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在古代搞科研 > 第265章

我在古代搞科研 第265章

作者:晴空之下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9:48:30 来源:免费小说

  这一番话,把大内总管气了个倒仰,抖着手差人把胡商抓进了大牢,叫嚣着要治他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好在胡商也不是个死脑筋,眼见要牢狱加身,马上语气开始放软。他向大内总管坦诚,因为西南没有一等世家,按照评价标准,也就无人可用这一等和特等的蜂蜜。主家当初让他出城的时候,也只让他带了二等货,现在就是杀了他也是没有的,不如放他回去,找门路想想办法。

  总管被气得要爆血管,但也拿他没什么办法。

  西南相对中原偏远,享用繁华就离不得这群走南闯北的商贾,尤其这雪莲蜜,天下只此一家,杀了胡商还真就是鸡飞蛋打。

  气到最后,也只能拿“西域蛮夷、不懂礼数”之类的理由来自我安慰,却是半个字都不敢向陛下禀报。

  大内总管服侍寿平郡王多年,对这位陛下的性子可是知之甚深。

  寿平郡王志大才疏,生平最爱迁怒。

  若是让他知道皇室在某些商贾眼中,还比不得一些破落的二流、三流世家,怕不是一怒之下,连他这个大内总管的人头都要落地了!

  伴君如伴虎,欺上瞒下的套路大内总管一早就玩的通透,只要能让陛下满意,管他是怎么拿到的东西呢!

  说起来,世家谱系一直是司马家的一个禁忌。

  当年司马家也以武立朝,开国皇帝也曾想要将自家的姓氏加入世家谱系,位列一等。然而业太祖这个要求,直接就被把持着谱系刊载的几大家联合拒绝了。

  具体研商的过程如今已经不得而知,可最后的结果便是皇帝诏告天下,率土之滨皆为司马家所有,司马乃是天下最尊贵的姓氏,地位超然于士庶二门。为表对天下的谦虚恭敬,业太祖立规,司马姓氏不入系谱,不平序列等级,以示亲民。

  圣旨一出,朝堂上下赞誉一片,业朝太祖赢得美名,成功就坡下驴,世家也得到了实惠,成功给了皇帝一个下马威。

  谁心里都清楚,所谓谦卑恭敬,那都是皇帝自己给自己找面子,真正原因是司马家立朝的实力,还不足以对抗联合起来的世家大族,妥协只是不得已的选择。

  业朝太祖出师不利,司马家立足不稳,自此便奠定了与施家共治的权力分配模式。虽然历代皇帝都想挣扎一下,可世家把持朝权也不是吃素的,一直到传到隆成帝都没能解决。

  也再也没有皇帝可以理直气壮的向世家提出:老子的司马姓就得放在你们那个小破本子上,还得占个扉页或者封面,不给就烧了你们全本!

  大内总管想息事宁人,默默解决问题。可却忘了此时正是三王争位的关键时刻,业朝全境都被各家势力渗透成了筛子,哪还有什么秘密?

  西海商人拒绝给寿平郡王送糖这个消息,很快通过探子和耳目传到中原,据说东西二王都拍了桌子,大骂这个老堂叔不靠谱,蠢笨如猪,被人踩到脸上还假装天下太平,连累得自己也跟着一起掉份儿。

  可是,世家却陷入了集体的狂欢。

  不得不说,这种严守等级、尊卑分明的销售模式,完全迎合了世家清高自赏的心理。连皇室都敢蔑视的商贾,却会参考世家谱系的排名,这本身就表示世家是超越皇权的存在!

  消息一出,便是陆涛也压不住陷入集体**的世家大族了。

  所有人都在寻找西海商人的踪迹,想知道自家蜜糖的配额,也想打听其他家族的情况。暗暗比较之后,有人得意,有人愤怒,有人沾沾自喜,但还有更多的人开始殚精竭虑,想方设法地搞到更多的蜜糖。

  因为他们发现,西海商人的评级并非完全按照世家谱系的顺序,而是添加了对家族目前实力的加权评分!

  世家谱系的事关全体世家的利益,想上位的急,想不被调下位次的更急,每一次修订都是一次博弈,扯皮个十年八年再正常不过,二十年修一次也不是没有过。

  雪莲蜜糖的出现,让因为世家谱系滞后而郁闷家族找到了正名的大好机会。这些人是雪莲蜜糖最忠诚、最疯狂的推广者,拼命想要把这一舶来品炒成谱系的替代版,或者能推动谱系的修订也是好的,至少不会让那些一早便没落的破烂货,还死死压在自己的头上下不去!

  这是一场狂欢,一场席卷业朝世家制度的最后狂欢!

