自救。

  虞正耒摆出备战的姿态,旧京中的世家再无保留,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府都把自家的兵士集结起来,将旧京及周围几座卫城严防死守,密不透风。

  只是再精心的准备,终究还是要在战时一见高下。

  当金波河上冰封彻底消失,一直蛰伏在河西城的胡骑也终于有了动静。

  二月底,左谷蠡王集结大军,从河西城出发,一路策马疾驰,剑指东莱城!

  只是东莱城墙高河深,想要攻破也不是那样容易的事。

  虞正耒虽然年纪不大,但却是个沉得住气的,任凭城下的胡骑如何挑衅,他就是闭门不出,半点不受激。

  这种局势让左谷蠡王十分挠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是火雷圣巫教给他的,意喻打仗的时候要重士气,尽量一次完成,不然粮草和人员的消耗对于攻城一方十分不利。

  为了调动情绪,攻城一方多会挑衅,在城下邀战,什么难听骂什么,引诱守军出城。

  一旦出城交战,便可并借机消耗守军人员物资,消磨对方意志。

  左谷蠡王也是这样做的。

  他先是用同淄一战中掠来百姓做诱饵,要挟虞正耒出城一战。

  结果邀战未果,胡骑便当着守军的面,将这些百姓一个一个斩去四肢,鲜血几乎泼满了东莱城下,人却一时半刻不会马上死亡,凄厉的惨叫响彻战场。

  然而守将虞正耒依旧无动于衷。

  不管城下的胡骑怎么折腾,他就是不上当,气得左谷蠡王接连砸了两个杯子,嘴上都起了火泡。

  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自家拉得过长的给养很容易会被切断,到时候说不定反倒是他拉出来的人马要被包圆。

  要知道,封家的黑甲军正在赶往旧京的路上,他必须抢在封恺之前拿下东莱城,攻入旧京!

  “告诉苏布剌,让他和前锋营准备好,把攻城的宝贝拉上去,今夜必须破城!”

  亲卫神情一凛,立刻单膝应诺,出去传话不提。

  左谷蠡王说的“宝贝”,是火雷圣巫制作给他的秘密武器,是不想轻易动用的家底。

  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不想动也得动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边军已经在路上。

  又是一日夕阳西下,骂了一日的胡骑再度无果而返,背影颇有些无精打采的意思。

  虞正耒松了一口气。

  旧京有消息传来,封家的黑甲军已经从定安城出发,五日之内便能赶到东莱城。

  只要再坚持五天,一切都可以解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