  源源不断的金钱和物资涌入黑市,拉出一车又一车的糖块。“你家吃几等?”、“配几多少?”,已然成为了中原社交圈最流行的话题。

  渐渐的,糖圈造成的分化逐渐开始扩大。而两王的意外兵败也加剧了崩裂的过程。

  冬月十三,西河王的军队再度集结在浞州城外,准备正要一鼓作气发起进攻,结束这场绵延半年的“讨逆之战”。谁知正在战事胶着之时,两军被意外出现的胡人打破了节奏。胡骑兵分两路,几乎同时偷袭了东西二王的后营和尾翼,切断了两军的补给。领兵大将石崇德中箭身亡,虞正乣在回兵抵挡胡骑的时候不甚受伤,被胡骑抓了俘虏,直接砍头示众。

  至此,东西两军群龙无首,全线溃败。争夺了半年的浞州谁都没吃下肚,最后便宜胡人。

  胡骑大军不是突然出现的,乃是阊洲薛家开城门放胡骑入关,胡骑从阊洲一路南下,直接绕开东西两军的防线,经恒寿直接出现在浞州战场附近。

  此役之后,阊洲薛的名声是彻底臭了。

  虽然薛家之前因为实力不济和豆腐的事逐渐没落,但投敌叛国的性质又有不同,这次薛义臬直接成了背国弃义之卑劣小人。

  但薛义臬不在乎。

  他冷笑一声,站在城楼,看着正源源不断过程的胡人。

  乱世之中,唯有保全自己最重要,什么名声道义的,能当饭吃,当刀枪用吗?

  胡人借浞州一战之利,准备挟威一鼓作气,朝着中原繁华之地全面进攻。他开场立下大功,将来若是胡人或那位得势,谁都少不了要给自己脸上贴金。史书就是胜利者书写的,到时候他阊洲薛家的名声很快就回来了。

  别看现在那些酸腐骂得声大,等胡骑真的破城……

  他倒要看看有几个是有风骨、有节操的,说不定比他卖的还快呢!

  第241章

  胡人闪击涿州战场, 可是把中原各大势力都吓了一大跳。

  拼杀在涿州战场上的两军数量,对比进攻的胡骑还是占优。但因为主将被杀,群龙五首, 胡骑又是忽然出现在战场上的,可是把东西二王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烨、司马良这对堂兄弟, 生平第一次想到了一起, 都恨不能把投了胡人的薛义臬千刀万剐。

  尤其是光统帝(东山王)司马烨,气得当场摔了一只羊脂玉瓶。

  当初薛义栾死在司马良宫中, 薛义臬乘势向司马烨投诚, 言说愿意以阊洲、恒寿两坊之力, 东山王军讨逆一统。司马烨当时信了,因为彼时薛义臬也没什么其他选择,能与司马良一战的唯有他东山王军, 远在西南的寿平郡王就是个付不起的糟老头,能偏安一隅已然是最好的结局。

  正因为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东山王司马烨才并没有强行突破皁羊关, 想借阊洲薛家作为壁障,北可抵挡胡人的进击, 西又能同司马良间隔, 给自己一方添加一个绝佳的战略缓冲带。

  他想得倒是美好,可万万没想到, 薛义臬这个竖子,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干脆利落地开城投了胡人, 白白让西胡大军得了阊洲、恒寿两个矿山和铁坊,简直如虎添翼。

  而更糟糕的是,阊洲陷落后, 胡骑直接获得了挺进中原的匕首。阊洲和恒寿一南一北,直接扎进了中原地区的中心。如今无论是光统帝司马烨的鼎丰城,还是光统帝司马良的旧京,全然暴露在胡骑的进击范围之内,谁都别想逃过胡人的窥伺。

  很快,东西二王都体会到之前边军抵御胡骑的艰辛。步兵对铁骑,根本没什么胜算,若是用骑兵互冲,马匹和骑手折损的数量会成为一个不能承受的数字,军费开支节节攀升。

  好在西胡部族中最擅水的耶萨哈部在白鹭口几乎折损殆尽,剩下苟延残喘的族人也没有大船,凭借各大江河的天险,两个皇帝暂时还能和胡骑划江割据。

  两人这时候也无心内战了,各自修书给地方,言说要团结一致,对抗外敌。

  如今胡人横亘在双方之间,若各自发兵从两翼起事,刚好可以来个东西夹击,包抄歼灭。皇位是司马家的家事,等撵走了外人,大家大可以重新争夺,半点都不耽误功夫。

  东西联合这事,就在和谐友好的“兄弟情”中确定了下来。司马烨和司马良约好各自拿出二十万兵马,同时出击,务必在明年开春前将阊洲城的胡人彻底消灭。

  “到了那个时候,老子定要推了他薛家的宗祠,把那个薛义臬千刀万剐,以泻我心头之恨!”

  司马烨一脚踢翻了桌子,发狠地说道。

  一旁地薛卉月默默递了一盏茶上来,轻声漫语地劝他消气,被他一把推开。

  “你也是个姓薛的,我推了你家祖宗的牌位,你不生气?”

  司马烨斜眼看着自己的德妃,点指了一下茶盏。

  “你不会给我下毒吧?不然你喝了给老子看看?”

  薛卉月连忙低头,身子微微颤抖,单薄的身体袅娜又可怜。

  她哆哆嗦嗦地端起茶盏,一饮而尽,而后双膝跪地,哀哀地请求帝王恕罪。

  “妾乃是罪臣之女,蒙陛下垂怜得有一处栖身之所,心中早已不胜感激,哪里还有谋害之心?!”

  “妾如今已无处可去,唯有依附陛下,陛下若是觉得妾有异心,可褫夺妾的封号,打入冷宫或是送交宗府,妾绝无怨怼!”

  她越是这样说,司马烨的眼神反而越和缓。

  他是个骄纵自负的人,从来没把个女人看在眼里,之前试探薛卉月,不过就是想确认一下她的心思。

  有什么心思都不重要,反正是个被缩在后宫的女人,司马良和薛义臬都是她的仇人,说起来除了自己的鼎丰城,薛卉月还真就没地方投身。

  他当初把人纳进宫,一是想要恶心一下司马良,另外也要借此打探先皇后薛仪微的下落。薛仪微手中还握着传国玉玺,谁得了那玩意谁就是天赐正统,不能不争。

  后来发现薛卉月虽然不知道薛仪微的下落,但却是朵难得的解语花,知情识趣,不时还能借她敲打一下朝中世家,好用的很。

  薛卉月说只能依附他,这一点司马烨是相信的。

  入宫一年,薛卉月已然是把宫里宫外都得罪了个遍,贺岳和石家都恨不能她立刻病亡,他司马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德妃薛卉月就是第一个被祭旗的。

  她不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想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女人,微微抬了抬眼皮。

  “这没你什么事了,滚吧!”

  薛卉月挣扎着起身,数九寒天在地上跪了大半个时辰,她的身体早就有些吃不消。

  但她还是咬牙稳住身体,给皇帝陛下行了个福礼,强自走出了御书房。

  一坐进轿中,她忍不住捂住腹部,着贴身仆妇取来一盏清水,和着吞了一颗药丸下肚。良久,薛卉月才叹了一口气,原本就苍白的脸上越发没了血色,无精打采地靠在架子上养神。

  “小姐……”

  那仆妇心疼地替她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忍不住开口要劝,却被薛卉月一个眼神锁闭了嘴巴,一声都不敢吭。

  也是。

  这里可是鼎丰城的大内禁宫,到处都是旁人的耳目,稍微性差踏错一丁点,那就是万劫不复的结局。

  她就是心疼她家七娘子。

  明明出身一等世家,祖上也是权倾一朝的公卿,若是老尚书令还在,如何能让七娘子这样搏命?!

  那红鸩之毒,虽然有药可解,可那也要在一个时辰内吃下才有效果,晚了神仙也难救!

  越等到后来就越会腹痛如绞,也不知七娘子是如何咬牙不露出端倪的。

  陆小郎君虽然好,可也……何必,何必呢?

  良久,薛卉月睁开眼,神情疲惫,拍了拍仆妇的手,示意自己没事了。

  再有几次,光统帝对她的戒备之心应当尽数消去,到时候她便能等到下手的机会。

  陆郎,陆郎。

  心里默默念着陆时己的名字,仿佛这样就能得到继续下去的力量,眼前却不经意浮现出在定安城中惊鸿一瞥到的青衣少年。

  前朝都在议论定安城的变化,听说封家在白鹭口架起了火雷炮,击沉了贺岳家好几条大船。听说白鹭口的岸边建起了白盐田,边军不再花钱买盐,听说有东胡的大船开进了白鹭口……

  她不会以为这些都是封家自己想到的,封家被压制了几十年,怎么可能忽然醍醐灌顶通了关窍。

  既然陆家和西海商人没有关系,那多半是那位双子的功劳。

  那时候的她看不出清楚,现在每每回忆起来,发现两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眼神、表情、动作,都不一样。

  在做的事情也不一样。

  在后宫看惯了人情冷暖,她再也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娘子,红鸩之毒是陆家送来的,她不傻,很清楚自己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

  但除此以外,她别无选择。她对光统帝说的那句话不是假的,天下之大,真的没有她薛卉月的容身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